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树害虫无公害防治技术内容及关键措施

2015-09-11陆其平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14期
关键词:无公害杨树措施

陆其平

摘要 介绍杨树害虫无公害防治的技术内容,包括喷洒生物制剂、保护和释放害虫生物天敌、人工物理防治和营林防治、必要的化学防治措施等,并总结其关键措施与技术要求,以为提高杨树营林水平提供借鉴。

关键词 杨树;害虫防治;无公害;技术内容;措施

中图分类号 S763.7;S792.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4-0155-01

林业是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纽带,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承担着生产生态产品、物质产品和生态文化产品的重大任务。因此,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大力推广以生物防治为主的无公害防治,走“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现将杨树害虫无公害防治技术的主要内容、关键措施及技术要求等介绍如下。

1 技术内容

目前,在杨树害虫无公害防治生产中可以推广应用的技术主要包括喷洒生物杀虫剂或仿生制剂、保护和释放害虫生物天敌和人工物理防治等内容。在害虫种群密度迅速上升,无公害防治措施难以奏效时,为有效控制虫情的蔓延和扩散,可以采取必要的化学防治手段,但必须尽量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

1.1 喷洒生物制剂

采用喷雾或喷粉技术将Bt(苏云金杆菌)、灭幼脲、阿维菌素、苦·烟乳油喷洒到杨树叶片上,可以有效地控制害虫危害,这是应用较多的生物防治技术。

1.2 保护和释放害虫生物天敌

杨小舟蛾等杨树害虫的自然寄生或捕食性生物天敌较多,如卵期有舟蛾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和杨扇舟蛾黑卵蜂等;幼虫期有颗粒体病毒、小茧蜂等;蛹期有白蛾黑基啮小蜂、日本追寄蝇等;此外,鸟类、蚂蚁和蜘蛛等对害虫幼虫具有捕食作用,其中白蛾黑基啮小蜂对越冬蛹的自然寄生率平均高达20%左右,是害虫蛹期的优势天敌种群。因此,在制定防治方案时,要充分考虑这些生物天敌的保护措施,如尽可能不采用化学防治方法,减少对害虫生物天敌的杀伤力。人工释放生物天敌防治害虫是近年来防治工作的发展方向,东海县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青湖镇、黄川镇等地释放松毛虫赤眼蜂防治第2代杨小舟蛾,不仅对当代害虫卵的寄生效果达30%~60%,对第3~4代也有一定的持续寄生效果。目前,东海县森防站在掌握杨小舟蛾蛹期天敌(白蛾黑基啮小蜂)生物学特性和室内繁蜂技术的基础上,初步建立害虫生物天敌繁育场,以柞蚕蛹为繁蜂材料,开展人工规模化繁蜂,并在林间进行释放防治试验示范,为本项防治技术的推广应用打下了较好的理论基础[1-2]。

1.3 人工物理防治和营林防治

主要是指利用害虫的生物学特性,采用人工物理方法,或加强幼林抚育、营造混交林等营林措施防治杨树害虫的方法,它也是杨树害虫无公害防治的重要内容。如在杨尺蠖、草履蚧成(若)虫爬上树干为害之前人工绑扎塑料阻隔带,并辅以毒环防治杨尺蠖幼虫和草履蚧若虫。在杨树害虫化蛹盛期人工铲除地表虫蛹,可有效降低下一代或翌年害虫种群基数。

1.4 必要的化学防治措施

当害虫种群密度迅速上升,采取上述无公害防治措施难以及时有效地控制虫灾时,可以采取必要的化学防治手段来控制灾情的发生。为巩固无公害防治效果,尽量减轻对害虫天敌的杀伤作用,在防治生产中必须尽量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目前,已全面禁用氧乐果、甲胺磷、久效磷等高毒有机磷杀虫剂,在防治生产上推广使用的替代农药产品为高效、低毒、低残留杀虫剂[3]。

2 关键措施与技术要求

2.1 合理规划,制定控制目标

各乡镇要结合杨树害虫发生和防治的实际,对防治重点地区进行合理规划,采取建立防治示范点,以点带面,逐步推广应用无公害防治技术。采取释放生物天敌、喷施生物制剂的生物防治示范区要严禁采用化学防治,保护林间自然天敌种群和释放的天敌种群,发挥其在林间自然增殖作用,实现持续控灾的治理目标。当害虫种群暴发成灾时,也要采用喷洒生物制剂为主要措施,以压低虫口数量,巩固已有的生物防治效果。

2.2 加强低虫口期监测预报,为防治提供依据

众所周知,害虫生物防治在虫口数量急剧上升时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需要在害虫低虫口期进行,因此加强低虫口期的虫情监测预报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杨树舟蛾类食叶害虫应掌握在第1~2代种群数量积累阶段进行生物防治,此时应采用灯诱、性诱等低虫口期测报技术,准确掌握害虫发生初期的发生范围、种群数量变化动态,为生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4]。

2.3 因地制宜,综合治理

如前所述,杨树害虫无公害防治技术较多,应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选用多种防治技术,开展害虫综合治理。对杨尺蠖、草履蚧等早春杨树害虫应重点开展树干阻隔防治。对舟蛾类杨树食叶害虫,可采取释放啮小蜂等蛹期天敌、喷施生物农药和铲除地表越冬蛹等多种措施,经连续多年多次释放害虫生物天敌,发挥天敌自然增殖作用,从而实施害虫的综合治理,将害虫种群维持在有虫无灾的状态。

2.4 加强技术培训,强化督查考核

杨树害虫无公害防治是一项新的防治技术,各乡镇要加强技术培训,尤其是杨树栽培大户,要通过技术培训、防治示范,逐步推广本项防治技术。近年来,国家林业局把“无公害防治率”列入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四率”考核指标,这也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因此各地要高度重视杨树害虫无公害防治的示范与推广工作,切实加强防治督查、考核,压缩甚至避免化学防治,逐步扩大无公害防治规模,确保完成无公害防治的考核指标。

3 参考文献

[1] 王守兵,施建华.杨树病虫害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15):154-155.

[2] 陈士连.宝应地区杨树主要虫害的危害特点及无公害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4(16):118-119.

[3] 夏鲁青,郭同斌,赵博光.杨树虫害防治研究进展[J].林业科技开发,2001(5):8-10.

[4] 曹晓冬,周立刚,谢光辉,等.杨树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J].林业实用技术,2005(5):24-26.endprint

猜你喜欢

无公害杨树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跟踪导练(五)
高跟鞋
阅读练习
杨树上为什么会有许多“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