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用诗词增强历史课堂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2015-09-21徐柳珍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18期
关键词:增强诗词

徐柳珍

摘 要 本文尝试把诗词引进历史的课堂教学,通过诗词的独特魅力,从历史的角度拓展学生的视野和增强学生认知,以强化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关键词 诗词 增强 情感态度价 值观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8-0011-03

加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是历史新课程改革中的三维目标之一。然而,不少教师在历史课堂上仍以单调的知识灌输居多,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却不太受重视。学生觉得历史课都在学习过去的事件、人物的一些知识,很难获得情感的愉悦和价值观的教育。增强历史课堂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意识,是当前历史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如何真正发挥历史学科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功能,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有所体验和提升?巧妙地把诗词引进历史的课堂教学,通过诗词的独特魅力,配合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大大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一、巧用诗词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有一种情感教育是任何时代都需要的,那就是加强爱国主义情感教育。课堂是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必不可少的场所,因此在课堂教育实践中,我们要充分发掘历史课本中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各种资源。只要我们充分挖掘,如岳飞、范仲淹、林则徐等等,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必然能得到大大的增强。而在开展这一教育的过程中,诗词是一个非常好的载体,能大大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例如在讲《鸦片战争》时,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应英军的要求,清政府把林则徐革职查办,发配新疆。林则徐为国家、民族效命,却受如此不公平待遇,他是怎么想的呢?为了展现林则徐的志向和性格,教师在课前可先展示林则徐1842年8月,被充军去伊犁途经西安,离别家人时所作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诗:“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然后给出探究问题: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展现了林则徐什么样的志向和性格?让学生回去查找资料,进行探究。上课时,讲到林则徐的时候,学生根据他们各自查找的资料,展开讨论和交流,就能很好地把林则徐在鸦片战争中所做的一切了解清楚。林则徐1841年被革职流放新疆,但他被流放后,仍不计个人荣辱得失,无时不以国家社稷为重。最后两句的大意是:“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躲开。”这两句诗表达了林则徐对祖国深深的热爱之情,学生自然会受感染。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用少量的时间把古诗词运用到教学中来,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巧用诗词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的父母由于工作繁忙,缺少对子女的教育。不少孩子是隔代管教,使他们容易养成依赖性和意志薄弱的性格,缺乏竞争意识,尤其缺乏责任心、社会责任感意识。因此,在中学历史课堂进行提高社会责任感的教育,是很必要的。在历史教学中,巧妙地利用诗词,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例如讲《祖国的统一大业》时,教师可先打出余光中的《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然后给出探究问题:这首诗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写成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愿望?通过阅读,自主探究,小组讨论,然后小组派代表回答。学生很快就能了解这首诗写的背景,也能答出诗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及渴望海峡两岸统一的愿望。为了增强学生的维护祖国统一的历史使命感,教师接着打出到爱国诗人陆游的“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并提出探究问题:陆游的诗反映了他怎样的一种情怀?由于学生以前就学过这首诗,所以马上就能说出这首诗表达了陆游希望祖国统一的美好愿望。教师接着引导:台湾是我们祖国的一部分,现在台湾由于一些历史的原因还没回归,祖国的统一历史赋予我们光荣的责任,我们要为之而奋斗。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恰当地引入诗词进行情感渗透,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引发思考,从而增强学生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巧用诗词增强学生耐挫折、抵抗打击的能力

在人的一生中,挫折是无可避免的,“一帆风顺”只是人们的美好愿望而已。现代家庭由于子女较少,父母宠爱有加,学生吃苦的机会少。因此很多学生意志薄弱,经不起挫折。同学之间的矛盾,考试的一次失利等都会想到逃学或做出一些极端的行为。如何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耐挫折,抗打击的能力,成了时代的一个重要要求。

如在讲春秋战国时吴国和越国争霸时,我们可以借用蒲松龄的挽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进行讲述。教师可在课前先提出探究问题:“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从这个事件中,我们可以学到什么?学生通过探究和相互讨论,自然就明白了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率复仇大军杀向越国。越国水军几乎全军覆没,越国向吴国屈辱求和。按照吴国的要求,越王勾践带着夫人和大臣范蠡去吴国服苦役。勾践三人受尽嘲笑和羞辱,但为了复国大计,勾践顽强地忍耐着吴国对他的精神和肉体折磨。三年苦役期满,吴王终于放勾践回国。勾践回国后,时刻不忘吴国受辱的情景。睡觉时,他躺在乱柴草之上,睁眼便是励精图志!吃饭时,他每顿饭都要尝尝苦胆,提醒自己时时不忘在吴国的苦难和耻辱经历,奋发图强。公元前482年,越王乘夫差去黄池会盟,偷袭吴国成功。后来越国再次起兵,于公元前473年灭掉吴国,夫差自杀身亡。

勾践卧薪尝胆故事能使学生明白:勾践虽然遭遇到了人生极大的挫折,但由于他自己坚持信念,忍辱负重,最后还是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只要坚持,人生就没有迈不过的坎。

又如在讲《国共的十年对峙》的遵义会议时,教师可以先打出毛泽东的《忆秦娥·娄山关》“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然后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和所学知识,探究: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历史事件?为什么说“从头越”?通过学生的发言、讨论,最后他们就能了解整个事件:由于王明的左倾主义错误,红军长征出发后短短几个月,人员损失过半,经历严重的挫折。在这危急关头,党于1935年1月召开了遵义会议。遵义会议后,红军继续长征。在讲述长征所经历艰辛时,教师可以配合运用毛泽东的《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让学生探究:诗中给我们展示了红军长征中所经历艰辛有哪些?体现了红军的什么精神?结合课本和所学知识,学生们分小组召开讨论,小组代表发言,在班上进行交流。交流后,学生就能深刻体会长征过程的艰辛:爬雪山,过草地,忍受冰雪严寒。吃野草,喝雪水,忍饥挨饿,经历无数的艰难险阻,最终取得了长征的胜利。

