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宜良县池塘精养高产模式探讨

2015-09-11昌凤菊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14期
关键词:高产模式

昌凤菊

摘要 从池塘条件、品种规格、放养模式、饲料投喂、病害防治等方面探讨了宜良县池塘精养高产模式,以供参考。

关键词 池塘精养;模式;高产;云南宜良

中图分类号 S965.111;S965.11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4-0262-02

宜良县位于云南省中部,属昆明市郊区县。1986年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援助中国开发淡水养殖,在宜良县南羊镇建成“WFP中国2814”淡水养殖基地,经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昆明市重要的淡水鱼生产基地。宜良县地势北高南低,中部平坦,山地、谷地与坝子相间分布为地貌总特点。东西最大横距51.5 km,南北最大纵距85.3 km,土地总面积1886 km2,其中盆地、谷地占11%,山地占88%,水域约1%。宜良县内气候温和,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6.3 ℃,年平均日照时数2 177.3 h,年平均降雨量912.2 mm,年平均相对湿度75%,全年无霜期260 d左右,非常适合淡水鱼类的生长。

宜良县水资源丰富,县境内有大小河流36条,属珠江流域水系,径流面积在100 km2以上的有南盘江、贾龙河、麦田河、獐子坝河,摆衣河、巴江等。到2014年全县有水产养殖面积2 133.3 hm2,水库塘坝水库567个,养殖面积1 833.3 hm2,渔业专用塘200.0 hm2。水产品养殖产量达13 600 t。为了进一步挖掘生产潜力,确保昆明市淡水鱼的供应,开展了池塘精养高产模式的推广。

1 池塘条件

精养高产池塘条件要求比较高,所有设施必须配套。池塘面积0.53~0.80 hm2,水深2~3 m较适宜。水源方便、无污染,道路通、方便运输。每个池塘配有10个kW的三相动力电及增氧机、抽水机。如果会出现停电,最好配备8个kW的柴油发电机1台,否则高产池塘一旦停电,会造成巨大的损失。池塘每年必须进行1次认真彻底的清塘消毒,减少高温季节发生鱼病。一般放生石灰3 750 kg/hm2彻底清塘。对于池塘条件好的地方,最好每年进行晒塘30 d左右,晒过的池塘有利于底泥中大量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减少有害物质,不但病害减少,而且鱼生长较快,水质不易恶化。

2 养殖品种及规格

养殖品种一般以草、鲤鱼为主,搭配部分鲢、鳙和鲫鱼。以草为主,一般比例为草鱼占45%,鲤鱼占20%,鲢、鳙鱼占30%,鲫鱼5%。以鲤鱼为主则是鲤鱼45%,草鱼20%,鲢、鳙占30%,鲫鱼5%。一般精养高产池塘都配备有增氧设备,水质控制好,最大载鱼量可达12~18 t/hm2。放鱼种可达7.5~10.5 t/hm2,但鱼种放养量与最大载鱼量之间要留4.5~7.5 t/hm2的载鱼空间供鱼生长。草鱼鲤、鲢、鳙鱼种各个品种规格要呈梯级放养,严格控制各规格的尾数。一般放草鱼600~800 g的3 000尾/hm2,300~500 g的3 000尾/hm2,100~300 g的放7 500尾/hm2;鲤鱼200~400 g放12 000~15 000尾/hm2。花白鲢按2∶1比例,花鲢多白鲢少,一般各种层次的花白鲢100~600 g放3 t/hm2。待出售出部分成鱼密度有所下降后,再补充套养一部分小规格的草鱼和花白鲢,为下一年的鱼种做准备。

3 精养高产的放养方式

精养高产池塘一般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各自应该采取的方式。一旦养殖方式制定脱离实际,造成鱼种、成鱼该卖卖不出,该捕捕不起,不能及时降低密度,后果将影响全年目标的实现,损失一般比较严重。

