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寻踪

2015-09-15李妍婕

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蜀绣油纸伞文化遗产

李妍婕

精湛的蜀锦技艺、醇香的泸州老窖、奇妙的川剧变脸、柔美的分水油纸伞……8月2日至7日,全国50余家网络新闻媒体走近四川,他们惊叹于川酒、川剧、蜀绣等独特的文化魅力,对千年古蜀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称赞有加。

那么我省在立足“传承珍贵文脉、守护精神家园”的基础上,怎样构建非遗体系?在非遗传承保护方面做了哪些创新?如何开发利用非遗呢?

摸摸家底,数数宝贝

上百年来,泸州市江阳区分水岭乡一直坚持用传统工艺制作分水油纸伞,在经历了兴盛、衰落、再兴盛的发展后,如今,第六代传承人毕六福通过“分水油纸伞传统制作技艺”传承基地,对这一古老的传统技艺进行重新演绎和传承。

现在分水油纸伞每年生产约10万把,年销售额达上千万元,这些产品除了在全国各地销售外,还销往英国和东南亚等地。

像泸州分水油纸伞这样的文化瑰宝,也经历过曲折发展,那么我省其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况如何?

四川省文化厅非遗处处长林彤表示,“我省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然而随着现代化生活方式的改变,这些文化遗产却在以惊人的速度消逝。”为了更好地保护与传承四川悠久的历史文化,从2007年起,在全省范围内展开了大规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整理工作,对散落在民间、濒临失传的传统艺术进行了收集、整理,川剧、蜀锦、蜀绣、绵竹年画、藏族唐卡、彝族火把节、羌绣等一批具有四川民族地域特色、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文化遗产,逐步被纳入了四川省乃至国家文化保护的视野。

截至目前,我省已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项目4项(羌年、格萨尔、蜀锦、皮影),国家级非遗项目139项、省级522项、市(州)级1432项、县级5076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69人、省级682人、市级1478人、县级4326人。

除此以外,全省新建了成都国际非遗博览园、省非遗保护中心等大型非遗场馆和以成都蜀锦博物馆、绵竹年画博物馆、茂县中国羌族博物馆为代表的160余个各具特色的非遗博物馆、民俗博物馆、非遗展示中心、传习所。

人人都是传承者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的传家宝,保护和传承好非遗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首要任务。”四川省非遗保护工作相关负责人介绍,非遗保护,最重要的就是“传承”。

而如何将古老技艺传承下去,许多非物质传承人都在竭尽所能地做着各种尝试。藏羌织绣国家级传承人杨华珍筹建了一家藏羌织绣博物馆,并建成一个集传承、展示和销售为一体的基地,先后培养了几十位徒弟,在汶川县映秀镇组建了中国汶川藏羌织绣传习所,通过培训,带动一千多名农村妇女走出了一条依靠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居家就业、在家致富”的康庄大道。

省政府建立了省、市、县三级非遗保护工作机构、工作队伍以及四川省非遗保护协会,全力动员高校、科研院所等社会各方力量,在全国率先设立了13个单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并设立非遗保护专项经费。而非遗进校园、进社区等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也逐渐常态化。

“转龙山上书声朗,柳呀柳莲柳呀;鹿溪河畔桃李芬芳,荷花一朵莲呀海棠花;辛勤的园丁儿育人忙,柳呀柳莲柳呀……”每天早上第一节下课后,这曲轻松欢快且具有民间乐调的《百小赞歌》在泸州市泸县百和镇中心小学校园响起,操场上,上千师生整齐地跳着莲枪舞,这不是学校组织的文艺表演,而是学生们利用大课间活动时间普及推广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和莲枪。

作为第五代传承人,楚泽甫手下带了一帮小徒弟,他们都是小学生或初中生, 14岁的男娃谢秋汗是其中之一,他告诉记者,平时师父的要求比较严格,训练也有些辛苦,但他始终兴趣不减。在他心里,有一种对非遗传承朴素的责任感,而周围的小伙伴也抱着相同的想法。

如今,百和镇所有中小学校均把莲枪舞引进校园,在大课间活动中作为首个项目进行表演,意在把民族文化资源融入中小学教学过程。

另外,像四川竹琴、清音、车灯、金钱板等传统艺术也常常走进社区,为社区群众带去老少皆宜的非遗精品节目,不仅丰富了他们的文化生活,也扩大了非遗的影响力。

让“非遗”活力四射

蜀锦、蜀绣、银花丝这些手工艺品曾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随着时代进步,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这些手工艺品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

然后当古老的技艺融入了现代生活,又重新焕发出活力。

银花丝不再是摆件,而是与紫砂壶混搭,成为银花丝茶具;电脑包配上蜀绣芙蓉花,一下子变得淡雅高贵;台灯上的蜀绣川剧脸谱,让成都元素无处不在;漆器文房四宝让人感觉很潮。在全新的设计下,非遗也能焕发如此强烈的生命力。

这只是激发非遗活力的一个缩影。

在诗仙故里江油青林口,其中国传统村落的特色文化形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抬戏两者融合发展,互相滋养。青林口的“诗意文化”成为高抬戏的传唱形式和表演内容,高抬戏成为“诗意文化”民间传播的重要手段。

他们将李白的《访天山道士不遇》《客中行》《独坐敬亭山》等诗歌;《谪仙的传说》《铁杵磨针》《仗剑去国》等极具故事性的传说,改编成戏剧脚本,再通过高抬戏独特的表演形式,让游客在欣赏传统村落的同时,又感受了高抬戏文化,让非物遗产成为传统村落的文化符号。

9月11日,两年一度的第五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将在成都举行。如今,已经连续举办了四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不仅成为拉动全省文化旅游的新亮点,更成为聚集国内外非遗资源,扩大提升四川非遗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激发非遗创新活力,展示四川文化建设的新成果、新形象的重要平台。(责编:彭纳)

猜你喜欢

蜀绣油纸伞文化遗产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Task 3
泸州油纸伞
从鉴赏到实践:刺绣的文化底蕴与“生活世界”传承
拾针捻彩画春风 情针意线盼传承
Tough Nut to Crack
油纸伞的守望者
油纸伞下的四月
蜀绣传承人郝淑萍
文化遗产与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