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完善施工企业风险管理措施

2015-09-15区艳芸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2015年7期
关键词:风险管理

区艳芸

摘 要:本文主要对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理论及风险管理理论的内涵、特点进行阐述;对风险管理进行分类,运用内部控制理论和风险管理从施工企业的角度,对工程项目风险予以研究。

关键词:内部控制理论;风险管理理论;风险管理

施工企业的内部控制要求企业管理者应当具有总体经营战略意识,积极识别工程项目中的各种风险,尽可能的避免风险的发生。相对于内部控制而言,风险管理重视的是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的全过程,并将企业内部控制与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相融合,实现相辅相成。

一、施工企业内部控制

(一)企业内部控制内涵

对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即是以施工前进行的可行研究调研、勘察和图纸的设计为基础,全面考虑施工企业投资金额大、建设工期长和施工整个过程中存在的诸多不确定风险因素的特点,定期、并分阶段的监督、检查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的整个过程进行,若发现偏差,及时改正或改进。

(二)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的特点

施工企业必须考虑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制定内部控制的方式和方法,否则,施工企业的内部控制效用将难以发挥。施工企业在生产和经营等方面的特点有别于其他企业。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施工企业的工程项目投资较大,施工周期长;第二,施工企业的业务领域分布较广,涉及多个地域,工程点多;第三,现场施工,露天作业;第四,施工企业一般只生产单件产品,对单件产品不进行重复生产。这些特点为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再加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因此,如何改善对施工企业内部控制俨然是施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问题。

二、施工企业项目风险管理

(一)施工企业项目风险管理内涵

施工企业项目风险管理包括识别、评估和控制过程,是伴随着项目市场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各国学者先后进行了多种风险评估模型和技术方法的研究。如1976年美国PMI编制了《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MBOK)论述了项目管理的框架结构,而我国在2006年发布的GB/T50326-2006《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也提出,为进一步提高施工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必须进行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识别、评估和过程控制。

(二)施工企业项目风险的特点

从施工企业的行业特性和风险管理角度来看,施工企业的风险在于工程项目首先要面临一般的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信用风险、质量风险、以及政治风险、汇率风险、文化差异风险等。其次,还将面临由自然界不可抗力带来的较高的工程风险,及承担工程质量和安全事故的风险。此外,由于工程风险具有较高的关联性,不可避免的会延缓工期,影响工程质量,增加企业成本。

(三)风险管理程序

施工企业风险管理程序主要为四个: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和处理和风险管理后评价。

1.风险识别

全面分析工程项目存在的风险以及可能发生的损失。将归纳整理各种可能发生的潜在风险,识别出影响生产经营产生的最大风险点。主要内容包括:确定风险来源,明确风险特征及对工程项目将造成的影响;进行数据分析,讨论可能存在的较大风险,并向相关专家咨询。

2.风险评估

定性、定量的对风险进行评估,计算风险发生概率、风险造成的损失程度和风险的等级等。主要方法有专家打分法、蒙特卡洛分析法、风险评估系图法、敏感性分析法等等。

3.风险应对和处理

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计划,并付诸实施。主要方法有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转移和风险自留四种。

4.风险管理后评价

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风险管理者必须时刻关注风险管理过程的执行情况,对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督,及时修正和调整。风险监察者定期检查,保证控制建议的效实,通过对设计方案的调整,改善风险管理的过程,以便从容的应对随时会发生的风险。

上述的四个风险管理过程覆盖了整个施工企业的各个部门。因此,需要保证风险管理程序在企业的各业务层面的深入,并有效的执行。

三、完善施工企业风险管理的措施

(一)公司管理运营

企业的管理层首先应该充分认识到风险管理的价值,并引导公司各层级的管理人员正确的执行公司的风险管理政策,由此共同创造和保持价值。

(二)专业的人员保障

企业应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或岗位,配备专业的人员开展风险管理工作,并适当的提供有关风险管理技巧和风险管理意识的岗位培训。

(三)总承包与分包风险管理

在国内外建筑市场逐步发展和深化的背景下提出了工程项目总承包这一组织运作管理模式。即是指承包商接受业主的委托,按照工程项目合同相关条款的约定,对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采购、施工、验收等一系列全过程进行承包管理,并且承包商对业主对工程的质量、成本、安全等负责。通常,总承包商还可将部分施工工作发包给具有专业资质的分包商,这赋予总承包商更多的管理权限同时分包单位的履约情况常常构成施工过程中的分包风险。工程项目总承包与分包风险管理是个动态管理过程,面临着各种各样外部因素的影响。

(四)工期管理流程风险管理

施工企业工程项目工期管理控制既要保证工程质量、工程成本不超支也要保证工程项目的如期完工。因此,需要抓好过程控制。在项目工期随时对风险因素进行拆解和分析,加强各要素的管理,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监督措施,有计划的控制工程进度和成本等。并且,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实际工程进度与计划进度存的差异进行差异,及时做出应对,并总结经验和教训,从根本上解决工期拖延的问题。工期控制过程贯穿于工程施工全过程,作为工程工期控制的主体,每一个项目部都应对工期控制随时监控,对施工过程中涉的多个不确定风险因素及时发现问题并修正。此外,工期控制与成本控制和质量安全控制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需要科学的调节各个环节之间的关联性。

四、结束语

总之,将内部控制理论和企业风险管理理论相结合,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充分将其运用到施工企业工程的项目管理工作中,实现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倩.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与防范措施[J].商品与质量:房地产研究,2014,(5):66.

[2]林松.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研究[J].建筑知识:学术刊,2013,(4):229.

[3]杨永红.电力施工企业的风险管理与预防措施[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2,(3):219-220.

猜你喜欢

风险管理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财务会计风险管理研究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本地化科技翻译的风险管理
审判风险管理初探
风险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风险管理应用于长期照护患者跌倒预防的探讨
新版GMP中质量风险管理实施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