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每一念善心的传递 都是一粒火种

2015-09-22

中国商人 2015年9期
关键词:福报众生菩萨

如何让爱心更有力量?就需要把慈善公益的行为变成爱心的修行,慈悲心的修行。只有这样,心和行才能相互促进,就像播种、收获,再播种、再收获那样,不仅可持续发展,还能增长广大。

慈善的本质是什么

做一件好事容易,但要坚持做下去,并且做得欢喜,做得有力量,决非易事。事实上,不少人在行善过程中经历了各种挫折和困扰,身心俱疲者有之,委屈无奈者有之,内忧外患者有之。更多的,则是觉得前途迷惘,后继乏力。为什么会这样?难道公益就是一种单纯的付出,终有一天会耗尽心力,难以为继?怎样使之成为不断增上的良性循环?

爱心,佛教中对应的概念就是慈悲,进一步深化,就是大慈大悲。这不是一种狭隘的爱,不是对某个人的爱,也不是基于血缘或感情的爱,而是面向一切众生的博大之爱。如何让爱心更有力量?就需要把慈善公益的行为变成爱心的修行,慈悲心的修行。只有这样,心和行才能相互促进,就像播种、收获,再播种、再收获那样,不仅可持续发展,还能增长广大。

同时,我们要了解心理的运作规律。每个人都有各种心理,其中,爱心和慈悲心是代表生命内在正向、高尚的心理。如果我们在从事慈善公益时不断重复这些心理,它们就能因此得到强化。所以,爱心的成长是来自对爱心的重复和强化。当爱心成为内在的主导力量及生命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灵就会不断提升,人格就会随之健全。慈悲心同样如此。

如果不是本着爱心和慈悲心,哪怕从事同样的公益事业,并在客观上对受助人有所帮助,但对转变自身心行是没有任何作用的。这就必须明确:慈善的本质是什么?它的核心价值又是什么?如果对这两点认识不清,慈善就可能变成伪善,公益就可能变成利益。即使事情本身的性质没变,也可能因为处理不当,使参与者的心行受到伤害。

慈善的本质是什么?在我们通常的概念中,慈善无非是一种捐献、施舍,或帮助他人的行为。但如果没有爱心和慈悲为基础,这些行为还能不能算是慈善?古人不受嗟来之食,为什么?就是因为这种施舍带有蔑视。在佛教中,善具有善良、道德的内涵,换言之,慈善就是立足于慈悲心的道德行为,否则就只能算是行善而非慈善,至少是要打折扣的。

至于慈善的核心价值,现代人受唯物论影响,对慈善的认识偏于唯物,甚至有一定的功利色彩,觉得慈善是身份和社会地位的象征,以此塑造公众形象,赢得大众信任。事实上,这些只是慈善的副产品,并不是它真正的意义所在。

佛教认为,每种行为都有内外两种结果,慈善也不例外。所谓外在结果,即事情本身产生的效果,比如因为你的帮助,使对方解决困难,从中受益;或是通过慈善,为自己培植福报,得到社会的尊重认可。所谓内在结果,即通过这一行为培养的能力,更深一层,则是心灵得到的提升,人格得到的成长。

大慈大悲究竟有多大

慈善的本质就是慈悲大爱。只有来自慈悲心的善行,才是名副其实的慈善。如果只是为了沽名钓誉去捐献,算是慈善吗?如果只是迫于压力去助人,算是慈善吗?从严格意义上说,如果不是来自爱心和慈悲心,仅仅是一种捐献或助人的善行,是不能称为慈善的。

东西方的宗教和哲学中,普遍将慈悲大爱视为人类的重要德行,并以此作为慈善的重要心理基础。中国儒家强调仁,所谓“仁者爱人,仁者无敌”。它所推崇的慈善,就是立足于仁爱精神的善行。我们最熟悉的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古训。西方基督教提倡博爱,即爱人如己,认为这是神的德行,也是每个基督徒应该奉行的。这个“人”不仅包括亲人,也包括陌生人,甚至仇人。所以,基督教是立足于博爱来建立慈善行为。但这种博爱对人类和动物是有分别的,对教徒和异教徒也是有分别的。上帝爱他的信徒,却对异教徒充满敌意;上帝爱他的子民,却把很多动物作为人类的食物。所以这种博爱还是相对的,在平等和广泛两方面,达不到佛教所说的大慈大悲。

