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2015-09-10井伊康
井伊康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要做到这一点,必须确立学生在作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要在作文内容、指导上充分体现出来,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
一、留心生活素材,为习作增添色彩
唐朝诗人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作文也是这样。要引导学生留心身边发生的事情,做个有心人,善于搜集素材,可以让学生做笔记,记下有意义的或重要的事件,为以后作文做准备,使作文成为“有米之炊”。在作文时,就可以从笔记中寻找有用的素材,从而为习作增添色彩,让作文有声有色。
二、引领学生潜入文本,挖掘作文创作资源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引领学生潜入文本,研读文本,充分挖掘文本,为学生作文创造资源,从而实现阅读文本的超越。
比如,让学生补写习作。补写背景,让学生潜入文本,了解作者写作时,当时社会背景,写作时的内心感受。
补写结尾,有的文本比较开放,结尾会给读者留有想象的空间,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个空间,让学生展开合理想象,给文本一个合理的结尾,结尾可以不同。
学生改写,让学生熟读文本,理解文本内涵,主要是改变体裁写,改变人称写,改变时空写。让学生带着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和生命的体验去感悟语言、积淀语感、运用语言,从中体验到作文的创作本身的乐趣,让这种作文过程与生命个体的丰富与发展过程趋于一致,从而享受到思维创作带来的愉悦。
语文教学虽然是“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更重要的是把握文本的价值观。比如,在模仿写、扩写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在掌握文本基础知识的同时,让学生领悟其中蕴涵的道德、审美意义,使学生在仿写和扩写时不偏离主题,思想、情感逐步丰富起来,作文的整体布局建构起来。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体验,同时也开发学生了感兴趣的资源,开辟了写作教学的新天地。
三、与其他学科有机融合,有效拓展写作教学的空间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其他学科中蕴含着丰富的习作资源,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资源,将写作教学与其他学科有机融合,渗透到这些学科教学,能有效拓展写作教学的空间。可以把习作渗透到美术学科,让学生写绘画日记,图文并茂,绘声绘色,学生乐写,兴趣浓厚。可以小组合作办手抄报,小组内分工明确,每人都有任务,各自负责一个板块,学生写起来也很认真,也乐意写,兴趣浓。可以结合体育学科,可以渗透到体育活动中,把体育活动场面记录下来,展开想象,学生当时的心情如何等。可以渗透研究实验,叙述实验过程,写出自己的感受、感悟,从中受到的启发。
四、作文自主命题,拓展学生思维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人。在习作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自主命题,我尝试过几次,效果很好,学生拟的作文题目精彩,有个性。有的题目能激发读者兴趣,如《我的虎妈猫爸》《半只虫子》;有的题目让人很好奇,如《咱班的“一品官”》《我们班的“好声音”》;有的题目极富童真童趣:《墨香池边的芦苇芽》等。作文题目自主命题,作文内容开放以后,我们班的学生作文不再空洞了,每位学生都能写出情真意切、发人深省的作文,作文内容丰富多彩了,学生思维拓展了,写作思路拓宽了。
五、作文指导要放手,综合运用写作文
有些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担心学生作文写偏题,不敢放手让学生去写,于是“扶着学生前行”“手把手”地教学生写作文,比如观察要从近到远,写作要言之有序,中心要明确,思想要健康,要分几步写,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有了这些条条框框制约学生的思维,学生不知如何是好,学生担心写作顺序缺少条理,中心不够明确,几个步骤是否按照先后顺序等。这种框架式的作文指导无疑将会挫伤学生写作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使他们对作文有畏惧心理,时间长了,学生不敢写,越来越不会写,学生会丧失写作兴趣。因此,要放手让学生写,学生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有自己的写作思路,有自己的写作方法,只要灵活运用这些方法,按照自己的思路,会写出言之有物、内容充实的好作文。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必须让学生留心观察事物,汲取生活中的素材,为习作积累素材做准备,为丰富作文内容,增添色彩。教师要引领学生潜入文本,学习文本的写作思路、写作方法,挖掘文本的内涵,为作文创作积累资源。教师再利用其他学科进行有机融合、渗透,拓展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对习作素材有效整合,拓展写作教学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而轻松的写作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