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宁 静逸闽东北
2015-09-14李颖
李颖
位于福建东北一翼的宁德市,是中国东南沿海休闲度假和生态旅游的胜地,宁德最北端有一处水乡,远离了码头、海港的跃动热闹,山高入云,依山而隐,颇具挺拔之姿;以溪水为引、河流为贯,稳重扎实又不失清新灵动。这里以山水为怀,人心阔达敞明,又得天地净逸,恰配得上“寿”、“宁”二字。
白云深处高山茶
寿宁的茶与人一样,明明低处可植、湿热可长,偏偏在一个云雾缭绕的地方,以自己的步伐缓慢而清丽地生长,有着一种深入土地但又清灵出世的生命力。
寿宁读山
高山是寿宁的标签,山峦重叠,溪涧纵横,“地无三尺平,路无三尺宽,出门要爬岭,开门就见山”,“一年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不过,崇山峻岭也成就了寿宁的万千古栈道、独一无二的木拱廊桥,还有踏实清灵的寿宁人,在寿宁,山、地、桥、人融为一体,面目俊秀,轮廓清晰。
在寿宁142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上千米的山峰就达257座,包括“闽东第一高峰”山羊尖。寿宁的山,没有名山大川的险峻磅礴,却多了一份秀韵,因气候温热,山中云雾缭绕,茶园茂盛,山珍鲜活,人心恬静。
依山而居,也让寿宁人的性格中别有一份坚定与果敢。明朝时,朝廷派武将刘广衡到官台山剿匪,刘广衡连同12名武功高强、有勇有谋的当地人,经“官台山之战”,里应外合,将独霸一方的恶人铲除,之后刘广衡请旨在当地立县统治,于是有了现在的“寿宁县”。寿宁人对官台山充满感情,自豪地称“这是13条好汉打来的寿宁县”。
山尽处,有人家
寿宁县凤阳乡,海拔超过1200米,保留着宋代古窑大房窑址、明清时期的古廊桥、临水宫、宗祠、慈济堂和东峰寺、华岩庵等一大批历史文物,还有保存完好的明清风格古民居群,凤阳人坚信,有300多年历史的北路戏就是发源于此,只是现在只有在节庆与祭祀的时候才能听到了。
出产高山茶的北山村,坐落于一片坐北朝南的北山坡地上,离凤阳大概20分钟车程,当地几乎家家种茶。
云育天养高山茶
我们傍晚6点出发,整个凤阳乡已经被云雾包围,缭绕的云雾将上山的路团团围住,打开车窗,湿润的空气扑面而来。北山村就位于这云雾的深处,村落不大,依山而建,东西绵延不到一公里,民居由半山腰向上逐层排列,大都是老旧的瓦顶石头房,间或出现几座现代化砖房。老屋的瓦片扎实有序,鲜有破损,只是石头墙体常年被湿气与山风侵袭,很多已经出现裂纹,有一些已经倾斜,需要用大根的木材从旁支撑。当地人依然保持农耕习惯,出入、运输都是步行肩挑,每天日出而作,入夜后连电视声都少闻。
北山村的位置接近山顶,茶园基本都生长在“凹”型的梯田里,被云雾滋养着,依山就势,保留了更多热量与水汽。这里远离现代工业,茶叶就在这山中、云中悄然生长,若不是问或有采茶人出现,会让人以为这是一片野生的茶林。
因为雾大露重,相对湿度大,北山茶树的病虫害少;而且高山土壤中富含硒、锌,腐殖质土壤再加上丰富的矿物质,成就了得天独厚的宜茶环境。北山所产的茶叶,味道中带着浓重的云雾水汽,叶厚、形美、耐泡、香高,无论高山乌龙茶、高山红茶、高山绿茶还是白茶,都名声在外。
