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兴登:茶杯里的蜕变和风景
2015-09-22韩春丽
韩春丽
17年来,从青岛茶叶批发市场到青岛天都茶文化城,翁兴登经历了从大棚到砖瓦楼房再到商旅文综合立体卖场的两次蜕变,他本人,也从豪气冲天的毛头小伙子蜕变成了惯于前瞻、稳中求变的优秀管理者,同行业先进业态方向的领导者。
隔着围挡,翁兴登站在一排咖啡色的楼房前,那里,就是他2011年与房地产公司联合投资5.3亿兴建的“青岛天都茶文化城”。茶城已经峻工,目前正在修建青岛M3号线地铁,恰巧君峰路进出口站就在这里。
每隔几天,翁兴登就会跑过来看几眼,畅想一番。面对着冷硬的铁皮护栏,他的眼前仿佛人头攒动。由于他的努力争取,君峰路站出站口可以直通青岛天都茶城地下卖场,为此他交付了1224万元联通费、工程费和设备费,今后每年还要向地铁交付25万元管理费,但他认为近水楼台先得月,值得。M3号地铁线连通青岛两大火车站,贯通整个青岛市区,谁都能轻易看到地铁沿线络绎不绝的人流,这当然隐藏着巨大的购买潜力。
敢于大手笔投入,这是翁兴登作为管理者的优势,而经营者个体却很难独投如此巨资,仅仅为了一个人流导航入口。作为青岛天都锦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翁兴登目前管理着210多家商户,而他管理下的青岛茶业市场年交易总额4.5亿元,是胶东地区最大的茶叶批发基地。
占地3.9万平米,从业人员近1210人的天都茶文化城,将于今年10月开业。届时,一座以“六街、一区、一馆”为特色打造而成的4A级茶文化旅游街区,将展现在国人面前,这是中国首创的体验式茶文化主题街区。
做导航者,带领大家共同致富,这是翁兴登的使命,也是他的性格带有的责任。
回想在青岛求学期间,翁兴登就梦想着回福建老家当村长,把那一带的村民集中在一块儿居住。这并不是一个穷孩子的异想天开。福建是传统的茶乡,翁兴登在学习之外,便是忙着卖茶叶。翁兴登的逻辑合理在,他能让自己致富,但这不过瘾,他还有能力带大家一起致富——这是他领袖气质的最初显现。
虽然没能回去做村长,翁兴登却成了在青岛的外地茶商们的领头人。为了抱团取暖,为了解决单枪匹马在异地谋生的困难,1998年,他投资30万元,在李沧区成立了“青岛茶业批发市场”,这是胶东半岛第一家专业茶业批发市场。一个月内,市场里的60个出租大棚,被租赁一空,因为大家信赖翁兴登这个年轻有为的小伙。果然,不负众望,当年,茶业批发市场就实现了盈利。
17年来,从青岛茶叶批发市场到青岛天都茶文化城,翁兴登经历了从大棚到砖瓦楼房再到商旅文(商业、旅游、文化)综合立体卖场的两次蜕变,他本人,也从豪气冲天的毛头小伙子蜕变成了惯于前瞻、稳中求变的优秀管理者,同行业先进业态方向的引航者。
青岛给了翁兴登施展抱负的空间,也给了他很多的鲜花和荣誉,他是2012年的青岛市劳动模范,青岛市青联委员,青岛市李沧区青联副主席,李沧区人大代表,李沧区茶叶协会会长
“回头想想,青岛给了我很多帮助,每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都会有人伸出援助之手。”为此,翁兴登一直热心对待自己市场内的所有商户。比如有个商户起初进入连房租都缴不上,更别说经营茶叶生意,关键时刻,翁兴登借给他钱,如今这个商户都开上了保时捷。另外,他还资助了平度市一个钢琴天才自闭症患儿,每年拿出4万元为他康复医疗。除此,社会上各种公益捐赠等,他都会踊跃参与,粗略算下来,一年里,他要向社会捐助三四十万元,他谦虚地说,自己做得还远远不够。爱心传递永远没有极限。
最初的想法,就是把这些老乡们抱成团
《中国青年》:现在李村商圈算是青岛最大的商业圈了,2014年4月,它被商务部评为中国商业名区,面积均在10万平米以上的八大商场,都汇聚在这里直径一公里的范围之内,这种商业布局目前在青岛市是史无前例的,在这种格局里,我们天都茶文化城算怎样的呢?
