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Houzz:打造梦想中的房子

2015-09-16殷丽萍

中外管理 2015年8期
关键词:科恩房子设计师

殷丽萍

世界上究竟有没有“Dream House”?

Houzz可以给你一个肯定的答案:只要点开这家网站,按照风格分类进行搜索,就会出现海量图片,而图片上的客厅、卧室、餐厅、厨房等都是真实的。只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时间,从图片中挑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样式,打造“Dream House”就不是梦。

在交流区里,用户还可以互相切磋关于“Dream House”的一切。这里拥有超过20万张创意室内外设计照片的图库,能帮助用户把理想中的一切变成现实。由设计师撰写的高质量文章和产品推荐兼具专业性与实用性。

接下来需要做的是,马上着手找设计师、挑建材了!

Houzz成立5年就跻身于“美国最优秀网站Top200”,于2014年获得1.65亿美元D轮融资后,目前公司估值达23亿美元。业内估计,Houzz将在美国开创出一个价值300亿美元的家装市场。而所有这些源头不过是简单的创业灵感。据说创始人阿迪·塔塔科在自家厨房餐桌上跟丈夫阿隆·科恩聊天时萌生了这样的想法:通过网站帮助用户在改装或装修房子时提供实际方案。之后,Houzz就诞生了。

在美国,Houzz被美誉为“室内外设计的维基百科”。现在每月有2500万名访客访问Houzz网站。

风险投资者,你们慢点儿来

Houzz的第一个用户是塔塔科和科恩夫妇,他们曾花了三年时间在房屋装修上绞尽脑汁。建筑师让他们通过家居杂志、书籍来寻找改装方案,但这效率很低。于是塔塔科想:能不能有更好的办法来搜寻家居改装的灵感?

2008年,塔塔科和丈夫联手创办Houzz,两人分工合作,塔塔科负责网站社群建设,丈夫负责搭建网站。

创业初期,两位联合创始人每月只给Houzz提供2000美元的资金。丈夫在厨房旁边的房间里制作网站;妻子则负责策划内容。公司没有员工,唯一邀请的“外援”是居家生活类杂志《日落》的前编辑。Houzz最初的流量主要来自于旧金山湾区,但口口相传很快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支持者。建筑师和室内设计师争相要求在Houzz上发布照片,从而给Houzz提供了一批免费的内容和构想。

2009年底,面对源源不绝的新访客,科恩意识到Houzz的发展已到十字路口,不能只是夫妻俩的业余爱好了。公司需要20台服务器才能承担快速成长后出现的数据负载。Houzz需要专职工程师和全职编辑,科恩不得不离开他所供职的eBay。

Houzz的资金需求量逐渐增多,该从哪里获得融资?

塔塔科和科恩都很害怕面对风险投资者。他们面临两种选择:在Houzz上塞满广告,或者要求室内设计师和用户必须支付额外费用才能获取彼此的信息。但塔塔科拒绝了这两种选择,她希望至少花一两年时间,把Houzz打造成最友好、最流畅的免费网站。这两位创始人都不想从投资者那里获得资金,因为投资者可能会对他们施加压力,要求他们在盈利和品质之间优先考虑前者。

这种务实低调的态度是Houzz的创业理念,塔塔科曾这样描述自己的理想:“风格受大众欢迎,不刻意追求某种主流品味,远离名人住宅。这不是为了迎合无法实现的幻想,这是一个用户可以为自己住宅寻找实际方案的网站。”至今,Houzz仍然避免兜售豪华设计,它向人们提供的都是与普通人的住宅区风格相符的方案。

2010年7月,塔塔科夫妇终于向投资人敞开心扉,他们接受了硅谷天使投资者奥伦·泽夫200万美元的投资,因为泽夫承诺,会让他们继续执掌公司并全力支持他们的发展愿景。泽夫最后获得Houzz35%的股份。随后风投接踵而来,其中也包括一些个人投资。投资人相信,Houzz庞大的消费群体会在未来以某种方式为他们带来回报。