高山上的茶人,保留着淳朴的样貌和原始的操作方式,茶叶从种植、培育到采摘的全部过程都是手工完成。在高山上养茶,是个寂寞的营生,峻峭的高山本来就人迹罕至,再加上梯田辽阔,留守的村民又多是父辈,没有一般茶园那种采茶女们欢歌谈笑的热闹场景,山路上间或会出现个把茶人,头巾下面都是一副柔和的表情,不抽烟,不聊天,只是默默地走着。
在高山上养茶采茶,一根探路棍必不可少,上山的时候可借力,下山的时候可保持平衡。北山茶人的探路棍大多带有分叉,遇茶忙季节,要用扁担一前一后挑两麻袋沉甸甸的茶叶回家,总重量大概60斤,山路陡峭,走得累了,就用探路棍支在地上,将扁担架在分叉上卸力休息。
俭清奉茶礼
在寿宁,说起高山茶,就会提起张天福这个名字。这位今年已经106岁的老人是寿宁茶界的一个传奇,从最初的爱茶人,到后来创造了中国第一台手推揉茶机,再到历尽险阻,在凤阳乡开创张天福有机生态茶园,张天福的故事,不只是时代进程的反映,更体现了一个茶人的匠心与坚持,他可以说是寿宁茶文化近现代逾越百年的历史见证人与亲身体验者。
寿宁茶的历史可追溯到明代,当时曾做过寿宁县令的文学家、思想家、戏曲家冯梦龙,就曾在品鉴寿宁佳茗时写下“九峰山上紫茶殊,香漫甘回嫩厚舒”的句子。从明朝开始,寿宁就不乏关于高山乌龙茶的传说。现在许多上了年纪的老人还记得,当年他们的长辈喝的乌龙茶形状狭长扁平,犹如关公手中的大刀,称为“关刀叶”。这种寿宁依据高山特点培植的乌龙茶,既有别于闽北乌龙茶的韵味,也不同于闽南乌龙茶的形状,独树一帜,别具一格。
到了近代,寿宁高山茶叶以天然、无污染的特点,成为爱茶人的新宠。张天福有机生态茶园里出产的是寿宁最具代表性的高山茶,茶园位于寿宁县南阳镇龟岭村,距离寿宁县城10公里的山区深处,人迹罕至。茶园所在的天星岗、兰花坪一带海拔超过800米的高山提供了干净的水源和空气,加上寿宁本身锌硒双富的土壤,十分适合茶树生长,除了大量栽种金牡丹、梅占、金观音等高香型良种茶苗,茶园还与福建省农科院茶科所合作,培育出寿宁独有的“紫茶”,茶叶幼长,颜色紫红,泡出的茶汤清亮中带着一种紫金色,茶香清新冶人。
寿宁的茶从栽种、培植开始,就有了独特的“工夫”,关于茶叶的冲泡,张天福老人提出了以“俭、清、和、静”为根基的中国茶礼:茶尚俭,勤俭朴素;茶贵清,清正廉明;茶导和,和衷共济;茶致静,宁静致远。
以廊桥诠释岁月
高山深处,极具民间智慧的廊桥寂静地注视着山间的流水与桥上的人在寿宁这个“世界木拱廊桥之乡”,19座木拱廊桥在不同的时期出现,承载着不同的风韵与故事若到寿宁,必看廊桥,这里有连接二县天堑的桥、拱跨最长的桥,有最袖珍的桥、最年轻的桥,再往深处走,也许能与全国最后一个廊桥主墨师傅擦身而过。
廊桥所在,必有风光
因架建在深山水流之上,廊桥所在的地方,必定山奇石秀、水色优美,杨梅州就是最好的代表。从寿宁城关到杨梅州,经过南阳镇之后折而向北,是一段7公里的简易山路,山色越来越深,树木苍翠如洗。接近杨梅州的司前村,石砌的古道从村旁垂落,青草的气息阵阵袭来,一座废弃的巨大水车,一片水色悠悠的稻田,随着山路的盘绕,廊桥在眼前若隐若现。
杨梅州廊桥横跨后溪(又名东溪),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后在道光、同治年间两次重修,最后一次是近70年前乡人募款重建。当年这里曾是寿宁往来泰顺、平阳、福鼎的重要通道,商贩、挑夫往来络绎不绝,仅在桥两岸的半山腰上就有3问大型客栈,廊桥的重要性可见一斑。透过廊桥的圆孔视窗,后溪上下游的风光尽收眼底。
