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心声像长江的波澜一般
2015-09-16景作人
景作人
提起王世光,人们立即就会想起《长江之歌》,那是当年他为中央电视台“话说长江”电视片所谱写的主题曲。时隔二十余载,这首歌已成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音乐象征,那宽广的气势、激荡的旋律,深深地印刻在人们的脑海中,铭记在人们的心房里……
熟悉世光老师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位多才多艺、作品颇丰的作曲家。数十年来,他笔耕不辍,写下了无数歌颂祖国、歌颂民族的激情音符。他的代表作有歌剧《马可波罗》《第一百个新娘》《山林之梦》《长江交响曲》《洪湖交响曲》、钢琴协奏曲《松花江上》等。作为颇有威望的音乐家代表,他曾担任过两届中国音乐家协会的副主席,1988年至2000年担任中央歌剧院院长长达十三年。
如今的世光老师已七十四岁高龄,退休在家的他不顾病魔缠身,每日坚持创作,新篇不断。在作曲方面,他就像一个充满朝气的年轻人,永远不会“衰老”和“退化”。
鉴于对老作曲家的景仰和尊敬,曾经委约世光老师写作交响曲《长江》和《洪湖》的湖北省歌剧舞剧院,在省演艺集团等单位的提议和帮助下,策划了一台王世光作品专场音乐会,精选了作曲家历代作品中的代表,于2015年5月12日在武汉琴台音乐厅举行了隆重演出。
这是一场标准的交响音乐会,曲目有:歌剧《第一百个新娘》序曲、钢琴协奏曲《松花江上》、歌剧《马可波罗》选曲,以及《长江交响曲》。音乐会由湖北交响乐团演奏,湖北歌剧舞剧院歌剧团演唱,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副主任、青年女钢琴家、指挥家王燕担任独奏和指挥。
作为职业乐评家和世光老师的老部下,我受湖北歌剧舞剧院之邀来到音乐会现场,亲眼目睹了音乐会的盛况,亲耳聆听了世光老师的杰作,所获感想颇丰。
缤纷与深情,浪漫与厚重
世光老师的创作风格十分突出,在我看来,缤纷与深情、浪漫与厚重是其中最主要的。当晚音乐会的第一首乐曲《第一百个新娘》序曲,就是一首充满缤纷色彩的乐曲。原剧本是一部喜歌剧,根据《阿凡提的故事》创作,音乐上有着浓郁的新疆维吾尔特色。这首序曲轻松愉快,节奏鲜明,旋律上既有歌唱性,又有舞蹈性,配器效果十分绚丽。
这首序曲我不知演奏过多少次,每次演奏它时都会感到格外的欢愉和活泼。乐曲开始时,单簧管吹出的维吾尔族旋律配合新疆手鼓的特性敲击,一直在我的心中牢记。
钢琴协奏曲《松花江上》是世光老师于2005年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而创作的。这是一首单乐章的、近似钢琴幻想曲的作品,以张寒晖原歌曲的旋律为动机,构成了引子与结尾的主题,同时以奏鸣曲式的严格构架,利用钢琴协奏曲的形式,将音乐的深刻内涵尽情展现,起到了揭示思想主题、表达激愤怀念情感的作用。
在这首钢琴协奏曲中,深情是最主要的特色。全曲的音乐自引子开始直至结尾,始终在一种悲痛深切的气氛中进行。独奏钢琴奋力的和弦及波涛般的演奏,极好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日寇暴行的控诉,展示了全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解放家乡的斗争信念和精神。
这首钢琴协奏曲很有讲究,它并非简单地将原歌曲改编,而是采用了其中个别典型乐句作为发展动机,以协奏曲的曲式规律和原则进行呈示、变化和发展,故音乐上有着层层递进、细腻融合的特点。正是有了这一特点,整部协奏曲的深情感才得以尽情地体现。
世光老师是国内富有成就的老一辈歌剧作曲家,《马可波罗》是他早年重要的歌剧代表作,亦是中国原创歌剧的优秀典范。当晚音乐会上演唱的几首咏叹调和重唱,都是世光老师最真挚、最深情的歌剧音乐段落。
男中音歌唱家贺磊明演唱的阿合马的咏叹调“阴风飒飒”,是一首揭示内心矛盾与恐惧的唱段,当年世光老师就是根据贺磊明的声音特点创作这首咏叹调的。这首咏叹调很难唱,宽广的音域及长气息的要求令一般的歌唱家难以掌握,同时它还有着很强的戏剧性,是世光老师“歌剧化”音乐的典型代表。
