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蓝:永远的江姐
2015-09-19吴静波
□吴静波
“喜欢吗?”
“喜欢!”
“光是喜欢是不够的,这是神圣的事业,我们要把毕生精力献给舞台,我们要死在舞台上。”
这段对话,一直被于蓝视为艺术生涯的第一课,启蒙老师熊塞声的演艺理念,从此深深地刻在了她的心中。在此后数十年的演艺生涯中,于蓝演绎了诸多不死的灵魂,比如《翠岗红旗》中的向五儿 、《林家铺子》中的张寡妇、《革命家庭》中的“好妈妈”周莲,而其影响最为深远的作品无疑还是《烈火中永生》里的女英烈江竹筠——江姐。
爱国女生走向演艺道路
于蓝,1921年出生于辽宁省岫岩县,2岁时随父母移居哈尔滨,1934年考入天津河北女师学院中学部。第二年的12月9日,北平大中学生数千人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声援北平学生,天津学生亦于12月18日走上了街头,高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口号。当时的于蓝虽然没有参加任何政党,但强烈的爱国情怀还是使她不顾学校和家长的反对,毅然加入了激愤的人流。
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广播里每天传来“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的消息,令于蓝悲痛万分。1938年,一个好友告诉于蓝,其实到处都有抗日力量,而延安,便是抗日的革命圣地。大喜过望的于蓝便开始筹划着去延安。
在与家人进行了一番斗智斗勇之后,于蓝顺利走出了家门。只是,初到延安的第一晚,于蓝便发现所谓的“东方莫斯科”居然如此艰苦:一伙人挤在一块儿睡地板,这可是前所未有的经历。随后是日复一日地劳作、锻炼、学习。不过,正是这般磨炼,让于蓝变成了坚强、豁达的“女汉子”。在给哥哥的信中,于蓝深情地写道:“延安是世界上最艰苦的地方,但延安也是世界上最快乐的地方!我爱延安!”因表现优异,于蓝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延安,于蓝参加了众多的文艺活动。在出演话剧《先锋》中的学生领袖沙红时,于蓝的表现受到了诸多行家里手的赞扬,因此被选进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实验剧团,成为一名正式的演员。
在鲁艺,于蓝不问主角配角,大胆出演各种角色,如《求婚》中的老处女、《佃户》中的农村少女、《日出》中的陈白露。她虚心向人请教,用心琢磨演技,深入解剖人物心理,演技日益精进,成为公认的实力出众的女演员。
1946年10月,东北电影制片厂建立,于蓝由此从舞台走向了银幕,在电影处女作《白衣天使》中,她出演一名战地救护队队长。此时的于蓝也算是经验丰富的“老”演员了,但站在镜头面前,她还是不可避免地遭遇了诸多难题。原来,最初面对镜头,早已习惯了话剧表演的于蓝,还难免保留着夸张的表现形式,显得用力过度,不够真实和自然。并且,除了于蓝,导演冯白鲁也是首次“涉电”,整个团队中只有摄影师曾经担任过摄影助理。
不过,尽管于蓝的“自评”不高,影片也确实在艺术表现上存在瑕疵,但由于剧情真实、感人,还是受到了不少观众的喜爱,影片公映后还受到了全国妇联颁发的“救死扶伤”锦旗,由邓颖超亲自将锦旗交到了于蓝手中。
《白衣天使》之后,于蓝逐渐适应了电影拍摄。在《翠岗红旗》中,她举重若轻、游刃有余的表演,一举征服了观众,获得了巨大成功。周恩来告诉于蓝,这部影片毛主席整整看了3遍,看过后还嘱咐中央干部“千万不要忘记老苏区的人民”。此后,于蓝又相继出演了《龙须沟》《林家铺子》《革命家庭》等影片,蜚声中外。在长时间的积累之后,她终于迎来了中国电影史上难以超越的经典之作——《烈火中永生》。
经典江姐成就荧幕巅峰
大家都知道于蓝是《烈火中永生》的女主角,鲜为人知的是,于蓝还是该片的发起人之一,也一度担任着副导演、安全小组组长等职务,而该片的筹备、拍摄、公映,也并非一帆风顺。
