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型桥梁钢结构节点去应力退火技术
2015-09-18
中建钢构江苏有限公司 靖江 214532
1 工程概况
上海市云翔大型社区配套蕰藻浜大桥(图1)为典型针形独塔斜拉桥。针形塔柱为全钢结构,高逾110 m,质量逾1 000 t,向主跨倾斜18°。塔柱分为上、中、下塔柱进行制作。
图1 上海蕰藻浜大桥效果图
下塔柱为全塔主承力结构件,其横断面为3 块超厚板组成的等边三角形,截面尺寸由上端向下渐缩,底座为铸钢件。下塔柱主要材质为Q345qD,主体板厚均在100 mm以上,最厚处达到150 mm,焊缝填充量巨大。
节点部位结构复杂,焊缝密集,存在焊缝相交情况(图2)。焊后节点部位存在大量残余应力,对塔柱整体承力性能及抗疲劳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图2 节点部位结构复杂、焊缝密集相交
2 技术原理
焊件在冷却过程中由于各部位冷却速度不同而产生内应力,同时大型结构焊接件由于焊接量大,导致焊件内部产生大量焊接残余应力。若内应力、残余应力较大而未及时予以去除,常导致工件变形甚至形成裂纹[3-5]。
去应力退火是将工件缓慢加热到工件A1点以下某个温度,保温一段时间,使金属内部发生弛豫,然后缓冷的过程。去除应力热处理主要有以下作用:
1)消除焊缝金属中的氢,提高焊接接头的抗裂性和韧性。
2)降低焊接接头中的残余应力,消除冷作硬化,提高接头抗断和耐应力腐蚀的能力。
3)稳定焊接结构的形状,消除焊件在使用中的畸变。
通过消应力退火处理,可去除焊件70%内应力,大大提高焊接构件的整体承力性能。
3 拟定工艺
大的焊接构件难以在加热炉内进行去应力退火,常常采用远红外热辐射方式局部退火,其退火加热温度一般略高于炉内加热。钢的去应力退火保温时间为3 min/mm。去应力退火后的冷却应尽量缓慢,以免产生新的应力[1]。
对于上海蕰藻浜下塔柱桥梁节点处,要求在端头2 250 mm范围内进行整体消应力退火处理,其中主要钢材板厚度为100 mm。
1)消应力退火保温温度及时间:Q345qD材质,退火温度≥550 ℃;局部焊缝集中区域,焊缝相交、重叠厚达200 mm,保温时间根据T(保温时间,h)≥[150+δ(厚度,mm)]/100控制。由于为空心腔体结构,除在内部加设加热片以外,应适当提高保温温度及保温时间[2]。
拟定消应力退火处理保温温度625 ℃±25 ℃,保温时间设定为6 h。
2)升温、降温速度:升温速度R1≤220×25/δ,降温速度R2≤275×25/δ;且一般均不低于55 ℃/h[3]。
拟定升温速度:55 K/h≤R1(升温速度)≤60 K/h;降温速度:55 K/h≤R2(降温速度)≤80 K/h。
3)结构件在低于400 ℃升温、降温时,可不采取外部热辐射的方法进行升、降温控制。
4)结构件退火消应力区域保温时,局部最大温差不大于85 K,并在结构件局部退火处理长度扩大至2 500 mm,保证加热范围。图3为下塔柱局部消应力退火范围示意。初步拟定的消应力热处理温度曲线如图4所示。
图3 下塔柱局部消应力退火范围
图4 消应力热处理温度曲线
4 焊接工艺评定
焊接工艺评定条件应与产品条件相对应[4]。根据节点内部的焊接接头形式、板厚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并要求进行消应力退火处理。图5为焊接工艺评定试件。图6为焊接工艺评定试件进行消应力退火。
图5 评定试件
图6 试件退火
焊接工艺评定力学性能[5]如表1所示(括号内数据为标准要求值)。
表1 焊接工艺评定力学性能
由表1得到以下结论:
1)焊接工艺评定合格。
2)去应力退火工艺可行,可作为实际构件热处理工艺。
