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守望者的莆田

2015-09-14李钰陈曼欣

中国国家旅游 2015年7期
关键词:马兰龙眼莆田

李钰 陈曼欣

莆田位于福建中部沿海地区,西依戴云山脉,东邻台湾海峡,夹峙在福州与泉州之间。现代莆田以重商闻名,它独特的人文气韵为外人所不知。当地有这样一群人文守护者,以不同的方式挖掘、保护红砖厝、方言民谣、龙眼木雕等莆田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经由他们,我们可以重新感知一地文化的兴味和温度,也得以发现更多文化自觉的可能性。

外婆的故事

涵江位于莆田东南沿海,是福建少见的水乡,河沟纵横,舟楫穿梭,闽中著名的三江口港扼木兰溪入海口处。看看赤溪、梧塘、江口这样的地名,对此地的地理格局就可略知一二。

处在城市化进程中的涵江,保留着城市蜕变的痕迹,还可以找到老莆田的韵味。

涵江老城,一条绿水穿城而过,每隔数十米就有石桥,水边的老榕树垂下枝条。传统民居依水而建,靠水民居和山地民居风格不同,开放、宽敞,最适合做水路生意——这也是当年涵江号称“小上海”的原因,20世纪二三十年代,涵江水路贸易繁荣,范围覆盖东南亚地区,当地新兴的巨贾纷纷修建大宅,留下了不少红砖古厝。

涵江下洋地区有一座名为“马兰客”的红砖厝,是我外婆家的宅子。2014年春天,我坐在“马兰客”的埕里,听外婆讲述这处宅子的往事。

外婆姓林,名灶治,“马兰客”是她的父亲——也就是我的太公林天顺20世纪30年代修建的私宅。

1919年,太公25岁,只身一人去南洋闯荡,在印尼经营自行车零配件的批发生意,店名叫“义和兴”。他是个严肃的人,不爱说话,但心地很善良,做生意起早贪黑,很拼命。外婆1岁时,太公将全家都带去印尼,她在那儿吃咖喱、学番话、看父亲和外国人谈生意,那是她一生中非常美好的回忆。外婆在印尼待了12年,1936年春天,随着一批在南洋做生意的族人坐船回国。

如今在“马兰客”大门的内额可以见到“义和堂”三个字,是太公当年在印尼的堂号。但当时乡邻更习惯称这座宅子为“马兰客”,“马兰”是莆田人对南洋的旧称,“马兰来的客”指的就是太公和他的族人。

外婆说,以前都是穷人才下南洋,筚路蓝缕,积攒家业,之后大多数人选择衣锦还乡,在家乡置地、建宅,颐养天年。太公便是其中之一,他选在靠近闹市又带有乡野风韵的下洋村起厝(建房),“听说共花了四万两白银,都是父亲自己辛苦得来的血汗钱。”

“马兰客”坐南朝北、占地两亩有余。前半部分是埕院,“埕”是旧时大户人家建立私宅时都会设立的院落,是住宅内外部空间的连接,可以在这里莳花弄草、凉风夜话。埕院两旁是护厝(住宅两侧东西朝向的长屋)式下问。“马兰客”的后半部分是七间厢正厝,外加一座西护厝,中西合璧,设计得十分巧妙,再往外就是院前的围墙和大门坦了。大门坦有两层,顶层为一座四柱歇山顶的凉亭。

“那时候年少,只是看着盖房子好玩,不知道盖这么一栋大房子要费多少心思。”外婆说,房子是永泰的师傅设计的,图纸一直改到第五回,太公才点头觉得好。他最满意的,就是大门坦顶层的凉亭,说它设计得清楚、漂亮,还有灯光。旧时,涵江晚上到处都是黑暗暗的,灯火有管制,这凉亭上装着从欧洲进口的白色的宝石灯,灯光通明,位置又这么高,整个涵江都能望得到。“全涵江就这个房子最明亮。”

“马兰客”1933年开始建造,至1936年春季太公举家归国时还未正式落成。外婆虽然没有亲历建房的全过程,但对工匠做后期装饰的情形印象颇深,譬如贴砖、雕刻、彩绘、写楹联。厅房正面门窗两旁的主墙面上贴饰着琉璃彩花格瓷片,这些瓷砖真是好看,花纹好,颜色好,一百年不败色。这是当年从英国运来的,厦门的批发商进的货。当时很多建筑材料都是采用外国进口货,特别是从英国进口的“红毛灰”(水泥,因从红毛人——外国人处传来,所以得了这么个名字),质量非常好,到现在还没开裂。