那么,大慈大悲究竟有多大?就是要超越一切国家、种族、文化、宗教的界限,甚至超越人类和动物的界限。它的对象是所有众生,包括人类,也包括飞鸟走兽,蚍蜉蝼蚁。而且这种修行是有标准的,只有对一切众生具足平等无别的慈悲,才称得上大慈大悲。如果还有一个众生是你不愿慈悲的,或是在慈悲程度上有所区别,就说明慈悲的修行尚未圆满。

所谓慈悲,即与乐拔苦之意。慈是给予快乐,众生需要快乐,我们就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获得快乐;悲是拔除痛苦,众生不愿痛苦,我们就不遗余力地使他们从痛苦中解脱出来,获得无苦之乐。

在佛教中,慈悲是菩萨的重要修行。说到菩萨,很多人以为是高高在上的神仙,或是殿堂中供人礼拜的塑像。其实,佛教认为每个人都具有和佛菩萨同样的潜质。当然,从潜质到成就并不是水到渠成的,还需要通过漫长的修行,需要在不断利益众生的过程中去成就。这种修行是从树立崇高愿望开始的,要发愿从迷惑走向觉醒,并帮助更多众生从迷惑走向觉醒。这是菩萨的基本愿望,也是菩萨尽未来际的奋斗目标。

所以,真正的慈善必须立足于博爱或慈悲。只有传承这些高尚精神,才能超越狭隘的自我,拥有博大的胸怀,并让自他双方在慈善行为中共同受益,而不仅仅是一种单向的付出,更不是一种以慈善为名的“索取”。

佛教中慈善的修行

佛教修行有三条道路,一是人天乘,受持三皈五戒,遵循道德和法律,成为世间的好人;二是解脱道,让生命从迷惑走向觉醒,成为解脱的圣者;三是菩萨道,不仅自己希求解脱,同时要帮助更多的人从迷惑走向觉醒,成为觉行圆满的菩萨行者。

人天乘是佛法修行的起点。从这个起点开始,佛陀就鼓励我们广修善行,所谓“人天路上,修福为先”。一个人想在世间生活无忧,事事顺利,离不开福报。此外,修行同样需要福报。有些人也想学佛,但为生计所迫,没有时间;或是病魔缠身,没有精力;或是家人阻挠,没有顺缘。诸如此类的障碍,都是因为缺乏福报。

那么,福报来自哪里?就像收获来自耕耘,我们也需要培植福田,才能获得福报,为生活和修行积累储备,提供支持。

福田有三种。第一是悲田,以慈悲心对待贫苦大众及需要帮助的人。世上有千千万万的人生活在痛苦中,其中有物质层面的痛苦,还有精神层面的痛苦。当我们对这些痛苦感同身受时,自然希望为他们做些什么,令他们减轻痛苦,获得无苦之乐。

第二是恩田,对有恩于己的一切心怀感恩,包括我们的父母、兄弟、姐妹、亲友,也包括国家、民族、社会大众,甚至日月星辰、山川草木。总之,对世间的一切都要知恩报恩。没有他们的付出,我们根本无法在世间正常生活。

第三是敬田,恭敬那些有德行的人,包括佛法僧三宝,也包括其他宗教的宗教师,及社会上那些德高望重者。当一个人虔诚而恭敬时,内心会因此得到净化,令生命清净庄严。现代人崇尚自我,蔑视权威,以为这就是个性解放。事实上,被解放的往往是我慢,是贪嗔痴,结果就是肆无忌惮,为所欲为,让心灵充满垃圾。

