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下降供应趋紧,生猪市场迎来反转
2015-09-11刘国信
今年春季以来,由于去产能化加速,生猪存栏量持续减少,猪价触底反弹后一直震荡前行;6月份至今,全国生猪市场供求形势更加紧张,导致猪价在消费淡季快速逆势上扬。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的生猪收购价格达到每千克16元以上,有的地方甚至已经突破17元。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经过三年多的调整,目前全国生猪饲养量和能繁母猪存栏量已处于历史较低位,由于去产能化充分,将导致生猪供应量整体趋紧,“猪价上涨”有望成为2015年的主基调;在经历史上最严重、最长时间的亏损期后,生猪养殖行业的景气度或将迎来反转。
一、猪价淡季逆袭,步入上升周期
猪肉是我国民众最为喜爱的肉类之一,每年清明、端午、中秋、国庆、元旦、春节等传统节日成为肉类消费的集中时节,致使以往的生猪价格几乎在每个年度内都会出现“两头高、中间低”的格局;同时,我国的生猪市场也有长期以来形成的两、三年一轮回的循环往复的“猪周期”波动;但近年来,由于生猪产能盲目扩张,加之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导致生猪行情持续低迷,使长期以来形成的市场格局被明显打破,“猪周期”也随之出现新的特点,淡季不淡、旺季不旺反成为常态。
如去年冬季至今年春节期间的消费旺季,生猪和猪肉价格却旺季不旺,不涨反跌,而节后的3月份,本是消费淡季却触底反弹,4月份一直维持震荡上扬态势,而“五一”过后,猪价不但没有回落,反而加速上涨;进入6月份后,全国活猪、仔猪、猪肉价格更是“全线飘红”,在传统的消费淡季里逆势上扬,终于迈入姗姗来迟的新一轮上升周期。
据搜猪网监测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全国生猪、仔猪和猪肉价格已分别连续15周、20周和14周回升。6月末全国瘦肉型生猪出栏价达15.85元/千克,同比去年上涨24.61%。进入7月后,猪价涨势更为凶猛,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猪价达16元/千克,北方部分地区已冲破17元/千克。
业内人士表示,近期猪价触底反弹、逆势上扬,虽然从总体上看目前生猪养殖还处于略亏或小幅赢利状态,但预示着从2011年开始的这轮“猪周期”的真正结束。在经历了15年来最严重、最长时间的亏损期后,国内养猪业终于迎来了盼望已久的周期性转折,正式步入新一轮上行通道。
二、去产能化充分,利好猪价上行
业内人士认为,经过三年多的生猪行情低价震荡和市场洗牌,目前全国生猪饲养量和能繁母猪存栏量已处于历史较低位,由于去产能化充分,导致生猪供应量趋紧,是利好此轮猪价上行的主要因素。此外,环保压力加大,生产成本增加,养殖户惜售,部分地区出现“收猪难”,导致局部地区猪价强势上涨,从而带动了猪价的整体快速反弹。
1. 生猪存栏量和能繁母猪存栏量均创历史新低
统计数据表明,2011年生猪价格达到历史高点后,刺激养殖户大量补栏,导致能繁母猪存栏量大幅上升,到2012年底达到高峰的5078万头。能繁母猪的增加,导致生猪存栏量居高不下,市场供大于求,必然拉低猪价。而猪市长时间低迷不振,造成养猪业严重亏损,难以为继,散户大量退出,去产能化加速,使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量不断下滑,从而造成猪源逐渐紧缺。
农业部监测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4月末,全国生猪存栏已从2013年11月4.6856亿头的高点,下降至3.8692亿头,下降幅度达到17.4%。能繁母猪存栏3971万头,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4.9%,已跌破4000万头大关,处于历史最低水平。能繁母猪的大量淘汰,势必影响仔猪的市场供应,拉动终端猪价不断上升。
