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谜的结构
2015-09-15江更生
江更生
我们接触到一条灯谜,就会发现它至少有三个组成部分:一个是出谜人写的题目文字,灯谜术语叫做“谜面”或“谜题”。一个是写在谜面下面提示猜谜人答题范围的语句,灯谜的术语称为“谜目”。因为灯谜是一种传统的文字游戏,在标谜目时,往往把数目字后置,如“打某某一”或“打某某二”等。分明有古汉语句子中数字后置的痕迹,如“车一”“马二”等。另一个是该谜题的答案,灯谜的术语唤成“谜底”(以后另作专门介绍)。举个例子说明,如:
告捷(打中国电影导演一)
陈凯歌
例谜中,“告捷”为谜面,括号内文字为谜目,“陈凯歌”为谜底。题目“告捷”,它是公之于众的文字,首先映入猜谜者的眼帘,故而有“谜面”之称。前人对谜面曾有许多清规戒律,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必须用成句,也就是一定得字字有来历,非诗即文,或是现成的辞藻,绝不允许制谜者杜撰文词。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此禁渐被打破,只要成文即可,已不管是前人用过的名句还是今人现撰的词语,但是切忌生造胡编。
至于灯谜的谜底,原则上一条灯谜只有一个谜底,不能同时出现两个。有时会碰到一种集锦式的谜底,将几个词串在一起与谜面扣合,这个仍然算一个谜底,因为它仅是一次性符合谜目要求去吻合谜面。例如:
集思广益(打《红楼梦》人物二)
谜底:赖大家的、智能
谜面是句成语,意思是“集中众人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谜底经过别解后的意思则为“依靠大家的智慧和能力”,二者的意思正好吻合。尽管谜底包含两个《红楼梦》人物,但是连缀一起扣合谜面的,而不是分开各管各地去扣的,所以并无不妥之处。
然而,也可能会有这么一种特殊情况,即一个谜面会猜出两个不同的谜底。真可谓出谜者见仁,猜谜者见智,一谜出现了两个底。那我们就得权衡哪个扣得贴切,得提倡虚怀若谷的精神,出谜者不必固执己见,而应从善如流,让佳者为底了。
笔者曾在某次谜会上出过这么一条灯谜,谜面为“两所学堂”,要求打二字出版名词一。我原先的谜底为“二校”(注:本义为“第二次校对文稿”)。孰料有位灯谜爱好者却猜作“校对”。这里的“对”别解为一对,整个谜底作“学校有一对解,两个字都别解得很巧妙,显然比我原先的谜底高明得多。于是我奉上了两份奖品,以表服膺。
另附灯谜二条,大家在茶余饭后,不妨猜上一猜,领略一下灯谜的妙趣。
早不说晚不说(打字一)
琴盒(打成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