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优粳6号的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

2015-09-11陈根全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14期
关键词: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陈根全

摘要 简述常优粳6号的特征特性,总结其栽培技术,包括播种、育秧、移栽、栽植、施肥灌水及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供广大种植户及生产单位参考。

关键词 常优粳6号;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4-0029-01

常优粳6号原名常优09-3,由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常119A×CR—312配组,于2009年选育成的三系杂交晚粳稻品种。2013年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0—2011年经江苏省区域试验结果,2年的平均产量为9 447.0 kg/hm2,较对照常优一号增产8.8%,增产达极显著水平。2012年经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10 335.0 kg/hm2,较对照甬优8号增产3.5%。综述试验示范结果,该品种表现为高产、稳产、质优、多抗、适应性强等优点。

1 特征特性

常优粳6号株型紧凑、长势较旺、分蘖力较强、叶色绿、叶姿较挺。抗倒性较强,熟期特色较好。2年区试平均结果:有效穗为228.0万穗/hm2,每穗实粒数为156.7粒,结实率87.1%,千粒重27.8 g。株高123 cm,全生育期为166 d,较对照常优1号迟熟3 d左右。经接种鉴定:中抗穗颈瘟、纹枯病,中感白叶枯病、条纹叶枯病。根据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10年检测:整精米率73.2%,垩白粒16%率,垩白度1.9%,胶稠度75.0 mm,直链淀粉含量为16.0%,达国标二级优质稻谷标准。经试验证实,该品种适宜在江苏沿江各地及苏南地区各乡镇推广种植。

2 主要栽培技术

2.1 适时播种,培育壮秧

适宜播种期在5月15日左右,秧龄30 d左右,湿润育秧净秧板播种量150~180 kg/hm2[1]。秧大田比例为1∶10。旱育秧播种量300 kg/hm2左右。播种前晒种2 d,使用4.2%浸丰乳油2 mL、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 g,对水8 kg,浸种子4~5 kg,浸足24 h,可预防大田恶苗病、干尖线虫病、条纹叶枯病及白叶枯病等病害发生。浸种结束立即催芽,待种子露白即可播种。秧田施纯N 225 kg/hm2,并增施有机肥,普施复合肥,N、P、K要搭配使用。三叶期以前保持满沟水,秧板湿润,三叶期以后要保持秧板水层,直至移栽[2]。

2.2 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移栽期一般在6月中旬,30 d秧龄。大田栽插22.5万~27.0万穴/hm2,栽植基本苗60万~75万株/hm2,株行距13.3 cm×26.7 cm或16.7 cm×26.7 cm,以单双株混合插为宜。

2.3 科学用肥,合理灌水

常优粳6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和发达的根系,吸肥力强比较省肥,以施纯N 225 kg/hm2左右为宜。肥力高的田块可适当减少15~30 kg/hm2,反之则增加15~30 kg/hm2。但应增加P、K肥的施用量,其N、P、K比例以1∶0.4∶0.5为宜。具体运筹方法如下:基肥施高浓度复合肥750 kg/hm2、碳铵375 kg/hm2,促蘖肥施尿素187.5 kg/hm2,7月10日左右施保蘖肥尿素75 kg/hm2、钾肥112.5 kg/hm2,7月15日前结束全田施肥。施肥采取基肥足、追肥速、不施穗肥的原则,以免后期茎叶生长过旺,油青迟熟,茎秆倒伏,导致青谷秕粒增加,结实率和千粒重下降。

水浆管理上要求做到浅水插秧、深水活棵、浅水勤灌、薄水分蘖。够穗数苗时进行适时搁田,原则上以1~2次轻搁为宜,标准是田块麻丝尺,田中不污脚为准。以后管水以保持田间湿润,干湿交替,割稻前7 d停止灌水,以确保后期秆青籽黄,活熟到老[3]。

2.4 病虫草害防治

2.4.1 秧田期。秧田期必须抓好灰飞虱、蓟马、大螟、二化螟的防治及移栽前用好起身药。用48%绿丰1 350 mL/hm2、20%稻螟特1 050 mL/hm2(阿维、三唑磷)对水750 kg/hm2小机喷雾或对水300 kg/hm2弥雾防治。

2.4.2 大田期。①除草:用14%乙苄(乙草净)可湿性粉剂600 g/hm2采用二次稀释法拌化肥均匀撒施。施药时田内要求有3~4 cm水层,并保持3~5 d。为彻底消灭大田草害,要求在孕穗前进行大田人工拔草工作。②病虫害防治。前期:6月底至7月中旬,主要防治灰飞虱、大螟、二化螟及纵卷叶螟等虫害。可用40%绿丰1 350 mL/hm2+20%稻螟特(阿维、三唑磷)1 050 mL/hm2对水750 kg/hm2小机喷雾或对水300 kg/hm2弥雾防治。中期:7月下旬至8月中旬,对纵卷叶螟、大螟、白背飞虱和纹枯病的防治,可用48%绿丰(48%毒死蜱)1 350 mL/hm2+75%吡虫啉、杀草单900 g/hm2+5%井冈霉素3 000~3 750 mL/hm2对水600~675 kg/hm2小机喷雾或对水300 kg/hm2机动弥雾。后期:8月下旬至10月上旬,对褐飞虱、纵卷叶螟、大螟、三化螟、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等病虫害,要求认真打好破口药和齐穗农药。用绿丰1 350 mL/hm2+20%稻螟特(阿维、三唑磷)1 050 mL/hm2+20%井三环1 500 mL/hm2+5%井冈霉素3 000~3 750 mL/hm2对水750 kg/hm2小机喷雾。以后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适时防治,但特别要注意黑条矮缩病及白叶枯病的防治。

3 参考文献

[1] 寇大勇.宁夏水稻旱育稀植规范化种植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5.

[2] 褚庆全,齐成喜,杨飞,等.我国杂交粳稻发展现状、问题及其对策[J].作物杂志,2005(1):9-12.

[3] 徐正进,陈温福,张文忠,等.北方粳稻新株型超高产育种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科学,2004(10):1407-1413.

猜你喜欢

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玉米杂交种金富36的选育经过及栽培技术
甘薯新品种徐紫薯1号的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
丰农啤1号大麦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