翁兴登:我们这种专业行业,对比他们还是弱势的,但就山东省本行业来说,我们是优秀的。
我是从1998年开始做茶叶市场的,之前我做茶叶经营,给青岛的企业提供茶叶配套服务。18岁我来到青岛,我是第三代在这里做茶叶经营的。当时推销茶叶也很辛苦,特别那时候李村周边就有上百家全国各地来做茶叶经营的。但他们各自为战,某批货好卖就特别好卖,不好卖就积压在仓库里了。信息不对称,这是没有市场之前最大的一个劣势。再就是生活上的劣势,那时法制还不健全,整个社会素质参差不齐,外地人在此经营,会受本地一些有势力或者不安分的人的欺负,外地人被孤立被欺负的事例特别多。还有一个困难点就是,虽然他们赚钱不多,但很多时间都用来应付各种管理各种应酬了。能力差点的人,干几年就回家了,干不了了。第四个问题,需要调剂大宗交易的时候,个体常常无法成交。第五是缺少商业常识,从事茶叶的个体商户,大多是从县城、农村因为茶叶资源的便捷而进入该行业,没有经过系统地培训与商业法制学习。
就是这几点,让我觉得有必要成立一个茶叶市场,我最初的想法,就是把这些老乡们抱成团,让以上那些劣势都能得到改善并实现持续经营。
《中国青年》:能不能谈得更具体一些?
翁兴登:当时考虑,最适合经营的还是李村这个城乡结合地,这里有早期全国各地来此集中经营茶叶的底子,那时候城乡结合部的沧口房屋租金又特别便宜,我能承载得起,于是我们就建了一条街,60间非常原始的大棚,结果不到一个月时间,我们周边老乡就都进来了,租赁大棚开始营业。本来很多老乡那时都准备不做了,看见我们开设了市场就都又留了下来,现在有的已成富翁,好的一年能做两三千万的交易。
《中国青年》:一个小店,一年能交易两三千万?就茶业市场这片不起眼的小店?
翁兴登:对,这里排名前10的店铺,年交易额都在2000万以上。青岛茶业市场现有210多家商户,1997年建成,1998年开业。起初,第一期大棚式的市场有60家门头,1998年到2001年,我们又扩张两期,扩成了三条街,共180个店面。2002年,其他老乡也建起一个茶叶市场,相对设施比我们好一点;于是,2003年我们就把大棚推倒,盖成了二期楼。2011年,我们跟房地产开发商合作投资建起了3.9万平米带产权的天都茶文化城,也就是说,我们从过去年交易额不到200万的60个大棚,发展成现在仅成交高峰期就交易1个亿的大型茶业批发市场,是从前的5倍;整体市场交易额能达到4.5亿元规模。
《中国青年》:作为胶东最大的茶叶交易市场的管理者,你都做了些什么?
翁兴登:商户来到我们市场,我们主要有五点服务:第一、是他们有效的生存环境,为此我们追求长期的伙伴经营,我们市场历来都是同行业内较为低廉的平台租金。第二、提供秩序、宽松的经营环境,解决他们进驻平台维系发展的重要支撑。第三、有效信息的发布是集合经营的导向,我们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把前瞻行业信息助推给终端,可以有效引导行业发展中的风险与生产的控制。第四、高效的问题解决是对集合平台上商户们的重要助力,进驻市场外地客商占到90%以上,我们除了提供客商硬件配套、吃住行等比较好的环境之外,还得解决他们落地发展的一些软件配套,包括办理各种证件,以及他们孩子的上学等等,甚至他们家庭纠纷也需要由市场解决。第五、及时的商业培训是支撑有创造力商户发展的有效支撑。
《中国青年》:做事业,有没有一劳永逸的时段呢?
翁兴登:没有,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就我们茶叶市场来看,按周期它也到了一个顶点。要走在全国同行业的前面,我们的产业需要升级,模式需要创新,所以,从前年起,我开始寻找下一个突破。
《中国青年》:你怎样引导潮流或者如何产业升级的,用了哪些方法?
