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物联网的智能传感器节点系统设计※*

2015-09-12何康力陈仪香王江涛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 2015年8期
关键词:变频监控传感器

何康力,陈仪香,王江涛

(1.华东师范大学 软件学院 教育部软硬件协同设计技术与应用工程研究中心,上海200062;2.上海嵌入式系统研究所)

何康力(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物联网、量化验证、概率模型检测;陈仪香(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物联网、实时协同规范语言设计、程序语义模型、软件可信度量与评估;王江涛(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嵌入式计算技术。

引 言

物联网可以实现物物“沟通”、实时交互,对物联网的研究和实现已经成为当今的热点。传统的互联网在实时性、与环境交互性上已经不能满足生活和工业的需求,同时爆炸式的信息传递到后端服务器中处理已经带来了许多困扰。如何减少数据传输量、降低能量消耗、采用合理的数据融合算法是无线传感器网络(WSN)领域的重点研究内容。

1 需求分析

1.1 模型场景描述及分析

以农作物环境监测作为案例背景,例如大棚作物养殖,需求主要分为两个部分:①用户可以在PC 端或者移动端等不同网络方式下得到传感器传来的实时数据;②前端节点根据不同测量值的变化判断农作物是否处于正常环境,并通过控制制动装置调节环境或预警。由此分析可得,智能传感器节点系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数据输入端和具有计算功能的智能传感器节点(简称“智能节点”)。

数据输入端由WSN 中传感器节点组成,智能节点通过接收来自ZigBee局域网的不同种传感器数据,对异构数据进行处理、就近计算,根据具体应用需求得到结果,发送至监控平台,并实现对外部装置制动控制的功能;通过将赵伟等[7]提出的Pipe协议移植到智能节点中,智能节点可通过Internet与监控平台建立安全、可靠、实时的点对点通信,并对外提供服务,实现数据的跨平台连接与共享。

1.2 智能传感器节点系统体系架构

智能传感器节点系统主要分为感知模块、WSN 协议模块、控制计算模块、WiFi模块。其中感知模块负责采集数据;WSN协议模块采用ZigBee协议进行通信;控制计算模块实现智能节点的就近计算、制动控制及网络通信;WiFi模块实现接入互联网,传输并接收来自互联网的数据。

图1为智能节点系统的体系架构,其中虚线部分为智能节点系统与外界通信、交互。管道传输模块为监控平台对外提供服务接口,将服务端(智能节点)发送来的数据通过Pipe协议对外通信。制动模块由智能节点发出的控制信号驱动。

1.3 业务描述——UML建模

1.3.1 用例图

系统主要分为感知器子系统(包括变频传感器节点)和智能节点子系统(包括智能节点)。用例的参与者既包括系统的使用者——系统管理员,也包括相关的硬件设备——传感器、ZigBee模块、WiFi模块、MCU、输氧装置等。每个子系统的用例即为各部分主要的功能。

1.3.2 活动图

由于活动图描述的是业务流程,其涉及到智能节点系统内部以及对外的通信和交互,所以加入监控平台部分。参与活动的类包括:变频传感器节点、智能节点、监控平台。整个系统主要实现的业务流程有:智能节点系统,监控平台接通电源,智能节点发送服务注册请求,监控平台返回服务注册响应,传感器采集数据,传感器节点发送数据,智能节点接收数据,处理数据,以及向监控平台发送发布数据。系统活动图略——编者注。

2 软硬件划分

软硬件划分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加上其划分算法的求解本身就是一个NP完全问题[10],所以不存在一种最好的划分方法,只有针对具体应用系统,采用一种相对最适合的方法。

本文中实现的系统结构并不复杂,以功能为驱动,各个功能采用软件还是硬件实现相对明确,所以采用按照功能模块的方式对系统软硬件进行划分,并满足成本、性能的约束,分别得到系统不同功能中的软件部分和硬件部分,如图2所示。

3 变频传感器节点设计与实现

采用陈仪香的发明专利[9],提取出“可改变采样频率传感器”的控制算法,设计实现变频传感器节点。

3.1 硬件设计

变频传感器节点的硬件组成:传感 器、MCU、开 发 板、ZigBee 模块、电源。考虑到软硬件协同的性能约束条件,所以尽可能选择低功耗、价格便宜、满足功能需求的硬件设备,在硬件器材方面选择8 位处理器、低功耗的开发板。