这三种田是来自三种心,即慈悲心、感恩心和恭敬心。当我们以这样的心面对一切时,就会因为慈悲而与众生心心相连,因为感恩而与一切广结善缘,因为恭敬而对圣者见贤思齐,从而源源不断地产生福报。所以,我们要培养这三种心,耕耘这三种福田。

菩萨道的慈善行

从菩萨道而言,更是将慈善作为两大修行项目之一。菩萨所做的一切,必须以众生的利益为中心,以众生的快乐为中心,正如《普贤行愿品》所说的那样:“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花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花果。”

如果把诸佛菩萨比做花果,那么众生就像树根。我们想要成佛,必须不断利益众生。只有在利他过程中弱化我执,打开心量,才能成就慈悲,圆满佛果。因为成佛就是高尚品质的成就,是大智慧和大慈悲的成就,两者都离不开慈善实践。

第一,树立利他主义愿望。如何修习慈悲?首先要发菩提心,树立崇高的利他主义的愿望,以利益众生,帮助众生离苦得乐,从迷惑走向觉醒,作为自己尽未来际的目标。正是这个愿望,决定了我们能否成为大乘行人,同时也标志着我们开始成为菩萨。否则,不论做了多少利他善行,也只是一个善良的人,一个乐善好施的人,一个助人为乐的人,无法成为大乘佛子。

第二,以慈悲心为基础。平常人更多是关注自己的感觉,关注自己的痛苦和幸福。而慈悲心的修行,需要对这一关注点加以改变。佛教有部重要论典叫《入菩萨行论》,其中特别讲到“自他相换”的修法,就是把对自己的关注转向对众生的关注。从处处想着自己,转为处处想着他人;从关注自己的痛苦,转为关注众生的痛苦。你能关注多少人,也决定了你的心打开多少,最终成就多大的慈悲。如果你只能关注一部分人,那这种慈悲是有限的,属于凡夫的慈悲;如果你能关注一切众生,才能成就无限的慈悲,才是佛菩萨的慈悲。

慈悲心的修行,是从关注他人的痛苦开始。当我们发自内心地关注他人痛苦,并对这些痛苦生起深深的悲悯,慈悲心才会随之生起。所以,佛陀告诫我们要把一切众生视为自己的独生爱子,只有这样,才会与他们心心相印,感同身受。

佛教所说的慈悲,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所谓无缘,即没有任何条件,和对方也没有血缘亲情,更不图丝毫回报,仅仅是因为不忍心他们遭受痛苦,就发愿帮助对方。所谓同体,是把众生和自己视为一体,对众生的痛苦感同身受。就像你现在脚痛了,手立刻会去抚摸,以缓解它的痛苦,完全是一种不假思索的自然反应,不会考虑能否得到回报。同样,如果我们真正将众生和自己视为一体,看到他们遭受痛苦,自然会尽己所能,施以援手。

虽然无缘大慈和同体大悲都不是凡夫的境界,需要通过修行来成就,但孟子也说过,人皆有恻隐之心。只要让这一心行不断扩大,乃至无限,就能成就佛菩萨那样的慈悲。其中,又包含广度、纯度和力度三个标准。

所谓广度,是从对几个人的慈悲,到对很多人的慈悲,乃至对一切有情的慈悲。每一个众生,不论贫富贵贱,亲疏远近,也不论虎狼还是蝼蚁,更不论他对你是什么态度,能给你带来什么回报,无一不是你慈悲的对象。

所谓纯度,是将夹杂在慈悲心中的我执、贪婪、骄慢、好恶等不良心行全部剔除。凡夫的慈悲是不平等的,总是带着或多或少的分别。所以我们在修习慈悲的过程中,往往同时在修我执,修好恶。这样的“慈悲”,自然会让人患得患失,觉得自己做了很多好事,为什么得不到理解,为什么不是善有善报?其实就是因为纯度不够,所谓“因地不真,果遭迂曲”。这就需要不断考量发心是否正确,行为是否如法,才能对现有的“慈悲”加以提纯,从凡夫有所得的慈悲,升华为佛菩萨无所得的慈悲。

