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林省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2015-09-20尹岩仇玲玲邹文玉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15年9期
关键词:技术要点吉林省

尹岩 仇玲玲 邹文玉

摘要:吉林省是我国大豆主产区,具有传统的种植优势。推广普及高产栽培技术,选择品质优良的品种,是提高大豆产量的关键。

关键词:吉林省;大豆栽培;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 S565.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18.007

吉林省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日照时间长,高温多雨,雨热同季,是大豆的生态适宜种植区,也是我国大豆主产区。在大豆生产中选用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应用高产栽培技术,采取有力的种植措施,可以大幅度提高大豆产量及高油品质。

1 合理选种

大豆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比较敏感,它的适应性弱于玉米、高粱等作物,因此在选种时应该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特点、不同的种植方法,合理选择适合于本地区种植的优良大豆品种。如吉育60号、吉育67号、吉育72号、吉引81号、吉黑1号、吉青2号等品种,均适宜在吉林省东南部地区种植。

2 适时保墒,合理轮作

大豆对土壤条件的要求不是很严格,但要想获得高产,需要选择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土壤。合理垄作是人为创造小气候环境,可以实现抗旱、防涝、增温作用。垄高约为14~18厘米,垄距60~70厘米。大豆最忌讳重茬和迎茬,一般可造成减产20%~30%。实际生产中最合理的轮作顺序是:玉米—玉米—大豆,实行3年以上合理轮作。

3 播种方法

3.1 播种期及播种深度

大豆播种时间的早晚会对产量造成直接的影响,操作时应该以土壤湿度、地温为依据,可以根据本地区的气候温度、耕作制度等来确定播种时间。另外晚熟品种适时早播种,早熟品种适时晚播种。测量土壤5厘米深的平均温度达到8℃~10℃且土壤含水量在20%~22%时,最适合播种。吉林省东南部地区大豆的适宜播种期一般为4月下旬~5月上旬。

大豆播种时应注意:一般在疏松的土壤上要深些,在紧实的土壤上要浅些;土壤墒情好的可浅些,土壤墒情不足时可深些。一般大豆播种深度以4~6厘米为宜,播种过深时,大豆出苗较为困难,出土后弱苗多,容易死亡。如果不注意播种技术和播种深度,会严重影响大豆产量。

3.2 种子处理

播种前应采用人工选种的方法,将病斑粒、虫蛀粒、小粒、瘪粒、破瓣粒选除。选好的种子应及时进行拌种,如进行拌菌剂、拌药剂、种衣剂等处理,防止地下病虫害的发生。

4 种植密度

应坚持肥地宜稀,瘦地宜密;晚熟品种宜稀,早熟品种宜密;宽行距宜稀,窄行距宜密的原则。吉林省东南部地区无霜期长,施肥水平高,一般每公顷保苗20~24万株最为合适。窄行密植时,每公顷控制在38~42万株。

5 合理施肥

为提高土壤质量,大豆田应保证农家有机肥的施用量,整地时可作底肥一次性施用完。施用化肥时,注意氮、磷、钾肥的合理搭配。大豆对这些肥料的需求量相差很大,但对大豆的生长发育所起的作用同等重要,千万不能相互替代。

吉林省一般采用分层施肥法,也就是基肥深施,种肥浅施。适宜的分配比例为底肥75%,种肥25%。种肥施于种子下3~5厘米处。施肥时切忌种、肥同床,避免烧种。底肥一般在整地时一次施用。大豆生长前期,长势较弱时,可在大豆开花前期或鼓粒初期,进行叶肥喷洒。

6 加强田间管理,适时铲趟

在大豆生长初期,应该进行人工间苗。在大豆幼苗第一片叶展开时,进行头遍铲趟。苗高10厘米左右时,进行第二遍铲趟。10天之后,进行第三遍铲趟。大豆长势较弱时,应使用大豆生长促进剂。在土壤肥沃密植地块,大豆生长过于繁茂时,可喷施大豆生长抑制剂2,3,5-三碘苯甲酸来控制长势。   7  防治病虫草害

7.1大豆田土壤处理

针对大豆田进行土壤处理时,应使用安全高效的除草剂,如乙草胺、广灭灵、氟乐灵、2,4-D丁酯等。50%乙草胺在播后苗前施药用量130~200毫升,对水20公斤,土壤湿润情况下,进行均匀喷雾封闭处理。为防除阔叶杂草,可混配2,4-D丁酯或广灭灵使用。广灭灵用药量控制在0.7公斤/公顷以下。48%氟乐灵乳油每亩80~110毫升对水25~50公斤喷雾,施药后应浅混土2遍。在使用土壤除草剂之前应测定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pH值、水分等,科學计算使用剂量。

7.2 大豆茎叶处理

可用稀禾定、精喹禾灵、苯达松、氟磺胺草醚等。如果田间禾本科杂草居多,则选用稀禾定或精喹禾灵;如果阔叶杂草居多则选用苯达松或氟磺胺草醚,或者选用混合药剂进行双除。茎叶处理的除草剂要按要求掌握好浓度,以免出现药害,一般在杂草2~3叶期用药效果较好。

7.3 大豆蚜虫

大豆蚜虫俗称腻虫、密虫,以成虫、幼虫为害。多集于豆株顶梢、嫩叶等幼嫩部分,吸食汁液造成叶片卷曲、过早落叶,影响产量。当大豆蚜虫点片发生,田间会有5%~10%植株卷叶。当蚜株率超过50%以上时,应进行药剂防治,可用40%乐果乳油每亩150毫升对水喷雾,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4000倍液喷雾,或50%灭蚜净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

7.4 大豆食心虫

大豆食心虫在8月上、中旬进入高峰为害期。可实行轮作进行防治,选用抗虫、早熟的大豆品种,及时秋翻秋耙,杀死越冬幼虫。在成虫盛发期每亩用80%敌敌畏乳油100~150毫升,取高粱秆或玉米秆切成20厘米长,一端去皮插在药液中,吸足药液制成药棒,将药棒没浸药的一端插在大豆田内,每5垄插一行,棒距4~5米,亩插40~50棒。或敌杀死乳油,每亩30~50毫升对水喷雾,或2.5%功夫乳油,每公顷300毫升喷雾。

7.5 大豆孢囊线虫

孢囊线虫寄生于大豆根上,直接为害根部。可实行轮作进行防治,切忌重茬和迎茬。孢囊线虫病害较重地块,要与玉米实行3~5年以上的轮作。选择种植抗孢囊线虫病大豆品种。增施粪肥提高土壤肥力,以促进大豆生长。药剂防治措施可采用专用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也可用辛硫磷颗粒剂施在播种沟里,不仅可以防治线虫,还可防治地下害虫。用种子量2%的大豆根保菌剂拌种,除防治孢囊线虫病外,还可防止根腐病的发生。

作者简介:尹岩,本科学历,东丰县农民科技教育中心,农艺师,研究方向:农学。

猜你喜欢

技术要点吉林省
吉林省教育厅新年贺词
吉林省医疗器械检验所
吉林省梅河口老年大学之歌
吉林省完成1.4万公里农村公路“畅返不畅”整治
果树嫁接改良技术要点
吉林省再生资源市场大有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