硬件参数略——编者注。硬件部分的主要工作是传感器采集数据,通过STM8S-Discovery开发板接收串口和信号转换的外围设备,采集数据,然后处理器对数据进行处理,由开发板串口的外围设备发送数据,通过ZigBee模块自动生成ZigBee协议数据包发送到汇聚节点。硬件设备结构图见图3。

3.2 软件设计

图2 软硬件划分图

软件开发工具选用STVD(ST 官方集成开发环境)、COSMIC(C语言编译器)、ST-Link(仿真调试器)。

图3 硬件设备结构图

变频控制算法介绍如下:根据发明专利“一种可改变采样频率的传感器设备及其控制方法”[9],得到变频传感器节点的控制算法。预先设定好监测数据的标准值,通过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与标准值进行求差比较计算误差范围,根据正常、警戒、报警等误差级别调整采样频率。

以空气温度传感器节点为例:一般大棚中对农作物适宜的温度为25 ℃左右,所以设定标准值为25(不同应用,根据不同要求设定不同标准值)。通过与标准值的差(取绝对值),计算误差范围,正常范围为[0,3];警戒范围为(3,10];报警范围为(10,∞);设定初始采样频率为1/15(次/秒)。每次采集数据,如果误差属于正常范围,则不改变采样频率;如果误差属于警戒范围,则产生一次警戒记录,并将采样频率调整为初始采样频率的3倍,即1/5;如果误差属于报警范围,则产生一次报警记录,并将采样频率调整为初始采样频率的5倍,当连续非正常记录超过5次(根据具体应用可改),改变节点状态(绿、黄、红、分表表示正常状态、警戒状态、报警状态),并将采样频率调整为初始采样频率的15倍。温度-变频算法控制流程图见图4。

图4 温度—变频算法控制流程图

其他类型的传感器节点控制算法流程图与图4相类似,可以根据具体应用需求设定相关参数。

3.3 子系统集成

采用软硬件协同设计的思想,软件依次实现系统硬件中的每个功能模块,并保证前一个测试通过,再进行下一个功能的迭代开发。

变频传感器节点实物图略——编者注。

4 智能节点设计实现

4.1 硬件设计

硬件参数略——编者注。

硬件部分的主要工作是:ZigBee模块接收WSN 传来的数据,通过与其相连接的STM32L-Discovery开发板接收串口的外围设备,接收变频传感器节点采集到的数据,处理器处理数据。一方面,通过开发板通用输出设备发送电压高低指令控制外部设备,另一方面由开发板发送串口的外围设备发送数据,通过WiFi模块自动生成TCP/IP协议数据包,经由互联网发送至监控平台Engine程序。同时,打开串口输入中断,监听是否有数据输入智能节点,若有则将数据存入缓冲区,接收完整数据包后交由处理器进行处理数据。硬件设备结构图见图5。

图5 硬件设备结构图

4.2 软件设计

软件开发工具选用ARM 公司的KeilμVsion4.70.0版本。开发用到的函数库为ST 公司提供的固件库V1.0.0版本。智能节点的计算包括对数据进行就近计算和嵌入Pipe协议并提供服务两个部分。

4.2.1 就近计算部分

以综合“诊断”为例,实现对异构数据的计算处理。

应用要求:大棚作物,满足室内温度为15~25 ℃,光照强度为0.1~1.5万lx,土壤湿度为20%~35%,即为“正常状态”,其他情况为“非正常状态”。通过计算得出综合“诊断”,并将“诊断”结果发送给监控平台。

代码实现:从SensorDatas[][]中取出最新室内温度值T、最新光照强度L、最新土壤湿度H,分别计算是否为T∈[15,25],L∈[0.1,1.5],H∈[20,35];定义变量result,如果以上公式都满足,result为“正常”,如果有一个不满足,result为“非正常”,再通过硬件外设将result值发送给监控平台。综合“诊断”逻辑图见图6。

4.2.2 Pipe协议嵌入部分

充分利用赵伟等[7]提出的Pipe协议安全、实时、跨平台的优势,建立智能节点与监控平台之间安全、实时的点对点通信。

将Pipe协议移植入智能节点,智能节点通过WiFi模块向监控平台Engine程序的“IP+端口号”发送服务注册请求,接收Engine端返回的注册请求相应,分析数据包,得到申请注册结果。如果成功,开始发送服务数据;如果失败或者接收超时,则重新发送注册请求。

