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乡的传统之殇

2015-09-11

三联生活周刊 2015年37期
关键词:亡者人者乡邻

我的家乡是鄂西一个土家山村,前几天,我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眼看不及、耳听不够,深切感受到了家乡的巨大变化。道路变宽了,楼房变高了,村民收入增长了,老年人每年都有养老金了,大病医疗也可部分报销了;特别是在部分其他农村较为普遍的早婚、早育、多育等现象,在我的家乡都不存在了。这些变化都让我心生欣慰。

然而还有一种变化,却让我颇有些神伤。我的家乡以种植萝卜、辣椒、西红柿等蔬菜为主,蔬菜种植过程中特别是售卖期间,由于季节性强、市场变化快、采摘时间紧,一些种植大户多以临时雇工的形式请周边乡邻帮忙。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帮工形式逐渐演化开来并被无限扩大。从此,无论是农忙还是农闲,也无论是劳力充足的家庭还是确需帮助的孤寡老人,出钱雇人成为惯例,且不讲帮人者无钱免谈,就连请人者若是无偿都不好意思开口。回想20多年前,乡亲邻里采取轮帮互助“打转工”的形式,甚至可以新建一栋房子,我不知道这是进步还是退化?曾经有人说,城里的高墙隔断了邻里,我觉得,如今的乡下也被利益阻隔了乡情。

跳丧舞是土家族的传统文化。曾几何时,一旦有人亡故,周边乡邻不请自来,或帮忙擦桌摆凳、煮饭做菜、迎来送往,或通宵达旦载歌载舞,陪亡者走完最后一程。然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跳丧舞作为民俗文化被搬上了舞台,现实中却正在悄然消失。这次回乡,正好碰上一位老人过世,厨师是镇上专门的班子、乐队是镇上专门的班子、打鼓跳丧的也是镇上专门的班子,这些人都是花钱雇的,平日与亡者及其孝子孝孙都素不相识,不到晚23点,真正的乡亲已然走光。传统已逐渐演变成了一种“秀”和一门生财之道,但其真正的土壤却在以极快的速度消亡。

老家在农村,目前仍然实行土葬。源于“谁都有父母,谁都有离世那一天”这种最朴素的情感,抬运棺木下葬这件事,一直是乡亲们的自觉行为。这次也不例外,到了老人下葬的时候,周边乡邻又来了。可是,多数都是些四五十岁的中年人,鲜见二三十岁的青年人。我向一位老者说出了我的疑惑,老人答复:看吧,不出20年,又会出现一套新的班子。这就是我熟悉而又陌生的家乡?!

湖南怀化 一读者

猜你喜欢

亡者人者乡邻
滑轮
外出打工开眼界 返乡创业富乡邻
循环种养 带富乡邻
“惠”泽乡邻情如“海”
名言积累
五步成仙
疗贫之铭
返乡创业 惠及乡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