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男孩与苹果树”的启示

2015-09-21陈明霞

家教世界·创新阅读 2015年2期
关键词:苹果树习惯家长

陈明霞

法国作家瑞乔.M.约翰写过一篇文章,说的是小男孩喜欢跟苹果树玩,经常上树摘苹果,在树荫下打盹,他爱苹果树,苹果树也爱他。

时光飞逝,小男孩变成了大男孩,他不再跟苹果树玩了。一天,男孩回到苹果树旁,苹果树热情地招呼他。“我不是小孩子了,我需要钱买玩具玩”,小男孩对苹果树说。“对不起,我没钱,你把我所有的苹果摘下来拿去卖掉,去买玩具。”苹果树说。男孩高兴地摘光了所有苹果,背着苹果快乐地离去。

自那以后,男孩再没有看过苹果树,直到他长成男人。一天,他回到苹果树旁,苹果树非常高兴地招呼他。“我没时间玩了,我要工作来养活我的家庭,我需要房子安身,你能帮助我吗”?“对不起,我没房子,你可以砍掉我的树枝拿去盖房子。”男人按照苹果树的回答,砍掉了所有树枝,然后快乐地离去。看到男人快乐,苹果树也快乐。可是男人自那以后再也没有来看过苹果树,苹果树孤苦伶仃,很是伤心。

一个炎热的夏天,男人回到苹果树旁,苹果树特别快乐。“我一天比一天年纪大,想让自己放松下来,去旅行,你能给我一条船吗?”“用我的树干去做条船吧”,苹果树答道。于是,男人砍了树干,做了条船去航海了,一直没有回来。

很多年以后,男人终于回来了。“对不起,孩子,我没什么给你了,没有苹果给你吃,也没地方给你坐,只有快要枯死的树根了”,苹果树流着眼泪说。“没关系,我的牙齿已经掉光了,吃不动苹果了,我不需要什么,经历这么多年,只觉得很累很累,现在,我想找个地方休息一下”,男人说。“那好,我这老树根还可以让你坐一坐”,苹果树含着微笑对男人说。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苹果树就像父母,在孩子年幼的时候,总喜欢跟父母一起玩,当孩子长大了,就离开父母,只有在需要或困难的时候才回到父母身边。无论怎样,父母都一直在那里守望着,尽一切可能提供孩子们所需要的一切,只为孩子们快乐。

故事里,小男孩的残忍正是父母百般溺爱和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子女的真实写照。

当前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

在我国,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想方设法挖掘着孩子们的潜力,期盼着孩子有朝一日成为千里马,成为栋梁之才。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许多家庭采取了一些过激的甚至违背规律的方法教育子女,具体有以下表现形式:

1.过分溺爱。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家长,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结婚后所生的孩子被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捧在手上,要什么给什么,不能受一点委屈。有一个孩子的爷爷抱着孙子逛商场,回家时带回一大堆玩具,奶奶见到说:“这些东西都玩过了,怎么还买呢”?爷爷回答说:“孩子要的,玩过了也要买”。有位爷爷在接孙子放学,竟然一路背着回家。一些年轻的父母效仿着,一味地对孩子护着捧着。这样,不知不觉中滋生了孩子骄横跋扈的心态。笔者就自己所带的一个班级的学生来看,过分溺爱的家庭约占三成以上。

2.简单粗暴。笔者从事小学教育20多年,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已几次轮回,遇到了许多家长对孩子的粗暴行为。如,有一位一年级学生不小心将课本弄丢了,家长来接孩子时,不问青红皂白把孩子打了一顿,一位二年级的学生未完成课堂作业时,放学时被老师留下来继续做,家长来到学校见孩子还在做作业,当场就不悦。等孩子做好作业,他拉着孩子一路走一路打,老师追上去制止,他说:“这孩子丢了我的面子,必须挨打。”简单粗暴的方式会给孩子的心灵留下创伤,孩子的学习也会因此受影响。

