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时代人物》
2015-09-15金乾生
金乾生
第一次看到《时代人物》,眼前有一亮的感觉。不是因为封面,也不是因为装帧,而是因为她的内容既有热点和疑点,也有深度和广度,丰富多彩,耐人寻味。
《时代人物》引发我的兴趣,则是因为她出在陕西,这多少让我有些出乎预料。作为中国文化的源头,陕西人一直是引以为荣的。我去外地出差时,曾经在饭桌上听人讲一个段子:北京人看外地人就像下级,上海人看外地人就像乡下人,广东人看外地人就像穷人。讲段子的一看我是陕西人,就问:你们陕西人怎么看外地人?我不假思索就说:陕西人看外地人像没文化的人。骄傲需要依据,没有依据就是自大。说实话,这些年来,陕西虽然不乏大作家、大学者,但却一直没有一本在国内有发行量和影响力的刊物,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硬伤。正因为这样,当得知《时代人物》出在陕西的时候,我自然是精神为之一振的。
走进《时代人物》,是因为她的办刊宗旨里有一句话:与全球思想者同行。这句话听着有点大,但却深深地触动了我的神经。思想,对于中国人来说,是至高无上的,是用来学习、尊崇和贯彻、落实的。一本杂志公开宣称要与全球思想者同行,是需要足够的勇气的。我是习惯了思考的,总认为思想不是一般的想法和观点,而是经过分析研究、推理论证、认识揭示、实践证明,形成理论体系,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中国人最缺乏的不是方术,更不是浮躁,而是思想。因此,我虽然公务繁忙,但还是乐颠乐颠地参与到办刊中来,并为她写点专栏什么的。与《时代人物》难以割舍,还是因为那一群人。出品人王西京,虽不管具体事,但就像一尊佛,有求必应。他是名人,大画家,省美协主席,早已功成名就,但仍以年近古稀之身,扛起文化发展振兴大旗,自筹资金,创办了《时代人物》这本杂志,并下定志在必得的决心,倾心竭力。他既要创作,还要兼顾行政与社会事务,日常之忙碌、时间之紧张可想而知,但杂志社每遇大事、难事,他都是随叫随到,出面化解。这样的情怀、担当、投入,怎能不让人敬佩!社长兼总编辑马川,献身媒体多年,一腔热血,满怀抱负,大有不办一本优秀杂志誓不罢休的气概,明知纸质媒体每况愈下,还要逆势而上,带领一帮朝气蓬勃、激情四射的年轻人,奋力拼搏,采访编辑、出版发行、管理运营、策划组织活动、新兴媒体探索,事必躬亲,殚精竭虑,把健康都豁出去了。还有薛晓燕,被马川称之为恩人,作为德高望重的资深老报人,从公职位置退下来,不计名利,不辞辛苦,主动作为,承担了大量具体工作,为把握杂志的正确方向、确保杂志的品位质量付出了太多的心血。杂志社人不多,待遇也不高,或稍有了解,或耳闻目睹,谁能不为他们执著的追求和事业心而感动,或多或少地为他们做点添砖加瓦的事情。
经过五年孜孜不倦的努力,《时代人物》已经独树一帜,成为集政经商文为一体的高端平台,每一期都是一场思想文化的饕餮盛宴,每一场都是精英荟萃的精彩演出。随着理事会的成立和研究院的运作,《时代人物》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站在新的高度,成为政界、商界、文化界的智库,成为贯通“一带一路”、连接历史与未来的思想纽带。
五岁,对人而言,还是幼儿,对《时代人物》来说,才刚刚起步。互联网时代瞬息万变,前進的道路艰难曲折。我为《时代人物》所能做的事有限,但我会像大家一样尽心尽力。祝愿《时代人物》越办越好,越长越帅!
(作者系产业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