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柴达木:闪亮的民族文化之星(上)

2015-09-15甘建华柏树山

柴达木开发研究 2015年3期
关键词:柴达木蒙古蒙古族

甘建华 柏树山

2014年8月,客居德令哈蓝天白云大酒店,掀开窗帘眺望北面群山,我知道直线距离大约10公里外,就是苍龙一般的柏树山。它是祁连山脉的分支,因生长祁连圆柏而得名,如今成了德都蒙古原生态文化旅游景区。有一本《云中有座柏树山》宣传歌曲碟,主打歌作词秦建文,作曲傲日格勒,演唱者呼斯楞是一位来自内蒙古大草原的歌手。2015年五一小长假,友人斯琴夫去柏树山采风,微信照片上所见一棵棵柏树,就像一头头牦牛放养在山坡上。其时风雪弥漫,云雾缭绕,高原风光无限美,大型水墨画效果让人沉醉。而我所在的衡岳湘水,已是暮春时节,丽日晴空下,杜鹃花开得分外妖娆。翌日又有友人张珍连夫妇春游柏树山,但见固始汗大型群雕威仪千古,蜿蜒山路上方的雪山,“仿佛触摸到风雨飘摇的纬度”,“那里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固始汗

德令哈柏树山景区有世界上最大的固始汗主题雕塑,那是一组圆雕与浮雕相结合的写实性大型历史人物雕塑,青灰色花岗岩整体如一座座雪山连绵而成,展现了一代天骄的丰功伟绩和王者风范。雕塑中央是清初顺治皇帝册封的“遵行文义敏慧固始汗”,站像前倾,人山相融,造像年龄设计在五六十岁,表现固始汗(1582-1654)自53岁进入青藏高原,到62岁取得“护法神”全面胜利的巅峰时代。其身旁屹立左右两位将军,手握弓箭战刀,英勇强悍,表现其统领的卫拉特蒙古和硕特、准噶尔部两翼及其强大的军事力量。正面两侧以图画叙事的表现形式,从西至东依次表现固始汗一生中极具影响力的五件大事。背面浮雕以散文诗、山水画大写意形式,表现固始汗时期蒙藏人民和谐安康的生活场景,近实远虚的画面处理,让人仿佛置身于空旷辽阔的青藏高原。呵呵,看着图片写到这里我也是醉了,什么时候咱也去柏树山瞻仰一番,写一篇文章礼赞德都蒙古大英雄。

德都蒙古

德都蒙古(Deed mongol)意为上蒙古,因这一部分蒙古族生活区域地势高,并且离佛教圣地最近而得此名,主要指今青海境内所有蒙古族,以及甘肃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的蒙古族。知名历史学家芈一之教授说:“德都蒙古族人口数额目前虽然不多,但是追溯其先世在青海省以及在青藏高原广阔土地上的活动历史,则有声势显赫、主宰乾坤的岁月。”内蒙古文联主管主办、海内外公开发行的蒙古文期刊《花的原野》,1958年第7期和第10期,相继发表包·苏那木诗歌《我们青海的学生》,巴·巴图短诗《走进发展的道路》,拉开了德都蒙古当代文学的序幕。1974年第2期《花的原野》杂志发表齐·布仁巴雅尔《聚宝盆》,后被选入内蒙古中学教材,许多蒙古族读者通过这首诗,初步了解了“祖国的聚宝盆柴达木”。

巴布·拉哈巴苏荣

德都蒙古文学在蒙古国开始有所印象,主要是《德都蒙古神韵》一书的出版发行。这部以海西蒙古族诗人为主的诗集,选编了30多人100多首诗歌,2006年在乌兰巴托出版,也是海西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首次在国外整体、正规亮相的成功案例,蒙古国著名诗人巴布·拉哈巴苏荣在序中给予了高度评价。拉哈巴苏荣,生于1945年,曾任蒙古人民共和国作家协会主席,获得过美国国际大学博士学位,三次夺得全国“水晶杯”诗歌大赛冠军,先后被授予“蒙古国家功勋奖”及“蒙古国人民作家”称号,2007年在世界诗歌大会上获世界文学与文化协会所颁“杰出诗人”奖。作品有《巴布·拉哈巴苏荣抒情诗选》等7本诗集,以及6部歌剧、5部电影、36部儿童剧、5部舞剧、40多首歌词,诗歌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俄罗斯、保加利亚、日本、意大利、荷兰、美国、中国、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流传。海西州政府是否考虑考虑,给他授予一个奖项或头衔呢?那样对拉哈巴苏荣来说,也是一个国际性荣誉呢!

