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咿咿呀呀”到“自言自语”

2015-09-21编辑张艳红药志胜资深早教专家特别鸣谢东南大学出版社

母子健康 2015年4期
关键词:词语宝宝阶段

编辑/张艳红 文/药志胜(资深早教专家)特别鸣谢/东南大学出版社

从“咿咿呀呀”到“自言自语”

编辑/张艳红文/药志胜(资深早教专家)特别鸣谢/东南大学出版社

6岁以前是孩子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宝宝在每个不同的语言敏感期,也会有不同的表现。让我们一起看看关于宝宝“说话”的那些“怪事儿”。

咿咿呀呀的“婴语”

很多家长认为0~8个月的孩子还不能说话,对孩子说话也是对牛弹琴,只要让他吃好睡好就行了。其实这真是太小看孩子了。

婴儿期的孩子虽然不会说话,但已经能够听到外界的声音和语言了。婴儿大脑的学习潜力十分强大,但只有受到语言环境的刺激,语言机制才能够被激发,婴儿天生的敏感性让他们能够从周围的环境中吸收语言信息,进而不断积累沉淀,为将来开口说话做准备。

让宝宝的语言获得良好发展,并不需要你做特别多的事情,只需每天拿出几十分钟的时间,认认真真地和宝宝“对话”,你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与宝宝“对话”

1.“对话”可以在日常的喂养中进行,也可通过和宝宝一起玩游戏来完成,能把动作和语言联系起来会更好。

2.爸爸妈妈可以指出不同的物品,要清晰缓慢地对孩子说“这是XX”“那是XX”,让他感觉、让他看、让他听;也可以用亲切的声音、变化的语调跟宝宝讲他当前面对的事物和事情。比如对他说“宝宝在摇小铃铛”“妈妈正给你换尿布呢”等等。3.还可以让宝宝在情景中理解语言,你也会养成和宝宝说话的好习惯。逐渐地,宝宝就会发出应答似的声音来和你“交谈”,这更是增进亲子感情的好方法。

喜欢反复说一个词

宝宝刚开始开口说话,一般只能学着说“妈妈”、“爸爸”、“爷爷”、“奶奶”等简单叠声词。但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说话”,宝宝只是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某个词语的读音,出于天性驱使尝试着发音,模仿大人说出一个一模一样的词语,他可能并不了解这个词语的真正含义和用法。

可是突然有一天,宝宝发现自己说出一个词语能够引起大人的反应,他就会惊喜不已,他会像做实验一样反复地说这个词,来验证自己的猜测。比如,喊出“奶奶”这个词,那个喜欢抱她亲她的老太太就会出现在自己面前,再喊、再出现,于是“奶奶”和奶奶本人就被联系起来。一个词竟然可以与一个事物配对,这对宝宝来说是个惊人的发现。于是,宝宝就开始有意无意地重复这种配对练习。一边发现语言的奥秘,一边享受语言带给他的关注度,正式开启了孩子语言智能发展的大门。

与宝宝“学习词语”

1.这个阶段的宝宝学习词语的能力很强,家长不能单纯地满足于被喊“爸爸”“妈妈”的幸福,应该抓住时机,向宝宝介绍更多的词语和物品,让他的“配合练习”更丰富。这也会为宝宝下一步说句子做准备。

2.家长绝对不要小看词语的学习,当宝宝能够将词语和物品做配对后,他就会转入以词代句的过渡性阶段,他会用一个名词代表他想说的一个句子,比如:用“鞋子”这个词代表“我要穿鞋子”这句话,这时家长要鼓励宝宝说出自己的需求,促使宝宝使用词语,并且激发他学句子的欲望。

《母子健康》爱心提示

当此时你发现宝宝一遍一遍地喊“妈妈”折腾你时,不要感觉厌烦,他只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这时你及时给予回应,就能帮助他更快地学习使用语言。如果孩子在这个阶段没有得到大人的重视,说出的话缺乏回应,他的语言发育就会比同龄的孩子滞后。

“鹦鹉学舌”,模仿他人的话

2岁左右,宝宝的词汇量达到一定程度,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增强,明白一句话可以代表一个意思,这时他已经不满足于词语的重复,转而进入对句子的爆发式学习阶段。最简单的学习方法就是模仿别人说的话。

不过,很多家长意识不到这一点,认为宝宝的一遍遍重复别人的话是调皮、没礼貌的表现,容易被宝宝惹恼并被其大声呵斥。

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无限的爱和自由,家长应该对这个阶段的孩子多一些宽容和耐心,用温柔平静的心态看待宝宝每个阶段的成长特点。