“马兰客”的木雕、石雕,都是本地师傅的手艺,当年就是在院子里刻,然后将成品组装到墙上。以前的手艺人用功,手艺都很地道。大门坦两边砖柱的石雕、正厅门前两侧墙裙的浮雕、六角造型支柱柱础上的雕刻,既有文房四宝和博古题材,也有山水花草与祥瑞动物。二楼的廊檐完全回归传统的木构架建制,我借了一把竹梯爬到高处去看柱上梁架的细节,简直像是钻进了一个木雕博物馆每一处都精雕细刻,贴金描彩,圆雕、透雕、平雕等工艺均得到生动的运用。公妈龛的雕饰更是细致,木雕表面皆刷涂金漆,龛前设重案、供桌,相当考究。

匾额、楹联、书法、绘画是中国传统家宅独有的装饰风格,加之太公读过私塾,毛笔字写得很好,颇有几分文人风度,他更是将自己的身份来历、精神祈愿都永固在建筑上了。“马兰客”上下两层,几乎每一处门额、窗框和柱栏都饰有匾额、楹联,其中多数是直接雕刻在砖石表面,这也是殷实、有底蕴的体现。主人的居住环境和祖籍渊源,通过青石门框上的楷体楹联道出:“门对文峰绶水秀,系传玳瑁锦江长”,正厅中门额上的楷体“九牧第”,表明主人系莆田望族唐代“九牧林”的后裔。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治家格言、道德说教体现在正厝的几副楹联之中:“一堂孝悌文公训,四壁云山杜甫诗”,护厝的门联则多偏重修身养性和附庸风雅,如“读书不求甚解,鼓琴足以自娱”。这么多门联和壁上字画,真是考验手艺和心力。

“马兰客”的彩绘壁画亦独具特色。厢房两窗的旁边,配置着四幅用水泥磨洗的彩绘,题材分别是福星、禄星、寿星、和合二仙的拟人像,是用水磨的细小石子镶嵌出来的,这种石子当地俗称“绿豆砂”,形容像绿豆那么细小,楼上楼下那么多画,镶起来不知要用去多少工夫。这种工艺现在民间留存已经非常少了。

这些装饰的完成,意味着“马兰客”大宅正式落成。1936年10月过厝(乔迁)时,请了戏班来演戏,戏台就搭在院子里,酒席办了三天三夜,戏也演了三天三夜,涵江城内很多人都跑过来看戏,整栋房子楼上楼下都挂着珠灯,亮晶晶的。外婆说,住在“马兰客”的头几年,真正是最欢喜,“我人生一世觉得那个时候是最热闹了。”后来,接连经过抗战、土改、“文革”,家中诸多变故,尝尽辛苦,如今生活又归于平静。转眼80年过去,她仍然留在“马兰客”,和这座建筑一起回忆着往事。

外婆常讲起太公太婆、外公、几个儿女以及他们各自的儿孙。马兰客养育了六代人,像藤上结瓜,枝枝节节都能展开许多故事,外婆讲到累了,就在藤椅上默默坐着。我们在傍晚离开之前,总要走到楼上去,从玉带似的绿色瓷斗式栏杆前经过,再穿过埕院上空的长廊,走到亭子里。当年13岁的外婆总是站在这里望远,“这房子漂亮、崭新,金碧辉煌,周围也不像现在被好多房子挡住,一望都能望极远。”再转过身看一看这间围拢的大宅院,真正是心目中“家园”的模样,外婆所讲述的,细细碎碎,也是牵系着整个家园的故事。

在这所大宅中,有一副题额我最喜欢,每听一段故事,都要在心里回想一遍,它就刻在厢房正面的花格窗边——“得吾所,爱吾庐”。

远古的八音

老街乐队主唱光辉身着藏蓝布衫,头发剃得很短,浓眉大眼,是典型的莆田人的长相。他在台上唱着莆田方言的民谣,眉头紧锁,神情专注,歌声里有活脱脱的莆田人的生活画面,以及低低徘徊的悠远古意。

