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保罗·弗赖尔教育方式与社会变革的关联性

2015-09-18王鑫马晓利

学理论·下 2015年6期
关键词:保罗

王鑫 马晓利

摘 要:当代著名的巴西人文主义学者和教育学家保罗·弗赖尔是倡导教育变革者之一。他在对传统的教育方式批判后,认为“爱之教育”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基础,而对话是“爱之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弗赖尔主张通过教育方式的改变,来提高人类意识水平,从而推动社会政治的变革,使人们最终获得热爱生命型的自由性格,也是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保罗·弗赖尔;教育之爱;社会变革;热爱生命型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8-0098-02

保罗·弗赖尔是当代巴西人文主义学者和教育学家,他是一位通过改进教育方法来实现社会变革的理论实践者,在其教育哲学代表作《被压抑的教育学》一书中,弗赖尔以严谨的逻辑、翔实的材料及生动的事例论述了教育方式与社会变革的关联性,指出要获得热爱生命型的自由性格必须先改变教育方式。

一、对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批判

一直以来,教育被看作是对学生进行性格塑造与知识传授使令性工作,将学生“修理”成社会需要的人才,漠视学生主体意识,不顾学生意愿,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意识淡薄。这种观念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都长时期存在,就是把学生当作一种受体,即非主动性、相互性的一种状态。弗赖尔认为,教师以授收式为主,偏重教学知识点,轻视方法分析和运用的引导,强调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轻视对知识的理解应用。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其理念是力图把知识储存到学生心中,其特点是学生记录教师的言论、背诵课文和重复,而这一教育理念的前提在于教师们认为学生没有知识。教师似乎是无所不懂,学生则好像一无所知。这样的教育方式既不能激发教师联想性思维,使教师运用知识来解释当下社会生活,也限制了学生发散性思维,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根本达不到提高人类意识和认知能力的水平。教师不该将学生当成向之灌输知识的无生命的客体,而应看作是活生生的人,他们的知识和兴趣被用作教师和学生学习的源泉。教师讲授,而学生“就像被异化的奴隶……他们把自己的无知当成老师存在的原因。但是,又不像奴隶,因为他们从未发现他们也教育了老师。”究其原因,这种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反映的是压迫的,或非进步的、非自由的社会环境,是不文明的社会所造成。而要培养热爱生命型人格的教育不是通过教师口授和机械学习来向学生心灵中储存知识,应该是师生互动,其主要途径是对话和反思,形成爱之教育。

二、“爱之教育”是实现社会政治变革的基础

弗赖尔最终目的是通过教育方式的改变来获得人们热爱生命型的自由性格,而“爱之教育”是实现社会政治变革的基础,对话和反思则是“爱之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弗赖尔认为,教育方法的中心目标在于教学生阅读,阅读是提高人们意识水平的必经之路。阅读之所以对意识的运作有重要作用,这是因为学习阅读的过程就是学习如何指称世界的过程。也就是说,语言是人们思考世界存在的工具,有了语言这个工具,就可以使人们把世界看成一个他们可以进行改造世界,通过语言互相传播和交往,共同探究改变世界或者自己所处环境的方法,而不是人对自己所处世界和环境无法感知和捉摸的。在对这种教育方法的论述中,弗赖尔将自己的教学方法比作像菜谱一样简单明了,容易操作,实施这些方法教育方法的重要特点是对话。

在西方思想史语境中对话有着不同的含义和内容,最著名的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对话,他的对话目的在于发现存在于每个人自身之中真理。老师在这种对话所问的问题有助于学生运用他们的真理,并最终获取从数学到正义本质的各种理念知识。而弗赖尔的对话概念与苏格拉底的对话有所不同,弗赖尔对话的目的是帮助老师和学生理解那些形成他们生活方式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力量。虽然老师可能拥有批判意识,但他们未必就能理解他们学生的生活。对话的目的是为了加深老师和学生对事物的理解。从这种意义上讲,热爱生命自由的老师相信学生有他们自己的知识和理解,这些东西可以被用到学习过程中。

在使用对话的教育方法中,老师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提问题”。老师提出的问题涉及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学生和老师就这些问题进行对话,并且从对话产生了常被学生用来描述他们的生活的词语。这些词语成了老师教授阅读的基础。这样一来,学习如何阅读和学习如何看待世界之间及有了直接联系。

在教育过程开始之前,老师必须首先调查学生的生活。老师要首先说明自己的目的,然后去观察学生的生活,观察的目的是要发现学生生活中的主题,以便展开可以呈现问题的“对话”。在这里弗赖尔以生动的事例来说明他所阐释的问题。例如,小村庄或市郊的老师应当记录人们语言特色、说话的方式,他们进入公共场所和工作的行为以及整个社区总体的形形色色的社会生活。在此过程的起始阶段,老师们要经常在一起讨论比较他们的观察结果。这是由于人们认为,起初的观察会受到个人的知识和信仰的扭曲,带有观察者自己的个人感情和诠释方式。

