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脑卒中康复认知和需求调查*
2015-09-23张晓琼陈艺敏刘轶蕾顾祎敏王琛毕真真上海市普陀区宜川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200065
张晓琼 陈艺敏 刘轶蕾 顾祎敏 王琛 毕真真(上海市普陀区宜川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 200065)
·社区保健与康复·
社区脑卒中康复认知和需求调查*
张晓琼 陈艺敏 刘轶蕾 顾祎敏 王琛 毕真真
(上海市普陀区宜川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 200065)
目的:调查宜川社区新发脑卒中患者及家属对社区脑卒中康复的认知与需求状况。方法:2011年1-12月采用自行编制的问卷对社区新发脑卒中患者248例及家属548名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一般特征、对社区康复的认知及需求。结果:患者及家属对社区脑卒中康复的知晓率为38.9%,康复基本知识得分为(15.7±4.9)分;且与文化程度高低有关(P<0.05)。脑卒中患者对社区康复需求依次为后遗症应对支持需求(40.7%)、日常活动支持需求(30.2%)及并发症支持需求(23.8%),而家属则依次为日常活动支持需求(39.6%)、后遗症应对支持需求(32.5%)及心理支持需求(26.5%)。被调查人群脑卒中康复的认知仍处于较低水平,但需求较高,患者与家属需求不完全相同,但后遗症应对支持需求强烈。结论:应加强脑卒中社区康复的科普宣传,强化社区康复人才的培养,以满足需求。
脑卒中 社区康复 认知 需求
近年来,随着脑卒中筛查、诊断及治疗技术的提高,脑卒中的死亡率已大幅下降,但其致残率仍高居不下。在全球范围内脑卒中发病率正以每年8.7%的速率上升,其中约30%死亡,70%的存活者遗留不同程度的偏瘫失语等残障,对人类健康损害极大[1]。根据国际脑卒中诊治的现代理念,同时考虑到我国的医疗资源相对短缺,脑卒中患者在二、三级医院接受长达6个月或更长时间的规范、强化的康复治疗不切实际[2]。但如何使脑卒中患者的急性期在大医院住院处理结束进入稳定期后,能零时间间隔转入社区脑卒中康复单元进行后续康复是影响脑卒中康复效果的关键。社区康复能使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在社区、家庭中得以延续,显然了解患者和家属对脑卒中连续康复非常重要[3]。本文采用自制问卷对2011年宜川社区新发脑卒中患者及家属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及方法
1.1调查对象
将2011年1-12月宜川社区新发的脑卒中患者248例有家属548人纳入研究,患者男127例,女121例,平均年龄(66.3±8.4)岁;家属中男286人,女262人,平均年龄(47.3±4.2)岁。入选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1996年脑卒中的诊断标准[4],并经颅脑CT或MRI确诊;②患者均已进入稳定期阶段,出院返回社区;③入组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8分,神志清楚,生命体征稳定,听理解力基本正常,经简易精神评定量表(MMSE)评定为正常;④纳入调查的家属指与患者同住并承担主要照料职责的对象;⑤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1.2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编制的《社区脑卒中康复认知和需求现状调查问卷》进行回顾性调查,内容包括①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②社区脑卒中康复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包括对脑卒中基础知识认知情况、对脑卒中护理知识认知[4]。问题涉及康复治疗定义、内容、时机及模式等;③社区脑卒中康复的需求情况。在患者治疗出院转入社区(家庭)时,及时上门调查。采取面对面询问方式,调查员当场填写问卷并回收。
1.3评分标准
对脑卒中基础知识认知情况由患者与家属共同完成,以“知道”或“不知”回答。脑卒中护理知识认知以家属(即主要照顾者)回答为主,包括急性期患者的注意事项、偏瘫患者护理方法、合理饮食、可以选择锻炼身体的方式,总分30分。社区脑卒中康复的需求情况由患者与家属分别表述,以“有”或“无”回答。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构成比及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或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患者及家属对社区脑卒中康复的认知水平
患者及家属对脑卒中基础知识认知情况调查由患者及家属共同完成,知晓率为38.9%,对社区脑卒中康复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评分为(15.7±4.9)分;性别对脑卒中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文化程度升高,脑卒中的知晓率显著升高(P<0.05)。其中,处于41~59岁年龄段患者和家属对基础知识知晓程度以及对护理知识认知情况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脑卒中患者及其家属对社区康复的需求情况
表1 患者及家属对社区脑卒中康复认知水平
脑卒中患者与家属在心理支持需求、日常活动支持需求、后遗症应对支持需求、信息支持需求、社会支持需求及社会适应支持需求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社区康复需求依次为后遗症应对支持需求(40.7%)、日常活动支持需求(30.2%)及并发症支持需求(23.8%),而家属社区康复需求依次为日常活动支持需求(39.6%)、后遗症应对支持需求(32.5%)及心理支持需求(26.5%)见表2。
3 讨论
表2 脑卒中患者和家属对社区康复的需求情况的比较
社区康复属于社区发展范畴内的战略性计划之一,由所在社区联合卫生、教育及社会服务等相关部门,为稳定期与恢复期的脑卒中患者提供保健服务,促进脑卒中后身心功能康复[5]。脑卒中康复需要经历长期渐进的过程,而社区康复对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重要性已得到公认[6]。大量研究指出,急性脑卒中患者出院早期即开始社区康复,90%可实现生活自理,反之,该比例仅为6%[7-8]。但目前因患者认知水平低、社区卫生专业人才匮乏及经费投入不足等因素,严重限制了社区康复的开展。
本调查显示,患者及家属对社区脑卒中康复知晓率为38.9%,康复基本知识得分为(15.7±4.9)分,与刘亚梅等[9]的结果接近,说明患者及家属对脑卒中康复知识的掌握情况不甚理想,导致不少患者错过最佳康复时机。此外,研究还发现45~59岁居民脑卒中知晓率及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同时文化程度越高,认知水平也越高(P<0.05)。
尽管康复知识较为缺乏,但脑卒中患者及家属对康复治疗的需求较大。社区康复既减少了住院费用,又延续了院内康复,且患者满意度更高,说明推行社区康复是经济可行的。患者对后遗症应对支持需求达40.7%,为首要需求,说明患者渴望寻求社会支持,降低后遗症对其生活的影响,帮助其及时回归社会。而对于患者家属而言,则认为日常活动支持需求最为重要,其次为心理支持,家属希望社区康复能收获快速、显著的疗效,减轻患者对其依赖性,缓解家庭负担,但由于康复过程漫长而缓慢,长期的疗程易使家属失去希望。因此,社区康复应尽早介入,并在教育宣教时强调患者自主性的需求,同时应加强对患者心理需求的重视[10],从而减轻其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