3.违背规律。许多家长只注重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忽视孩子的学习规律。如,有些低年级学生的家长盲目购买大量的辅导材料,让孩子参照学习,而平时又不对孩子进行辅导,孩子面对辅导材料,不知从何下手。家长不仅白买了一大堆书,还挫伤了孩子的学习兴趣。一些小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书包虽装得满满的,但许多书籍都不是当天上课需要的,反而该带的书没带,丢三落四,许多小学生回到家,书包一放下就去玩,做作业无人督促。这些孩子不仅学习习惯差,生活习惯也差,经常暴饮暴食,书包里从不离食品。有的家长还给孩子零用钱,导致孩子经常在学校门口买一些油炸食品,既不卫生,又影响健康。更有甚者,一些低年级学生家长为了孩子的学习,盲目地将孩子送去辅导班,由于教与学不适应,无法实现教学相长,造成了孩子的学习压力。还有的家长给孩子报了多个辅导班,占用了孩子的休息时间,也给孩子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4.放任散养。随其自然,放任散养,是我们一些家长的心态,也是小学生家庭教育的一个突出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是从农村到城市的年轻父母,没有育子准备和经验,过去在农村父母怎么教养他们的,他们也就那样教养自己的孩子。期望过高,失望也就越大,所以随其自然,二是一些家长放不下酒局应酬、离不开麻将棋牌,无暇顾及孩子,还有的家长工作繁忙,没时间和孩子沟通,更没有时间和老师沟通。有一次傍晚,笔者打电话找一位家长想了解一位学生近期家庭作业完不成的原因,可那位家长正在酒桌上应酬,说第二天来找我,过后便杳无音讯了。还有一次,我打电话找一位家长了解学生为什么总是吃盒饭,电话那边传来打麻将的声音,我也就知道这个学生为什么老是吃盒饭了。

家长们很忙,长年累月不问孩子,孩子们的心理会引发一些扭曲的情绪。慢慢地,会厌学、逃学、浮躁、自私、注意力不集中,若不加强教育,孩子很有可能浪迹社会,酿成无法挽救的后果,使家长后悔莫及。

科学做好家庭教育

《小男孩与苹果树》从社会的角度反映了家庭在孩子素质教育方面存在的弊端,冲击着当前家庭传统教育的方式,提醒父母要遵循规律、科学引导,从个性、修养、习惯、情感上入手,循序渐进,教育和促进孩子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真正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人格健全、素质优秀、习惯良好、有创造能力的人才。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相辅相成的,而小学生教育本身就是一个细致而又纷繁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紧密配合,缺一不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成良好的习惯”。小学阶段是培养一个人在生活、学习上养成好习惯的重要阶段。是为进入中学、大学以及今后步入社会打基础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基石打的是否牢固,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青少年教育家孙云晓先生曾说:“好习惯对孩子来说是命运的主宰,是成功的轨道,是终身的财富,是人生的格调。”因此,小学阶段的教育要在孩子的习惯培养上下功夫。俗话说,留金留银,不如留给孩子一个好习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除老师教育外,最重要的是来自家庭教育。

1、坚持习惯培养。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乃至终身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孩子的示范。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必须首先做到。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必须注重抓好孩子的习惯培养。 是从生活习惯入手,在饮食、起居、卫生等方面给孩子立规矩,并督促做到;二是引导孩子文明礼貌,培养孩子礼貌意识,能习惯使用文明用语;三是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让孩子珍惜时间并学会自主学习。学习时,做到不看电视,不玩电脑。学习中,不要父母陪伴和督促,自觉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做到自主学习能专心,课外读书有兴趣,思考问题能认真。四是引导孩子独立思维。好的思维习惯,有助于提高孩子获取知识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平时要多带孩子走进大自然,引导孩子观察事物,勤于思考,善于动手动脑,潜意识开发孩子的智力,着力培养孩子的创新创造能力,五是要让孩子参加劳动锻炼。从穿衣、铺床、叠被做起,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和劳动能力,要让孩子理解“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劳动果实来之不易,逐步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