所谓力度,是让这种慈悲具有力量,即使遇到违缘,也能保有初心,坚持不懈。有道是,做一件好事容易,做一辈子好事不容易。慈悲也是同样,发起一念慈悲容易,但如何才能使之念念相续,无有间断?就需要不断思维慈悲的意义,不断提醒、重复和强化,让这念心行得到法雨滋润,得到成长空间,才会逐步具有强大的力量。

这种力量也离不开广度和纯度。如果一念慈悲生起时,我们还想着,那个人很讨厌,或是做这些有什么回报,就会引发很多抵触心理,从而消解慈悲的力量。所以,必须从广度、纯度和力度三方面同时努力,才能真正“让爱心更有力量”。

我们从微小的慈悲到广大的慈悲;从染污的慈悲到纯正的慈悲;从萌芽中的慈悲到坚不可摧的慈悲,这个过程必须不断努力。不仅是今生的努力,也包括生生世世的努力。为什么有些人生来就宅心仁厚,悲天悯人?正是来自过去生的积累。如果觉得自己缺乏慈悲心,不必气馁,这并不是因为我们与慈悲无缘,而是说明一直以来都做得不够,更需要加倍努力。

佛菩萨的生命品质,就是无限的智慧和慈悲,无论从广度、纯度还是力度,都是圆满无缺的。对以佛菩萨为榜样的大乘行人来说,虽然我们的慈悲还远远不够,既不广大,也不纯粹,更缺力度,但哪怕它再少,也是从事慈善的必要基础。如果没有这念慈悲,就不是真正的慈善行为。

第三,依六度修习慈善。有了慈悲心的基础之后,还需要落实到行动中。其中包含六个项目,又称六度。

布施:有财布施和法布施之分。财布施属于物质慈善,法布施属于心灵慈善。佛教认为,后者的意义更为重大。因为物质慈善只能解决暂时的生活困难,而心灵慈善才能让人彻底解除烦恼痛苦,解除生命的痛苦之因。否则,即使物质困难解决了,却没有良好的心态,一样会制造种种问题。

持戒:即从事慈善过程中必须遵循的三个原则。一是止恶的原则,不能夹杂任何不良心理或不法行为;二是行善的原则,善行必须立足于慈悲心,而不是为了沽名钓誉;三是饶益众生的原则,确定自己所做的事可以为众生带来利益,而不是一厢情愿地让对方接受自己“帮助”。

忍辱:在从事慈善的过程中,我们会面对各种处境,包括对方的不理解、不接受,或是在社会上遭遇诋毁,被人说风凉话,甚至自己的家庭和事业也因此受到影响等等。忍辱是告诉我们,不论面对什么处境都能安然接纳,最关键的,是不因此心生嗔恨,不陷入委屈、愤怒等负面情绪中。

精进:和世间任何事情一样,从事慈善也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如果没有勇猛强大的发心,没有百折不挠的毅力,很可能在一段时间后就心生退意。这就需要真正认识到慈善的意义,以此作为精进的动力,遇到困难就解决困难,遇到挫折就加倍努力,才能发长远心。

禅定:是让心安住在慈悲的状态中,并始终保持稳定,而不是被各种境界带着跑。且不说世间五欲尘劳的诱惑,即使在慈善领域中,同样存在各种包装过的名利陷阱。如果没有相应的定力,就会被这些境界左右,与慈悲的初心渐行渐远。

智慧:就是在般若智慧的指导下从事慈善。

慈善的意义

或许有人会觉得,以上提出的标准实在太高了。能做一点慈善就不错了,还提什么广度、纯度和力度呢?如果在做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放下不做就是了,又不会对生活产生什么影响,何必还要忍辱、精进呢?不是在自讨苦吃吗?不是在为难自己吗?世人为了生存,可以吃苦耐劳,在所不惜,那是因为别无选择。为什么做慈善还要如此坚持?这就需要知道,慈善的意义是什么。只有明确其中内涵,知道这么做对自己的帮助,我们才能欢喜承担,才会把每一次的慈善行为,视为众生给我们提供的机会;才会把每一次遇到的困难挫折,视为增进慈悲的善缘。