1961年,正在医院疗养的于蓝被《中国青年报》连载的小说《红岩》深深吸引。出院以后,她便接到导演欧阳红缨的电话,说希望跟于蓝合作,把《红岩》拍成电影。于蓝自是满口答应。随后,导演张水华又来电要求负责拍摄,于是,这一豪华阵容基本就定了下来。
遗憾的是,不久欧阳红缨便被派去导演《小兵张嘎》,告别了剧组,由张水华担任《烈火中永生》的导演。不过,“三人行”演变成“花开两朵”倒成了中国电影史上的一大幸事,因为《烈火中永生》和《小兵张嘎》双双成就了中国电影史上永恒的经典。
为了敲定剧本,于蓝以副导演的身份与编剧宋曰勋相继联系了《中国青年报》报社《红岩》的责任编辑张羽、《红岩》的作者罗广斌等,并在众人的帮助下远赴重庆,对当年的亲历者进行深入采访,整理出20万字的宝贵资料。但《红岩》一书涉及面广、人物众多,要拍摄成电影必须梳理出一条主线,这就成了于蓝等人必须面对的一大难题。思前想后,剧组决定前往广东,向夏衍同志汇报,希望由其帮助完成拍摄文学本。
在广东新会,于蓝等人向夏衍汇报了整整三天,就在汇报即将结束的时候,夏衍突然问道:“你们为什么不写江姐?”众人不解,因为戏中明明就有江姐。夏衍接着又说:“江姐的经历多么感人,她有丈夫、有孩子,而丈夫牺牲了,她又被捕了,她的遭遇是感人的……老百姓会关心她的命运的!”
当时的于蓝还深陷于影片中的革命性,无法理解夏衍通过人物命运塑造饱满艺术形象的深意,不过她还是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一周以后,夏衍便完成了《烈火中永生》的定本。终于开机了,那时还没有航拍的条件,对于需要俯拍的镜头,只能依赖升降机,而江面上的拍摄,则需要离开江面6米之高,江流冲撞,船只摇摆,一方面存在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也相当耗时耗资。如此境况之下,于蓝再次挺身而出,主动坐镇安全小组,勇担监督、检查等重任,确保万无一失。拍完之后,再和照明组成员一起收拾灯具和电线,忙得不亦乐乎。
当然,对于蓝而言,更大的挑战是如何能把江姐这一角色演好,演出特色。张水华已经明确指出,江姐的形象就是“温柔的女性,坚强的战士”。夏衍也曾特意提醒,江姐不是刘胡兰,也不是赵一曼。
于蓝开始考虑这些女英雄身上的异同:江姐是城市知识分子、白区的地下党员,一方面热情似火,另一方面又冷静如水。终于,于蓝找到了答案:江姐善于思考,因此拥有超乎常人的成熟。
影片注定成为于蓝演艺生涯的关键一役,因为,她不再像从前那样仅仅听从导演的指示,而是需要融入更多个人的理解和创造。
样片出来之后,一度存在不同见解。百忙之中的周恩来,也不忘提出修改意见。他指出,当许云峰、江姐被拉出监狱之后,画面马上转为欢迎解放军,这个节奏变化太快。英雄就义,应该有形象的表示,如高喊“共产党万岁”等。后来,剧组便加上了高呼就义口号的镜头,而这个镜头,亦成为全剧的亮点之一,感天动地。
艺术无国界,《烈火中永生》不仅受到了国人的欢迎,也令国际友人感动万分。1995年世界第四次妇女大会,于蓝通过影片中江姐的片段介绍中国妇女的银幕形象,结果全场200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妇女代表竟一起唱起了《国际歌》,这就是艺术强大的感染力和长盛不衰的影响力。
通过一系列的银幕形象,于蓝终于成为中国演员的代表人物。1962年,她被国家文化部评为“22大电影明星”之一;1989年,被《中国电影周报》评选为建国40周年“十佳电影明星”之一;1995年被国家文化部评为“中华影星”和“世纪影星”……更重要的是,时至今日人们想起江姐,依然还是于蓝的形象。
如今,94岁的于蓝依旧精神矍铄,每天坚持散步、读报、写字、画画,并积极参加各类有益于儿童电影和中国电影发展的公益活动,把生活过得丰富多彩且富有规律。银幕里,她是英姿飒爽的江竹筠,银幕之外,她的形象依然积极健康、充满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