本研究揭示,目前对社区脑卒中康复的认知不足,但需求较高,尤其是后遗症应对支持及心理支持需求尤为突出。所以应加强脑卒中社区康复的科普宣传,大力普及康复知识,同时强化社区康复人才的培养,使脑卒中社区康复得以迅速、健康发展,节约卫生资源,造福患者与家属。
[1] Wen H, Dou Z, Finni T, et al. Thigh muscle function in stroke patients revealed by velocity-encoded cine phase-contras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J]. Muscle Nerve, 2008, 37(6): 736-744.
[2] 汪芳军, 毛福荣, 王芳, 等. 社区康复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 现代实用医学, 2010, 22(11): 1242-1243.
[3] Teasell R, Foley N, Salter K, et al. Evidence-based review of stroke rehabilitation: executive summary[J]. Top Stroke Rehabil, 2009, 16(6): 463-488.
[4] 宫丽娅, 苏秀宁, 韦运杰, 等. 社区居民对脑卒中认知状况调查及健康教育对策[J]. 实用医技杂志, 2006, 13(9): 1587-1588.
[5] 崔立军, 胡永善, 沈国光, 等. 我国脑卒中社区康复治疗模式研究现状[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0, 25(2): 185-189.
[6] 冯海霞, 何君芳, 胡晓斌, 等. 甘肃省脑卒中患者对卒中及康复认知现状调查[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2, 18(9): 840-842.
[7] Harrington R, Taylor G, Hollinghurst S, et al. A communitybased exercise and education scheme for stroke survivor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and economic evaluation[J]. Clin rehabil, 2010, 24(1): 3-15.
[8] 张金声, 黄永禧, 李和兴, 等. 社区康复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 中国全科医学, 2009, 12(3B): 519-520.
[9] 刘亚梅, 毛淑芳, 刘岩, 等. 公众对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的认知状况调查[J]. 现代预防医学, 2010, 37(14): 2692-2693, 2699.
[10] 张伟. 社区居民脑卒中康复状况调查分析[J]. 社区医学杂志, 2009, 7(9): 54-55.
Survey of the cognition and requirements of the community stroke rehabilitation*
ZHANG Xiaoqiong, CHEN Yimin, LIU Yilei, GU Yimin, WANG Chen, BI Zhenzhen
(Yichua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Putuo District, Shanghai 200065, 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gnition and requirement of the community stroke rehabilitation in the patients with the new onset of stroke and their family members in Yichuan Community. Methods: From Jan. to Dec 2011, 248 cases of the new onset of stroke and 548 family members in the community were investigated with the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 which included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cognition and requirement of the community rehabilitation. Results: The awareness rate of the community stroke rehabilitation in the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y members was 38.9%, and the score of the basic knowledge about the rehabilitation 15.7±4.9 which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educational level (P<0.05).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ommunity rehabilitation of the patients were the support needs of sequelae treatment (40.7%), daily activity (30.2%) and complications (28.6%) in turn. Meanwhile,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ommunity rehabilitation of their family members were the support needs of the daily activity (39.6%), sequelae treatment (32.5%), and psychology (26.5%). The cognition of the stroke rehabilitation in the subjects was still at a low level, but their demand hig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y members were not identical, but the requirements of support need for the sequelae treatment was strong. Conclusion: The scientific education of the community stroke rehabilitation and the training of the community rehabilitation personnel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stroke; community rehabilitation; cognition; requirement
R743.3
A
1006-1533(2015)18-0058-03
2012年上海市普陀区卫生系统自主创新科研基金(PKW20120321)
2015-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