关于慈善的意义,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慈善是圆满慈悲心的修行。慈善和慈悲是相辅相成的。带着慈悲心去从事慈善,在做的过程中,就能使慈悲心得到成长。而在慈悲心具足力量之后,又能为我们提供新的动力,推动我们进一步从事慈善,利益众生。反过来说,如果我们不是带着慈悲心从事慈善,而是带着我执、贪著的心去做,即使做得再多,也很难感受到帮助他人带来的快乐,反而会增加我执烦恼,甚至人我是非。事实上,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

第二,慈善可以破除悭贪。佛教认为,我们的心本来像虚空一样,只是因为狭隘的自我设定,才变得如此渺小。而在慈悲利他的过程中,我们更容易跳出自我设定,消除自他对立,进而与众生融为一体,让心恢复虚空那样的本质。从另一方面来说,贪著是一切烦恼产生的根源,而在从事慈善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舍弃财物来克服悭贪。当我们舍弃一分财物,也就克服了一分悭贪;当我们舍弃所有财物,也就克服了对财物的悭贪。此外,愿意用自己的时间、技术、能力来帮助他人,也是在舍弃对时间、技术、能力的贪著。总之,不论我们给予对方什么,都是在帮助自己破除悭贪,学会舍弃。

第三,慈善可以消除对立。佛教有句话,叫做“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今天这个世界,科技已经逐渐打破地域界限,让彼此交流有了前所未有的便捷,但人与人之间依然充满冷漠、隔阂、对立和仇恨。尤其是冷漠,远比以往任何时代更甚。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我们只在乎自己的感觉,不在乎大众的感觉。在从事慈善的过程中,我们有机会直接感受到众生的存在,体会到众生的苦乐。这样做的时候,内心就会从冷漠、隔阂的状态中走出来,对大众生起同情、包容和接纳。所以说,慈悲可以消除一切对立,也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基础。当我们和这个世界没有冷漠、隔阂、对立和仇恨时,人间就是和乐的净土了。

第四,慈善是福报的源泉。经常有人说,当你身体健康时,财富、事业、名誉、感情才是有意义的。其实,仅仅身体健康是不够的。那些被抑郁症折磨的人,那些被负面情绪困扰的人,即使有健康的身体,也无法享受人生乐趣。所以说,外在的一切利益,离不开心灵的提升和改善。在从事慈善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这一行为调动正向心理。当内心充满爱,充满慈悲,充满各种正向心理时,就能有效克服负面情绪,成为福报产生的源泉。在福报的基础上,再去修习智慧,证得空性,就能具备佛菩萨那样的无量功德。

总之,慈善的本质就是慈悲。只要立足于慈悲心来从事公益,不论我们有多少能力,也不论我们做些什么,或结果怎样,我们首先会成为这一行为的受益者。因为慈悲心的修行有助于人格健全,生命提升。当我们自身发生这些改变时,外在结果又算得了什么呢?他人理解赞叹,固然是皆大欢喜;结果不尽人意,也只是因缘使然,既然因上已经努力了,果上大可随缘。这样就不会有力不从心的无奈,也不会有“到底为了什么”的茫然。所以,公益不仅是让他人受益,也是让自己受益。

除了个人受益,慈善还有助于社会和谐,世界安乐。就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那样,每一念善心的传递,都是一粒火种,假以时日,必将增长广大,照亮世间。

猜你喜欢

福报众生菩萨
知福与知祸
菩萨
写在六合金光寺
“有损福报”能否吓退违法行为?
You’ve got questions? she’s got answers (but you probably won’t like them)
拜佛
慈怀众生
7条让生命更美好的真理
佛像面前的菩萨
王家卫妙解“一代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