其余三首咏叹调和重唱亦是歌剧中的重要唱段,马可波罗的咏叹调“永别了,美好的青春”是高亢深情的男高音唱段,它的写法很接近西方歌剧咏叹调,其中旋律性、叙述性以及高音的处理都非常符合歌剧规律,音乐的进行有着恰到好处的自然“走向”。
索伦的咏叹调“幸福,幸福”及最后的结尾三重唱,是整部歌剧中最精彩的部分,索伦的音乐真挚而纯洁,是忠诚挚爱、无限留恋的情感“写照”。世光老师的旋律写作能力很强,索伦咏叹调的音调哀痛舒缓,起伏跌宕,完全是情感集中和戏剧展开的典型手法,音乐上十分富有感染力。
三重唱写得非常“坚实”,人物的对峙、情感的互动,均在一种交融的基础上得到了升华。这样的重唱往往是歌剧中的“点睛”部分,有着强烈的叙述性特征和戏剧性张力。世光老师在这段三重唱中,将索伦、马可波罗、忽必烈三人的性格特征及不同思想感触表现得清晰明了,恰到好处,为整部歌剧音乐带来了情感上的无限回味。
歌剧《马可波罗》我接触得很早,但直到今天我才对它有了更深的认识。我认为这是一部把西方歌剧艺术真正“吃透”的作品,它的创作手法和创作经验,都是在拿来、钻研、吸收、消化的基础上得到的,这在目前大部分中国作曲家的创作中并不多见。
音乐会的下半场是世光老师以《长江之歌》为素材而创作的《长江交响曲》。这部交响曲创作于2007年,当时是应湖北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之邀,为湖北交响乐团专门创作的。《长江交响曲》是标准化的交响曲,它以四个乐章为基本形式,运用传统的曲式结构——奏鸣曲式(第一乐章)、慢板(第二乐章)、快板(第三乐章)、中板(第四乐章),构成了一部严谨而富有逻辑性的庞大交响曲。
交响曲第一乐章是具有强烈动力感的乐章,在以“长江之歌”为动机构成的引子之后,代表长江沿岸建设者的雄壮主题出现。它是奏鸣曲式的第一主题,音乐具有昂扬奋进的激情和不断推进的气势。第二主题由“长江之歌”B段旋律的音调为动机,它温暖、柔情,富有赞美和歌颂的特征。随后两个主题的对比、发展和升华,构成了一幅美丽而充满气势的“画卷”,将音乐的高潮推向了顶峰。
第二乐章是一首深情的抒情曲,它表达的是中华儿女对“母亲河”的深深依恋。整个乐章的三段体结构产生了鲜明的对比效果,中间的少数民族音乐特色展示出长江岸边乡土亲情的多彩画面。第三乐章表现的是城市的轰鸣节奏,音乐的层次递进充满动力,无论是铜管高昂的引子,还是弦乐“歌唱性”的旋律,都给人以生机勃勃和铿锵有力之感。乐章尾部是赋格乐段,弦乐的依次进入充满鲜活性,使音乐大大增加了浓度与厚度,呈现出立体化的有机效果。整个乐章如同工业化的机器齿轮,转动有序,奋进不止。
第四乐章是全曲最浪漫、最厚重、最动人的乐章。音乐充满着“百川归一”的强大气势和豪迈无比的荡漾之情。《长江之歌》的旋律壮丽而高昂,在整个乐章中被发展到了极限,庞大的合唱团的加入更使这首颂歌得到了“飞天”般的升华。交响乐团各个声部的“前赴后继”,似长江巨浪般惊天动地,造成了滚滚巨流、奋勇向前的波澜之景。我本人欣赏到此,心中顿时泛起聆听贝多芬“欢乐颂”的感受,《长江交响曲》采用了相同的手法,起到了强烈的情感烘托效果。世光老师“取大师经典之精髓,承个人创作之动力”,实为高明的借鉴之笔。
缤纷与深情,浪漫与厚重,这是世光老师创作中的主要风格。当晚的音乐会上,湖北交响乐团为现场观众呈现出了这一切,使他们成为了一批真正的有幸者和受益者。
指挥兼钢琴,双料满堂彩
本场音乐会的指挥是被誉为“女汉子”的青年指挥家王燕,她原为中央歌剧院常任指挥,后调入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任副主任、硕士生导师。她是中国合唱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合唱联盟常务理事,还是上海合唱协会的会长。王燕年轻有为,精明强干,是当今活跃在中国音乐舞台上的优秀女指挥家。
当晚的音乐会上,王燕显得既沉稳又“兴奋”,她独奏、指挥“双肩挑”,能力超群,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王燕的指挥风格在女指挥家中是颇有气势的,除了手势清楚、乐感敏锐外,她对乐团的掌控力很突出,有些地方甚至强于男指挥家。
当晚王燕以《第一百个新娘》序曲开场,她将演奏控制在乐团的技术范围之内,以适中的速度求得音符的清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当序曲中典型的新疆风格出现时,她则以突出的手势调动乐团,奏出了特色鲜明的舞蹈动感。
