APP下载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北京样本

2015-09-23

云南教育·视界(综合) 2015年6期
关键词:入学教育资源优质

几年前在北京,每到义务教育入学季,找门路、拼关系、托人情,是家长们的“必修课”。从去年开始,“择校”这个词已很少被提及,取而代之的是“就近入学”。“条子生”“共建生”等曾经关注度极高的热词,也逐渐降温,被“信息采集”“学区制”“九年一贯制”“对口直升”“名额分配”等新词所取代。

变化源于2014年初开始的北京市教育综合改革。“我们追求的教育公平决不以牺牲质量为代价,要通过改革,实现优质教育资源总量的增加和基础教育质量的总体提升,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从一般均衡逐步走向优质均衡,使每一个学生平等地享有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北京市教工委书记苟仲文说,“改革的突破口,就是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择校、共建等焦点问题,破坏了正常的教育秩序,助长了教育腐败的蔓延,损害了教育的公正,影响到了政府的公信。这些顽疾,等不起、拖不得,必须果断解决。”

就近入学:机会均等、过程透明,向特权说“不”

2014年7月,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的孙先生得知孩子可以升入陈经纶中学读书,喜出望外,“我们孩子成绩一般,对于她上哪所学校全家人都心态平和,也没找过关系,没想孩子被随机派位到陈经纶中学,太棒了!”孙先生的喜悦得益于就近划片入学政策。

李女士的孩子去年幼升小,本希望去朝阳实验小学,为此托了不少关系,但由于就近入学政策的严格实施,李女士未能如愿。她的孩子被派位到白家庄小学,当得知白家庄小学可以对口直升优质中学80中时,李女士转忧为喜,“原以为是坏消息,没想到是喜事一桩。”

从2014年开始,北京市开始推动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向特权说“不”。为保证过程透明,首次正式使用统一的小学和初中入学服务系统,记录学生入学途径和方式,并纳入电子学籍管理系统,为每个学生标定属性,每个孩子按照政策就近该去哪所学校,一目了然。不正常的流动如何产生、从哪个环节产生,都能够进行监控,有据可查。

同时,从2014年起,北京各县(区)按照学龄人口数量、小学毕业生数量和中小学校办学规模等制定小学、初中招生计划并报市教委备案。这就意味着,每个学校招多少人,有多少学位,都在监控当中,校领导不能再私招“借读生”了。

在严格落实下,2014年,北京市小学就近入学比例约为93%,民办学校、寄宿制学校等其他入学比例为6.3%。初中就近入学比例为76.82%,特长生入学比例为6.75%,民办学校、寄宿制学校等其他入学比例为16.43%。2015年,力争实现100%的小学划片就近入学、90%以上的初中划片就近入学。

“作为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义务教育最终都要归结到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北京市教委主任线联平介绍。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程方平认为,“这两年,北京市义务教育入学政策的力度比较大,‘钱权交易的择校现象越来越少,这从制度层面给予了教育公平保障。”

高位均衡:不仅要近,还要让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校

要想让群众发自内心地拥护就近入学政策,基础是实现教育资源的高位均衡。这就需要政府想办法,做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蛋糕”,提升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面。

记者了解到,北京市从横、纵两个维度,努力实现“存量盘活,增量推进”。横向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是主要举措,包括学区联盟、大校年级组制、教育集团、教育集群制,积极扩展优质学校的服务半径,提高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总量。纵向主要是打通学段,建设一体化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和推进九年一贯对口直升改革。

今年2月,北京市2015年义务教育入学政策公布。打开“北京教育新地图”,与2014年版相比,2015年版的教育地图从平面变得更加立体——在2014年强调学区制、集团化、薄弱校与优质校联盟等横向布局的基础上,又加大了初中校与小学九年一贯、对口直升,让小学与中学之间的优质教育资源可以同口径对接的举措,在纵向上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提供了途径。“这种新模式,从近期看,是为家长提供了中小学衔接的‘快车道,从长期看,将会发挥优质高中引领作用,激活普通初中办学的内在活力,加快普通校成长为新优质校的进程,最终让越来越多的学生获益。”线联平介绍。

同时,从2014年起,北京市还整合高校和社会力量等优质资源参与小学体育、美育教育,大面积推进高校建设附属中学、小学,帮助薄弱中小学形成特色,提升质量。

不久前,“北京市万寿寺中学”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中学王焱红老师说:“原来学校特色不够鲜明,现在由于有了北外资源的输入,学校不仅重新定位,与大学一道探索十二年一体化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也有了突出的特点,找到了方向。如今,学校里上上下下,老师和学生的精气神都与原来不一样了。”

“改革思路都致力于提升学生的实际获得。横向是促进教育资源高效治理与应用,纵向是尊重学生成长的连贯性,修补原有培养链条的阻断性。”北京市教委委员、新闻发言人李奕介绍。

达成共识: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一切以学生的利益为中心

北京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60%的常住人口集中在占地不到10%的城六区,同时,不断激增的外来人口和多样化的教育需求给教育发展带来巨大压力,仅2014年小学新生入学学位缺口就达6万多。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进程中,如何做大教育蛋糕、分好教育蛋糕,需要拿出大智慧、真举措。

取消共建、限制择校,推进名额分配、九年一贯对口直升……2014年以来,北京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力度大,涉及面广,而每一项改革措施的推出,都势必会触动一些固有的利益。为此,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如:促进公平是否会降低教育质量;改革政策是否出台太快、推进操之过急;对于外来人口的入学条件是否过于苛刻,令非京籍人口受到了排挤;“名额分配”是否让普通中学尖子生受益,对示范校的中上游学生不利,以及绝对的公平是否导致全面的平庸,违背教育规律,不利于拔尖人才的培养……

“深化改革,改到深处是利益的调整和分配。这个关口无论怎样艰难也必须得过,否则改革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苟仲文强调,要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关键是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明确把谁的利益放在首位,找准各方利益的共同点。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无论学校、社会还是家长,无论教育管理者、校长还是教师,“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是我们共同的愿望和追求,也是改革各方利益主体的共识。因此,教育改革要秉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时时处处把学生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不是从本校的利益、本县(区)的利益出发,也不是从校长和教师的利益出发。

经过改革与探索,如今在北京市,绝大多数的教育一线工作人员已然达成改革的共识。

一位示范高中的校长说:“通过优质高中指标分配拉动义务教育阶段的均衡,是北京市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在这个过程中,势必会影响学校的生源结构与布局,但为了实现北京市义务教育均衡的最终目标,就需要各学校,尤其是优质学校的配合和支持。”

一位小学老师说:“致力于学生的实际获得,从根本上实现教育均衡,一定要改变过去形成的将学校分为三六九等,分为重点学校和一般学校的现象,只有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才能让所有的学校和所有的学生各得其所、各美其美。”(来源:《人民日报》)

猜你喜欢

入学教育资源优质
入学通知书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五行真经
入学面试
入学第一天
吸收社会教育资源,创新法制教育方式
“多校划片”:治标还需治本
区域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的认识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