3.1 主养鲤鱼

这种方式采用的较多,它的特点如下:当年的鱼全部出售,无论鱼种还是成鱼。其鱼种投入资金少,可短期收回鱼种成本,见效较快。主养鲤鱼的精养高产模式,一般要注意2点:①进入4月、5月后能销售部分50~100 g的鲤鱼种,就可增加鲤鱼乌子或寸片的放养数量。否则只能根据自身池塘需要,来控制投放鲤鱼数量。②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满足草鱼、鲢、鳙鱼所需各种规格的鱼种适时投放。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如放养鲤鱼寸片,在每年1月初就必须彻底清好塘,等待鲤鱼寸片的到来。如放乌子则要在2月初准备好池塘。鲤鱼苗到来前10~15 d开始进水肥塘,水深60~80 cm,一般施有机肥4 500~7 500 kg/hm2。10 d后待水里出现红虫(蚤类)即可放养寸片或乌子。鲤鱼鱼苗下塘后,不必马上放养其他鱼类,也不必投喂任何饲料,全靠天然饵料喂养,这样可节省饵料,降低成本投入。但要注意保持水质较肥,适当补充肥料。经过45 d左右的饲养,鲤鱼即可长到5~6 cm。这时开始投喂小颗粒的鲤鱼饲料,再经1个月饲养,到4月中旬左右,鲤鱼可达到10~20 g以上。这时可开始出售多余的鱼苗,并开始补充鲢鳙鱼苗和小规格草鱼、鲫鱼乌子或寸片等鱼苗鱼种。只留足鲤鱼苗2.25万尾/hm2左右,计划年底产鲤鱼12~15 t/hm2以上,出塘规格500 g以上。当鲤鱼达到80 g即可投放大规格的草鱼、鲢鳙鱼。规格应在200~500 g之间,各种规格层次要分明,最好用尾数控制,比例要适当。这样补足各种规格的鱼种后,即可进入正常的成鱼饲养管理。

3.2 主养草鱼

这种方式主要适应于全年进行成鱼养殖的池塘,能均衡上市,有利于抓住每年4—6月的鱼价高峰区大量出售成鱼。主养草鱼方式特点:前期鱼种规格大,投入大,产量高;后期要适当控制减少产量,然后搭配一部分小规格鲢、鳙、草鱼,为第2年的大规格鱼种做好充分准备。

具体操作过程:每年的年初就开始着手准备,在1月先进行彻底清塘消毒,之后开始进水。把准备好的大规格鱼种消毒后放入池塘。鱼种规格要大,一般草鱼规格100~400 g,还要搭配部分13.3~16.7 cm的草鱼为第2年的大规格鱼种做准备。鲢鳙鱼50~300 g。鲤鱼100~200 g,而且较大规格的鱼种比例要适当,要计算好尾数。这些较大规格的鱼种要计划能在4—7月之前全部上市,整个产量要占全年的1/3,即产量9 000 kg/hm2左右。这一部分鱼虽增重倍数不大,一般在1.5~2.0倍,但却能在每年的鱼价高峰期出售,价格可比9—12月时高出1元/kg左右。时间短、经济效益高,养殖比较划算。放好鱼种后,就可进行正常养殖管理。到了气温回升时,就开始逐步加大颗粒料投喂量,一般到了5月就开始轮捕成鱼上市,每个月可出塘3 000 kg/hm2,3个月就可卖出9 000 kg/hm2以上。这时,100~200 g的鱼种又长到300 g以上的大规格,就这样一直轮捕到年底。中途鱼种补充主要在7月。待大规格的鱼种部分变成成鱼上市,池塘中的密度就会相对下降一些,这时正好当年的草、鲤、鲫、鲢、鳙水花达到20~40 g,即可补充一部分,养到年底作为下一年的鱼种。endprint

4 饲料投喂

精养高产鱼池要求产量高、生长快,投喂的饲料必须是营养价值比较全面的全价人工配合饲料,蛋白质含量达到30%左右。最好能使用颗粒料和投饵机。实践证明,使用投饵机可节省5%的饲料,而且投喂均匀、大小兼顾、生长快、节省劳力。要保证高温季节每隔20~30 d能轮捕1次,出售部分成鱼减轻池塘载荷。一般全年都可投喂颗粒饲料,只是根据季节不同,投饵量要做适当调整。气温较低的冬季投饲量为鱼体重的0.5%,3月投饲量2%左右,4—8月投到3%~4%,9—10月投饲量2%,11月以后逐步降低到0.5%;每日实际投饵量根据天气情况及鱼吃食的情况而定,没有固定的指标。也可看鱼的实际抢食情况而定,一般投到鱼7、8成饱就停止,这样最节省饲料。不能投到没有鱼吃再停止,因为多投会造成鱼晚上浮头加重,影响消化吸收和生长,反而增加了养殖周期和饲料成本,水质污染也会加剧,所以不能喂得过饱。一般每天分3次投喂,分别在上午、中午、下午,时间间隔要适合,下午不能太晚,这样使鱼在天黑前有一段时间消化肠道中的食物,避免增加鱼夜间对氧气的需求,从而减轻夜间浮头程度。

精养高产池塘青饲料的投喂要特别注意方法。经实践证明,各种养殖条件相同的2口池塘,全年投喂颗粒饲料数相同,但一口没投青饲料,一口投喂青饲料,年底比较,多投喂青饲料的反而比只投颗粒饲料的饵料系数大,成本高。仔细追究其原因,主要是投喂青饲料的方法不当造成的[1]。精养高产池塘投青饲料的正确方法是在早上投喂第1次颗粒料前投喂,之后就一点都不能喂。主要原因:鱼的肠道与其他动物比较,短而直,饲料消化吸收的好坏与饲料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有很大的关系。经常投喂颗粒料的高产池塘,草鱼一般比较喜欢吃青饲料,如果草鱼吃完颗粒饲料后又接着进食大量青饲料,颗粒料在肠内就会受青饲料的挤压,很快排出体外。在肠内停留时间很短,消化吸收就很差,反而会使饵料系数上升,所以只有在投喂颗粒饲料之前投喂青饲料,才不会造成饲料损失,反而会降低成本,加快鱼的生长。

