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峨眉山的猴

2015-09-22潘春华

林业与生态 2015年6期
关键词:猴王居士峨眉山

潘春华

听朋友说,峨眉山的猴与其它猴子不一般,不仅五官端正,身材匀称,而且见人不惊,与人相亲,拦路索食,生动有趣。去年初秋有幸见识峨眉山的猴子,果然稀罕。

峨眉山猴种名藏酋猴,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色泽棕青,短尾,个大,又称四川短尾猴、大青猴、短尾猴,因长期生活在佛教名山,故妙号“猴居士”,野生状态中的猴以采集植物的叶、花、果为食。

峨眉山野生猴与人相处的历史,据说可以追溯到600年前,当时到底有多少猴己无法考证,现在只知10多年前全山有4群约300多只猴,这几年经精心管理己繁衍至6群800多只猴了。它们分别栖居在九老洞、清音阁、遇仙寺、洪椿坪、华严顶、洗象池等7个地区。活动区域也由过去30平方公里,扩展到现在的50多平方公里了。

峨眉山的猴子喜独立群居,各占领地,各具风骚,清音阁和洪椿坪一带的猴子强悍骁勇,貌似“绿林好汉”;华严顶和遇仙寺一带的猴子文质彬彬,颇具“大家风范”;九老洞和仙峰寺一带的猴子逍遥持重,如同“深山院士”;而洗象池一带的猴子则活泼伶俐,好似“调皮顽童”。峨眉山猴过着长期的群居生活,每群数量有15只到60只不等,每群猴子必有一个猴王,猴王威猛雄壮,仪表庄重,举止大方,享有“一夫多妻”制的特权,所有雌猴都是猴王的“妻妾”。当群猴嬉戏打闹时,它通常端坐高处,俯视观察,如发现部下有越轨行为,总是先怒视,继而呲牙咧嘴警告,如若部下仍我行我素,猴王便猛扑过去,一阵嘶咬。所以,群猴总是不时盯着猴王,看主子的脸色行事。

峨眉山的猴子常常拦路索食,胆大的强行搜索,胆小的则先观望,然后缩头缩脑地捡取撒落在地上的零星食物。游客如遇上群猴千万不可惊慌失措,要若无其事,大大方方地走你的路。你给猴子花生、香蕉等食物吃,要事先预备好,全都拿在手上,并一次性给完,切不可畏畏缩缩地从衣袋里或背包中零星取喂,猴子就会以为你在故意戏弄它,胆大贪食的猴子便不断向你索取,甚至穷追不舍,翻你的口袋,抢走你的提包,对你进行攻击。记得在峨眉山,见得一位小伙子将一只老猴子引到面前却没有给食,那只猴子猛叫一声,抱住小伙子的小腿便啃,然后抢下他肩上的照相机,爬上一棵大树,将相机挂在了树枝上,搞得小伙子惊慌失措,狼狈不堪。

近年来,峨眉山管理局投资500多万元,沿“一线天”两公里峡谷,依山兴廊,凌河架桥,在海拔2500米处,建起了一片面积约10平方公里、全国最大的自然生态猴区,给峨眉山凭添了几分野趣。平时还专门给猴儿们配备粮草,以照顾好这些“峨眉居士”。 无论酷暑寒冬,每天早晚总见和尚或景区管理人员在声声呼唤:“猴居士,猴居士!进斋啰!”群猴闻声,便在丛林中咕咕叫唤,并奔跑窜跳而来,待聚齐后才由猴王带领从树上下来就餐。和尚、管理人员便将盆内的玉米粒一把把向群猴撒去。通常猴儿们并不争食,但偶尔也有好强的公猴抢吃,猴王见了便会吼叫警告,不听警告的,猴王就立即奔扑过去,当场给以“惩治”。 所以在撒玉米粒时,总在猴王面前多撒一些,以维护猴王的尊严。endprint

猜你喜欢

猴王居士峨眉山
文化遗踪——峨眉山—乐山大佛
挑选新猴王
青塘居士诗词选
成双结对
《猴王出世》教学设计
峨眉山下
趣味语文
勇登峨眉山
挑选新猴王
峨眉山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