海西西

海西州都兰县是蒙古族歌曲的海洋、史诗的故乡,也是荡涤灵魂的圣地,倾听历史回声的殿堂。在放牧的草场上,在潺潺的溪流旁,我们随时随地都能听到优美的传说、远古的神话和富于哲理的谚语、格言,更能听到深沉激昂、寓意深远的歌谣,因此连国外的朋友都不远万里亲临其境。德国著名蒙古学家、世界蒙古学界领头人海西西(Walther Heissig)教授,曾经带着他的助手来到这里,听了《汗青格勒》史诗后,十分激动地对青海民族大学贾唏儒教授说:“你们真的很幸福,随时都可以享受到这种仙境般蒙古族文化的无穷神韵和美好的文化养料,可以自由接受灵魂的洗涤。我们则不行啊!就如同我背了一大桶青海湖的水,回到我的祖国,它却干涸了,谁也无法喝上一口,品品它的美味,吸吮它的营养。唉哟!你们真幸福啊!”

齐·布仁巴雅尔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文联成立于1981年8月25日,王贵如当选主席,张家斌和蒙古族作家齐·布仁巴雅尔为副主席。布仁巴雅尔出生于科尔沁草原,1965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只身来到柴达木工作,历任州民师教员、州翻译室副主任、州文教局局长、州蒙藏语文工作办公室主任、州委宣传部副部长、州广电局局长。从《瀚海潮》创刊中得到启示,他也萌发了创办一份蒙古文文学刊物、让世界了解德都蒙古的心思。1980年初,《花的柴达木》以内刊形式面世,多年后成为青海唯一的一本国内外公开发行、誉满蒙古族文坛的文学杂志。布仁巴雅尔为德都蒙古开辟的这片文学园地,迎来了德都蒙古文学的春天,培养出了许多作家诗人。他的小说集《夜明珠》及新近出版的《宝马》我没有看过,但在1978年6月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啊,闪光的柴达木》诗集中,读过他的爬山调《草原人民的决心》,其中两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呼啦啦的大旗舞东风,咱永远忠于毛泽东!”“一排排大雁飞得齐,咱决心步步紧跟华主席!”

察森敖拉

多少年了,我一直记得察森敖拉在某本书刊上的一句话:“大山挡住了视线。”他说的是自己的文学创作,其实也可以理解为中国文学界未能真正了解一位有着鲜明风格的青海蒙古族作家。察森敖拉,汉名张德成,1944年生于海北州门源县仙米林区,曾任中国作协第六届全委会委员,青海省作协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1990年夏天与之结识于互助北山林场,之后二十余年友谊不辍。2013年我策展“诗文风流·翰墨飘香——中国作家书画作品展”,得知他行草风格独标,赶快驰书相邀,铁骑南下,果然了得。他以小说成名,长中短篇均佳,多次获得全国奖项,尤以载于《芙蓉》杂志1984年第1期中篇小说《博音河哟,水晶晶花》最负盛誉。小说以草原上嘉朵寺活佛江嘉帕获释为引线,写出了一件近乎荒诞的冤案,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老牧民尼普登怀着沉重的内疚在自责,然而江嘉帕活佛却因往昔尼普登女儿奥仁索的死亡而悔恨,决心向欠了债的人们忏悔。一个少女真挚的爱情,唤醒了活佛心中的良知,使他从一个神回归于真正的人。小说整个基调深沉凝重,最后才显出亮色,震撼人的心灵。“博音河其实就是巴音河”,这是察森敖拉曾经亲口告诉我的。他的夫人是德令哈蒙古族人氏,拙著《西部之西地理辞典》中有关德都蒙古的几个地名,都是由察森敖拉转请岳丈完美诠释的。

伊德尔夫

海西州在2009年夏天,面向全国遴选20位“金色柴达木·文化使者”,名单如下:摄影家梅生、孙海波,歌唱演员蓝剑、齐峰、绍兵,演奏组合东方神骏马头琴,歌唱组合黑骏马,作曲家乌兰托嘎,音乐制作人郑文德,表演艺术家张保和,作曲家查干,书法家伊德尔夫、李忠超、单恒伟,书画家段明亮,作家郭雨桥,特型演员杜天清、曹志颍、卢奇,演员金铭。他们中有许多人是蒙古族和藏族,其中我所熟悉的伊德尔夫先生,汉名于富,中国作协会员,内蒙古书协理事,曾任包头市文联主席。他先后发表200多万字文学作品,出版《谁之过》《伊德尔夫小说选》等10多部文学专著,培植出了具有建树性内涵的“新荒诞小说”这株艺苑奇葩。书法作品章法工致,高古洒脱,雄浑苍劲,自成一家,出版过多部书法作品集,十余次参加海内外书展并获奖,且被美、韩、日、蒙及台湾、香港等地的机构和个人收藏。我在微信上问他缘何当选,他笑呵呵地回复:“海西州群艺馆馆长乌席勒向州政府举荐,当即获得批准。我是蒙古族人,我与柴达木有缘。”