翁兴登:比如说我们新的天都茶城今年10月就要启用。在启用新茶城同时,我们也启用一些新的方式方法。我们要构建一个有品牌的市场,从前消费者到老茶业市场这里购买或批发茶叶,目标非常明确直接,就是冲着茶叶便宜而来,他们从来不愿意相信在批发市场能买到高档次的品牌茶叶。为此我们有针对性地进行改变和塑造,在新天都茶城这里我们就是做品牌、做文化、做与常态专业市场不一样的消费认知,为此我们在对全国招商的时候,共招了二十几家中国驰名商标,60多家著名商标,通过他们来带领我们这些老业主改变思维,做品牌茶叶。有了文化和品牌,我们的专业市场就会跟全国其他茶业专业市场不一样了。
我们还要改变整个消费系统,消费面貌,让它不再只是一个棚或者一个店那种传统的茶叶市场形式。我们要把天都茶文化城做成一个集茶品牌交易、旅游、文化、餐饮、休闲于一体的创新型商业街模式,做开创中国同行业先进业态方向的领导者。
《中国青年》:据说咱们还将改换成全新的交易方式?
翁兴登:对,全新的交易方式主要是:第一,我们设立了网上交易,我们茶城独自配置了像O2O电子商务模式的网上交易,所有的终端口对天都茶城商户免费开放。以后我们的线上茶城将对全国开放,这为我们将来走向全国招商提供了基础。未来00后、90后、80后的孩子不断长大,我们必须要迎合这个大势来改变自己。第二,原来这种同业的茶叶市场很少配备茶叶质量检测平台,而我们投了600多万在天都茶城成立了茶叶检测中心,用于确保消费安全。第三,我们成立茶叶拍卖行,以便于大宗茶叶交易。这种拍卖方式,是我参考了国际上荷兰的减价拍卖方式而定的。
《中国青年》:这个第二次产业升级,如果用专业术语应该叫什么?虚拟网络,或者说叫什么360度?
翁兴登:第二次升级就是转型,由单纯的经商转型为商旅文产业。现在国务院号召商旅文结合一起搞,我把流通当作这个旅游文化产业里面核心的价值,用旅游和文化来促进它的商品交易,搭成商旅文产业的一个架构,这种转型是行业的“革命”。
《中国青年》:据说你当年是揣着20块钱来这儿创业的?
翁兴登:不太正确,那时候我父亲给我20块钱,是让我来青岛上学的。我兄弟姊妹8个,有个姐姐在青岛国营茶厂干出纳,那时候,我高考差几分没有考上,正好青岛有院校收委培生,我就去了。大学期间因为家庭条件限制我就开始卖茶叶,大学毕业那年,我就已经是万元户了。
《中国青年》:在职业选择上,你本来可以做个单枪匹马的成功商人,但你现在成了一个为众人操心的领袖式的管理者,是不是你觉得这样更有意义?
翁兴登:在择业上,我起初没有考虑去为这么多人操心,我当初只是想我怎么跟别人做得不一样。当时大家都在做茶叶,在进货卖货的时候,我会想是不是我进货卖货的能力还不如人家。
就像我上学期间看过这么一篇文章,国外有一个采矿点,很多人都去采金子,有个人在旁边卖水也赚了很多钱,甚至比他们采金子的还赚钱,所以我觉得年轻人在择业的时候更应该看不同的案例。再一个就是性格追求,我这种性格可能更善于替别人去思考,更善于和别人去沟通,更善于做个第三方中介式的人物,代别人把问题解决掉,这可能是我的优势所在。
必须接受的一种培训,就是要打开思维
《中国青年》:像你的职业生涯已经达到了相当高度,你觉得还需要学习吗?
翁兴登:必须的。2003年2006年,我就读了天津大学的工商管理研究生。我觉得,作为一个商业人士,不管你原来文化起点是高是低,在后来的生活工作历程当中,会遇到各种瓶颈,只有改变思维,才能打破瓶颈。改变思维需要工具的帮助,这些工具在哪里?那就要你不断地去读书去探索新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突破思维的办法。
《中国青年》:当时你去天津学习有什么契机呢?