莆田方言可以说是中国最古老的声音之一,保留了大量上古汉语、中古汉语的入声,构成完整的八音。清代学者钱大听提出的“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等古音方面的论断,在莆田方言中可找到许多例证。这些唐以前中原古汉语的遗存在莆田方言中鲜活存在,并在日常生活中热热闹闹地传承下去。

老街乐队唱的,就是汉民族古老的方言歌曲,独特的押韵、细微的回转,别具美感。莆田人听到这些歌谣会会心一笑,因为歌中唱的真是再熟悉不过的生活场景,《走去踏聊(玩)》是乡下孩童相约去野的话语,是过年时老友相见的话语;《海龙王娶亲》说的是祈雨;《海谣》是海边渔民生活的写照——“日光出月头”,男人“打捕去讨鱼”,请“妈祖保平安”;《元宵夜》会让离家在外的莆田人眼眶红红,“搬了长板凳,阿公阿妈(爷爷奶奶)齐去占位置,戏台上十音八乐乐队演奏开始了”……令人不禁思乡,想起过大年、拜拜(拜神)、看“啊啊”(莆仙戏)的场景。

莆田的年俗丰富而“坚定”,即使到今天,仪式感与氛围依然不减。喜庆热闹的节日离不开“十音八乐”——原为唐宋中原的宫廷雅乐,由历代躲避战乱的汉人南传,与乡间生活结合,形成新的音乐形式,其中有一种演奏乐器八角琴,是汉民族最古老的乐器之一。

老街乐队原是一支摇滚乐队,2008年,主唱光辉去了莆田黄石惠洋村,这个偏僻的乡村拥有众多会演奏“十音八乐”的艺人。他在当地结识了一位姓方的老人,方姓是莆田“十音八乐”的传承家族,现在还能看到代代相传的工尺谱。光辉将“十音八乐”融入创作,从2009年下半年起,老街乐队带着方言民谣到全国巡演,后来又几次回乡收集民谣、“乞丐书”“莆仙戏”等音乐形式。

月似朦胧故乡远,方言民谣能让更多人感知南方的风土,认识它的宝贵之处,实是一大幸事。守望故乡的山、故乡的月,每一个生活片段,每一句熟悉的问候,都在提醒游子,毋忘乡音。

Tips

八角琴

八角琴为莆田民间独有的乐器,也是汉民族最古老的乐器之一。民间有制作八角琴的口诀:“鲎扇尾,梅花绞,弦搏双孩儿古钱,还有一蜥蟠琴杆。”“鲎扇尾”,指琴头形似八仙之汉钟离所携的芭蕉扇,用鲎的凹凸来比喻,海洋文化感强。“梅花绞”是指弦轴部分雕刻成老干梅花的形状,寓意思念故乡、泪流成千,后引申为思念过南洋的郎君。“双孩儿古钱”指琴码部分,用黄杨木雕刻两个童子,各抱一古钱,弦线从古钱中间穿过。“蜥蟠琴杆”是指在琴杆靠音箱部位雕有一龙,四爪紧抓琴杆,这龙是由一整块木料雕凿而成。

木雕的最高价值

木兰溪水面开阔,暮春时的景色十分温润。位于木兰溪上游的仙游县坝下村,是一个有百年历史的木雕村,下游涵江黄石则是莆田现代能工巧匠的汇集之地。

莆田出巧匠,尤以木雕最为突出。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宋代名画《听琴图》里有一张琴桌,线条清简,造型内敛雅致,据说是莆田仙游人蔡京进献给宋徼宗的兴化(旧指莆田)木雕。

莆田木雕“始于唐宋,盛于明清”,清末民间大师涌现,比如擅做人物的廖熙,作品获得过巴拿马万国会金奖。故宫馆藏的数件木座作品,证明莆田木雕曾直供皇家,拥有极高的艺术水准。

莆田木雕中,最传统、难度最高的是龙眼木根雕。我拜访了福建龙眼木根雕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闵国霖。75岁高龄的他套着工作眼,正给龙眼木雕的局部加深线条。他站在灯光下,和木雕对视,像是朋友对话。