张承志

2010年8月4日,大柴旦镇马海清真寺举行哈萨克阿訇穿衣仪式,居住在此的哈萨克族群众得西宁穆斯林兄弟60万元援建,终于拥有了自己的清真寺,迎来了一大宗教盛事。著名回族作家《北方的河》作者张承志应邀欣然撰写《马海清真寺兴建记》,记曰:“哈萨克牧民一支,世居于美丽天山。屈指近百年来,总为灾难纠缠追杀,不得已弃家东迁。颠沛流散,血泪洗面。幸而2000年世纪改变,终得定居于马海祁连。此地寒苦缺水,碱土草衰,牧民难牧,百事唯艰。一心仰仗安拉拨转命运,虽常举两掌向天,却并无礼拜之所。兄弟处境穷窘,天命不许旁观。西宁穆斯林闻风而起,倾节衣缩食之储蓄,献扶贫救苦之真情。信者举意,重如山峰。一旦决心,岂惧蚊虫?千里驰援,野宿大漠,其中故事,感人肺腑。一年倏忽,清真寺拔地而起,亘古荒漠,如神话显现人间。满腹话语,难以尽表,洞知一切,唯有安拉。谨勒石以铭记,任历史予定评。”

苏干湖畔

偶然间看到一条微信,说是青海省文联、青海省作协编选《青海,我的家园》一书告竣,将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年内出版发行。今生与青海结缘,在那儿留下了一生中难以忘怀的生命屐痕,现在虽然回到湖南衡阳,但回望过去的日子,高海拔的大陆业已悄悄拔高了人生的高度,青海成为我永远的心灵家园。于是,赶忙给省文联主席班果、省作协主席梅卓短信,询问可有补救措施。班果当即回复,欢迎我加入本书作者队伍,并说已经通知梅卓安排。梅卓回复,交由省作协办公室主任、本书责任主编邢永贵处理。遂将发表于《西北军事文学》2014年第4期6000余字散文《苏干湖畔听涛》,修改压缩为1600余字的《苏干湖畔》,期望更多的人关注哈萨克族兄弟安居的那片乐园,关注他们苦难辛酸的过去与幸福安详的今天。

柴达木罕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1980年到柴达木西部,拍摄一部《漫游柴达木》。曾与乌孜别克族阿吉老人共同奋斗的老友、时任青海石油管理局局长尹克升,领着其次女柴达木罕到石油勘探区域各个井场,讲述柴达木石油的开发史和远景规划。在跃深7井拍摄喷油镜头时,正巧一阵旋风刮来,黑色的原油喷了尹克升和摄影师满头满脸,也喷了柴达木罕一身。尹克升关切地问:“衣服弄脏了吧?”柴达木罕则高兴地说:“今天我才真正嗅到了石油的芳香。”她随后写了一篇散文《我的名字叫柴达木》,说:“爸爸与石油结下了不解之缘,我与石油也有着特殊的感情。”“至今我的衣服上还留有斑斑油迹,每当看到这些油迹,就激发起我对柴达木这个聚宝盆,对石油的深深爱恋。”柴达木罕1983年担任花土沟镇副镇长,1985年随夫买买提·依明调往新疆库尔勒,退休前是中石油塔里木公司工会副主席。

斯琴夫

海西州文联主席斯琴夫的微信内容丰富多彩,而且准确迅捷,是我了解柴达木盆地变迁及其德都蒙古文化生活每天必看的内容。2015年4月18日,微信说在州委、州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海西州德都蒙古文化研究会将于7月1日创办《德都蒙古》(汉文)综合人文杂志,以宣传德都蒙古文化,培养德都蒙古文化人才,展示德都蒙古民俗风情为办刊方向,杂志定位“当代、人文、民族、交流”,是对区域民族文化的大力宣传和崭新解读。《花的柴达木》是蒙古文期刊,我辈云里雾中;《德都蒙古》针对汉文读者群体,吾侪义不容辞,当即下单:“月底寄去一篇《德都蒙古文化笔记》。”斯琴夫大喜。

季节与作家

美国CNN2014年7月评选“世界最美的民族”排行榜中,蒙古族名列第四,前三名分别是巴西、新加坡、牙买加。巴西是团队运动——足球方面非常突出;新加坡是礼貌——纪律性方面特别突出;牙买加是擅长跑步——运动能力方面非常出色。蒙古族在生存能力、适应能力及遗传基因等方面脱颖而出。其实蒙古族这个能够让雄鹰变成家兽的民族,他们的文学成就也让人刮目相看。《季节与作家》是蒙古国一个大型文学类刊物,专门介绍世界各地的蒙古族作家、诗人及其作品。斯琴夫作为中国青海德都蒙古被推荐介绍的首位代表性诗人,“看到鄙人简介和诗歌作品首次在境外杂志刊登,感到有点意外和惊喜”。后经了解,这是现居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的青海籍青年诗人巴·布尔格德等海西同胞们,鼎力推荐并把其诗歌转换成斯拉夫蒙古文发表的。

