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思维定式 实现升级转型——从自媒体的发展看数字出版
2015-09-16黎捷
黎 捷
广东人民出版社,广东广州 510102
1 互联网让每个人都能成为出版社
人类基于自身特点,属于群居动物,我们在生活中互相依赖,与人交流沟通,逐步形成生活轨迹。在被誉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互联网发展时期,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播不再单一,而图书和出版在这个崭新的时代被赋予了新意义,在内涵不变的前提下,如何运用新科技新手段去展现内容,对于出版人来说是新课题。
自从互联网进入千家万户开始,网站都在努力为用户创造一个便利的传播途径,国内是从开始的社交软件的QQ 空间、邮箱网站的网易相册开始,到后来的公共平台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号,再到现在基于电商的微淘、微店,诸如此类的平台在通过评论、点赞等方式与看客进行互动,看客包括主人的亲朋好友、工作伙伴和无数陌生人。在这些网络平台发布文字、图片,无论原创还是转发,通过表达意见、抒发情绪、发布广告、推销产品等等行径,实际上都是在通过有形或无形的产品来传播自身的价值观。通过科技手段让更多人得知自己的想法这一目的,比以往消息封闭的时代更容易实现。
每个人都能成为出版社不再是遥远的梦,而是正在进行中的事业。编辑和发行是出版社的两项主要功能,互联网普及后,解决了发行渠道问题,每个人都拥有了简易的传播方式,能轻易地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把思想和知识广而告之,这便拥有成为出版社的初步条件。社会进步使普通民众的文化水平提升,向外界传播的欲望更强烈;科技进步使电子产品如电脑、相机等设备随手可得,互联网的普及为更多的人提供了技术支持。知识力量与技术条件完备的前提下,数字出版的发展符合时代的步伐,必然会成为主流趋势。
2 出版社在数字出版时代作出的应变
最近广西师范大学的理想国营销团队发出了一条招募信息,其中有两个职位是“数字阅读实习生”和“自媒体编辑”。其中,“数字阅读实习生”的岗位职责是:1)电子书的制作加工、质量控制,协助各数字出版平台顺利对接;2)监控、记录电子书的营销及销售数据,制作电子书版税结算;3)搜集整理国际、国内电子出版相关的新闻、信息;4)其他数字阅读的基础性工作。“自媒体编辑”的岗位职责是:(1)负责公司微信、微博、网站等自媒体的内容策划、编辑、运营以及后续优化和升级;(2)根据公司品牌及产品特点,运用互联网及自媒体,制定有效的品牌运营方案;(3)编写新书及各类活动的宣传文案。
作为行业表表者,理想国的这条招募信息透露了许多行业动向,值得关注。这是两个不同层次但目标一致的工作岗位,从岗位职责可以看出这个新生岗位的需求,当中有许多对传统编辑不曾提出的要求,对电子化、网站媒体运作等方面更有针对性。国内的先进出版企业已经意识到数字出版与自媒体的重要性,并在强化自己的团队,以应对行业的转型升级。另外,招募的这类型人才被划编于营销团队里,这种划分也有别与传统出版思维。资源共享是互联网时代的重要特征,作者、内容、渠道都是重要的资源,出版社、编辑垄断资源的局面被打破,在开放的市场经济竞争当中,营销成为图书销售胜败的关键。一个编辑对一个作者,背后是一个营销团队,这种做法更类似于经纪人模式。传统出版模式下的一个编辑对多个作者,多个营销人员卖整个出版社的书,正在被更众多书商运用的经纪人模式所取代。
3 自媒体改变生活
自媒体依靠着博客、微博、微信的发展在不断发光发热,众多的网站都在主动为普通人搭建网络平台,发布、传播信息,实现一定范围的推广,只需要轻点鼠标便能实现,出版社应该更好地利用这些免费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2014年的南国书香节期间,广东拙见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和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联合主办的跨界智慧分享平台“拙见”盛典办得有声有色。8月19日,“拙见2014年度盛典”在国际殿堂级剧场广州大剧院举行,演讲者包括知名作家莫言、香港知名导演许鞍华、观澜湖集团主席朱鼎健、例外及方所创始人毛继鸿、知名财经主播陈伟鸿等。就是这么一个上档次、上规模的类才能够确保原始声音素材的电平与其他的音频保持相互的一致,这样才有利于确保广播节目本身的音频质量不受任何的影响[2]。
总而言之,在音频素材的后期加工与处理中,需要保证电平与其余的音频保持相互之间的相合性,这样才能满足广播节目本身任务的质量。同时,也能够将其音频的质量提高,为听众奉献出一档高质量、高水平的广播节目。且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广播节目中所使用的录音技术也逐渐的广泛,这样也将声音制作与合成的渠道进一步拓宽,同样,也让后期对于音频素材的处理过程进行更进一步的简化,当然,这样的方式也将运用的便捷性提升到最高。所以,在原有的技术基础上,广播节目的音频制作相关人员就应该从新技术与新理论两个方式入手,并且尽可能地引入高端的设备,注重新技术的融入,做好尝试性的应用,才能让技术应用更加完善。
3.2 合理的利用音频工作站
在初步完成广播节目音频的制作与合成之后,相关音频制作人员就需要按照一定的技术原理,将所采访的音频素材直接输入到音频工作站之中,然后做好相应的加工处理。对于音频素材通过了剪接、复制、修改以及相应的粘贴等处理之后,可以由音频的制作者先进行试听,根据自身的感受来对合成音频做好更进一步的调整处理,并且不断地利用混合合成、淡入淡出等无损的操作方式,这样才能够确保音频作品本身能够满足试听的基本要求。也只有如此的方式,才能确保整个广播节目的完整性与连贯性,这样才能够让听众享受到最优质的听觉体验。
3.3 做好审核工作
对于广播节目而言,开展音频的处理工作是为了制作出一部能够让听众感觉到享受的广播节目。所以,广播节目的制作人员以及相关的音频处理技术人员就能够确保每一项工作的质量都能够得到保障。作为广播节目作品的最终审核人员,还需要拥有良好的把关意识,能够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来检查并审核合成节目,确保节目的质量不受任何的影响。在输出节目的过程中,也需要做好设备参数指标的选择,这样才能避免在音频输出的过程当中发生信息缺失的现象,这样也有利于广播节目整体质量的提升[3]。
4 结论
综上所述,广播节目的音频制作技术与合成的研究实际上是理论与实践两者相互结合的产物。作为广播节目的制作人员,就应该考虑到各个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从录音设施、录音过程当中所使用的以及后期的加工处理等方面入手,全面提高广播节目整体的质量。所以,在音频素材的制作与合成的过程之中,就应该确保音频本身的流畅性与完整性,这样才能够为听众提供最优质的听觉感受。
[1] 陈元,黄峥.浅议广播电台节目音频品质保证体系[J].数字化用户,2013(1):80-82.
[2] 雒仲楠.基于数字音频技术的广播音频编辑软件构建研究[J].艺术科技,2013(2):8.
[3] 马里.广播节目采访中音频技术的制作与合成[J].西部广播电视,2015(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