寿宁所有的廊桥都能自然入画,它们以观察与承载的身份,诠释着风景,装点了岁月。每段廊桥都有属于自己的画框与故事。像有着最长拱跨的鸾峰桥,虽然位于高山深处,但走过蜿蜒山路后的景色,犹如拨云见日般明朗,群峰叠翠,山道逶迤,廊桥卧波。当年习近平主席下乡时曾下榻于此,而且流连忘返。
隐世造桥人
造廊桥,是郑多金前半辈子的营生,他从19岁起跟着父亲郑惠福在河谷忙碌,共同建造了单桥、鸾峰桥、九岭溪桥等11座廊桥,都赫赫有名。有资料称,郑多金是寿宁廊桥建造世家的第七代传人,也是国内目前尚健在的唯一能独立主持建造大拱跨木拱廊桥的民间主墨桥匠。
郑多金是寿宁县坑底乡东山楼村人,按图索骥登门拜访的人络绎不绝,他本来就低调隐世,再加上年过耄耋,与他对话成了一件不容易的事,如同廊桥构建本身。
在郑多金的回忆里,普通规模的廊桥要几十个工匠一起打造,十几年前,他曾亲自示范过木拱廊桥的搭建方法,仅是搭起一个简易雏形,就花了6天时间。
除了复杂的建造技术,造桥的讲究与避讳也非常多,比如桥台的位置要选在溪流的下游,以补溪流形成的风口;要从桥南或村南的山场里挑选枝叶繁盛、笔直参天的好杉木;伐木不仅讲究吉日良辰、贡品齐全,伐木人也必须精挑村中父母双全、三代同堂的“好命仔”……对郑多金来说,桥匠追求的不仅是手艺,保持对大自然与天地万物的敬重,才是廊桥建造成功与否的关键。
廊桥即生活
廊桥是寿宁的骄傲,但这张延续数百载的名片,如今并没有被供之高阁,当地人也没有因为游客的到来而放弃自己的生活习惯。
在寿宁,处处可见廊桥,它并不是作为“古迹”,而是作为寿宁人生活的一部分而存在。《寿宁待志》载,寿宁曾有廊桥上百座,县城内有廊桥八座,如今留有四座,人们日常出行都会从桥上经过,在他们眼里,这不是“世界遗产”,也不是“保护文物”,而是上班上学的必经之路,是河神信仰的依归处。虽然通了公路,但往来山场与家门口,依然是走廊桥最快;虽然旁边多了带着相机的游客,但廊桥祭祀的时候,乡民们依然静心诚意。
寿宁现存最古老的木拱廊桥,始建于明天顺元年(1457年),几经火灾、洪灾与重修而保存至今。桥头的老城门已然面目全非,残留的弧形拱顶模样依稀,但桥内依然修葺得干净稳当,桥正中奉观音像,台上摆满香烛、水果,空气里缭绕着香火味,神龛一尘不染。
县城里的老廊桥是烟火最深处:夕阳西下时,放学的孩子蹲在桥头玩打纸片的游戏,有人在廊桥里摆开了方桌打麻将,另有一群人端着饭碗坐在一边聊天或观战。非节庆时间也可能有祭祀活动,比如城里大家族在外读书、经商的游子归来之时,家族中人会穿着齐整共赴廊桥,男女有序、长幼有别地排列好,恭敬地上香上贡。每逢此景,游客会当作新鲜事围观,老街坊们只觉寻常。对出游在外的人来说,廊桥是家的延伸,是故乡的一部分。
山里的廊桥可能没有县城中那么华丽,但保持了廊桥最初的用途,还在为人们提供休憩躲雨的场所。现在廊桥里已经不再住人,但民间还有“住桥”与“过桥”的故事在流传,比如行人晚上过桥讲究的是“提步夜行”,以便提醒桥上夜宿的路人,也曾有人“明联寻对”找到良善姻缘。往事不再,但桥板上一道道斑驳的印记,就是当年那一段热闹时光的见证。
崇山峻岭蕴文气
西浦,是寿宁西溪乡的一个小村,历史上出过多位状元,于山野的原始风韵之外,多了一份含蓄文静的沉稳气质寿宁也是当年闽商的一个重要聚集地,在号称闽东小上海的斜滩镇,闽商最令人津津乐道的却不是盛极一时的富贵风光,而是不忘耕读的儒雅精神。
水与桥的映像