这样,你就会惊喜地发现,宝宝天生就有学习语言的潜能,这种神奇的力量在这个阶段会表现得非常明显——大人说一句很长很复杂的句子,宝宝能够一字不漏地重复出来;大人说话时的语气、声调、表情,宝宝能够模仿得惟妙惟肖。你会惊喜地发现,宝宝简直跟一个天才小演员一样。这种模仿游戏会随时发生,宝宝也会享受说句子的成就感。

与宝宝“说句子”

1.日常生活中,若发现孩子爱说话的时候,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适当增加句子的难度让他模仿,如用一些长句、复合句与孩子说话,或者一个意思用多种方法来表达,也可以由一个词语引出一个话题,让孩子体验不同语言乐趣。

2.比如,吃苹果的时候,对宝宝说:“你要吃苹果吗?”“有红色的苹果,还有黄色的苹果,你要吃哪一种?”“只有把小手洗干净才能吃苹果哦。”经常进行这种对话,目的不是得到宝宝的答案,而是给宝宝提供更丰富的语言环境。

乐此不疲地“骂人”

3岁左右的宝宝,原本乖巧可爱,忽然喜欢骂人了,而且一不高兴,就把“死”挂在嘴边上,动不动就要“打死你”,让家长气愤不已。这其实是孩子进入语言学习的“诅咒期”的表现,也是孩子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关键时期。

随着宝宝语言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他会发现语言是有力量的,同一句话用不同的语气说出来会有不同的效果,也会发现有些特定的词语会有意想不到的威力,会激起别人强烈的反应,比如骂人的话。其实孩子并不懂得这些骂人话的真正含义,只是对对方的反应感兴趣,并乐此不疲地尝试。

另外,此时的孩子也正处于逆反阶段,越是不让做的事越要做,越是不让说的话越是要说。这就是这个阶段的孩子为什么经常语出惊人的原因。

与宝宝“正确运用语言”

1.对于诅咒期的孩子,家长的首要任务不是阻止他骂人,而是采取冷处理的方式,即对他们“粗暴”的表达不闻不问,或表现出这样做一点也不好玩的意思,并教孩子正确运用语言。

2.孩子在进入“诅咒期”的同时,也进入“甜言蜜语”阶段,“妈妈,你做的饭菜真好吃”“爸爸,你真棒啊”等爱和喜欢之类的话也总是挂在嘴边。知道了孩子的成长规律,当孩子对家长说出“狠话”的时候,家长大可一笑置之,和他一起快乐地走过这段必经的路程吧。

《母子健康》爱心提示

一般情况下,孩子只在“诅咒敏感期”才会有足够兴趣去“粗暴”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如果成年人反应过激,或者让他们感到,在生活中经常看到或听到类似的表达方式会让人从中受益,孩子就有可能形成无意识的习惯,延伸下去。

爱上“自言自语”

看到宝宝自言自语,有的家长担心了,宝宝是不是太孤独了,还是自闭症的前兆呢?其实,家长们不用担心,喜欢自说自话的宝宝想象力是丰富的,如果你能走进他的内心,你一定会感到十分惊讶。

平时我们用于交流的是外部语言,而脑子里思考的是内部语言,3~6岁是内部语言向外部语言转化的阶段。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心里想什么都会讲出来,一个人的时候会自己讲给自己听。有时他会问自己:“为什么呢?”然后又对自己说:“因为妈妈会生气的。”他还会自己编故事,自己给自己分派游戏中的角色。

自言自语和情绪、性格无关,每个宝宝都要经历这一过程。通过自言自语,你可以了解他的小脑袋里正在想些什么。可以说,这时候的宝宝是完全透明的,一眼就能看个清楚。

有时,宝宝自言自语是在同幻想中的朋友讲话。许多宝宝都有想象出来的好朋友,可以是一只熊,也可以是一个布娃娃,宝宝经常同它说话。为什么有这种情况?首先,宝宝认为一切事物都有生命,所以事物都会讲话;其次,这位“好朋友”很乖,从不和宝宝发生矛盾,而且还很忠诚。

与宝宝“对话”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宝宝多出来一位看不见的“好朋友”,怎么办?最好参与进来。请宝宝介绍你们互相认识,假装与这位朋友交谈,这样宝宝会很高兴,你不仅没笑话他,反而和他在一起。这个好朋友对父母其实也有用,宝宝常常会将自己的愿望与不满告诉好朋友,于是,从他们的“对话”当中,你可以了解宝宝的内心想法。

《母子健康》爱心提示

那么,要不要纠正宝宝的自言自语呢?不必。等宝宝长大后,这种行为自然便会消失。如果家长嫌宝宝太啰嗦,强行制止宝宝的自言自语,会使宝宝的语言发展受到阻碍,甚至可能出现心理问题。

猜你喜欢

词语宝宝阶段
容易混淆的词语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找词语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BABYPIG/宝宝猪 BXS—212
可爱宝宝超级秀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一枚词语一门静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