翁兴登:2003年,是我茶叶市场第二次升级换代的时候。第一次是一个大棚式的,第二次变成那种砖瓦结构式的,那个时候就出现了各种竞争,突然我们区域范围之内,又冒出一家茶叶市场来,房租比我更低,条件比我更好——第一次面对同行业竞争,当时32岁的我还不太适应,感到有压力,于是我就选择了去考研究生。
《中国青年》:学习?你这个人挺有意思,没有去直接迎战,而是采取了曲线救国的方式。
翁兴登:不是曲线,我觉得竞争不是赤裸裸地拼刺刀,那是比较弱智的竞争,把你的优势发挥到淋漓尽致才是你所谓的竞争力,我的改善就是通过学习的方式,提升自己内功的修炼,提升自己对生活的认知,认知改变了,才有竞争力,如果认知还停留在你卖10块钱,我卖5块,你卖5块,我卖3块的前提下,那是一种失败的行为。
《中国青年》:你一直站在行业的风口浪尖上,引领潮流,很多得益于你遇到困难,会想一些与众不同的招数吗?
翁兴登:是,通俗地讲可以叫招数,用我们商业话来讲,其实是调整一种战略,这种战略规划是企业竞争力一个非常突出的体系,一个企业的发展,没有最先进的战略,没有预见未来的决策,那么这个决策的领导者,就只能像熊被困在陷阱里面,除了咆哮,没有别的出路。
《中国青年》:那次竞争,你去学习了,最后回来,你靠什么又赢回来了?
翁兴登:我把原来的市场推倒重新建了一次,改善硬件条件。原来我用廉价的成本可以收获最多,比如我投1块钱,产10块钱对我最佳了,但我那次是投8块钱,就产2块钱,即使这样,我也去干了。我干了一件行业里面认为无比愚蠢的事情,但是我留住了商户,并且和我们一起走了17年,以后还要与我一起从天都茶城继续往前走。
《中国青年》:就是说放眼未来。你做很多事儿,都是如此前瞻性很强的吗?
翁兴登:一个商人必须要去接受一种培训,就是要打开思维,这种打开是建立在不断积淀前提下的,我是人大代表,又是劳模,又是青联委员,有各种的平台让我眼界更开阔,打开更多的链接。这种链接的窗口打开了以后,我就可以通过这种平台来观摩同行业或其他行业里面,比我们更优秀更高端的人和案例。
《中国青年》:2012年,你被评为青岛市劳模,你主要做了哪些大事?
翁兴登:2011年李沧区第一届茶叶文化节是我们公司主办的。作为李沧区茶叶商会的会长,作为行业领头人,我带动并管理这个行业,给他们带来税收的增加、生活的富裕,我还参与了区域进程变化的诸多事情,给李沧区的居民生活以及生活环境的变化提了很多建议,凡此种种,都是我被评为劳模的先决条件。李沧区茶文化节,第一届是我自己投资80万元办的,请全国各地的行业专家和企业来李沧参观交流评比一周,为的是引起政府与媒体的关注。今年已经办到了第五届,能够把一种行业的节日纳入地方政府每年要办的文化活动,我想我已经为此做出了努力。
《中国青年》:现在你的营业额是多少?请简单介绍一下你的团队。
翁兴登:现在的运营收入维持在3000万左右。我们天都锦资产管理公司现有员工52人,分三个公司,涉及到商业地产销售、专业市场开发、物业管理、营销策划、茶叶、地板销售等方面。现在的战略目标是把天都茶文化城这个平台建好,然后面向全国扩张。
《中国青年》:你生活的目标是什么?
翁兴登:目标就是通过我自己的努力,带动我热爱的这个行业的发展,并成为一种标志。其次让我的这种产业有所传承,即便我不在了,也会成为不断流传的一种模式。一个人,不管他是想有大作为,还是单纯想去赚取财富,在进取的过程中,他对社会是有贡献的,对行业是有贡献的,那他就对得起自己所热爱的事业。
《中国青年》:你最后想达到怎样一个成就?
翁兴登:中国所有的省会城市都有我的天都茶城。现在只在青岛有,明年准备在济南开业。我们只做省会城市,因为省会城市,既有购买力,又有辐射力,还有一个城市的底蕴文化,这些特点与我们天都这样的商旅文结合的产业属性是契合的,这些就决定了我们项目在省会做更合适,这也是对投资者负责任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