巧用诗词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经挫折而奋起的事迹,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挫折的普遍性,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四、巧用诗词增强学生注重个人道德品质修养的意识

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良好性格有助于事业的成功。个人的性格、道德品质修养对人一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历史教学中引进诗词配合讲授历史人物的品质,能让学生深深明白良好的品质对其人生的重大作用,增强学生注重个人道德品质修养的意识。

例如在讲《解放战争》时,讲解渡江战役和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教师可以借用毛泽东于1949年写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对照着诗词,教师提出探究问题: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从中可看出毛泽东具有哪些优良品质?学生对照着诗词,结合课本内容,展开探究。通过对课本相关内容的学习和相互讨论,他们就能把事件的来龙去脉弄清楚: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结束,蒋军主力已被歼灭。“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毛泽东认为应该趁现在这敌衰我盛的大好时机,痛追残敌,要吸取历史上项羽(霸王)失败的教训,不可因为“和平”虚名而给敌人以卷土重来的机会。它道出了毛泽东个人的谦虚谨慎、积极进取、坚毅果断等优良品质。正是这些优良的品质,在面临重大的利好形势下,才能使他仍能客观分析当时战争的局面,果断地做出正确的决定,才赢得了胜利。至此,学生也就深深地明白了个人良好的道德品质对事业成功的重要作用,真正理解“性格决定命运”这一句话的深刻道理。

又如在《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的教学中,为了探究周公这一重要人物,教师可以借用曹操的《短歌行》:“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讲的是什么?从中可以看出周公有何优秀品质?根据学生的探究,教师最后总结:周武王驾崩后,幼子成王登基,由周公(周武王的弟弟)摄政,其他分封的诸侯趁机开始叛乱。危难中,周公辅助成王。相传周公担心因接待贤士迟缓而失掉人才,曾三次在吃饭时把饭从嘴里吐出来,洗头发也中断几次,这就是“周公吐辅”的由来。经过三年,周公平定叛乱,并进行第二次的大分封,巩固了西周的统治。通过探究,学生自然就能明白正是因为周公个人的努力、坚持、求贤若渴、礼待贤士等优秀的品质,才使他在危难中平定了叛乱,巩固了西周的统治。通过曹操的《短歌行》这一诗词,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配合教师的讲解,学生就能深深明白个人自身的品质和道德修养,对自身的发展,事业的成功都是至关重要的。在以后的人生中,他们自然也就重视和加强自身的修养,养成良好的品质,这将会使学生受益终身。

五、巧用诗词激发学生不忘历史,奋发图强的精神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大国,有着五千年优秀文化传统,曾经在世界上辉煌一时。然而,明清之际,中国开始落后于世界潮流。中国近代史是一步血泪史、抗争史。中国人民的抗争,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在教授中国近代史的时候,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诗词,激发学生不忘历史,奋发图强的精神。

如在讲授《抗日战争》时,教师可在课前先用投影片出示爱国将领吉鸿昌在1934年写的《就义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通过吉鸿昌的诗词,教师可向学生提出探究问题:从诗中可看出作者对什么事件如此愤慨?我们可以得出什么教训?我们以后该怎么做?学生通过课前查找资料,上课时发言、讨论,最后他们就能总结出近代日本所有的侵华事件:甲午中日战争;参加八国联军侵华;九一八事件,侵占东三省;袭击上海,制造一二八事件;扶植清废帝在中国东北成立伪满洲国;华北事变;1937全面侵华,旨在灭亡中国。

通过归纳,学生的情绪被大大地激发:日本确实欺人太甚了。教师此时可以接着引导:为什么?为什么日本这个小国敢如此欺负我们?然后向学生道出近代以来中国和日本不同的发展道路。日本近代受到外来侵略后,推翻幕府,于1868年进行明治维新,在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文化上全面向西方学习,结果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则快速发展为亚洲强国。而中国,纵然我们的清朝统治者为了挽救它的统治,也实行了诸如洋务运动这样的自救运动,但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和政治、经济等的落后,中国最终没有实现自强。通过中日近代发展道路和中日之间的战争,能让学生深刻地认识,铭记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原因。教师此时可以趁机引导:为了摆脱挨打的苦难,唯一的办法就是实现国家的富强。从而激发学生不忘历史,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奋发图强,建设祖国的情感。在历史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入诗词,利用历史事件、材料对学生进行教育,能激发他们不忘历史,努力奋斗,振兴中华,为祖国的强大而努力的人生态度。

在学校各学科中,承担培养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让公民逐渐具有优良道德规范方面,历史是一门核心科目,责无旁贷。巧妙地把诗词引进历史的课堂教学,能大大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基本的道德规范。

参考文献:

[1]王涛,王强.激发·感梁·提升——以价值观引领高中历史课堂教学[J].中学历史教学,2013,(01).

[2]邓雷明.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的策略研究[J].文理导航旬刊,2014,(03).

[3]汤佳涛.新课改理念下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观念的转变[J].新课程学习·中旬,2014,(02).

此文是广州市教育局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第二批青年专项资助课题《诗词配合法促进中学历史教学高效的实践研究》(立项编号:12B223)的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增强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浅谈怎样增强语文课堂活力
发展增强海洋经济的策略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构建学生参与课堂的措施探讨
新时期强化民族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对策研究
共产党员要增强信仰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