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精准扶贫”瞄准极贫村“造血机制”激活“脱贫力”
2015-09-19杨洪涛
杨洪涛
“前些年,我一年到头在外打工也只能勉强糊口,手里总没多少结余,可去年在家门口干工程,却挣了六七万元。”和记者摆谈起这一年的变化,44岁的樊邦贵滔滔不绝。
在浙江、福建打工漂泊了20多年,贵州省桐梓县杉坪村农民樊邦贵回乡致富,去年全年的收入,让他“连想都不敢想!”一颗心终于“落定了”。
过去背井离乡、外出讨生,如今回乡发展、脱贫致富,樊邦贵的选择,源于极贫村里的变迁。
杉坪村距桐梓县城约4.5公里,离红色革命圣地娄山关3公里,这里山高谷深,绝大多数村民都散居在高山上,依靠传统种养殖业难以维持生计。由于交通建设滞后,全村1033户4200余人超过三分之一生活在贫困线以下,长期戴着“国家扶贫开发二类贫困村”的帽子,是典型的“路边黑”。
“对我们镇来说,实现小康的最短板就是杉坪村。”娄山关镇党委书记冯建波说,在镇党委政府和县全面小康办对该村发展“把脉会诊”后,决定以乡村旅游为主战略,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同步推进特色种植养殖,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据不完全统计,近一年来,杉坪村共整合涉农项目20多个,捆绑项目资金5000多万元,撬动社会资金1亿多元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极大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2013年之前,通村的全是黄泥巴路,骑摩托车都需要在后座上绑着个木棍,用来铲掉裹在车轮上的泥巴。”杉坪村村主任王维波说,遇到雨天,拖拉机爬坡都要五六个人在后面推,可现在,小轿车可以直接开到90%农户的家门口了。
路通了,环境变美了,凉爽的气候、优美的风景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越来越多像樊邦贵这样的农户“挪了穷窝、拔了穷根”。2014年,全村农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万元大关。
杉坪村的变迁是扶贫任务艰巨的贵州省大力推进“精准扶贫”的一个缩影。
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的贵州省,探索对贫困人口精细化管理、对扶贫资源精确化配置、对贫困农户精准化扶持,实现“结队帮扶”、“产业扶贫”、“教育培训”、“农村危房改造”、“扶贫生态移民和基础设施”六个“到村到户”,推进扶贫开发从“大水漫灌”向“精确滴灌”转变。
地处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乌蒙山区腹地的毕节市,根据实际探索出“瞄靶子、梳辫子、结对子、理路子、想法子、找票子、甩膀子、强班子、凑份子、造册子”的精准扶贫“十子工作法”;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大力实施“菜单式兜底”和“育婴式管理”相结合推进“精准扶贫”;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通过社保兜底、扶贫生态移民、产业扶贫三种措施确保“真扶贫、扶真贫”。
为进一步提高扶贫“精准度”,贵州还充分发挥全省万余支驻村帮扶工作队的作用,实施驻村工作队“全程参与项目申报、全程指导项目实施、全程加强项目监管、全程督促项目评估”,并规定“从2015年起,所有乡镇申报、实施项目必须有工作队参与、县扶贫部门必须严格把关,没有工作队参与申报和管理的项目,扶贫部门不得受理。”
自2015年起,贵州省将80%的财政扶贫发展资金审批权限下放到县,要求各地把贫困县、乡、村、户的帮扶需求作为项目审批的重要依据,把扶贫开发的工作对象需求与帮扶措施的落实紧密联系起来。此外,贵州省还建成精准扶贫信息平台,实行乡镇网上申报项目、县级网上审批项目、省市网上备案项目。
一系列“精准扶贫”措施的推进,扶贫效果显著。2014年,贵州省减少贫困人口170万人,新增11个县、159个乡镇减贫摘帽。
2015年,贵州省将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重点扶产业发展、扶基础设施、扶民生改善,加快扶贫开发向造血式、精准式、参与式、整体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