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点集萃

2015-09-20

产权导刊 2015年6期
关键词:经济发展

财政支出扩张进一步提振经济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白景明5月15日表示——

当前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支出不断扩张对经济的提振作用已经比较充分地显现出来。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拟安排约17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30%左右,这都将转为当期的消费和投资。因此,财政支出的增长对经济的提振作用是比较明显的,今年前四个月的数据也显示,交通运输方面支出增幅突出,这都将直接拉动就业和投资。预计未来我国还将持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支出仍将不断扩张,将进一步拉动经济的增长。

楼市不存在复苏问题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土地资源与房地产管理系主任赵秀池5月14日在中国经济网《经济热点面对面》节目中表示——

房地产不存在复苏的问题,可以实现持续、平稳健康发展。看待楼市全面复苏要有长远的眼光,目前国家大力推进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房地产行业密切相关。城市规模在不断增加,人要进城,就要盖房子。盖住的房子就是住宅地产,盖学校就是教育地产,盖医院是医疗地产,实际上房地产是个多元化问题。房地产行业要想长足发展,关键是要处理好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的问题。为新型城镇化做好服务,房地产就可以实现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我国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5月14日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转型和升级”论坛上表示——

目前国内学界和业界对于我国经济改革中面临的问题存在三大误区——有质量的增长意味着放慢经济增速、把投资等同于产能过剩以及认为既然政府投资的经济回报率低,政府就不应该做投资。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根据各种产业的特性,发挥好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两只手”的作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即使在相对不利的国际环境下,我国经济也能保持7%左右的中高速增长,到2020年前后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利率市场化“放得开”步骤接近完成

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5月13日接受专访时表示——

利率市场化,第一是要“放得开”,这方面接近完成。5月11日的降息更核心的问题是将存款利率的上限放到1.5倍,更多是配合利率市场化的举动。在1.3倍的时候,很多银行都在1.3以下,因为市场竞争已经出现。现在放到1.5倍,如果大家都到不了1.5,那么这个利率就是市场基准了。既然有竞争性的利率出现,那就不需要管制了。第二个在于“形得成”。即能不能多样化、丰富化,能不能形成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三是要“调得了”,即中央银行的利率调控机制要形成。

扭转全要素劳动生产率降势关键在创新

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5月12日在北京表示——

中国经济的新常态有3个非常显著的政策特征:一,经济发展已进入中高速发展态势,更重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有质量的增长;二,更重视经济结构改革,重在解决长期经济高速发展中积累的深层次问题,保持经济发展的健康和可持续性;三,将传统的要素驱动增长转变为科技和创新驱动增长。这些特征启示我们,要高度重视提高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全要素劳动生产率。当前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全要素劳动生产率的增幅也在近年来出现下降态势。想要提高全要素劳动生产率,关键在于科技和制度创新,要通过结构改革,解决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的问题。

经济增长应该已经在4月份触底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宏观经济研究主管章俊5月13日认为——

虽然4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继续下滑,但工业生产已经企稳出现小幅改善。经济增长应该已经在4月份触底,未来在2季度稳增长政策进一步铺开的背景下,政策的滞后效应将逐步体现并拉动经济增长温和反弹。在目前“三期叠加”的经济形势下,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因此加大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基建投资的力度是帮助降低经济增长下行风险相对较为有效的手段。而基建投资中,除了大型的能源,环保,以及交通项目之外,区域经济发展是未来重点推进的一个新的增长极。

“一带一路”与马歇尔计划不同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建平5月11日表示——

“一带一路”不是美国马歇尔计划的翻版。中国的“一带一路”是通过贸易和投资商业性的合作来推进沿线国家的发展和繁荣,不同于美国当年通过援助、投资帮助西欧国家发展。中国经济结构面临转型,要从过去出口导向型的模式,转向创新驱动型发展模式,需要在全球经济平台上进行。中国过去的开放更多是面向亚太国家、发达国家,但是今后,将更多的向周边国家开放,向发展中国家开放,这是“一带一路”战略倡议诞生的一个原因。

中国经济已经出现了十大好的苗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名誉所长夏斌日前在第五届“华侨银行(中国)春天论坛”上表示——

中国经济已经出现的十个好苗头:第一是产业结构已出现改善的苗头;第二是需求结构在改善,2014年最终消费与GDP的贡献比达51.2%,比2013年高1.2%。消费在增长,出口在减少;第三是工业内部结构。高科技行业的增长速度比工业增加值快四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比工业制造业高2.2%, 互联网+的速度增长更快;第四个是利润结构,在经济速度下行,整个工业利润不是太妙的情况下,2015年第一季度装备制造业的增长速度是4.2%,其中计算机等通讯设备制造业的增长速度高达48.4%;第五是民间投资远远快于政策投资;第六收入分配结构收入增长逐渐跑赢GDP的增长;第七单位GDP能耗下降;第八就业压力下降;第九物价没有上涨;第十是在经济减速过程当中,未发生系统性风险。

养老金机构化 投资通道建设缓慢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王忠民5月7日表示——

未来随着人口老龄化与人口结构的变化,人口红利将会成为人口负利。目前正在困扰着我们的养老供给与需求不平衡问题,即大部分老人的合理有效支付的养老供给不足,可以通过国有资产的划拨来增加养老资产供给。国有资产划拨为养老服务提供服务型供给,目前实际划拨的资产还不够。目前中国股票市场快速转牛的过程中,投资者结构中机构投资者比较少,特别是长期基金的机构投资者比较少,是因为养老金机构化的投资通道和投资制度建设相对缓慢,造成了股市投资者结构和资金的结构变化。

中国故意使经济减速

高盛前首席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Jim O Neill)日前接受采访时表示——

中国的经济在全球最受关注也最为重要。虽然不少人对中国经济减速表示担忧,但这不过是当局故意使经济减速。如果继续以一直以来的速度增长,确保经济增长所必须的资源可能变得越来越困难。不妨将中国经济减速视为当局为稳定经济而做出的调整。即使实际经济增长率放缓至7%左右,中国每年仍将把全球的GDP推高数万亿美元,依旧拥有巨大的影响力。中国度过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实现了进一步增长。中国的领导层不受外国专家的担忧左右,正在有条不紊的推进改革。

促进证券市场稳健向好发展需寄托于证券立法

《证券法》起草小组组长王连洲4月27日指出——

《证券法》修订的首要关注点是注册制改革,注册制最大的好处就是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审批制存在很多弊端,形成了一个生态链,发行人、会计事务所、保荐人,一直到发审委,形成共同面对投资者的一方。因为存在着很大的寻租的空间,所以中国的证券市场的先天不足就在这里。如何促进中国证券市场稳健向好的方向发展,需要寄托于证券立法,要规范股市市场发展。

猜你喜欢

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分享经济是个啥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拥抱新经济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