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雅的黑水鸡
2015-09-17徐永清
徐永清
现如今,在扬州凡有挺水植物的河塘,总能见到黑水鸡的身影。它们或是优雅地在荷塘漫步,或是悠闲地在水面游弋,或是从容地在河滩觅食,或是惬意地在堤岸打盹……
过去我们没见过黑水鸡,更不知它是何物。它们是最近10年迁徙而来,并在扬州落籍定居的一族,不仅成为这座城市新的成员,也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黑水鸡是鹤形目秧鸡科的鸟类,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全球共有12个亚种,在扬州仅能见到黑色的一种。黑水鸡的羽毛为黑色,猩红的喙,喙的前端为桔黄色,腿与爪呈青黄色,翅膀有条白色的装饰带,体量跟鹌鹑、鸽子相仿,小巧玲珑。
黑水鸡喜欢栖息在有挺水植物的淡水湿地,喜欢群居和集体活动。它的食性较杂,荤素均可。黑水鸡能走会飞,能游泳,善潜水,堪称是四项全能。黑水鸡走路与游泳,头是一点一点的,也像一伸一缩似的。似在赞许,又似道好,一派好好先生的风范。
人有人言,禽有禽语。黑水鸡的语言就是鸣叫。它的叫声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低沉、浑浊的“嘎啊”,还有点拖泥带水,含糊不清,估摸是雌性的;另一种是清脆响亮又中气十足的“嘀嘀、嘀嘀嘀”,干净利落,掷地有声,应该是雄性的。其实黑水鸡的鸣叫,要远远超出上述两种。有的声音细小沙哑,小心翼翼的,胆胆怯怯的,还有点含糊其辞,好像处于人类少年的变声期;有的则让人难以分辨捉摸和领会,就像各地的方言一样。通常黑水鸡的鸣叫,均是有问有答,有唱有和,十分热闹。黑水鸡的鸣叫,虽说没有黄莺悦耳,也没有春燕动听,却不烦人。静静的荷塘芦滩,因为有了它们的鸣叫,才有了生命的律动。若是清明以后,再有蛙鸣的应和,那就更热闹,简直就是一部河塘生命的大合唱,春之声交响曲。
黑水鸡会游泳,更长于扎猛子。每当在水面闲游,一时受到惊吓,或有险情,它们会一头扎入水中,一个猛子能游出10多米。其扎猛子的方向,有点不固定,或东或西,让人难以捉摸,反正是朝河的中央和安全水域游去。这就是黑水鸡的智慧,它们大概也懂得兵不厌诈的道理。待其抵达安全的区域,便回身扭头,打量你,取笑你,笑你奈何不了。其后身心放松,大摇大摆地游走。时常在平安无事的日子里,它们也会扎猛子。不过扎的不远也不深,像海豚似的,一起一伏,入水便起,浅尝辄止,跟蜻蜓点水似的。它们这举动,镇定从容,随心所欲,挥洒自如。有点自娱自乐,温习技艺的性质,还有点炫技的意味。
其实黑水鸡跟我们人类一样,也懂得放松休闲,享受生活。在确认安全的前提下,没人打扰的情况下,它们会爬到河岸,三三五五地依偎在一起。一边联络着亲情与友情,一边慵懒而舒适地晒着太阳。不过它们的警觉性很高,自我保护意识很强,只要人们稍稍靠近,哪怕是心存友善,并无打扰与伤害之意,它们也会“走为上计”,溜之大吉。它们这“溜”挺特别,是连走带飞,扑扑啦啦的,把河面拍得水花四溅,响声一片。
常言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黑水鸡当然也爱美,经常将头探入水中,然后抬起,飞快地甩去水分。这般的举动要重复多次,真是不厌其烦。有人说这是嬉水,可分明是在洗浴。洗浴完毕,还嫌不足,用喙将颈下、颈后以及后背的羽毛,逐一整理。这般举动也要重复多次,乐此不疲。有人说这是挠痒,可分明是在梳妆打扮。结束整理后,它便静静地立于荷塘,似在遐思。大概是为了赶赴一场浪漫的约会,准备着甜言蜜语;或是为了参加一场盛大的聚会,构思着精彩的台词。
除非是迁徙,通常黑水鸡不会轻易离开自己的家园。人们常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到底是怎样的精彩,不得而知。但总不能局促一方,困守一地,终其一生吧?一些黑水鸡会在好奇心与求知欲的驱使下,也想打开“国门”,到邻近的水域一探究竟,借以开眼界,长见识。这正如人类的春日踏青,秋游赏景,国内观光,出国旅游一样。可黑水鸡的远足,跟人类的出游是有区别的。陌生的水域,尤其是无遮无掩的水域,潜在着诸多的风险。尽管有风险的存在,好些黑水鸡还是鼓足勇气,义无反顾,勇往直前。不过它们这般的壮举,极为罕见。三两结伴的也有,通常独行居多。
暮春时节,黑水鸡的后代诞生了,小家伙长得黑乎乎的,毛茸茸的,煞是可爱。在风平浪静,阳光和煦的日子里,黑水鸡妈妈带着五六只幼雏在水面游弋,练习着生存的本领。幼雏们紧紧跟在妈妈的后面,有模有样地学着它的一举一动。它们也鸣叫着,不过声音很微弱,还是童声;它们也划着水,头也是一点一点的。它们的身后,拖着长长的波纹。瞧这一家子,真是人丁兴旺,其乐融融。在生育方面,黑水鸡“种族”享有特权。它们不受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制约,想生多少就生多少,能生多少就生多少。非但没有舆论的指责与炒作之忧虑,更无缴纳罚款之负担。它们只是开开心心地生活,快快乐乐地繁衍,为世界增添一份色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