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孙刚:在“聚驱”技术上领跑中国

2015-09-22郝志舟

中国青年 2015年11期
关键词:聚驱大庆油田驱油

郝志舟

以孙刚为代表,大庆油田的青年人身上有这样一种“超越权威、超越前人、超越自我”的“三超”精神。

1959年9月26日,在松嫩平原上一个叫大同的小镇附近,黑色的油流从一座名为“松基三井”的油井里喷涌而出,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大型油田从此诞生。适逢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到来之际,“大同”易名为“大庆”,油田因此被定名为大庆油田。“大庆”这两个字就此叫响全国,传遍世界。

作为中国最大的内陆油田,大庆油田自1960年开发建设以来,曾连续27年稳产5000万吨以上,已累计生产原油22亿多吨,被誉为“世界石油开发史的奇迹”。

经过长期的高强度开发,大庆油田的后备资源不容乐观,开采的难度和成本都越来越高。而如何在越来越苛刻的条件下想方设法为国家持续贡献源源不断的“原油”,则是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采收率研究一室副主任孙刚和他的“小伙伴”们孜孜以求的梦想。

“喝饱了水”的油田需要新技术

大庆油田开发初期,基本都是自喷井,属于一次采油,采收率在10%15%之间。很明显,初期采油是比较容易的,越到后来,难度越大。自喷之后,采用注水的方法进行开发,被称为水驱采油,属于二次采油。

但是,“由于油层的渗透率不同,采用水驱采油将水注入后,水容易从渗透率大的孔道流走,所以水驱技术对采收率的提高也是有限的”。到后来,“水驱”技术越来越“心有余而力不足”,大约注入9立方米10立方米的水,才能换取1吨油,代价大而效率低。

同时,大庆油田进入开发后期的高含水阶段后,油田综合含水已达90%以上,储采结构严重失调,油田开发难度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油田综合含水达到90%,就好比人被水淹到了脖子,含水95%相当于淹到了嘴,含水达到98%就要遭受灭顶之灾!”曾有人形象地比喻。

“喝饱了水”的油田需要新的技术。在这种情况下,以聚合物驱油为代表的三次采油技术就成为主力技术。

所谓的“聚合物”指的是特制的高分子化学药剂,在水中加入这种药剂,就可以“提高注入水的黏度,改善流度比,扩大驱替剂在油层中的波及体积”,就能有效地把石油从岩石孔隙中“驱赶”出来。不过,采用聚合物来驱油,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当时,国内外权威专家都认为,这种方法只能提高原油采收率2%5%,推广的可能性不大,是个赔钱的买卖。”孙刚说。

在大庆油田开发层段内,通常会有100多个含油的砂岩层,最厚的达20多米,最薄的在0.5米以下。大庆人的工作对象就在这千米之下的岩层中,他们形象地称之为“地宫”。在那里,整个石油开采系统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黑箱”。确定“黑箱”里不同性质的油层属性并采取相应的开采技术,是出油的关键。如同中医大夫给消化不良的病人开方子,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的专家们在不停地研究,怎样科学地调配聚合物的比例来配合地层的“脾性”。用孙刚的话说,就是“地层越来越‘挑食,得让它吃饱吃好,才能多出油。有的油层油少,但‘饭量大;有的油层油多,可‘饭量却很小,而且‘口味各异”,得摸透各种聚合物的“脾气秉性”,才能让它们优势互补、各尽其用。

盯住小小的“聚合物”

1997年,孙刚从黑龙江大学高分子化学专业毕业回到家乡,进入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工作。在之后的18年里,孙刚没干别的,他就盯住“聚合物”,以一种东北汉子坚忍不拔的精神跟小小的高分子较上了劲,不干出名堂来绝不收手。

孙刚承担的第一项工作是聚合物性能检测,因为聚合物性能越好,采收率就越高,采出的油就越多。特别在开发中后期,采收率提高一个百分点,不亚于百米成绩提高0.1秒那样难。在石油行业一直有这样的说法:“大庆油田采收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相当于找到了一个玉门油田;每提高5个百分点,就相当于找到了一个克拉玛依油田!”

