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叩开创造之门的钥匙
2015-09-17徐建林
法国作家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曾说:“我不同于你,但不仅不会损害你,反而会增加你的价值。”差异作为世界万物普遍存在的特性,不仅证明了个体的存在价值,更为共性提供了多样化的资源。正如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所言:“你用松树的肥料培养牡丹,牡丹会瘦死;反之,你用牡丹的肥料培养松树,松树受不了,会被烧死。培养儿童的创造力要同园丁一样,首先要认识他们……”可见认识儿童,把握其差异不仅有助于教学,更为打开“创造之门”提供了支撑。
一、扣准认知差异,夯实创造之基
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显然学生的知识起点十分重要,而在我班推行的“先学后教”教学方式,主要通过自学形式让学生对知识有初步的认识,在课堂上则主要探讨某个知识点的理解或者某个难点的解决。在推行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先天因素、家庭教育、知识背景等掺杂了自学后的新知时,以往的简单朴素低层的认知就悄然发生着深刻的改变。
例如我在教学《认识升》的一课中,学生首先汇报关于“升”的初步感知,突然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知道一瓶可乐的容量是500升。”此话一抛出,顿时引来哄堂大笑,大家纷纷喊着:“哪有这么大的可乐啊!”我顺势引导:“同学们说500升的可乐太大了,那么500升用在哪里比较合适?”有的学生说:“一个浴缸的容量比较合适。”马上有学生反驳说:“浴缸有大有小,很难统一的。”于是我出示浴缸配上文字说明:“长度为1.5米的中等浴缸的装水容积在55升左右。”学生一片哗然:“原来500升有我们平时10个浴缸这么大,看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升还是一个挺大的容量单位……”就这样在思辨中开始了“升”的探究之旅。在课的最后,我继续抛出问题:“有人说一瓶可乐500升,大家笑说不可能,是真的吗?”同学们个个疑惑,先前被嘲笑的孩子突然说:“我们可以做一个超级大瓶装的可乐。”于是我出示了这样一张图。同学们纷纷笑着说:“太有创意了!”掌声顿时响起,那个当初被嘲笑的学生笑得如同一朵盛开的鲜花。
面对错误的回答,我们可以发现学生的认知世界里已经接纳了“升”的概念,但对其内涵刻画得不够清晰,这就需要同伴或教师去帮忙厘清、雕琢,但创造性的教学不应仅止于此,更需要统一认识后的突破。在教学中,我让学生享受充分的语言自由,并通过语言不断拓展想象的空间,找到看似有悖常理却与思维相知的融合点,因为创造本身意味着要突破常规戒律,突破固有的习惯,突破条条框框,突破已有经验,突破过去的思维定势,创造就是对传统的背叛。
二、活用经验差异,走向创造之实
英国哲学家洛克认为:“一切知识来源于经验,经验是指个人出生以后的阅历。”一个人的成长往往受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所左右,而这些后天学习的所得,心理学家布卢姆将之称为“习得性差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以“习得性差异”为抓手不断开发学生的独特性,尽可能发现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尽力捕捉他们身上表现出的或潜在的创造火花,不断挖掘,如此就能让创造之树结出丰硕的果实。
例如在教学《认识毫升》一课中,学生首先例举了生活常见的“毫升”,例如一瓶牛奶的容量是250毫升,一瓶冰红茶的容量是490毫升等。接着学生拿出带来的一些容器。(如下图)
师:比较一下,你能将物体的容积由大到小排列吗?
生经过讨论后,普遍认为:1号>2号>3号>4号。
师:这是我们的猜想,那么是否正确呢?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生:验证。
师:如何验证呢?
生:可以用倒水的办法,用一个杯子中放满水,然后相互倒水比较。
经过倒水实验,我们发现1号的容积等于2号的容积。学生纷纷质疑:1号杯子看上去这么大,为什么和2号一样大呢?
师:看来“容积”不是“看”这么简单的,肯定还有什么奥秘!
于是学生通过观察研究杯子的形状,纷纷发表意见:
生1:1号杯又高又瘦,2号杯又矮又胖。
生2:1号杯子比2号杯高,但是2号杯子比1号杯胖,这样就扯平了。
师:生活中的“胖”,在数学上我们可以称为“底面积”,同学们继续猜一猜物体的容积会与什么有关呢?
生:高度和底面积。
通过继续比较我们发现4号容积大于3号,这下彻底颠覆了同学们的观察。通过比较思考,同学们纷纷得出结论:4号容积大于3号应该是4号的底面积比3号大的缘故,而两者高度几乎一样,同学们还发现:3号杯子杯壁比较厚,但是4号杯杯壁非常薄,所以4号容积大于3号容积。甚至有学生还发现,我们眼睛看到都是物体的体积,因为杯子厚薄等原因,体积大的未必容积也大。
陶行知先生说:“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即是开辟精神,敢探未发明的新理,即是创造精神。”一个简单的问题,引发了千头万绪的思考,学生的探究不仅超越了本年级的知识疆域,更从直观表达走向了深层的推理思考,如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尔提倡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而整个过程更是学生们不断发现和创造的过程。
三、聚焦思维差异,凸显创造魅力
数学的学习归根结底是以思维为主的活动过程,因此在课堂上应尽量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思维视角,经历“数学化”与“再创造”的思维过程,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感悟,从而实现数学思维的升华。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一个儿童的思维发展都有其独特的道路,每一个儿童的聪明才智各有各的特点,没有任何一个正常的儿童毫无能力,毫无天赋。”仔细分析学生的作品,不同层次的学生向我们展示了不同的思维能力,从简单直观演化到抽象复杂。正是这些学生,他们构成了一个错落有致的生态系统,教学从单一静态因子的聚合,运用差异产生的势能,将信息的单向传递变为信息的多向交流,使整个课堂呈现了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的互动的生机勃勃的氛围,从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创造带来的活力和魅力。
三、挖掘个性差异,实现创造的飞跃
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中说:“更好的教育是注重个性发展的教育,这种教育不是自私,也不是自我中心,而是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最大程度上了解每一个儿童,知道他们的长处和短处,更好地提供教育措施,更好地测量评价他们,让儿童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发挥潜能”。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更要鼓励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从而实现共同发展的目的。
墨子曰:“子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其内涵就是教育要以人为本,实现学习和学生本人最大限度的匹配,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因此,我相信只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解放儿童天性,尊重儿童差异,发展儿童个性,不断求新、求变,定能让创造之泉喷涌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