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教育拒绝浮华

2015-09-23杨东平

云南教育·视界(综合) 2015年6期
关键词:阆中教育学朴素

杨东平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曾经说过,中国的教育学就是农民的教育学。那么,农民的教育学的内涵究竟是什么?面向未来的农村教育究竟向何处去?是“学校进城”、超大规模学校的“优质教育”吗?或者,是在完成了标准化建设、硬件设施齐全的农村学校强化应试教育?这些并没有标准答案,而是一种现实的困惑。

与许多地方农村学校荒芜凋敝或者只有硬件的苍白空洞不同,阆中的农村学校犹如山野乡间汁液饱满、生动鲜活的奇葩,是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写在大地上的色彩斑斓的答卷。校园里充满浓郁的农村特色和乡土文化氛围,充满农村孩子成长的欢乐。他们的天地不仅在课堂上,也在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中,跳绳、游戏、戏曲、美术、书法、剪纸、刺绣、民乐,等等。许多活动都是就地取材的,例如在瓦片上、卵石上、竹编上绘画,在操场上用粉笔举行的书画赛,在每个教室、寝室的门上绘画,称为“门板文化”。还有颇具特色的“植物墙”,学生用废弃的雪碧瓶装土种花,挂满一墙,与学生的“笑脸墙”相映成趣。不少学校开辟了学生劳动实习的基地,种植萝卜、青菜、红薯;不少学校还自己养猪。它体现的是一种教化,对乡村生活、劳动习惯的重视。

在我看来,阆中教育局提出“做朴素的教育”,不失为是对阆中教育一个恰当的提炼和表达。

朴素的教育,意味着归真返璞,正本清源,意味着脚踏实地,因地制宜。正因为教育来自生活,城市和农村的教育也不尽相同。今天,农村教育特别需要警惕那些不切实际的功利诱惑、拒绝那些见物不见人的浮华追求。因此,不妨说农民教育学的内涵、农村教育的科学发展,其核心就是“教育规律+农村特点”。它的操作模式和文化品质必然是朴素的。

举办适合农村实际需要和青少年成长实际需要的教育,这本身就意味着一种教育质量。显然,它不是唯书唯上、唯考试唯分数的,关注的首先是学生,是为农村孩子提供健康成长和终身幸福的基础,是一种人性化的、有温度的教育。

朴素的教育,是一种与生活紧密联系、爱家乡的、有根的教育,因而必然是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这并不是说农村的孩子必须留在农村,而是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有这种乡土文化、家国情怀的滋养,无论他今后升学、走向世界、进城务工还是建设新农村,都有如阳光清泉那样清澈健朗的人格和充实丰富的内心,而不是在精神上颓靡迷失、无所归依的流浪儿。

所有这些,都使朴素的教育直接通向健康、快乐和幸福这样教育的终极关怀。究其实质,这种教育其实就是当年陶行知所倡导的生活教育,即“来自生活的教育,依据生活而教育,为改善生活而进行的教育”。他反对用浪费的方法去普及农民所不需要的“少爷教育”“小姐教育”“书呆子教育”,主张平民教育,倡导便宜的、有用的“粗茶淡饭的教育”,也就是家常便饭的教育。在我国农村教育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发展过程中,这种价值和理想仍然是我们应当坚持和弘扬的。

(来源:《中国青年报》)

猜你喜欢

阆中教育学朴素
最朴素的人文
阆中古城里觅得春节源头
隔离朴素
浅析我国当代教育学改革的策略
拜春节之源到阆中过年
教育学信条
Analysis of the activation strategy of high school students’English language potential
西部古城街名的文化语言学考察
平淡考查朴素启发
朴素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