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互动的小学数学课堂

2015-09-18王朝军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师生数学课堂教学

王朝军

摘要: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多维度动态过程,开放、互动的课堂具有较强的资源性和生成性。通过进行“小学数学互动课堂建设的研究”,更好地促进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也促进课题组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关键词:互动;小学数学互动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7-085-003

一、课题的提出

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1]新课程也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多维度动态过程,开放、互动的课堂具有较强的资源性和生成性。

在对较多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进行调查分析后,我们发现现在课堂中的互动还存在一些不足。

1.课堂教学互动目的性不够明确,为互动而互动

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充分体现教学互动,热衷于穷追不舍地提问,教师提问不断,学生对答如流,课堂互动气氛甚是活跃,殊不知学生大多照着书本来念答案,很少以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作答。

这样的互动多浅层次互动,少深层次互动,多认知互动,少思维互动、情感互动,这样的教学互动有互动的形式,而缺乏互动的实质性内容。又如在实施合作学习时,有的老师不考虑必要与否,也未作充分准备,提出问题后未让学生独立思考就很随意地让前后排学生围坐在一起展开讨论学习,这样的合作学习,没有做到独立学习在前,合作交流在后,表面上看似热热闹闹,实质上对学生的思维没有多大触动,只是流于形式的讨论而已。以上这些教学互动,有教学互动之名,无教学互动之实,有互动的形式,而忽视互动的必要性和效果,这样的教学互动其目的性是不够明确的。

2.课堂教学互动中教师角色定位失当,走两个极端

课堂教学互动的有序性是课堂教学顺利开展的保证,也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证。我们经常发现,有些老师一组织课堂教学互动,课堂就很“乱”,“乱”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因学生思维活跃、想法碰撞而“乱”,这正是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另一种是因吵闹失序而“乱”,这是我们应该摒弃的,因为在这一情形中,教师只充当了课堂教学互动的旁观者,其缺乏对课堂教学互动的有效调控。还有些老师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在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中缺乏平等与民主,在互动中教师往往起着绝对控制的作用,教师常千方百计地把预设好的信息指向学生,缺乏自然生成。这两种不当的课堂教学互动,无论哪一种,其教学效率都是低下的,前一种因失序而低效,后一种因未真正互动而低效。

3.课堂教学互动形式偏颇,多师生互动,少生生互动

师生间互动和生生间互动是课堂教学互动中最主要的形式和途径。课堂教学互动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而目前课堂教学互动中多师生间的互动,少生生间的互动,有时一堂课下来竟没有生生间的有效互动。或者是因教师缺少有效的组织和调控,一开展生生互动就总是让学优生在小组中处于主宰地位,承包了主要的操作、发言等,而学困生则一直处于从属或忽略地位。生生间互动的严重缺失或偏颇,使学生间所具有的经验差异未能作为宝贵的教学资源加以充分地利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受到限制。

4.课堂教学互动中缺乏对知识的整合和系统化

课堂教学互动是为了实现规定的教学任务和预期的教学目标。我们在课堂教学互动中经常需要创设教学情境,经常设计一些发散性的问题,因此把教学放得比较开,放得比较散,有些教师教学放开、发散后,不太注意收拢,缺乏对教学内容的整合,缺乏对知识的系统化,学生一堂课下来,确实感觉到学了许多东西,但就是说不出来到底学到了什么内容。

上述几个方面是造成课堂教学互动不理想的主要原因,综合以上情况进一步分析不难发现,出现上述现象的深层次原因是:一方面教师缺乏对课堂教学互动正确的和深层次的认识;另一方面教师对课堂教学互动的策略失当和调控能力不足。因此我们开展了“小学数学互动课堂建设的研究”。

二、概念的界定

互动:主体间的相互作用。

小学数学互动课堂:以学生发展为本,以自能教育思想为指导,教师呵护学生的探究精神,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铺路搭桥,点一下、扶一把、送一程,用智慧引领学生,畅游课堂;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多元的、多情境的、多内容的、多维度的、多形式的互动体,并在其中获得丰富而有质量的学习经验,让每一位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小学数学互动课堂的本质:以学定教、以教导学、互动影响、教学相长。教学的具体情景可能发生在组织的教学活动中,也可能是在非正式的游戏、生活和交往中。师生互动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教师与个别学生、部分学生、全体学生之间互动,既可以是口头上的互动交流,也可以是书面上的。

小学数学互动课堂的特点:第一,师生相互平等;第二,教师自觉调控课堂;第三,学生活动的主动、能动;第四,互动教学结果具有互惠性。

三、研究的目标

1.立足小学数学课堂,通过调查、计划、实践等行动研究,努力构建行之有效的小学数学互动教学模式;

2.进一步探索优化小学数学课堂中师生互动教学策略;

3.进一步培养学生“愿学、乐学、会学、善学”的优良品质;

4.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四、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设计了四个子课题: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现状调查分析;

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模式的理论研究;

3.构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研究;

