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英,秋英
2015-09-15湖北马奇朵
湖北/马奇朵
秋英,秋英
湖北/马奇朵
第一次去青藏高原,是在十几年前的9月。那时我国北方地区都进入初秋了,而青藏高原此时正是短暂美丽的夏季。广阔无垠的大草原上牛羊成群,溪边草地上散落着牧民的帐篷;草原上各种野花正次第绽放,姹紫嫣红。那份辽阔和闲适,使人忘记了路途的遥远,沉浸于这些大自然的美景中。
一直走到黄沙万里的嘉峪关外,高高的城墙门洞和青石砖,都还遗留着岁月的痕迹,车轮的印痕。沿着内城墙穿越风尘仆仆的城楼,感受得到千年尘土的气息,看得出楼台曾有的精雕细刻,历经了风沙的苍凉,显得悲壮而辉煌。那时候很多野花都还不认得,而其中有一种野花,总是固执地伴随着我们的青藏高原之行,让人无法不注意到它的美丽存在。路旁或者溪边哪怕田埂,不时就可以看见它摇曳的身姿。后来我才知道,它的中文名叫秋英,当地也叫八瓣梅,也有叫波斯菊的。这些秋英,有着从娇艳的深红到清丽的粉白,映衬着古老的嘉峪关城墙,仿佛是阅尽沧桑的一种时光的见证!那种景象,美到屏息。
2013年8月再去西藏,又是高原的夏天。漫山遍野笔直的黄芪正在怒放,山坡都仿佛一片一片被浅紫覆盖;美丽的羊湖旁边更是让人心醉的各种马先蒿的海洋,黄的是斑唇马先蒿,玫红的是大唇拟鼻花马先蒿……简直就是争奇斗艳。而那些遍地可见的秋英,依然是满怀质朴,与世无争地绽放,从来都不抱怨它们生在如此严寒的地带。它们枝茎柔弱,头状花序着生在细长的花梗上,花瓣尖端有缺刻,花瓣一般8枚,有非常丰富的颜色。叶片都是开裂成丝状线形,但仍然耐得住高原风寒,尤其是在高原强烈的光照下,开成花海的各色秋英,极为上镜,拍下来怎么看都是柔弱但不失挺拔,摇曳却也有风骨。
在西藏,很多植物都有美丽的传说。藏族是个爱花爱唱的民族,其中有着最多传说也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被寄予很多美好愿景的格桑花。传说中,不管是谁,只要找到了八瓣格桑花,就找到了幸福。秋英(波斯菊)曾经也一直被认为就是传说中的格桑花,大概也是因为它喜爱高原的阳光,也耐得住严寒,于是成了高原上生命力相当顽强的美丽野花的代名词。
至于藏族人民所指的格桑花,究竟是哪种花,其实也是存在很大争议的。藏区流传的有关格桑花的传说很多,在这些美丽的传说中,格桑花是作为一种精神和情感寄托,存在于藏族人民心中的。在西藏的扎什伦布寺时,我把拍的秋英请教过在那里学经的一个喇嘛。也许是语言交流有障碍,他不大明白我问的是什么意思,比划了半天他很含糊的表示,这个大概可以算做是我们认为的“格桑梅朵”,但也不是真正的格桑花。“格桑”在藏语里的完整词是“格巴桑布”,“格巴”是时代、世代的意思,桑布是“昌盛”的意思,“梅朵(梅德合)”是花的意思,所以格桑梅朵连起来是指美好时光、盛世之花或幸福之花,寄托着藏族人民期盼吉祥和幸福的情感,是个广义的象征,也就是说泛指,而不是特指哪一种花。
不管秋英是不是被藏族人民视为象征着爱与吉祥的幸福之花,但每一次见到它,仍然无法忽视它的美。尤其是在西藏,野地里到处都能看到大片的秋英,从白色到粉色,紫红到深红,肆意怒放。现在也有栽培的重瓣品种做切花材料了,很多城市的草地边缘或者花境,只要阳光充足就可以成片生长,也有加上黄秋英的,色彩更加丰富,作为景观背景也是相当漂亮,颇有意趣。
还记得在布达拉宫的沿路,那里自然生长着让人眼花缭乱的各色秋英,镜头下很难取舍哪一朵才是最美的。因为它的每一个角度都是如此生动,白的圣洁,粉的娇嫩,红的热情;单朵的孤高摇曳,成片的迎风招展。不过,我比较中意布达拉宫后山的那几朵像是落单了的秋英,映衬着蓝天和白墙,想到传说中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是从这后山逃走,雪地里他的脚印出卖了他的行踪……仿佛这里的秋英更让人感觉到世事更迭,而万物依旧。这种心情,大抵就像是仓央嘉措有一首不算太有名的诗云:
我终于明白
世间有一种思绪
无法用言语形容
粗犷而忧伤
回声的千结百绕
而守候的是
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