在闽浙边境的崇山峻岭间,发源于深山腹地的西溪与犀溪,分别从西面与北面奔袭而来,在交汇处碰撞出震天之响,“喝令三山五岳开道”,在峰峦重叠的山地中亮出一片清雅之地,青山秀水,因坐落于溪水之西,得名“西浦”。有积翠重苍的深山与两条大溪的滋养,这个小村特别有一种清新透亮的纯净味道。
在西浦能看到各种形态的水:西溪自西往东九曲回肠般地穿村而过,在村口的一棵千年古樟树前与自北而来的犀溪合二为一,面对大树的古渡口是一湾静流,一副闺秀模样;溪水冲向鱼鳞坝时,地势与石群的变化让水势瞬间湍急,次第层叠,浪花翻涌,犹如一池繁花;在村子的“腰带”位置,有一条鲤鱼溪,千年前西浦人的先祖在建村时就修起了这条溪,还建立起“鱼轩”“鱼舍”“鱼葬”等,对鲤鱼的尊重,是这个“状元村”的特殊讲究。溪水之上,姑娘浅笑,儿童嬉戏,别有一番俏皮风情。
西浦的桥也是形形色色,马蹄桥、石板桥、木桥、廊侨,错落分布。“西浦风光瞧一瞧,三排碇步十五桥。”碇步,是用长条的石头做“齿”,依照人行走时的步伐,间隔搭于水面,每隔三块石头,旁边会再添加一个稍微低一点的齿,用于行人对面相遇时侧身让步。因为这些“齿”高低错落,雅致有序,这样的桥也被称为“琴桥”,又称“马蹄桥”。“齿”是直接铺在水里的,桥面高于水面不过十数厘米,走在碇步上,水花稍大就会溅湿鞋头,倒也别有情趣。
因为碇步离水面很近,稍一涨潮就会失去作用,于是西浦人用全石砌造了“寿宁最长,闽东仅有”的石板“永安桥”,160余年来承担着沟通南北的重要作用,桥头也成为商贾聚集、交换物品的地方,当地人称“聚仙亭”,亭里磨得发光的板凳就是当年繁盛景象的一个见证。如今,不时有茶农戴着斗笠、挑着扁担而来,到了“聚仙亭”,将两筐鲜嫩的茶叶“唰”地倒在亭里收茶人面前的报纸上,收茶人蹲着,一把一把地细细翻看,再凑到鼻子前细闻,茶农静静站在一旁,表情同样专注……每次看到这个场景,都让我感觉像是一出淳朴、古旧而又韵味深远的影画戏。
西浦村头的“状元树”下,裸露着大小不一、高低不平的鹅卵石,被青苔一圈一圈地镶上了边,显得煞有“仙气”。村口的主干道原来铺的全是鹅卵石,后来换成了水泥路,“小年轻们要骑摩托嘛,鹅卵石上要摔。”村里的老者在水泥路上背着手踱着步,言语里带着几分宠昵与调侃。
古风长存
自从唐代以来,西浦的缪姓人才辈出,先后出了20位文武状元和进士,以及众多举人、贡生、太学生。缪蟾为宋绍定二年的状元,相对于高中后的荣耀,西浦人更为津津乐道的是他早年刻苦攻读的故事,缪蟾“半恋家山半恋床,起来颠倒着衣裳……功名苦我双关足,踏破前桥几板霜”的自勉诗,在西浦人人稔熟。
村中隔河相望的两座缪氏宗祠,翼角飞扬,古色古香,尤其是状元祠,正殿门口高悬巨匾,“状元”两字中部上方可见“旨”字,这是真正皇上御批状元的待遇。祠堂内有极为精美的古戏台,雕花刻画尽显气势。以前,古戏台是西浦人生活的中心,不论族群会议还是大小庆典都是在这里进行。
西浦的美,在深处,亦在细处。村中随处可见石碑、彩梁、石刻,对联上写的是“云台绳祖武,仙案起人文”;深处的寨子里,独木的大梁,雕花的影壁,处处都是讲究。西浦的古建筑之“祖”,是前桥桥尾附近始建于元大德年间(1297-1307)的太阴宫,供奉的是女性菩萨。最为惊艳的是大殿藻井与两侧的壁画,画中仙人衣袂蹁跹,艳妍亮丽,历经数百年依然清晰可辨。
提起寿宁的文人气韵,不可不提的是冯梦龙。