老师间的对话加深了他们对于他们所调查的社会状况和他们看待世界的方式的认识。在所有弗赖尔式的对话中,学习都发生在数个层面之上。首先,老师了解了周围的世界。其次,他们知道了他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最后,他们也清楚了自己为什么这样看待世界。弗赖尔把最后一个过程称为“反思”。

反思包括对行为结果的思考和对思想原因的思考。学生生活中可供用来进行对话的矛盾。这些矛盾后来被制成了弗赖尔所谓的“编码”。这些编码必须反映参与者的真实生活以使他们能够认出那被描述的情景。

从编码和对话的过程中产生出了生成词语,可以用在阅读教学之中。这些词语必须具备有助于参与者打破缄默文化的实用价值。生成词语是参与者用以描述他们自己的生活所用的词语。当然,在选择起初的生成词语时,必须要考虑到语音方面的难度。弗赖尔认为,最理想的状态是,每一个增加到词汇表中的新词在语音难度上都要增进一步,并且能够反映出意识水平的提高。学习这些词汇的过程也起到帮助提高学生意识水平的作用。这些词语成了人们行为的客体。因为把自己的行为读出来并处出来本身就是客体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人们会思考这个词语所体现的行动。而这个思考过程又可以改变人们未来的行为。

总体而言,弗赖尔将关于这个编码的对话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参与者纯粹描述就一主题所看到的内容。在第二个阶段,老师根据编码内容提出问题。提出这一步可以帮助参与者将他们的生活方式看成可以讨论和改变的客体。在第三个阶段,参与者思考他们先前的文化缄默状态。在第四个阶段,随着他们开始理解自己的生活和思想如何由政治和经济环境所塑造,参与者的批判意识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在第五个阶段,他们摆脱了压迫者对他们的心灵的影响力。用施蒂纳的话讲,他们抛弃了“大脑中的轮子”。换言之,他们会有意识地去改造世界。

三、教育方式与社会政治变革的关联性

对话的目的是激发老师和学生理解那些形成他们生活方式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力量。反思的一个目标是,把压迫者从参与者的意识之中驱逐出去。两者形成的“爱之教育”是社会变革的基础,而教育方式与社会变革有着内在的联系性。

对话和反思提高了人们自我意识的提高,或者说是自我觉醒。反思开始时的问题是:我原来为何那样想?对于贫民区经济公寓中的居民而言,问题就可能是:为什么我会愚蠢地接受低薪金的生活并从酗酒的痛苦之中寻求解脱?此前他们不知道经济和社会状况如何导致了他们的酗酒,也不知道为什么他们从未采取行动来改变这些状况。而在思考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参与者不得不去寻找他先前缺少觉悟的原因。

弗赖尔认为,人们认识到家庭、学校和经济实力集团如何影响了他们,以至于他们从来没有意识到他们有能力改变世界。这一觉悟使他们理解到他们怎么样变成缄默文化的一部分。随着他们理解力的增强,压迫者对他们意识的影响力就会减少。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明确说明人的行为主要来自于人的意识。弗赖尔认为,正是意识的品质将人与动物区别开来。对于充分人性化的人来说,意识允许他们在做出选择之前考虑他们行动的后果。此外,意识使人们反思,他们为什么要做某些事情,它也使人们具备能力去理解人类如何创造思想和规则,或者就像美国哲学家杜威所说的,意识帮助人们去理解知识的社会建构。

弗赖尔认为,一个得以充分发展的意识使人们认识到历史由人类自己创造。并且作为历史参与者,他们也可以创造历史。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完全意识觉醒,人们就能够认识到他们能够改变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状况。至此,弗赖尔将此称为担任历史的“主体”。当然,历史主体也是历史自觉的创造者。

意识中的压迫者被关于现实的批判意识所取代,便产生了热爱生命型的爱取代。有了热爱生命型的爱提供的动力,那充分了人性化的人就会竭力去解放所有的人。弗赖尔认为,就是这种追求自由的激情,导致了左翼革命。这主要是一场社会的变革,其中的弗赖尔式教师在生命之爱的驱使下,帮助人们理解并改造他们的生活。

参考文献:

[1]Paulo Freire, pedagogy of oppressed[M].New York :Herder and Herder,1970:64.

[2]李桂花.张媛媛.超越单向度的人——论马尔库塞的科技异化批判理论[J].社会科学战线,2012(7):30-32.

[3]向华.罗素“爱的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理论导刊,2006(11):88.

[4]张楚廷.教育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259.

猜你喜欢

保罗
富翁保罗的捐款之谜
纪念杰出的科学家保罗·克鲁岑
简约而不简单的画像——保罗·迪昂
保罗·科埃略:《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保罗·艾伦绝不只是微软的联合创始人
纪念与致敬 CP3 XI 克里斯·保罗 CHRIS PAUL
突破人生
变化之匙 克里斯·保罗
胡保罗的中餐馆饮誉巴西数十年
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