3)试件未表现出由于去应力退火导致抗拉强度明显下降的情况。
5 桥梁节点整体去应力退火实施关键点
5.1 热功计算
根据节点质量60 000 kg计算,以20 kW/t计算,60 000 kg/1 000×20 kW=1 200 kW,现场供电容量约为1 200 kW。
5.2 构件热处理现场工艺
1)供电系统。由于热处理的不可逆性,须确保现场的供电和安全用电。从变压器至热处理施工现场应设置5 组DZ-400/400自动空气开关,变压器至每台智能温控仪的一次导线(中间经空气开关)由3×95 mm2+1×50 mm2铜芯电缆制作。
2)加热系统。热源采用QDZ型框架式加热器48 片,LCD型履带式加热器72 块,每片加热器功率为10 kW,框架式加热器外形尺寸1 000 mm×400 mm×90 mm,履带式加热器外形尺寸660 mm×330 mm,设计总功率为1 200 kW。
(1)加热器的布置。根据工件实际情况,框架式布置在工件内部,共48 块。履带式加热器沿工件底部布置,工件外侧适当分布,共计72 块,利用热辐射和热对流加热工艺使工件达到均匀加热退火之目的。
(2)加热器的连接。整体热处理加热器的内接导线采用φ6.5 mm的圆钢,套上氧化铝瓷管引至工件外与外导线连接,再接到智能温控仪,所用单台控制设备的零线焊为一体,作为公共零线引出组成3 组,各自形成独立电网,所有加热器均采用星形接法,同步通电加热。
(3)保温层的铺设。保温材料须保证加热时炉外温度不高于60 ℃,选用保温性能好、导热系数低、容重轻的LT型硅酸铝纤维针刺毡,为了减少热损失,保温层厚100 mm,保温层之间应注意接缝错开、搭接严密,防止热量损失。
(4)测温的控温系统。本次热处理工程采用K形简装热电偶测温,热电偶的补偿采用铜-康铜补偿导线并通过ZWK-240 kW(或10 台ZWK-120 kW)智能温控仪控温,每台智能温控仪输出功率为240 kW,温度控制范围0~1 000 ℃,控制精度为±1 ℃,将设定的工艺参数输入电脑进行温度控制。各点温度控制均由智能扫描监视,每2 s扫描1 次,每24 s修正1 次功率系数,实时控温屏幕显示,并由连续式记录仪自动记录工艺曲线。
(5)热电偶布置。工件设控温点18 个,感温元件热电偶放置在工件外表面,能真实反映工件的实际加热温度。
5.3 施工保证
1)工件在热处理过程中会热胀冷缩,为防止工件产生拘束应力和残余变形,工件每间隔3 m放置1 个支座,支座下需放置滚动装置,从而确保在热处理过程中工件的自由伸缩。
2)热处理过程中应严格执行热处理工艺规范,防止工件在热处理过程中温差过大造成温差应力。图7为热处理过程中的温控设备及温控曲线。
图7 热处理过程中温控设备及温控曲线
6 热处理前后维氏硬度定性分析
热处理前后对此桥梁节点应用维氏硬度计,测量15 个点的表面维氏硬度值,每个点测量10 次。图8为测量点位置示意。图9为所测15 个点的热处理前后的表面硬度平均值。从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构件各测量点表面硬度值均呈下降趋势[6-7]。
图8 测量点位置示意
图9 热处理前后表面硬度平均值
7 结语
1)本工程超大型桥梁节点采用的远红外热辐射方式热处理技术,很好地满足了去应力退火处理的相关温控要求,有效地减少构件内残余应力。
2)远红外热辐射方式去应力退火技术的应用,为超大型桥梁节点消除应力提出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3)采用维氏硬度计测量热处理前后构件表面硬度值,能定性地分析构件表面硬度的变化趋势,侧面表明构件内应力在去应力退火处理后得以部分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