“内容+社区+商务”三连胜

塔塔科在创办Houzz时就着眼于网站内容的建设,高品质的内容与网页设计令Houzz一上线就在建筑与室内设计界掀起旋风。现在,Houzz拥有一支专业的编辑团队,专门制作原创的优秀文章,而那些来自建筑业或从事室内设计的专家用户们也会提供一部分内容。普通用户则在Houzz上寻找灵感,根据房间类别和风格收集喜欢的设计。

有着同样兴趣、爱好、困惑的人们聚在一起,需要相互切磋、吐槽和寻找解决方案。Houzz不忘为用户提供这样的平台。它将建筑与室内设计专家(商家)与一般用户连接在一起,让一般用户可以追踪、收藏自己喜欢的装修案例以及设计师,并能跟设计师直接对话。对用户来说,Houzz不仅是一个家居装修目录、一个社区、一个收集设计的剪贴簿,更重要的是它是可以接触装修设计师的渠道。

随着用户人气的聚集,Houzz吸引到不少商家品牌进驻,包括Kohler、Nest与Subzero。销售家居用品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其吸金的业务。而建筑师、承包商、景观设计师和其他专业人士也能在Houzz上发布自己的设计图,免费获得自我推广的机会。如果稍微加一点费用,还能享受到Houzz提供的Houzz Pro+服务,增加设计图的曝光率以及提供图片表现的分析收据。目前已有超过30万装修与设计的专家注册了Houzz,分为60种不同的类别,涵盖了从屋顶工到家庭剧院安装人员的所有建筑装修需求。

在Houzz的商业模式中,“内容+社区+商务”三者的共同成长,带动了其消费的增长。

当用户想装修房屋时,自然而然就会上Houzz找点子、找答案、找专家、甚至购买家饰——所有房屋装修所需,Houzz都准备好了。除了网页版,Houzz也是第一个推出手机/平板电脑App的家居装修网站。Houzz的第一款iPad应用程序大受好评,人们持续不断地下载这款程序,许多人每月登录超过100次。建筑师和室内设计师不再提着文件与用户见面,取而代之的是拿着装有Houzz应用程序的iPad。

科恩认为,有时候用户脑中已有了构想,却难以表达清楚,平板电脑可以帮助用户通过Houzz上的图片资源,和房屋装修设计师和品牌商沟通。他们可以指着图片对他们说:这就是我想要设计的房子。

复制Houzz,不如坐等Houzz

Houzz的爆红,令中国也出现大批模仿者,但真的可以复制一个中国范儿的Houzz吗?

我们不妨从多个方面进行比较。美国的收房标准一般都是精装修房。房子可以按照买房人的想法进行设计,开发商参与设计、施工,买房人入住时只需要进行软装搭配即可。而中国的房子80%都是毛坯,即使有精装修的房子,装修质量经常遭人诟病。房子结构由开发商大规模建设,收房后进行改造、重新布局的需求很大。另外在市场环境方面,美国信息化程度高,商家施工及材料会受到严格监管,而国内家装市场行业缺乏有效信息,施工及材料质量得不到有效监督和保障。

多数美国人不太重视装修施工,却对房子的装饰设计情有独钟。然而中国人最在乎的是施工质量、施工造价、装修工期、材料质量与环保以及售后服务这几个硬指标。而Houzz目前的服务模式更倾向于满足前者的要求。目前,Houzz已进驻英国、澳大利亚、法国、德国、日本、丹麦等11个国家,不知道何时会出现中国版的Houzz呢?

猜你喜欢

科恩房子设计师
桂盟科恩斯
小小设计师
我是小小设计师
设计师访谈
直面镜头:我就是5000万美元艺术骗局的始作俑者
推荐一个设计师
孤独的房子
当“房子”爱上卖萌耍宝以后
木兰花开
一百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