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生态建设 发展效益农业

2015-09-20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15年9期
关键词:白城市效益标准化

按照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设吉林西部生态经济区战略部署,白城市突出加强生态建设,推动了效益农业发展。今后一个时期,白城市坚持用工业化、商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发展,围绕吉林西部生态经济区建设,以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以建设特色现代农业为主攻方向,推进生态型效益型农业加快发展。

以转变发展方式为重点,推进效益农业发展

一是坚持一业为主多种经营。注重在确保粮食稳产增产的基础上,培植好效益型农业增长点。稳定粮食作物面积、提高粮食产量,抓好205万亩具有白城特色的特色农作物生产,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增加经济效益。二是大力发展棚膜经济。重点发展大棚香瓜、葡萄、草莓、雪寒韭菜等棚膜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每年新建和改造棚膜面积7000亩。

以区域特色产业为重点,推进效益农业发展

立足非均衡、差异化、错位发展,打造“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强”,加快培育壮大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產业、特色产品和特色品牌。围绕水稻、绿豆、葵花、蓖麻、辣椒等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加快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发展步伐,推进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建设500万亩优质特色农产品基地,立足把小杂粮做成大产业。

以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推进效益农业发展

一是坚决打好三年再造百万林活动决战。二是加快推进河湖连通工程建设。完成整修渠道114公里,桥涵闸建筑物60座,新连通泡塘13个。全力做好全国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建设和海绵城市试点建设。三是加快推进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进程。积极争取草原生态保护建设项目、资金和政策支持,争取将白城市纳入国家第二批生态文明先进示范区。采取草原禁牧、草场改良、人工种草以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综合治理措施,全力促进草原生态持续好转,实现草原综合治理30万亩。四是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将保护性耕作与滴灌等抗旱保墒增产技术相结合,用秸秆代替塑料薄膜覆盖地表,减少塑料薄膜残留对土壤的污染的目的。推广保护性耕作面积力争达到160万亩。

以加强质量监管为重点,推进效益农业发展

构建严格的全程可追溯监管体系,促进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标准化,实行产前、产中、产后全程监控,提高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一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逐步建成以市、县检测中心为骨干,以基地、企业、市场速测点为补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大力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经营,打造“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进一步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力度,从源头上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二是推行标准化生产。围绕白城特色产业,制定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标准,把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纳入标准化管理轨道,逐步形成与国际接轨的农业标准化体系,创建一批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三是实施品牌化经营。积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及地理标志农产品(即“三品一标”)认证,不断扩大“三品一标”产品生产规模。每年新认证“三品”25个以上。

以构建服务平台为重点,推进智慧型农业发展

一是构建农业信息化提升体系。整合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大力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做好“特色中国·白城馆”和上海“白城馆”建设,推动百个品牌网上销售。二是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立完善协同创新、科研立项和科研评价机制,加大杂交品种引繁、核心技术攻关、重大技术集成的研发力度;整合科技资源,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三是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多元化推广体系,加快促进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的应用普及。(白城市农业委员会 供稿)

猜你喜欢

白城市效益标准化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标准化简述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果园有了“鹅帮工” 一举多得效益好
吉林省白城市粮食局 建立健全粮食流通领域联合监管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当前白城市洮北区生猪产业状况分析与建议
白城市新区学校教学楼结构设计
交通运输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