370多年前,花甲之年的冯梦龙从江苏跋山涉水来到寿宁当县令,将他与这个山区小县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他在此期间所撰的一部别具一格的《寿宁待志》,记录当地的山河秀色与民间杂事,同时不断以第一人称“余”来发表言论。过去县里修志通常是由县令领衔,实际工作交由手下去做,但这部《寿宁待志》是冯梦龙亲自调查、亲自动笔、独立完成,大约六万字,保存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是解读明代闽东社会的重要地方文献。
如今的寿宁人,依旧非常乐意与这位生活在300多年前的古人及他的著作相融。冯梦龙当年建学宫、围城隘、禁溺女、守廉俭,寿宁人如今依然重学修城,倡导平等与正直;《寿宁待志》中关于山色、文风、品茗的句子,现在还被反复提及、引用,那些古典、淳朴而又儒雅优美的生活哲学依旧被提倡……寿宁人至今尊崇着古籍中的“真善美”,也因此让生活变得有法可探、有根可循。
富贵不忘耕、读
寿宁电是当年闽商的一个重要聚集地,闽商的精神也在当地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距离寿宁县城大约半小时车程的斜滩镇,当年号称“闽东小上海”,上接车岭、下通靖海,山口对山口,峭壁对峭壁,但中间水路(斜滩溪)却四通八达,河道运输盛极一时。
据记载,寿宁地区的商业始于明万历年间,全盛时期是“民国”十八年至二十六年(1929-1937),当时每天经停寿宁斜滩镇的货船多达数百艘,长期驻守的船夫、船工达400多人,最为传奇的商家“复兴号”,据说专门为其运货的货船接近50艘,最多时达93艘。斜滩镇拥有谦受益、万春堂、振泰全等酒、盐、药、茶商社100多家,还有最早经营西药店的大德生、最大的制伞业业主王裕大、最大的茶叶精制业业主周源丰……这些商贾美名远播,商界、民间均津津乐道。
有资料表明,当时寿宁县及政和、庆元、景宁、泰顺、周宁等县的茶叶、桐榛油和粮食等大宗货物都是肩挑到斜滩,装船起运,沿海的鱼、盐、棉布及南北杂货,也是由船运至斜滩,再分运到上述地区。即便紫霄寒月、阑干风冷,滩头仍旧一片渔火如炽。
如今说起斜滩往事,提及最多的不是往昔风光,倒是“耕”、“读”二字。“耕”为勤,“读”为苦,正是认准了这俩字,斜滩人在这弹丸之地经商仕宦,各领风骚。斜滩人格外看重“读”,雍正二年(1724年),斜滩就已经设立有社学,许多祠堂设有“众山”、“众田”(族人公共筹得的公用基金),其中一项重要支出就是用于鼓励、奖励村民读书。
如今斜滩人身上依然保留着“闽商”儒雅、认真、坚持原则的特点,虽然已经是一派现代面目,但蜿蜒的水路成就了斜滩的大小街巷,村落因山势错落分布,房屋高低不一,溪边埠头有着极具南方水乡风格的吊脚楼,清澈的河水上泊着渡船,船鸣就是最动听的歌声……
缘山之味
寿宁的山,是被云雾缭绕的山,是被溪河润泽的山,因为山多、海拔高,植物生长有着不一样的光照、温度、水分,再加上当地人淳朴的生活方式与一双巧手,使看似普通的食材也多出一份清甜味与生活味。
鲜味出山林
最爱看北山村的妈妈们剥笋。
新鲜的竹笋,种在山的高处,云水天养,远离人烟。家里的男人早早地就提着工具上山,即便走惯了山路,也需要花上20分钟。新鲜割回来的笋,沉甸甸,脆生生,紫色与翠绿色完美结合,于纤维处细密柔和地交融,层层叠叠,看着就逗人食欲。
