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的探索
2015-09-21陈媛
陈媛
课堂上,按照教学案布置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当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小组讨论中去时,学生的表现令教师大吃一惊,他们很多时间在互相推诿。你让他先说,他让她说说,并没有陈述有关学习的内容或见解,表达自己读书的感受和想法。有些组在不断分工:你读第一段,他读第二段,几分钟过去了,有的组还没有确定谁来发言,谁做记录,没有展开实质意义上的学习。有的小组一直由学习好的学生在唱“独角戏”,而其他人则无动于衷,充当看客。今天,学生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教学组织形式不断创新,精彩纷呈,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是其中的一个亮点,为课堂带来了缕缕清风。那么,如何使小组合作学习更有实效性呢?
一、分组要得当,在小组内学生要明确个人所要承担的责任
小组一般以4-6人为宜,人太少、太多都不利于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而分组又要建立在教师对所教学生的能力、兴趣、性别、知识水平差异等几个因素的了解之上,教师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对全班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以利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组与组间尽量保持相对平衡的水平,才能保证每个小组在大致相同的水平上展开小组合作学习。这样既有利于形成各组学习过程中的“公平竞争”,也便于教师辅导。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要让每一位学生明确自己在小组内所要承担的任务。也就是说,在小组合作中,每一位学生都要有事可干,避免“闲人”的出现,使小组合作流于形式。这就需要学生在明确合作目标时,能够在小组内根据组内学生的差异进行适当的角色分工,实现组内的差异互补。
二、开展合作学习的时机要讲究
开展合作学习要看是不是开展小组学习的时机,这个时机的掌握要看教师教学实际操作,教学的艺术性就表现在这里。教学就应该达到让学生“既竭我才,欲罢不能”的地步,大多数学生都踊跃发言,学生都想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说出来,这时正是小组讨论的良机。只有在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有交流的需要时,展开的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的、有成效的。不切实际的流于形式的小组学习会给学生一个不好的意识,乱哄哄、热热闹闹这就是小组学习。同时,还可能传递出一些不良信息,反正教师也看不见,给某些学生创造了说废话、做小动作的机会,真正的学习过程在这里被歪曲了,千万不要让这种不切实际的形式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意识。
三、要帮助学生明确进行合作学习的目标和要求
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因此在每次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这一环节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合作的目标和要求,教师一定要把这段时间中进行合作学习的任务、要求布置清楚,要让每个小组都明确自己要完成的任务,并且明白通过怎样的“合作”才能完成任务。因为开展合作学习是由教师发起的,教师不是合作诸方中的一方,这种“外部发起式”的特征决定了学生对合作目标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而只有在学生理解了合作目标的意义的基础上,才能使合作顺利进行。
四、要留给学生充分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
在进行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合作学习”的任务、要求,留给学生充分讨论、探索的时间。在这一点上,教师应有特别强烈的“以学生为主”的意识,不要让小组合作学习匆匆走过场。特别是当学生围绕着任务要求正在热烈讨论的时候,千万不要为了完成自己设计的教学计划而中断学生的学习活动。要知道,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讨论,不单会给学生留下遗憾,更重要是将会浇灭学生创造性学习的热情,让学生滋生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
五、教师要深入到小组当中,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
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深入到小组当中。教师要做到:(一)多给学生帮助,教师应该成为一个鼓励者和启发者。(二)要了解学生的想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并起到“解惑”的作用。(三)要鼓励不同的观点,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四)要适时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地调整下一个教学环节。(五)要多激励学生,使每个学生产生进一步合作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