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支护技术在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
2015-09-20
陕西建工集团总公司 西安 710003
1 工程概况
西安市某工程地下2层,地上9层,建筑面积为58 520 m2。基坑北侧距围墙(建筑红线)3 m,距市政道路7 m,距高压输电线20 m;西侧距已有建筑21 m,东侧和南侧距周边邻近单位围墙2~3 m。该工程基坑深度11.70 m,开挖长度189 m,宽度69.30 m,土方量约130 000 m3。施工场地狭小,无放坡条件(图1)。
图1 基坑平面示意
在按原设计方案开挖近4 m后,由于客观原因,设计方案有了明显变动,导致已开挖的东侧边坡需要退回2 m,为减少土方外运量和后期回填量,并增加施工阶段可利用的场地面积,项目部决定对退回后不再利用的基坑采用人工方式进行回填。
2 工程水文地质条件
2.1 工程地质条件
本工程地貌属于乐游塬黄土梁北缘,在勘探深度内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人工填土、第四系上更新统风积黄土、残积古土壤、中更新统风积黄土、冲积粉质黏土、中粗砂、冲湖积粉质黏土及粗砂等。
场地地层分布连续、均匀,根据《西安城市工程地质图集》(1998年版),f7地裂缝自拟建场地南侧约100 m处通过,可不考虑其对拟建建筑物的影响。
2.2 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钻孔揭露,场地地下水埋深在7.82~8.43 m之间,高于基底标高3.31~3.70 m。地下水位变化幅度约为2 m,属潜水类型。
3 施工难点
1)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超过5 m,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畴,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高。
2)地下水位高,基础和部分地下室处于水位以下,降水量大,施工难度大。
3)基坑开挖土方量约130 000 m3,土方的外运量大,受市政道路通行时段限制,土方的外运速度较慢,护坡的暴露时间较长。
4)施工场地狭小,无法形成环形施工道路,车辆通行和物料堆放集中在基坑北侧,且距坑边距离近,对支护要求高。
5)基坑北侧为城市主干道,车流量大,且有110 kV高压输电线路,基坑影响范围内有多条通信、排污管道,对基坑施工影响较大[1,2]。
4 支护及降水方案设计
4.1 支护方案设计
本支护设计本着“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保护环境和施工方便”的原则,对基坑南、西、北三面采用桩锚支护结构形式,如图2所示。钢筋混凝土护坡桩φ0.80 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桩间距1.60 m,桩长19 m,共计303根。桩顶与自然地面平齐,嵌固深度7.30 m,在标高-6.00 m和-9.50 m处各设1道锚索,为一桩一锚,锚索长20 m,倾角15°,冠梁尺寸为800 mm×600 mm。
基坑东侧因变更上部还需填土,无法满足锚索锚固要求,经向设计人员反映后采用桩锚加挡土墙支护形式,如图3所示。钢筋混凝土护坡桩长15 m,共计29根,桩的其余设计参数与其他三面相同。桩顶位于自然地面以下4 m,在标高-9.50 m处设1道锚索,为一桩一锚,锚索长度18 m,倾角15°。
图2 护坡桩及锚索支护示意
图3 护坡桩及锚索加挡土墙支护示意
冠梁上部人工填土部位为砖砌挡土墙,从冠梁面开始从宽700 mm按两皮一收至地面逐步缩为宽240 mm,坡度比为1∶0.60。挡土墙顶部设高200 mm混凝土压顶。
4.2 护坡面层设计
桩间土连续防护面层由钢筋网、挂网钢筋和横向拉筋等构成。坡面挂φ6.50 mm@200 mm(锚索上下0.50 m距离内均加密至100 mm)钢筋网片,面层喷厚80 mm的C20细石混凝土。钢筋网片采用挂网钢筋与桩体连接,用φ14 mm的T形插筋和φ6.50 mm的U形卡固定。插筋水平与垂直向间距1.50 m。钢筋网与横向拉筋采用铁丝绑扎连接,横向拉筋与挂网钢筋采用单面焊接。
为排出护坡面内部的残留滞水,在坡底位置设置φ50 mm的PVC排水管,深500 mm,水平间距1.60 m(设于桩间),向外设3%的排水坡度,周围填砾石。
4.3 降水方案设计
根据场地的水文地质条件,采用管井井点降水。降水井深度30 m(从自然地面算起),间距18 m,距离基坑上口线1.50 m,周围共布置32口降水井,其中基坑内布置3口观察井。井成孔φ0.80 m,井管采用内径0.50 m的无砂砾石井管,孔隙率不小于15%,保证接口平整,内壁光滑。
5 施工技术要点
5.1 测量定位
