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图书馆空间的书库管理创新模式探究

2015-09-16甘朝鹏

科技传播 2015年13期
关键词:书库图书图书馆

甘朝鹏

河南工业大学,河南郑州 450000

基于图书馆空间的书库管理创新模式探究

甘朝鹏

河南工业大学,河南郑州 450000

图书馆的主要作用是文化传递,是公共设施的其中一种。书库管理模式关系到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作用发挥,对图书馆的发展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意义。当前,很多图书馆管理中还在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效率较为低下,已经不适应图书馆目前的发展现状,图书馆有限的存储空间与藏书量不断增大之间的矛盾愈发突出,空间不足逐渐成为影响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因素。要想满足新时期图书馆的发展需求,就必须在立足现实的基础上,积极创新书库管理模式。本文详细分析了当前图书馆管理现状,并对基于图书馆空间的书库管理创新模式进行了全面探讨。

图书馆空间;书库管理;创新模式;优势分析

0 引言

图书馆是社会发展中一个比较特别的存在,不仅会影响到文化发展,对经济发展也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在新时期背景下,知识的力量得到了社会更广泛的关注,图书馆的存在价值愈发凸显。当前,为了满足民众的阅读需求,使图书馆的作用能够更好的发挥出来,不少图书馆已经实现了免费开放,管理水平也比过去提高了很多,但是在书库管理方面仍旧存在一些不足。现代图书馆的发展,应以优化读者体验、改善阅读环境为指导,重视提高服务质量和图书馆管理效率。在这种背景下,传统管理模式的弊端日渐突出,空间不足逐渐成为了制约图书馆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提升图书馆的空间价值,就必须重视书库管理模式的科学创新。

1 当前图书馆管理现状分析

1.1 当前图书馆管理面临的问题

当前,很多图书馆管理中均应用了计算机技术,无论是图书检索还是借阅,读者都可以实现自助操作。此种管理模式为读者提供了方便,却给图书馆管理造成了一定负担。由于图书总量大,因此,上架任务重,并且很容易出现放错位置的情况。放错位置的图书不仅检查起来十分不便,也会给图书盘点造成麻烦。除了工作人员的失误之外,很多读者也会在阅读完毕后将图书随意放置,这些情况都给图书管理工作带去了很大不便,加重了管理工作人员的负担。另外,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资源的优势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读者需求和心理均产生了一些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图书馆管理模式也必须进行适当的改革,保持与时俱进,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创新。图书馆应以读者需求为导向,关注读者的兴趣,以便更好的满足读者要求。

当前形势下,图书馆要发展,就必须先解决有限的空间与藏书量大之间的矛盾。不少图书馆为了拓展空间,将书架周围的区域利用起来,以供读者交流,但是这样做却为图书管理带去很大不便,同时,图书馆内的公共区域也不可能无限扩展。所以,图书馆发展必须将提高空间利用效率作为重要考虑,提升空间价值。

1.2 当前图书馆扩展空间的主要方式

当前,为了解决空间不足的问题,不少图书馆均依据自身情况采取了一些措施,概括来讲,主要有以下几种:1)扩建。面对空间紧张的难题,不少图书馆采取了扩建的方式来拓展空间,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此种方式可以起到缓解作用,但是并不能在短时间内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并且,扩大馆舍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周期也比较长,因此,扩建并不是解决图书馆问题的最佳方法。2)合并。图书馆合并的情况并不少见,合并后图书馆可以共同分担馆藏,达到资源、信息的共享,对图书馆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益处。但同时,图书馆合并后也面临着一系列比较难以处理的问题,比如所有权分配等。另外,图书馆合并还会受到地域的限制,因此,此种方式虽有一定成效,却并不适用于全部的图书馆。3)馆外储藏。不少图书馆为了缓解空间紧张的问题,采取了馆外储藏的方法,通过利用周围闲置空间、另建地下书库等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藏书空间。但是采用此种方式时,图书搬运量大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并且,随着藏书量的不断增加,图书馆最终还是要面对空间不足的问题,因此,此种方法与扩建法一样,只能暂时缓解空间紧张的局面,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因此,在当前管理模式存在诸多不足,且空间扩展方式缺乏合理性的背景下,书库管理模式的创新迫在眉睫。