4.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教学策略的研究。

五、研究的成果

(一)构建了“先议后教,师生互动”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即:课前布置预习,指导自学方法。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交流预习收获和疑问,师生共同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师巧设情境,铺路搭桥,于探究新知的最大障碍处点一下、扶一把、送一程,让学生自己去感受新知,观察、分析、思考问题,探索规律,掌握新知,真正体验到“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乐趣。

多形式的练习训练,促进学生高效地巩固和应用。反馈评价,关注反馈的全员性、真实性、及时性、多样性和差异性,促进学生智能和情感等全面提升。关注知识的形成,情感的相互依存,人格的相互关怀。(二)进一步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让学生 “愿动”

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是数学课堂中实现师生互动的前提,它可以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充满自信,主动探索,勇于创新。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加、减法》时,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老师创设了让学生想一想生活中哪些事或物可以用加、减法来算一算?并用图画的形式把自己的想法在纸上画一画,第二天全班进行交流互动学习。

又如教学《统计》时,创设了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情境,教学《元角分》时,将课堂创设成“购物商场”的生活购物环境。课堂上,老师成了收营员阿姨,小朋友成了小顾客。学生在这样的师生互动学习的情境中,兴趣很高,愿意参与讨论,愿意发表自己的见解,也有见解可发表。

2.巧妙质疑,让学生“乐动”

在小学数学师生互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质疑的方法,可以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学习过程的困惑处、法则规律的结论处、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处,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算理的推导过程中、解题思路的分析过程中、动手操作的实践中等,还要让学生学会变换视角,既可以在正面问,也可以从反面或侧面问。如“概念”为什么这样表述?能否增加或删改一些字词?在概念内涵的挖掘、外延的拓展上质疑。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引导学生对分数含义的关键词质疑,如“为什么单位‘1的‘1字要加引号”。计算时质疑: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在“理”字上下功夫质疑。例如在教学“一个数除以小数”5628÷0.67时,可质疑“为什么一定要把除数转化成整数,而不是把被除数化为整数”?解决问题:列式的依据是什么?力求寻找更好的解法。教学时要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索,或提出与众不同的看法。学生掌握了这些质疑的方法,课堂上表现活跃,涌动着思维智慧的浪花。

3.讨论交流,让学生“会动”

对小学数学课堂中有质疑有难度的问题,就组织进行小组间生生互动,讨论交流,能让学生集思广益,获得灵感,解决问题。在这方面我们做了很多的实践研究:

(1)适当调整座位,建立互动学习小组

在班级中可适当变换座位方式,如调整成适合小组讨论的马蹄形、蜂窝形座位方式等。组建互动学习小组群体时,教师可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最合适的组建方式。如:a.当讨论的数学问题比较简单时,可让同一层次的学生组合,这样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处于同一高度,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小组内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即使是比较差的学生组成的小组,由于问题比较简单,也能很好地完成讨论任务;b.当讨论的数学问题的难度较高时,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组合,这样有利于基础好的学生带动整个学习小组积极开展讨论,按时完成讨论任务;c.当讨论的数学问题比较有趣味时,可让学生自由组合,让他们和自己有共同语言的同学产生共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组内讨论,教师适度引导

学生在自由讨论过程中,有的小组难免会跑题,可能会在与主要问题毫无联系的问题上进行争论,不按既定的目标前进,从而影响到上课的进度,此时就需要教师及时参与引导。

例如教学“简单的小数加法”时,要求学生讨论小数加法跟整数加法有什么相同点?问题一提出来,各小组马上热烈地讨论起来,有的小组轮流发言,有的小组一人发言,其他成员补充更正,讨论很充分。其间,我去倾听了一个小组的讨论,发现学生只是简单地认为相同点就是两种运算都是加法运算,见此情景,我赶紧提醒学生,这个问题指的是在计算过程中两种加法运算在相同数位的处理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这样一提,该小组又有了讨论的方向,从而进一步讨论问题的答案。

(3)组际交流,归纳总结

具体操作:①提供竞争机会,增强集体意识。在以小组为单位的组际交流时,一个小组可分别推选一名小组长代表本组发言,该小组成员可对遗漏之处进行补充,然后由其它小组的学生对该小组的结果做出评定,同时提出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在交流中,学生的发言可不举手,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由争辩,以此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竞争意识。②学生总结概括,教师给予评价。在组际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了解小组学习的大体情况,然后引导学生将各种意见归纳总结,最后教师给予评定,从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4.自主探究,让学生“善动”

在小学数学互动课堂中,我们总是努力为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和时间,创设活动的情境,营造活动的氛围,鼓励学生敢于、善于运用已有的方法去思考、去发现、去交流、去感受,让课堂成为展示思维过程的平台,成为学生积累“财富”、资源共享的“加油站”。如教学《搭配中的学问》时,给每个学生提供了两张菜谱,上面分别印有三种早点和两种饮料,让学生在早点和饮料中各选一个,表示出所有的搭配方案。这一教学情景的设计非常有趣,学生们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一番精心“设计”后,他们争先恐后地汇报自己的搭配方法,有的是从早点入手,去和饮品搭配;有的是从饮品入手,去和早点搭配;有的任选其一,随意搭配。每一种搭配方案都是学生一种思维方式的体现,思维的有序性和无序性引发的争论效应被体现得淋漓尽致。无须教师牵引,后者那种无序思考问题的方法则被学生摈弃。接下来,在有序思考的基础上,我再一次让同桌之间根据这些有序搭配方法进行观察、对比,并谈谈自己的想法。一名学生说:“两种饮品,三种早点,就能有6种搭配方法,二三得六。”这是多么惊人的发现啊!搭配中所蕴含的数学原理被学生在自己做、想、说的过程中得到揭示,数学的思考方法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在简单的互动活动中得以实现。