妈妈们坐在家门口的小板凳上,左手托着笋身,右手用刀片在最适合的位置划上浅浅一刀,将切口缠绕在右手食指上,左手转动笋身,右手凌空画圈,唰唰唰,笋衣在食指上越缠越厚,最后轻松剥落,露出完整、幼嫩的笋肉,黄白诱人,散发着甜丝丝的香气,整个过程干净利落,前后不过10秒钟。
深处山地,食物需要长时间保存,新笋剥好后会被制成咸菜。大锅水开,放笋进锅,加大量的盐熬煮,新笋稚嫩的象牙白褪去,被渍制成成熟的青褐色,出锅晾凉后装瓶保存。一日三餐,腌笋都是饭桌上不可或缺的角色,早饭配粥,中午下饭,晚上就汤,一家三口人,冒尖儿的一大盆腌笋,通常一礼拜就能吃光。
除了腌笋,鲜笋清炒也是山区人家的一道美味,清甜可人。寿宁是“花菇之乡”,出产的花菇肥美鲜香,此外还有柴头菜、土鳅菜、白花仔等新鲜野菜,寿宁妈妈们拿来素炒、蛋炒、做汤、炖排骨,端上桌时,没有精致的摆盘,也不讲究花哨的排场,但每一道菜都有着最接地气的味道,是“家里的味道”。
朴实的经典
福建人对米的热爱人尽皆知,寿宁人也不例外。“米糕加拌面”是寿宁年轻人早餐的标配,与广东孩子吃牛脯粉、北方孩子吃摊煎饼一样,是日常生活的符号。拌面,就是拿一个拳头大的碗,放上猪油与各种调料,将滚烫的面条往里一浇就成了。米糕是寿宁当地最有特色的食物,形似广东猪肠粉,以米浆蒸成膜状,再层层卷制而成,口感软糯、有嚼头,重点是扑鼻而来的米香,让人欲罢不能。吃米糕要浇上调制好的汤料,通常是飘着葱花的薄汤,调料的酱色与米糕的细白搭配和谐。与广东肠粉不同,寿宁米糕不仅是早茶点心,也是重阳节必备的食物,与当地的风俗一样,这种朴实无华的食物也代代相传,成为人们心中的经典故乡味。
当地盛产红曲,于是也有人将红曲揉到米浆里做成红米糕,或是揉到糯米里酿成纯红色的米酒,称之为“红军可乐”。
寿宁人还爱吃土豆,餐餐不可或缺,做法也花样百出。我们在寿宁待了7天,至少吃到十种不同风味的土豆。除了煎炸炖烤,寿宁人还喜欢把土豆蒸熟做成泥,称“土豆糕”,土豆糕又可以拿来进行一番煎炸炖烤,最常见的是入汤,比如梅菜汤、豆腐汤、小鱼汤。不过寿宁最出名的还是土豆粉做成的“地瓜扣”,形似银丝,入口清爽又带韧劲。地瓜扣通常与各种蔬菜丝合炒,宴请宾朋时再加上虾仁、花菇,称“金丝扣”或“福寿全”。当地嘴刁的老饕,只需夹一箸入口,便能从质地、气味、口感等分辨出所用的地瓜产自何处,寿宁人对土豆的偏爱可见一斑,硬是将这种极普通的食材吃出了不一样的讲究。
连线闽东北
从寿宁县到其所属的宁德市,再延展到以福州为中心的闽东北五市(福州、南平、宁德、莆田、三明),区域毗邻,山水相连,习俗相近,山村、古建、湖泊、江海交错分布,形成闽东北特有的独特风光福州、莆田的古闽文化在山林树影、海滨风情的衬托下更显魅力;三明、南平鲜明的秀丽山水被传统的客家文化熏陶得更有神韵;宁德多样的水体与当地的山、茶、人微妙融合,风情味十足。
专属于宁德的流连忘返
在闽东北,山川与溪流代替海滩与渔港,成为有别于福建东部常规旅游度假地的特色亮点,寿宁所属的宁德市,仅高山与滩涂就足够让人啧啧称奇、流连忘返。
宁德市福鼎县太姥山位于福鼎正南,三面临海,一面背山,北望雁荡,西眺武夷,从零海拔起步攀登,山顶云蒸雾绕,“海上仙都”不负盛名。
从太姥山下来,东行十几公里,到达嘉靖年间保留下来的冷城古堡,这里是南宋时文人荟萃之地,著名史学家郑樵、理学家朱熹都曾在此讲学、授徒。朱熹还在这里创办过“石湖书院”,并自撰门联“溪流石作柱,湖影月为潭”。如今主街道两旁的民居里,明清时期的建筑细节依然耐人寻味。