2 基于图书馆空间的书库管理创新模式探析

当前,空间紧张问题已经对图书馆的健康发展形成了严重制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更好的满足读者要求,不少图书馆在充分考虑空间问题的基础上,创新了书库管理模式。大-中-小书库分类管理模式是一种在当前图书馆管理中应用效果较好的新模式,在具体应用中指的是将书库分为大型、中型、小型,并采取分类管理的方式。本文对大-中-小书库分类管理模式进行了简要分析。

2.1 模式构成

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的存在价值之一,空间是图书馆发展必须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因此,在空间有限的情况下,为了更好的为读者服务,图书馆就必须重视进行书库管理模式的科学创新,提高图书馆空间资源的利用效率。大-中-小书库分类管理模式的理论基础中包含了存储管理和借阅管理等理念,其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具体应用主要借助的技术是RFID(射频识别)技术。图书馆采用大-中-小书库分类管理模式,首先要依据实际情况,将自身书库合理划分为大型、中型、小型三类功能各异的书库。

2.2 功能分析

大型书库属于书库的核心部分,藏书量比例最高可达总量的90%,其藏书以上一年没被借阅过的图书为主。由于此类图书属于通常无人借阅的类型,因此,大型书库主要用于图书存储,具有排列密集和预留空间少等显著特点,出于安全考虑,此类书库应禁止读者进入。从某种角度讲,大型书库相当于图书馆的藏书仓库,不宜作为借阅区域。中型书库与一般书库较为类似,图书借阅率比大型书库高,藏书以上一年被借阅过的图书为主,藏书量占总量的9%左右。由于中型书库的藏书在短期内被借阅的频率相对较高,因此,中型书库可以划入常规书库。小型书库藏书以图书馆大型书库和中型书库借阅归还的图书为主,同时也包含有新书,藏书量占总量的1%左右。如果图书在小型书库存储时间超过7天,为存储空间考虑,应将其转入中型书库,其中应注意的是,对于新书,若在7天内无人借阅和预约,可以将其存入大型书库。小型书库的藏书在转存之前,读者可以直接借阅,无需申请。总体来讲,大、中型书库的主要作用是书籍存储,能够有效提高图书借阅效率和管理效率;小型书库的主要作用则是通过开架借阅实施高效的书库管理。同时,对于大、中型书库,读者可以通过OPAC系统(联机公共目录查询系统)获取所需要的图书储藏位置和目录信息,对于小型书库,读者既可以利用OPAC系统获得所需信息,也可以采用现场挑选、浏览的形式。另外,大、中型书库一般不开放,小型书库则是面向全体读者的。

3 书库管理创新模式的优势分析

3.1 节省图书馆空间,提高空间利用效率

在图书管理中应用大-中-小书库分类管理模式,可以有效节省图书馆的空间,提高空间利用效率。大-中-小书库分类管理模式中,大型书库和中型书库的作用均是图书存储,可以存储借阅率较低的书籍,能够提升书库空间的利用效率。并且,大型书库采取的是密集存储的方式,这样就可以大大增加存储图书的数量。另外,大型书库和中型书库存储图书时无需预留位置,所以存储的书籍总数非常可观,对图书馆空间资源的节约有着巨大贡献,提升了图书馆的空间价值。分类管理模式能够更好的满足读者的借阅需求,消除了图书馆的空间压力。

3.2 降低图书馆的运营成本

图书馆的运营成本中包含人力资源成本、电费和租金等许多内容。在图书管理中采用大-中-小书库分类管理模式,可以显著降低其运营成本:首先,由于大型书库和中型书库的主要功能是书籍存储,并不对读者开放,因此,大、中型书库的电力消耗将会大大较少,预计最多可节省应有电费的50%,同时,大、中型书库基本上无需装饰,也无需过多的卫生设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图书馆的成本;其次,采用此种书库管理模式,可以有效的提高图书管理效率,减小工作人员的任务量,图书馆就无需招聘过多工作人员,促进了人力资源成本的降低;最后,由于大、中型书库的主要功能在于图书存储,并不对读者开放,所以,图书馆可以依据实际情况,将大型书库设置在租金较低的地方,节省相关开支,减少经费支出。书库管理创新模式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可以从多个方面减少其运营成本,积少成多,从长期来讲,对图书馆的成本节约具有较大贡献。