闵国霖的雕塑工作室内堆放着一些原始木料,大多是龙眼木。龙眼木是莆田最传统的木料,大的龙眼木需要到乡间、山边去找,树龄基本都在五六十年以上,形体大而丰富,造型奇崛,流动的肌理,天然的色泽,充满想象力。龙眼木雕成品的色泽像红木,古朴稳重,颇具古典美。闵国霖一直坚持做龙眼木根雕,根雕本就是木雕中难度最高的,而龙眼木硬、脆、疤瘤多,雕刻难度尤其大,现在做的人已经很少,但“它们是独一无二的,其他木雕可以复制,但根雕不行。”

木雕很讲究天人合一。龙眼木姿态万千,本身就像是有灵魂,所以龙眼木雕更多保留了木头本身的形态,“相形度势,稍加雕琢”,“求其神、忘其形、顺其韵”。了解木料就像了解朋友,有时候一拍即合,有时候需要磨合几个月甚至几年,等待灵感乍现。熟悉木料的首要功夫就是“看”,“近看肌理,远看整体,白天看,晚上看,光线不同木头的感觉不一样。”

莆田木雕以圆雕见长,有两个独具特色的传统技法: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能够“一斧顶九凿”,用斧头砍劈出坯,讲究稳准快,几斧下去,木雕的精气神呼之欲出;雕刻小件,打坯口诀是“五头抱一头”,木雕各部分的比例基本确立。这两样“斧子功”至少需要练上5年才能出师。

闵国霖的几个学生正在工作区打坯。除了选材和构思,木雕的工艺流程包括泥塑、粗坯、细坯、修光、推漆(上漆)等,每一套都有二三十种工具。闵国霖做木雕还遵循着传统技法,比如上漆,用漆树上割下来的漆胶配置成天然青漆,讲究在阴天时制作,需要经过打磨、擦漆、上色等四五道工序。20世纪60年代莆田盛行的“眠床”(也称架子床),床上的漆就是这么推出来的,木雕师傅自己调漆,用的是温暖的朱砂红。眠床是当年莆田人结婚的“三大件”之一,三面围屏,雕山水、花鸟、人物,其上描金,半空横出抽屉、小柜,床脚还有许多雕刻。

家具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木雕作品,在细微处展现莆田人的生活意趣。莆田人会用龙眼木做一些生活小件,如圆木凳,线条舒张,颇具明式家具的意韵。2000年前后是红木家具最流行的年代,莆田人的客厅里大都摆放着根雕茶桌,桌边常有观音等木雕佛像。如今,中国高端红木市场仍有60%份额属于莆田仙游县,那里是“仙作”古典家具工艺流派的诞生地,也是重要的木材交易中心。

莆田多庙宇,因此佛像雕刻一直是莆田木雕的重要题材。闵国霖从雕塑专业科班毕业后,师从莆田老艺人,曾为福建四大禅林之一、始建于南朝的莆田广化寺雕塑佛像,为此,师徒俩曾有6年时间驻扎在全国各地庙宇,研究历代佛像,“在寺院里干活,晨钟暮鼓,每天就研究这一件事。”

闵国霖带我们参观了他的作品收藏室,在灯光的照射下,能够清清楚楚地捕捉到最细微的线条神韵,感觉到木雕师在刀锋上所下的功夫。闵国霖说:“几十年如一日,做自己喜欢的事,我们非常幸运。”从古至今,莆田工艺的面目是由无数匠人一刀一刀塑造出的,这种专注的氛围和情怀,是莆田工艺的最高价值所在。

Tips

莆田其他民艺

纸扎

在莆田人庆寿、结婚、开光、告竣、安土、巡游等不同的民俗活动上都可以看到纸扎祭品。莆田纸扎用麦秸、竹子、纸等扎制人物、动物、房屋等,集剪纸、绘画、草编、竹扎和裱糊等技艺于一体,是民间一项绝活。莆田梧塘黄氏纸扎传承六代,已被列入第三批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猜你喜欢

马兰龙眼莆田
堡中堡
龙眼鸡
平度马兰油桃美名扬
莆田巾帼架起枣农“连心桥”
莆田“上刀梯下火海”过元宵
买龙眼
我帮爷爷放绵羊
寻找那些镜头背后的英雄 反转王M. Night Shyamalan(M·奈特·沙马兰)
莆田闹元宵
甜甜的龙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