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城市多措并举促进棚膜经济快速发展

2015-09-20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15年9期
关键词:白城市棚膜棚室

白城市棚膜蔬菜生产历史悠久,是最早利用棚室种植蔬菜的地区之一。多年来,白城市共进行了200多个新品种实验示范,推广了20余个新品种。现在白城市棚膜科技力量已成为全省同行业一流科技队伍。

实施规模开发,推进专业化生产

近年来,白城市围绕五个县(市、区)和长白线沿路,大力推进棚室集中连片规模开发。巩固发展100亩以上园区,着力发展200亩以上园区,鼓励发展500亩乃至上千亩的园区,加快反季棚膜蔬菜供应基地建设。把园区棚室建设重点放在着力解决日光温室面积小、比重低、冬季生产能力弱的问题上。大力推进专业化生产,努力实现一村一业、一屯一品或一个园区一品,积极推进专业产品基地建设,为棚膜蔬菜标准化生产和形成产地集散市场奠定基础。

强化科技支撑,提升棚膜生产能力

为不断提高棚膜经济的科技含量,白城市有关部门加快健全农村基层蔬菜科技服务体系。在县、乡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内,设立专门蔬菜科室等内设机构,及时为农民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大力培育推广蔬菜新品种、新技术,加强适合冬季蔬菜生产的抗冷凉、耐弱光优良品种选育和推广。因地制宜推广先进棚室模式和新型高效栽培模式,集成推广先进科学技术,重点将生物防治、节水灌溉、测土施肥、绿色无公害生产、抗寒增温管理等先进技术进行组合配套,加快推广应用。逐步把增温设施、作业机械、生物肥料、温湿度自动控制等方面最新成果应用到蔬菜生产中,提高蔬菜生产科技含量和现代化水平。与此同时,加快提升土壤肥力,提倡施用生物肥料或制剂改良土壤。

推行标准化生产,保障质量安全

随着设施农业在白城不断发展壮大,棚膜经济生产开始向集约化、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方向发展。按照农业部要求,深入开展设施蔬菜标准园创建活动,重点培育和扶持生产面积达到200亩以上、基础设施配套的设施蔬菜园区,大力推进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专业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力争到2020年,全市建成一批省级以上棚膜蔬菜标准园,蔬菜产品全部达到绿色无公害标准。同时,积极组织检测人员,开展经常性的产品质量监督,坚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监控,注重从源头上把好质量安全关。强化投入品监管,严禁施用违禁化学投入品。加强检测手段建设,在生产基地和重点市场配备必要的检测设施,提高监测能力。完善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切实建立起投入品档案管理、生产档案、产品检测、基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实现生产、加工、包装各环节全程监控,确保蔬菜质量安全。

努力开拓市场,切实搞活流通

“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包装、统一价格、统一销售”五统一的管理模式,为加快发展设施农业“推波助澜”,使白城市棚膜生产的规模优势、产品质量优势得到充分体现,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份额显著提高。白城以市区及重点县(市)为重点,加快建设大型蔬菜批发市场。在大中城市的中心社区设立蔬菜直销店,支持和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经纪人、龙头企业把蔬菜产品直接配送到超市、社区、学校等销售终端,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加快培育先进流通营销体系,大力发展冷链运输,积极发展电子商务,促进蔬菜营销流通高效便捷。

同時,广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启动建设一批起点高、前景好的蔬菜、食用菌产业项目,积极扶持引导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投资发展设施蔬菜;强化集约化育苗中心建设;积极推进蔬菜采后商品化处理和清洁化加工;实施品牌化发展战略,做大“生态品牌”、“原产地品牌”和绿色、有机蔬菜品牌,提高白城蔬菜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借鉴外地经验,发展光伏大棚示范区

近年来,白城市结合光伏扶贫项目,依托保利协鑫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等大型光伏企业,探索光伏大棚建设,发展有机特色蔬菜、食用菌、中草药、观赏苗木等设施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土地单位面积产值。同时,市委、市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分别赴河北、安徽、内蒙古等地考察光伏大棚建设情况,并与保利协鑫集团达成意向性合作协议,力争以洮北区、洮南市、大安市作为光伏大棚产业先试先行示范区。

截至目前,全市棚膜经济面积已累计发展到总栋数9.54万栋,面积8.12万亩,其中,大棚6.44万栋,面积5.8万亩;温室3.1万栋,面积2.32万亩。2014年,全市棚膜经济实现产值4.36亿元,纯收入3.58亿元,在农业经济板块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猜你喜欢

白城市棚膜棚室
不同棚膜覆盖对大白菜农艺性状及棚内环境的影响
虫子又多了!棚室防虫有妙招
江西省赣州棚室蔬菜灰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吉林省白城市粮食局 建立健全粮食流通领域联合监管
如何防治棚室番茄灰霉病
当前白城市洮北区生猪产业状况分析与建议
白城市新区学校教学楼结构设计
新建大棚覆盖棚膜防误区
棚室草莓高产栽培管理技术
清洁棚膜新方法—— 棚膜清洁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