吻醒柴达木

斯琴夫以诗起家,《高原》一诗被收入西北省区高等学校《蒙古文学选》教材,却以歌词创作闻名遐迩,出版过《离天最近的山》《吻醒柴达木》两部诗集。前者是一部母语专辑,未见;后者是一部汉语专辑,获赠,内有30首歌词,诗集名字也是其同名歌碟的名字。这些歌词写得非常优美,加上作曲家的二度创作和歌手的激情发挥,把他对故乡土地的爱演绎得淋漓尽致。最近一年时间,开车时每天必听《吻醒柴达木》。那天在海西州文联办公室,斯琴夫给了我几本这个光碟,内有26首歌曲。其中许多歌曲像《做我的爱人吧》很忧伤。而忧伤的民歌是颇具生命力的,最适宜在高速公路上静赏,身在南方心却飞到了遥远的青藏高原——获赠的其他朋友也有类似反映。

斯琴朝克图

斯琴夫赠我音乐光碟中,有一首由他作词、斯琴朝克图谱曲的《情人湖的传说》,演唱者是海西州民族歌舞团青年歌手宽乌英、青明。嗬!斯琴朝克图名气够大,当代蒙古族最红的作曲家,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其代表作《蓝色的蒙古高原》《我和草原有个约定》等,可以说是传唱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甚至今春在台北街头我都听到了。斯琴夫与他先后合作两首歌曲,另一首是《金色家园》。2007年初,时任德令哈市委常委、副市长的斯琴夫,出于工作需要和为家乡留点什么的想法,创作了《金色家园》,但一时没有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恰好那年五一长假,著名作曲家乌兰托嘎一行来海西采风,斯琴夫负责接待和踩点,同时整理几首歌词给了他们。乌兰托嘎叫斯琴朝克图选一首谱曲,他二话没说,第二天就谱好曲子哼给他们听。斯琴夫高兴得在晚宴上除了多敬几杯酒,什么感谢话都没说出来。朝克图唱起来时,斯琴夫已经酒醉、心醉得不成样子。临离海西前,朝克图将正规写好的谱子留给了他。斯琴夫自己唱会了,委托在广州的香港著名音乐人郑文德配器,并请藏族歌手东安尼玛、四川女歌手吕菡婷分别演唱,却因他俩没能领悟歌的内涵而感觉不佳,郑文德建议找当地蒙古族歌手演唱。海西本土著名歌手贾纳应声而出,在首届柴达木民族文化艺术节闭幕式上演唱,赢得了观众们热烈的掌声,最后上了央视《激情广场——大家唱》节目。嗣后斯琴夫根据友人的建议,自己试唱录音,搞了一个“斯琴夫版”的MTV,当地、网上广为流传,成为手机彩铃的推荐歌曲。

金色的德令哈

斯琴夫歌碟中最末一首《金色的德令哈》,却是其众多柴达木题材歌曲中作词最早的,业已成为一首经典歌曲。它有3种不同的版本,作曲都是海西名家王家虎,演唱者分别是德德玛、焦亚兰、青明。德德玛大家都知道,焦亚兰是柴达木女中音歌唱家,青明则是一位青年女歌手。天下微信有点乱。有人把焦亚兰版本误写成斯琴夫演唱,弄得他怪不好意思的,到处向人解释:“我仅仅是歌词作者,为这首歌曲的包装推介,只不过倾注了一点心血而已。”我则微信戏谑道:“谁叫你是蒙古族著名歌词作家?谁叫你是海西文坛祭酒?有事你得扛着!”

塔温陶里哈

阅读斯琴夫诗歌《在塔温陶里哈遗址上的呻吟》,沿着岁月的走廊寻觅那被遗忘已久的村落,我才知道都兰县境内诺木洪文化果然辉煌灿烂。诺木洪文化相当于中原地区青铜器时代晚期文化,距今3000年左右,遗址和出土文物证明古诺木洪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方面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彻底否定了“柴达木自古无人烟”的说法。境内有一个塔温陶里哈(Tawen Tao le ga),蒙古语意为“五座沙包头”,1959年考古发现,2001年6月25日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却被音译成“塔温搭里哈”,意为“五个头”,并立了一块碑铭。斯琴夫叹息道:“虽然是一字之差,但完全改变了蒙古语的原意,已成为无法挽回的文化损伤。”

下期请继续阅读:(中篇)

猜你喜欢

柴达木蒙古蒙古族
柴达木映画
柴达木映画
蒙古靴
柴达木映画
柴达木映画
蒙古正式废除死刑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当选名单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委员会候补委员当选名单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当选名单
论蒙古族长调的地区性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