5 水质管理

精养高产池塘由于养殖密度较大,鱼池每天进入的有机排泄废物量很大,其氧化分解速度比较快,产生的有害物质浓度较高,耗氧量大,所以水质变化较大。如果说水质管理跟不上,会造成鱼天天浮头严重,该喂的饲料不能按质按量按时投喂,将直接影响到生长速度及出塘时间,使整个计划不能达到预期目标[2-3]。因此,要时时注意水质的调控,水质不能变坏。一般高产池塘要求水色油绿或嫩绿,水质肥而爽,使水中保持较高的溶氧,这种水不但天然饵料丰富,而且溶氧较高,有害物质分解快,有利于加快生长和提高产量。养殖池塘要经常加注新水。每15 d施生石灰1次,每1 hm2每1 m水深用量450 kg,保持水中较高的pH值。这样有利于水中有机物氧化分解的进行和防止蓝绿藻大量繁殖。白天只要是晴天,中午开增氧机1 h以上,改善水质,降低水中有害气体的浓度。另外,要注意水质恶化变黑的池塘,水中氨氮等有毒物质过高,其含量会因施生石灰后迅速升高,造成鱼中毒死亡[4]。这种情况可先下药物改善水质或大量换水,再施生石灰。夜间要做好巡塘,注意浮头死鱼。精养高产池塘为了保证第2天鱼的生长、吃食,晚上要注意水中溶氧不能太低。一般一开始浮头就必须开增氧设备,不能等严重浮头时才开机。这样虽不死鱼,但必然会影响到鱼的生长及第2天的吃食。

6 轮捕

精养高产模式的关键在于充分利用鱼池的有效载荷,一旦超出有效载荷,鱼就不会生长,这时必须把鱼的密度降低,鱼才会生长,所以要在一定时间内出售商品鱼,该出塘时一定出塘,使鱼池随时保证一定的有效载荷空间。一般情况0.67 hm2的池塘每天投喂150 kg左右的颗粒饲料,按饵料系数为2计算,每20~30 d就可产出1 500~2 250 kg/hm2鱼出塘。所以每20~30 d就可轮捕1次,捕大留小。每次可捕草、鲤、鲢、鳙各种鱼1 500~2 000 kg。每年的5—10月,一般可轮捕5~6次,出塘鱼可达10 t左右。最后到年终所有的鱼一次性清塘,大的出售,小的留做下1年的2龄鱼种。通过1年的养殖,毛产量可达30 t/hm2以上,较高的毛产量可达45 t/hm2。净产可达22.5~30.0 t/hm2。

7 鱼病防治

精养高产鱼池,由于养殖密度较高。鱼病发病率也较高,所以要严格实施以预防为主的方针。清塘要彻底,定期投喂药饵,调节好水质。发生鱼病要及时治疗。一般精养高产鱼池最常发生的鱼病有寄生虫病的车轮虫、小爪虫、指环虫,细菌性的出血病、肠炎、赤皮、烂鳃,以及氨氧中毒。寄生虫病的防治可观察鱼的活动情况,一旦鱼发生突然的窜和跳就应该下杀虫药物防治。细菌性的防治最难,特别是出血病,其发病的原因主要是经常拉网创伤或鱼体质较差,极易被细菌感染。一般可采用药物治疗,但主要注意以下4点:①选择低毒高效的药物,不易产生抗药性。②注意用药量,一定要达到有效浓度。③注意连续用药,力争一个疗程治好。④最好在拉网捕完鱼后就下一次药预防。现在有很多渔户用药方法不当,乱用药,细菌产生抗药性,又不注意连续用药,不但治不好病,还造成鱼不吃食甚至于影响全年的生产及效益[5]。

8 参考文献

[1] 王振吉,胡智,张宏.青海省池塘养殖鱼类鱼病调查报告[J].青海科技,1998(1):13-16.

[2] 朱国清.山西省池塘养殖发展沿革及存在的问题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9):116-118.

[3] 邓来富,江兴龙.池塘养殖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海洋与湖沼,2013(5):1270-1275.

[4] 冯森,邵宪民,李洪芬.提高池塘养殖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J].科技致富向导,2004(5):18-19.

[5] 周元.利用稻田改善池塘水质研究[D].荆州:长江大学,2013.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产模式
我国育成高产高抗水稻新品系
高端饭店业产学研模式研究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玉米高产优质高效益简化栽培新技术
早春马铃薯套种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淮北地区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鸡腿菇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