3.3 提高了书库管理的效率

书库管理创新模式中积极应用了新的科学技术,具有典型的电子化特征。同时,由于管理中应用了更先进的软件系统,工作人员只需合理利用软件系统,就能够实现书库的高效管理,使图书的查询更为方便,得益于先进科技的优势,图书管理效率大大提高,不仅减小了工作人员的负担,也使得书库管理更加高效,管理工作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3.4 提升了图书归类效率

书库管理创新模式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实现了管理方式的科学转变。传统的图书归类方式不仅耗时,而且复杂程度高。另外,传统模式下,图书放置的根据是索引号,并且放置位置是固定的,读者选择图书或浏览图书时,必须亲自到书库现场,在这样的情况下,若读者临时不想借阅某本图书,就很可能会将其随意放置在书架上(不一定会放回图书的原来位置),图书放置秩序被打乱,无形中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在图书管理中采用新型管理模式,只需将图书简单归类即可,提高了图书归类的效率,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并且,新型管理方式中,书籍一般是依据入库日期排列的,具有明显的随机性特点,上架工作量减少,为工作人员节省了大量时间。

3.5 实例分析

以某图书馆为例,其藏书总量在500000册,在这种情况下,图书馆的书架面积应达到2800m2。为了节省空间,此图书馆积极采用了大-中-小书库分类管理模式,使用后,藏书所占面积节约了30%,也就是说实际用于藏书的空间只需2000m2即可,起到了十分显著的节约图书馆空间的作用,降低了图书馆的空间压力,优化了读者体验。同时,电费开支也大为减少,图书馆的运营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降低。

4 结论

现代化背景下,知识在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而图书馆作为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图书馆发展中,空间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重要问题。随着图书馆藏书量的逐渐增加,存储空间不足已经成为了阻碍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原因,在这种情况下,书库管理模式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大-中-小书库分类管理模式是一种比较新颖的书库管理模式,应用在图书馆管理中能够显著降低图书馆的运营成本,提高图书馆的空间利用效率,还可以起到优化读者体验和改善图书馆服务质量的作用,对提高图书馆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综上所述,大-中-小书库分类管理模式在图书馆管理中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1]王慧.对UHF RFID在图书馆完全应用前景的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5(5):126-127.

[2]范瑞菊.如何在人性化服务中优化开架书库管理[J].学周刊:中旬.2015(4):221.

[3]郑强春,童俊,李征珍.浅谈图书馆流通书库管理——以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为例[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10):84.

[4]戴怀平.高校图书馆大流通模式下书库管理工作探析——以常熟理工学院东南校区图书馆为例[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5,17(1):168-170.

[5]姚杰.从哈佛的“九十九”个图书馆说起[J].浙江高校图书情报工作.2014(4):24-26.

[6]罗玉花.如何做好书库管理与读者服务工作[J].科技资讯.2014(21):197-198.

[7]喻立芹.浅析公共图书馆中文基本书库爆满现象——以福建省图书馆中文基本书库为例[J].福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4,35(4):19-21.

[8]徐小玲.浅谈图书馆流通与书库管理[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4(24):195.

[9]高峰.对高校图书馆书库管理的几点思考[J].网友世界.2014(13):41.

[10]罗会玲.制度推进高校图书馆创新书库管理模式[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4,26(5):194-197.

[11]汪红影.新建图书馆馆舍藏借阅咨一体化建设问题研究[J].兰台世界:中旬.2015(3):109-110.

[12]刘宏.图书馆管理政策探析[J].兰台世界:中旬.2015(3):121-122.

G2

A

1674-6708(2015)142-0043-02

甘朝鹏,大专,助理馆员,研究方向:图示资料、信息、管理等

猜你喜欢

书库图书图书馆
“人梯书库”丛书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图书馆
班里有个图书角
探析图书馆书库管理的新模式
“贲园书库”藏书楼及其藏书掠影
去图书馆
析天一阁新书库设计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