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物免疫失败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5-09-11白慧琴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14期
关键词:检疫疫苗影响因素

白慧琴

摘要 从疫苗、防疫操作、动物自身、环境、饲养管理、检疫与监督、养殖观念等方面分析了动物免疫失败的影响因素,以期为动物免疫提供借鉴。

关键词 动物免疫;免疫失败;影响因素;疫苗;检疫

中图分类号 S852.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4-0274-01

对动物进行疫苗免疫是动物养殖过程中一种可以有效预防动物传染性病害的方法。通过疫苗免疫,使动物机体产生保护性机能,形成免疫性,从而维护机体的生理平衡和稳定,使机体获得坚强的抵抗力,从而有效预防各类动物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免疫应答是动物机体对于各类传染性病害的免疫性保护机制,保护动物机体免受各类传染性病害的侵袭,其影响因素较多,包括饲养管理、环境、应激等多种因素,不同的因素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从而导致动物机体免疫抵抗力降低,导致动物个体群体发生流行性疾病,危害动物机体健康,降低动物养殖效益。现根据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影响动物免疫效果的诸多影响因素进行具体总结,分析各影响因素对具体免疫过程的不利影响,以期为动物免疫过程中避免免疫效果降低、提高动物免疫效果提供借鉴。

1 疫苗影响因素

1.1 疫苗质量

一是疫苗质量原因,疫苗质量好坏是影响免疫效果的直接因素,是免疫成败的物质基础,毒力较弱的疫苗接种后在动物体内有一个阶段性过程。接种疫苗中必须保证含有足够量的抗原。由于灭活苗接种后没有繁殖过程,所以必须保证有足够的 抗原量,才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二是未充分考虑疫苗接种的相斥性。同时给畜禽接种2种或2种以上不同种类的疫苗,由于疫苗之间互相干扰,从而造成疫苗效果降低,导致免疫失败[1-4]。

1.2 疫苗的保存与运输

疫苗的保存与运输是疫苗的质量保障,保存不当或者运输条件不合理会降低疫苗效果,甚至使疫苗失效,因此应妥善保存疫苗,运输过程也要符合疫苗运输的要求。由于疫苗是较为特殊的生物制品,为保证疫苗的使用效果,应根据不同疫苗的具体保存运输要求选择合适的保存与运输条件。但部分基层兽医站设备条件简陋,无法保证疫苗保存所需的适合环境条件,疫苗一般通过微生物及其代谢物制成,一般均怕热、怕光,需要冷藏或冷冻保存,并且在使用过程中需保证合理的稀释倍数,使用符合要求的稀释器皿,同时避免阳光直射,从而避免造成疫苗效价降低或免疫失败[5-7]。

2 防疫操作影响因素

一级防疫队伍和村级防疫员由于工作待遇较差而产生消极情绪,有的防疫员免疫技术不高,使用疫苗时未按规定操作,粗心大意,不注意更换免疫接种针头,消毒不到位,打飞针、剂量不足等问题更是比比皆是,甚至动物注射部位发生偏差,严重影响了免疫的效果。还有部分防疫员为了图省事直接将疫苗交由畜主,这都会造成疫苗效价降低或免疫失败。

疫苗注射应与相应的药物会发生排斥反应。因此,在注射疫苗前应避免使用与之发生排斥的相关药物。例如细菌类活疫苗注射前后不得使用抗菌药物,如注射猪链球菌疫苗前后使用青霉素、磺胺类抗菌药物,就会大大影响免疫效果,疫苗免疫期间使用皮质激素也会导致机体的免疫技能降低。

3 动物自身影响因素

有些疾病可引起免疫抑制,从而严重影响免疫效果,如非典型猪瘟存活的带毒仔猪对猪瘟疫苗产生免疫抑制,注射猪瘟疫苗后,不产生猪瘟抗体,先天感染的仔猪无论是吃初乳、注射疫苗都不可避免死亡或终身带毒,另外一些寄生虫病对疫苗免疫效果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有的动物患病后未及时发现,仍注射疫苗便会造成动物死亡。

4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是影响动物免疫应答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当动物机体受到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时,易产生应激,如高湿、高热、寒冷、饲养密度过大、通风换气条件差都会引起动物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这些都会影响注射疫苗免疫效果。

一般疫苗接种后需要经过7~14 d才能发挥免疫效果,若环境病原微生物密度较大,动物发生感染的时期较早而易导致免疫失败,免疫接种所产生的保护力是有限的,当免疫接种的保护能力不及病原的侵害能力时,动物易患病,即使免疫接种比较成功,也会有个别动物免疫能力不足,从而造成病原感染,成为传染源,甚至引起流行。

5 饲养管理影响因素

免疫接种前后的饲养管理是非常重要的,饲养管理不当,在接种前后会出现各种不良应激因素,如打耳标、抓捕、去势等操作不当就会引起动物应激,造成免疫系统功能水平降低,从而导致动物机体免疫力降低。因此,在免疫前后要加强饲养管理,使动物在接种疫苗的诱导期避免出现应激。

6 检疫与监督影响因素

检疫是为了及时发现病害畜禽、及时掌握疫情动态,而大多数乡镇检疫员重收费、轻检疫,甚至只收费、不检疫,加之现在实行了免收检疫费,致使个别检疫人员责任意识强而不作为,没有起到以检促防的作用。

7 养殖观念影响因素

农村大多为传统、分散养殖,养殖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低,个别养殖户对动物免疫缺乏高度重视,存在懒于免疫的侥幸心理,致使免疫密度不高,一旦一户畜禽有传染病,就会很快传播到邻近的养殖户,引起传染性疾病暴发流行。

8 结语

总之,造成免疫失败的因素较多,出现免疫失败时要全面考虑,查找原因,提出应对措施,以确保畜群安全无疫。

9 参考文献

[1] 李文昌.浅析畜禽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动物检疫,2010(12):73-74.

[2] 杨新刚.畜禽免疫失败的原因分析[J].北京农业,2009(24):64-66.

[3] 窦礼正.动物免疫失败原因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8(21):278-279.

[4] 路银锁,郝瑞芳,程海庆,等.规模猪场免疫失败的原因与对策探讨[J].畜牧与兽医,2005(5):67.

[5] 楮兴华,孙培良,邹殿民.就免疫失败原因谈农村防疫现状[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6(5):26.

[6] 于振梅,李钊,邵俊芳.产蛋鸡免疫失败应采取的主要措施[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6(7):124.

[7] 刘士仓,杨庆武,邱凤霞,等.浅析动物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对策[J].山东畜牧兽医,2006(4):36.endprint

猜你喜欢

检疫疫苗影响因素
抢购疫苗暴露全球不平等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探究影响生猪屠宰检疫的因素与对策
论动物检疫常见问题及改进对策
防患于未然的疫苗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动物检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