智能节点实现Pipe协议的流程图略——编者注。

图6 综合“诊断”逻辑图

4.3 子系统集成

采用软硬件协同设计的思想,软件的实时实现根据硬件的能力和需求进行调整。完成每个功能模块时,保证在已有硬件资源下软件能协同硬件工作,再进行下一个功能的迭代,以此达到低重返率的目的,减少系统开发成本。至此,完成了智能节点的软硬件协同设计。

5 系统集成

5.1 系统集成说明与集成结果

系统集成就是将变频传感器节点、智能节点集成为智能节点系统,实现内部数据交互,同时,智能节点系统与监控平台实现通信。系统集成关系图略——编者注。

5.2 系统集成实现

5.2.1 数据集成

3部分的数据要有一定的标准要求,才能互相识别和通信。智能节点与监控平台之间的通信数据由Pipe协议定义,主要采用xml格式,如:注册相关数据以<GateProtocol>为外层标签,服务数据以<DataFrame>为外层标签等。

5.2.2 通信集成

内网——ZigBee局域网介绍如下:变频传感器节点与智能节点之间,分别使用ZigBee模块,自动将数据打包成ZigBee协议数据包,建立ZigBee局域网,实现相互通信。

外网——Internet分布介绍略——编者注。

结 语

本文设计实现的系统不仅适用于对农业、水体、大气等自然环境的监控,而且适用于对特定人群的特定属性进行监控,如在某一区域内,老人身体健康指标的监测及预警等。

编者注:本文为期刊缩略版,全文见本刊网站www.mesnet.com.cn。

[1]Heinzelman W R,Chandrakasan A,Balakrishnan H.Energy-efficient communication protocol for wireless microsensor networks[C]//Proceedings of the 33rd Annual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Washington,2000:8020.

[2]孙凌逸,黄先祥,蔡伟,等.基于神经网络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算法[J].传感技术学报,2011,24(1):122-127.

[3]张扬,杨松涛,张香芝.一种模拟退火遗传算法的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技术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2,29(5):1860-1862.

[4]Petrovic D,Shah R C,Ramchandran K,et al.Data funneling:routing with aggregation and compression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C]//Sensor Network Protocols and Applications,2003:156-162.

[5]Arici T,Gedik B,Altunbasak Y,et al.PINCO:apipelined in-network compression scheme for data collection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C]//Computer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s,2003:539-544.

[6]Wolf W H.Hardware-software co-design of embedded systems and prolog[J].Proceedings of the IEEE,1994,82(7):967-989.

[7]武建佳,赵伟.WInternet:从物网到物联网[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3,50(6):1127-1134.

[8]孙利民.无线传感器网络[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9]陈仪香,王娜.一种可改变采样频率的传感器设备及其控制方法[P].中国,A,CN201110024869.6.2011-9-7.

[10]Dave B P,Jha N K.COHRA:hardware-software cosynthesis of hierarchical heterogeneous distributed embedded systems[J].Computer-Aided Design of Integrated Circuits and Systems,1998,17(10):900-919.

[11]Niemann R,Marwedel P.An algorithm for hardware/software partitioning using mixed integer linear programming[J].Design Automation for Embedded Systems,1997,2(2):165-193.

[12]熊志辉,李思昆,陈吉华.遗传算法与蚂蚁算法动态融合的软硬件划分[J].软件学报,2005,16(4).

[13]罗莉,夏军,何鸿君,等.一种有效的面向多目标软硬件划分的遗传算法[J].计算机科学,2010,37(12):275-279.

[14]刘董倩.可改变采样频率传感器的AADL 建模及其应用[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15]刘强,崔莉,陈海明.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应用[J].计算机科学,2010,37(6):1-4.

猜你喜欢

变频监控传感器
The Great Barrier Reef shows coral comeback
康奈尔大学制造出可拉伸传感器
简述传感器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传感器新闻”会带来什么
你被监控了吗?
Zabbix在ATS系统集中监控中的应用
跟踪导练(三)2
看监控摄像机的4K之道
低压除氧水泵变频改造
合康变频再获发明专利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