距离福鼎县城20公里,还有一座翠郊古民居,建于清乾隆期间,兴建者是吴王夫差第104代孙,历经13年、耗资白银两万两建成,整个建筑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房屋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整体布局以三个三合院为主体,由许多大厅、小厅、天井、房间组成,总共有360根木柱,还保留了宋代大诗人苏轼亲笔题字的笔简、清代宫灯等珍贵文物,是迄今为止南方地区发现的单体建筑中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民居。
宁德的“水”也是闻名遐迩。霞浦、连江滩涂早已因为摄影爱好者的推崇而声名鹊起,两地绵长曲折的海岸线山海相连,海面壮阔,除了渔舟唱晚、日出日落的景象,因为有大面积的养殖,一年四季的景观也在不停变化:深冬滩涂上开始收紫菜、拆养殖架,开阔敞亮;春夏交替时捕捞鱼苗、海带丰收,海蛎上挂,渔趣十足;炎夏台风季节天空晴朗,滩涂风光甚是一绝……无论哪个季节,霞浦都值得挎着相机、或只是带着好奇前往。
白水洋也是宁德的一个必到之处。沿着清流西溪走进峡谷,尽头豁然开朗,三大浅水广场错落有致,其中最大的是中洋广场,最宽处182米,阳光下,水面波光粼粼,白花花一片,因而得名白水洋。这里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稀有的浅水广场,可以进行冲浪、天然浴、水上运动会等,深藏幽谷,却出人意料地好玩。
闽东北拾珠
除了赫赫有名的景观,宁德下辖县乡镇也有或许不那么知名但值得一看的灵山秀水,蜿蜒在山海间的高速路四通八达,一路行一路景,闽东北以一种低调而豁达的姿态围住了氤氲的云雾,成就了一片隐于深闺待相见的魅力山水。
距宁德市区30公里的三都澳,是闽东沿海的“出入门户,五邑咽喉”,被称为“海上明珠”,澳内有许多形态各异的礁石岸坞,当地渔户都以人工养殖为生,用塑料泡沫球和木板搭建成人工养殖区,下面网箱养殖,上面生活休息,户户相连,片片相接,绵延几十公里,在这片人工搭建的“水上城市”上,有街道门牌,也有生活、娱乐设施。三都澳的陆地部分随处可见晚清风格的古旧建筑,与天主教堂、修道院比邻而建,与水上渔民区相映成趣。
宁德古田县碧水湖,因湖背靠翠屏山得名“翠屏湖”,被群山环抱,湖面常年烟波笼罩,山谷与树影让湖水幽绿且通透,临水宫、千年古刹、千秋洲、仙爷楼、弥勒寺、天皇寺、华岩涌泉寺等环绕四周。
宁德周宁县城西的鲤鱼溪,发源于海拔1448米的紫云山麓,五弯六曲的溪流穿村缓流而过,最大的景致就是栖游在此的鲤鱼,有数据显示多达七八千尾,甚为壮观。宁德人尚文重德,鲤鱼文化在寿宁西浦已是最佳印证,而鲤鱼溪,则是鲤鱼文化最集中的呈现,是仪式感最强的地方;如若碰上“鱼葬”,还能听到当地人吟诵的229字的鱼祭文。鲤鱼溪依然完整保存着郑氏祠堂、十八涧、知乐亭等文气十足的古建筑。
闽东北以山水见长,其实这一带也是福建畲族密集聚居的地方,宁德地区的畲族人口约占全国畲族人口的四分之一,占福建畲族人口的二分之一。畲族人以乌稔树树叶泡水,制成乌米饭,以清毒辟邪;畲族独特的“双条落”二声部盘唱独一无二;畲族人尚凤,穿凤凰装,梳凤髻,平日戴凤管,留有浓重的古楚遗风。宁德的金贝村、猴盾村都是有名的畲族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