钢琴协奏曲《松花江上》是王燕自弹自指的曲目,她面向乐团坐在去掉盖子的钢琴前,边指挥边演奏,表现出了胸有成竹的稳定性。她的独奏技术十分娴熟,整部作品弹得很“扎实”,很有爆发力,音色的变化也较细腻。华彩部分她弹得相当流畅,技巧的表现上颇有气派。值得一提的是,演奏中她不时地掌控着乐团,使之在音乐上与自己形成完整的统一体。
几首歌剧选段,王燕的指挥富有分寸感,可以感觉到,几位独唱演员在与她合作时是比较舒服的,有这样的本领,还要得益于她当年在中央歌剧院打下的基础。
下半场的《长江交响曲》是王燕指挥的重头戏,面对这样一部既要严肃又要抒情、既要宣泄又要控制的作品,她首先表现出了沉着的心态,从第一乐章的第一拍打起,她就力争做到渐控渐序,有条不紊。在奏鸣曲式高潮到来之前,音乐被她有目的地稍加收束,而当高潮到来时,她则率领乐团全力以赴地投入激情。当第二、第三乐章中的民族舞曲段落出现时,她则以形象化的手势引导乐团,将音乐的特殊风格尽情展露(如“跳丧”段落)。交响曲的第四乐章使王燕真正得到了发挥,加进了合唱使得这位平日里以指挥合唱见长的女指挥“如虎添翼”。她将音乐处理得宏大而又开阔,在“长江之歌”的旋律达到高涨时,她与乐团及合唱团共同进入了作曲家所创造的激情氛围之中,把对长江“母亲河”的歌颂与赞美推到了顶点。
当晚,“双肩挑”的王燕赢得了满堂彩,整场音乐会的成功与她的表现息息相关。功不可没,这是她应该获得的赞美之词。
乐团赢夸奖,歌唱获赞美
湖北交响乐团是一支有能力、有特色、有希望的乐团。完成这场音乐会曲目的演奏,对他们来说并不吃力,但由于时间紧、作品生,乐团在排演过程中还是遇到了一些困难。好在这支乐团经验丰富,关键时刻“压得住阵”,从而使演出取得了预料上的成功。
我个人感觉,湖北交响乐团是一个带有“灵气”的乐团,有些地方很像过去的中央歌剧院交响乐团,反应快、适应力强是他们的特点。这个乐团各声部的实力较为均衡,其中木管部分最为出色。演出中,首席双簧管、首席单簧管、首席大管的独奏都很不错,尤其是首席双簧管,其独奏效果颇为出众,亮泽的音色、悠扬的乐感,成为当晚音乐会的一个看点。
弦乐部分中低音声部较强(数量也多),小提琴声部技术与音准都不错,群感也较突出,只是整体上“韵感”不足,缺乏细腻的韧性,或者说是“血溶于水”的效果。如此一来,整个弦乐在演奏旋律时总有缺乏“内容”之感,没有过多的“回味”余地。
铜管声部有气势,音色也很富有亮度和“支撑力”,但不足的是把握性差,音效略显粗糙。看来,地方乐团的铜管训练还应该从听觉的基本观念上抓起,有了先进的理念和好的方法,才能够在实践中取得突飞猛进的成效。
打击乐技术娴熟,整体配合好,特性乐器的演奏也有味道,但节奏上欠缺稳定感,一些金属打击乐器及定音鼓在音量控制与音色变化上,应该多做一些“讲究”和细致的文章。
总之,湖北交响乐团是一个出色的地方乐团,现在正在摸索走上职业化的轨道,依我所见,只要经过正确的训练和频繁的实践,保证管理体制和经济体制的顺畅,在不走弯路的情况下,他们在一两年内就会产生根本的变化。
湖北歌剧舞剧院歌剧团当晚以庞大的合唱阵容亮相,他们在《长江交响曲》中担任第四乐章中的合唱。这个合唱团成员年轻,艺术上富有朝气,技术上富有实力,演唱时声部配合很平衡,音量及音色上亦有能力和潜力。这个合唱团的中低音声部较强,高音声部中女高音略显单薄。依我之见,唱法的不够统一是一个重要的客观因素,今后应设法解决这一问题。
担任歌剧选段独唱的几位歌唱家亦各有亮点。贺磊明原为中央歌剧院歌唱家,现任武汉音乐学院声乐教授。他的嗓音条件极好,方法先进,歌唱能力强,阿合马的咏叹调他唱得很有水平,一字一句都与当年(首演时他饰阿合马)相仿。女高音章瑛当晚表现出色,她唱的咏叹调非常难,再加上又要在台上表演,故排练时总没把握,但她临场的演出却给了我惊喜。章瑛的声音非常漂亮,音准、位置都较排练时大为提高,现场的表演也很入戏,受到了观众的一致赞扬。男高音程飞、王敏,男低音易俊,他们在演唱时分别以各自的特色感染了观众,所饰演的马可波罗和忽必烈,亦都达到了一流的水准。然若叫我对这四位年轻歌唱家提些意见的话,我认为技术上要学会更好地控制声音(包括位置、音量、音色),音乐上要学会掌握分寸,在经验上则要多向贺磊明这样的老演员学习。
通过这场音乐会,我深深感觉到,世光老师这位老音乐家是那样值得人们崇敬,他的心声像长江的波澜一般,充满着不断翻腾的起伏,而他的精神也像长江一样,满载着不屈不挠的意志……
猜你喜欢
——寒窑咏叹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