在培养孩子多种良好习惯的同时,父母也要转变观念,增长培养意识,提高自身素质,以身作则,改变方法,持之以恒,严格要求。长此以往,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命运。

2、坚持品格修养。《小男孩与苹果树》故事里的小男孩,索取了苹果树的一切,苹果树却心甘情愿,这不仅说明了父母对陔子过度溺爱,同时也暴露了孩子道德的缺失。

品德是一个人一生当中的无形资产。如果家长只要孩子的成绩,不注重道德教育、急功近利,则只会造成“短板效应”。到头来德智体诸方面得不到全面发展,就会使孩子畸形成长,家长也会抱憾终身。因此,家长们要理解“智力差是次品,体育差是废品,而品德差就是危险品”的道理。忽视孩子道德上的培养和提高,只会严重地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做人是立身之本,品德是成才之基。家长对孩子的心理起着奠基作用,言行对孩子的发展起着表率作用,和谐的家庭文化对孩子具有熏陶作用。作为家长要身体力行,言行一致,说到做到。教育孩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潜移默化,善言善行,从身边最小的善事做起,如不随便吐痰,不乱丢果皮纸屑,不做不文明的事。同时能主动捡起脚边的纸屑和果皮,能积极地帮助别人,助人为乐。常此以往,不断坚持,孩子的品德自然就美好。

3、坚持科学引导。培养孩子,必须遵循规律,科学引导,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学习上不能全面发展,盲目追求成绩,将会事倍功半。因此,必须从孩子的实际出发,一要多接近孩子,了解其心理动态,帮助他消除学习上的心理障碍,促进孩子健康快乐的学习;二要遵循教育规律,根据孩子的爱好,适当选择参加课外辅导班。如音乐、舞蹈、写字、画画等。切不可占用孩子所有的时间,要让孩子边学边玩,开心快乐,压力太大,就会适得其反。低年级的学生应是三分学习,七分玩。当然,玩要有度,玩要有引导,玩要有节制,孩子把玩的时间都花在电脑、电视上,那就害了孩子:三要不断创新。我国已进入高科技时代,各种载体日益出新。家长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转变传统的时代观念,积极与学校配合,与老师配合,与社会相适应,在手段、方法、形式上推陈出新,不断融入教育新观念,新内容去教育孩子。在全新的教育观念中,增加新知识,使孩子得到新发展;四要敢于“创业”。年轻的父母培养教育孩子本身就是“创业”。孩子具有独立的思想,家长不懂如何教育,不懂如何付出,就会在教育子女上走向失败。因此,年轻的家长必须担当起责任,像企业家一样,用培养优秀团队的精神来教育自己的子女,实现自己教育子女的成功。

4、坚持音乐熏陶。音乐使人身心愉悦,更能陶冶情操。笔者在教学中,多次将小学生的课文编成儿歌,读起来琅琅上口,唱起来优美动听,学生们非常喜欢这种浅显易懂,轻快活泼的语言形式,记得快,背得熟。从这一点上看,孩子们非常喜欢音乐,有一位家长从孩子上幼儿园开始,每天早上坚持给孩子听音乐,一直到现在不间断,这名学生会唱歌,会跳舞,会画画,且语言丰富。白天上课时,精神愉悦、快乐。可见,音乐熏陶有着独特的作用。我们的家长不妨用这种方法试一试,来改变一下教育孩子的传统方式,以促进家庭文化的和谐。

音乐能改变一个人的性格,无论小孩还是大人都会在音乐中受益。音乐能让孩子多一些笑声,让家长和老师少一些操心。音乐能改变家庭氛围,由单调、乏味走向欢乐。

穷养、富养、不如教养。只要我们的家长转变教育观念,不断创新教育理念,就一定会收获春华秋实。只要我们的家长善于与学校、老师沟通,共同承担着教育孩子的责任,孩子就一定能生在阳光里,长在绿树下。

猜你喜欢

苹果树习惯家长
上课好习惯
做一颗永远成长的苹果树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家长请吃药Ⅱ
苹果树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