护坡桩的定位放线误差在垂直于轴线方向控制在10 mm以内,且不得偏向基坑内,护坡桩垂直施工误差不得大于1%。施工时先准确定出基坑开挖边线的位置,在此基础上考虑施工的水平误差和垂直误差,并结合支护结构的最大水平位移3 mm进行外放,以保证支护结构内表面不侵入结构。
5.2 灌注桩施工
灌注桩利用螺旋钻孔机成孔,施工时采取隔二打一的跳打方式,并在浇筑混凝土24 h后进行邻桩成孔施工,防止因土体扰动而对已浇筑桩造成的影响。
5.3 挡土墙施工
挡土墙砌砖与填土配合施工。每次砌筑高度为0.60 m,凝固后进行土方回填,分层夯实。
5.4 降水井施工
成井采用泥浆钻进工艺,施工时避免泥浆过厚,保持过滤器畅通以防影响井壁滤水效果。成井后必须充分洗井,时间不少于3个台班,要基本达到水清。填砾采用直径为3~5 mm的豆石,清除泥砂后沿井口四周投入。
成井后进行单井试抽检查降水效果。降水过程中定期取样测试含砂量,含砂量需控制在0.05%以内。
降水水泵应间隔分批开启,以防水位陡降造成周边沉降急剧增加,水位降至坑底0.50 m以下形成降水漏斗后,逐步减少水泵开启数量,保持水位稳定即可。
5.5 锚索施工
随土方进度,当土层开挖至锚索设计面以下1 m时进行锚索施工。预应力锚索成孔采用锚杆钻机机械成孔,二次注浆工艺,首次注浆压力不小于0.50 MPa,二次注浆压力不小于1.50 MPa,每根锚索的注浆水泥用量不小于500 kg。当锚索固结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5%后,方可张拉锁定。
在阳角部位,锚索水平位置和倾角可适量调整,以避免两个方向上的锚索相互影响。
5.6 基坑围护
在离坑顶和坑底边200~300 mm处分别设置200 mm×200 mm混凝土排水沟,沟底坡度为0.30%。间距50 m及在转角部位设置1 m×1 m×1 m的集水坑,并准备一定数量的抽水设备及时排水[3,4]。
对基坑周边地面进行硬化并向四周放坡,防止雨水和地表水渗入。控制基坑周边的荷载,对施工出入口载重车辆通过较频繁的地段铺设厚10 mm钢板以保护路面。
开挖至坑底后,及时组织验槽及下道工序施工,以尽量减少暴露时间和对基底地基土的扰动。
6 施工监测
6.1 监测方式
因工程周边较为复杂,所以要对护坡桩顶水平和垂直位移进行监测,监测方式采用视准线法,沿冠梁共布置31个监测点,水平间距为15~20 m;对已有建筑物采用水准测量,设置4个监测点;对周围道路采用水准测量,设置8个监测点。监测点分布如图4所示。
图4 监测点分布
6.2 监测要求
监测点位设置在距离基坑水平位置1.40 m以内、开挖变形影响范围以外,并在施工前测量2次稳定的初始值。开挖期间每开挖1层监测1次;开挖后的1个月内每周监测1次;之后半年内每2周1次,然后每月1次直到回填结束。整个施工中若出现异常,如地面、支护结构或周边建筑物出现裂缝、沉降,遇到降雨、降雪、气温骤变,基坑出现异常的渗水或漏水、坑外地面荷载增加等各种环境条件变化情况时,需要增加监测次数,必要时每天1次或数次,直至连续3 d的监测数值稳定。
对各点的变形报警值规定为:护坡桩桩顶累计水平变形超过30 mm或连续5 d内变形大于1 mm/d;已有建筑物和周围道路各监测点间的沉降差超过20 mm或沉降总量超过30 mm。
6.3 监测结果
为测得初始值,在基坑开挖前监测了2次并取其平均值作为初始值。至土方回填完成,建设单位委托专业公司共进行了22次监测,历时280 d。基坑南北向设置的监测点向基坑内水平位移最大的点为26#点,其位移量为19 mm(向北),基坑东西向设置的监测点向基坑内水平位移量最大为15#点,其位移量为7 mm(向西)。在监测过程中,未发现监测结果接近或达到预警值等异常情况,施工过程中边坡安全[5,6]。
对邻近已有建筑物和道路监测结果如图5、图6所示。已有建筑最大沉降为Q4点,其沉降量为5.00 mm;道路最大沉降为L1点,其沉降量为3.30 mm,各期监测沉降速率及沉降动态数据表明,周边邻近建筑物处于稳定状态。
7 结语
图5 已有建筑沉降曲线
图6 道路沉降曲线
1)基坑支护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必须结合具体工程的实际情况,施工人员必须对照地质勘察资料对每层土质进行检查,如有不符,须由设计人员进行及时调整。
2)基坑东侧由原设计的桩锚支护方式改为桩锚加挡土墙方式,减少灌注桩、锚索和坡面工程量,既减少工程造价近百万元人民币,又可充分发挥各种支护方式的优点,满足了经济性、安全性和适用性的要求。
3)根据位移监测结果,最大水平位移点集中在基坑西南角,此部位为建筑物的下沉广场,土方只回填至-7.50 m(其余部位回填至自然地坪-2.10 m处),护坡桩的顶部暴露时间更长,直至下沉广场挡土墙施工完毕变形终止。
4)本工程项目已施工完成,根据施工及监测情况表明,本支护方案的设计和施工是合理可靠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今后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参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