5.巧置作业,促进学生“自动”

在学习完“比例”知识后,我布置了这样的数学作业:操场上,高耸的旗杆矗立在阳光下,地面投射下旗杆长长的影子;不测量旗杆,你有什么办法能知道它的高度?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在讨论交流中,对种种设想、种种方法的优势与弊端加以分析,最终,将目光锁定在一种方法上——利用竿高与影长的关系,即比例的知识来计算。“竿高和影长又有着怎样的关系”,我的问题将学生彻底地带入了探索的空间,同学们自发地组成了合作小组,热烈讨论着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并用自己的身体充当了测量工具,智慧与灵性在飞扬,实践与真理在融合,最终,可想而知,这样的发现是多么令人兴奋、惬意而又富有价值,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意识早已悄悄地渗透进了学生的心灵中。

(三)课堂整体面貌发生了喜人的变化,朝气蓬勃,充满活力。

互动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课堂,不再是充满专制的课堂;

互动课堂是师生舒展灵性、思维碰撞的课堂,不再是被动压抑的课堂;

互动课堂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探索世界的课堂,不再是填鸭式的课堂;

互动课堂是点燃学生智慧、激活脑动力的课堂,不再是牵着学生走的课堂;

互动课堂是学生轻松自由、愉悦成长的课堂,不再是紧张得令人窒息的课堂;

互动课堂是激情四射、思绪飞扬的课堂,不再是死记硬背的课堂;互动课堂是充满快乐的课堂,不再是令学生讨厌生畏的课堂。……

(四)学生得到了可持续发展

美国学者阿尔福托夫勒在《未来的冲击》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那些不会学习的人。”[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实践,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一些学生从“不会学、学不会、苦学、厌学,学习效率低下”的状态转变为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从不知到知,从知之较少到知之较多,从不太会学到学会学习、善于学习的转化。从“胆小不敢发言”到“敢想敢说敢实践”的转化。

(五)教师向更高层次专业化发展

通过参加该课题的研究,广大课题组的教师能营造愉快、喜悦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和学生建立一种民主平等、朋友式的新型师生关系,能够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做到适时介入,有效调控课堂,充分发挥教师的价值引领作用。如当学生学有困难时,应给予启发、引导;当学生各持己见争议不下时,应给予正确的疏导,从而让学生的思维像流水一样舒展;当学生的想法出现偏差时,应给予讲解,从而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当学生有独到的见解或创新思维时,应及时进行鼓励表扬,以激发其继续探讨的兴趣和热情。

六、几点感悟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感觉到要建设好互动的小学数学课堂,还得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1.要重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在互动学习中的作用

互动交流必须建立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学生要参与讨论,参与探究,必须要有自己的见解和前认知能力作为基础,只有在学生思考到达一定的程度展开讨论,才有可能出现一点即通、恍然大悟的效果;也只有在此时展开讨论,才有可能出现观点的针锋相对和正面交锋,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讨论或探索之前,一定要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学习思考的时机。2.要正确处理异质学生间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小组互动学习采用异质性混合小组为多。在组成小组成员时,一些优生出于小组荣誉的考虑,会拒绝或排斥学困生,此时教师要做耐心细致的工作,并要激发其相互帮助的学习动机。在学习过程中,优生凭借其优良的素质,很有可能在小组中扮演着核心人物,主宰着整个小组。为了不使学困生变得更加胆小怯弱,避免学困生的被动性,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对其予以更多的关心和鼓励,应尽量发现这些学生的长处,并加以发扬,以扬长避短,建立自信,从而能主动参与,积极发言,毫不胆怯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疑问。教师对优生要进行适当的教育,鼓励他们对学困生提供帮助,从而使他们更能够尊重他人,更具有分享精神,并在分享中体验自身的价值。

3.教师要进一步加强学习、锤炼,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做一个成功的引导者、促进者

当学生和小组的学习面临困境时,教师要能进行辨别、分析,并对学生进行帮助,对学生学习进行有效的调控和促进。在互动学习中,要巧妙地把你对学生个人和小组行为的期望传递给学生,从而激活学生的互动技能。在互动学习中要尽量多的走动、观察、倾听,必要时可以进行适当的干预。教给学生一些探索、发现的方法,让学生会探索,会发现,不断引发学生思维碰撞,把学生的探索引向深入。

参考文献:

[1]叶澜.《教育概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9,第1版

[2]阿尔福·托夫勒.《未来的冲击》[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师生数学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麻辣师生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
曹隽平师生书法展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