2. 消费需求不振,猪肉供应下降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第一季度全国猪肉产量为1557万吨,同比下降3.1%;农业部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1 ~ 4月份,我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生猪屠宰量累计7401万头,同比减少7.7%,其中3、4月份屠宰量同比减幅均在19%以上。因此,尽管二季度是猪肉的消费淡季,但供应量的显著下降,使得猪价走势与往年显著不同,这也是导致4月中旬以来,随着第二轮上涨行情启动,猪价加速上涨的动力所在。
3. 生产成本提高,支持猪价继续反弹
目前,在生猪主要生产成本中,仔猪和玉米价格均出现了上涨。据了解,受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下降影响,今年以来仔猪供应偏紧,仔猪价格自2月底以来已连续回升,到6月初全国仔猪平均价格达到26.95元/千克,与今年1月相比上涨54.4%。6月末母猪价格已达1700元/头,比年初上涨两百多元。综合生产成本的提高以及今年部分地区养殖与交通运输受到大雨影响,加速了猪价的上涨之势。
三、行业景气提升,仍需积极应对
业界人士指出,能繁母猪存栏量决定着猪价的未来走势。整体来看,由于当前能繁母猪下降,仔猪补栏不足,后期育肥猪供应趋紧局面将更为明显,因此,2015年后市猪价上行的趋势已逐渐明朗化,生猪养殖业景气度提升已成为大概率事件。不过,鉴于当今猪业生产方式与市场消费环境已发生变化,现在已不能完全用老眼光来预判新市场,养殖者更不能对后市过于乐观而盲目跟风,豪赌后市。
从生猪供应来看,由于当前能繁母猪存栏量远低于农业部“4800万头”的预警线,加之,生猪养殖需要一定的周期,这就决定了未来一段时期内生猪市场供应仍将不足;而猪源紧张猪价上涨,又会刺激养殖户的补栏热情,但因经历史上最严重、最长时间的亏损期后,养殖户产生的观望情绪浓厚,预计2015年后半年补栏恢复较为缓慢,因此,后半年出栏仍会处于较低水平,生猪供应量短期内并不会快速放大;从生产成本来看,未来仔猪和玉米价格都还有上涨预期,将会进一步推高生产成本,从而有利于支撑猪价的进一步上行。
但需要注意的是,下半年仍然存在市场消费动力不足、猪肉进口增加等不利因素。去年以来餐饮业对猪肉的需求一蹶不振,生猪市场依然会受到掣肘。近期食品企业反馈的信息表明,当前虽然猪价上涨,但猪肉走货仍显暗淡,猪肉价格反弹乏力,且随着夏季高温季节到来,已进入季节性消费淡季,因此预计7、8月份猪价上涨幅度会有所放缓,部分地区或将重新进入震荡调整阶段;9月后随着中秋、国庆节的相继到来,猪价将会不断上蹿;四季度进入猪肉传统消费旺季后,在元旦、春节市场消费高峰的强劲拉动下,猪价仍将延续上涨行情。
不过,谈到具体能够涨到的价位,不少市场人士颇有担忧。据分析,虽然今年“猪价上涨”将成为主基调,但本轮价位涨幅也不会太高。因为,近年来猪业生产方式已经发生变化,进而使“猪周期”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比如,虽然目前很大一部分散户退出了市场,导致能繁母猪基数很低,但由于近年来规模化程度不断提升,大中型规模化猪场已经成为行业主流,依然保持着较为强劲的生产后劲,加之,业外大佬跨界养猪跟进速度较快,补市能力充分,将使生产周期大大缩短,相信经过一定时间后生猪供应能力将逐渐趋于稳定。因此,养殖者不能对后市过于乐观而导致误判。
作为一项“安天下”产业,今天的养猪业正步入从传统向现代推进的转型发展阶段。资本、技术、政策、消费四种力量正在改造甚至颠覆着养猪业,今后养猪将越来越难……但古老的养猪业注定会是一个不老的产业。俗话说:“贵时莫赶,贱时莫懒”。猪价高的时候莫去追赶,盲目地扩大养殖量;猪价低的时候莫偷懒,该养的还是要养,不要失去信心,坚持就是胜利。为此,笔者建议养殖户,切不可因为猪价上涨就得意忘形,盲目跟风,豪赌后市。面对当前反弹行情,应理性行之,只有合理安排生产,提高技术水平,保证猪群健康,努力规避风险,才能抓住市场机遇,提高养殖收益。
作者简介:刘国信,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防疫、检疫等工作以及无公害养殖与疾病防治研究。曾被授予“山西省青年星火带头人”光荣称号;被山西省农业厅评为“山西省十大动检技术标兵”。联系地址:山西省阳城县畜牧局 邮编:04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