但是,检测水溶性聚合物微观性能是“世界高分子领域六大难题”,许多权威都曾无功而返。面对困难畏缩不前?别开玩笑了,大庆历史上就没有过这种人。如同前辈王进喜、王启民那样,站在难题面前,孙刚没有退却。

聚合物分子仅有零点几微米大小,准确测定分子尺寸是建立标准的关键,也是他要攻克的第一个难关。实践中,孙刚发现国际通用的计算公式有漏洞。他历经两年的枯燥演算,推导出了一套新方法,但这种方法得通过仪器才能进行验证,而这种仪器只有北京一家研究所有。

等了很久,对方的机器才好不容易挤出了一周的“档期”给他用。接完电话,孙刚顾不上自己刚献完血身体虚弱,扛上样品连夜进京。这种样品要用1个月才能提取出1克来,在他心里比黄金还要珍贵。那个晚上,他抱着样品箱如同抱着新生的婴儿,一夜没敢合眼。用这一周的空当,孙刚成功获得了全部的实验结果。

就这样,经过三年的努力,孙刚带领团队建立的聚合物评价标准和方法,顺利获准成为国家行业标准。当时,国外标准只能检测4种规格产品8项指标,而他们的标准能检测10种规格产品15项指标,成为这一领域令国际同行叹服的“权威裁判”,被国际上称为“大庆聚合物评价方法”。

为了使聚合物们更加“智能”,符合不同油层的“口味”,孙刚又开始打起了“聚合物分子量与油层匹配关系图”的主意。可是,调整这张图会涉及到6大区块127个小层,加之其他多种因素,重新绘制匹配图版,工作量和难度之大,超乎想象。他带领平均年龄不到35岁的项目组,一寸一寸地选点取芯,一次一次地模拟实验,四年多时间里共取芯1500多块,实验600多次,分析数据5万多个,终于绘成了6大区块的注聚关系图版,实现了聚合物对不同油层的最佳匹配。

孙刚仍不满足,又用了一年多时间首创了采收率提高值与不同参数的函数关系式,形成了一套个性化、定量化注聚参数优化设计技术,实现了“一层一对策,一井一方案”,大幅度提高了采收率。这些成果填补了国内行业技术空白,在油田应用后,吨聚增油26%,仅两年就节省聚合物干粉3.38万吨,带来经济效益5.7亿元。

之后,孙刚走出国门,带着他的科研成果前往哈萨克斯坦的肯尼亚克油田。他打破常规,提出“堵”“驱”结合的全新方案,现场试验后,这套新打法果真奏效,每注入1吨聚合物,就可以增油70吨,两年就创收1.8亿元。后来,他又参与了印尼TalangAkar油田提高采收率研究项目,设计的三次采油方案,在与多家石油公司的多轮竞争中脱颖而出,使大庆油田三次采油技术多点开花,扬威海外。

有一种精神叫“三超”

据报载,大庆油田2015年的油气当量预计仍可保持4000万吨。而随着技术的突破和新的发现,大庆油田的油气当量有望在年产4000万吨水平保持较长时间,这对保障中国能源安全无疑是重大利好。这里面,有孙刚和他的“小伙伴”们的贡献。

问到将来的方向,孙刚说,“在未来510年,大庆的聚合物驱油仍会是较为先进的技术。同时,做一步想三步,我们也在不断进行技术积累和储备,三元复合技术马上就要推广,泡沫驱油、微生物驱油也在不断提高的进程中。”有专家认为,这些都是我国石油开采领域中为数不多的原创新技术,不仅是中国石油工业技术创新的亮点,对于世界石油开采也将是一场革命性的技术进步。可以说,孙刚和他们的团队已经一次次地超越了权威、超越了前人,在提高采收率上成为业界的领跑者之一。

“无论是创新也好,还是在岗位上做事业也好,坚持很重要。如果你选定了一条路,就要坚持下去直到有结果,不要抱怨。”孙刚说。当然,他也有过抱怨,不过那多是埋怨自己,“当时如果再耐心一点,考虑得再多一点就更好了”。不抱怨别人,只抱怨自己,这大概也是孙刚能有所成的秘诀吧。

“其实,大庆油田的青年人身上都有这样一种‘超越权威、超越前人、超越自我的‘三超精神。”孙刚在接受采访时自豪地说,这种精神是大庆油田的青年继承、创新,克服阻力、取得进步的动力之一。

而我们相信,如同“铁人精神”融进了大庆人的血液里,“三超”精神也融入了大庆青年的体魄中,扎根于青年的心灵中,见诸于青年的行动上,成为今后一个时期里大庆油田青年人创新、创业的精神财富。

猜你喜欢

聚驱大庆油田驱油
聚驱后聚表剂“调驱堵压”调整技术研究
大庆油田设计院有限公司
大庆油田设计院有限公司
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
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
注气驱油技术发展应用及海上油田启示
调剖对后续提高采收率方法的影响研究
CO2驱油与埋存对低碳经济的意义
聚驱后残留聚合物分布及对二元驱的增效作用
聚合物驱油采出液化学破乳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