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2015-09-10周森月
周森月
摘 要:托尔斯泰曾说过:“艺术的本质就是表达情感并且感染大众,而优美的旋律正是音乐最感动人的地方。”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等能力的重要途径,为此,结合初中音乐教学实践,对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初中音乐;学生能力;习惯
音乐是一种健康积极的文化艺术,我们要坚持开放的姿态,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音乐活动,将教学的重心放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审美等能力上,让学生享受音乐带来的精神享受和文化熏陶。以下是本文对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的几点探究,仅供参考。
一、丰富教学形式,锻炼学生能力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首先教师要不断思考如何才能更好更快地完成教学目标,如何才能完成这节课的教学任务,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欲望,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其次,要积极优化目标实施策略,改进目标实施手段,深化目标意识理念,坚持从听、动、看、唱多个角度深化目标的实施。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善于运用各种先进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多媒体设备以及游戏竞技这些教学手段的优势,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深化教学的目标信息,给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情绪,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和兴趣,让学生学习更多的音乐知识技能,获得综合能力的提升。例如,在学习《伏尔加船夫曲》这节课的时候,由于学生对那些人们的生活情况不太了解,因此,笔者在教学前先给学生介绍了几幅有关列宾的图片,然后要求学生谈谈自己看画的感受,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奴隶们的生活状况,将自己看图的感受和自己的情感结合起来,在无意识中引发情感的共鸣。另外,在这种信息交流过程中学生会经常提出一些奇怪的问题,这恰恰体现了学生思维的活跃性,教师要把握住这个时机对学生进行想象能力的锻炼,增进师生交流互动,提高学生对作品的感悟能力。再如,在学习《彩云追月》这首合奏打击乐时,老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通过跺脚和拍手来模仿各种伴奏乐器,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加强对小组的互动指导,让学生感受音乐作品的节奏美感、旋律美感和意境美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
二、利用生平事迹,培养学生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为学生讲解中外音乐家的生平事迹,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克服音乐在学生心中的畏惧感和神秘感,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和兴趣,同时,这些音乐家的故事会成为学生学习路上的精神支柱,学生会将音乐家当成自己的榜样,从而促进学生意志力的培养。例如,在学习《拉德茨基进行曲》这部音乐作品的时候,笔者为学生讲述了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和音乐的故事,包括约翰·施特劳斯六岁弹奏自己创作的圆舞曲,偷偷学习小提琴,最终靠着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成为世界著名的音乐大师,通过约翰·施特劳斯的故事,笔者主要是想告诉学生一些道理,比如“有志者,事竟成”“天道酬勤”,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就会将这些音乐大师作为自己模仿的榜样,严格要求自己,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努力奋斗。另外,我们还可以为学生讲述一些音乐家从困难和低谷走向巅峰的故事,鼓励学生不要放弃希望,相信“我能行”,树立坚强的信念,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三、延伸课堂教学,培养学习习惯
单一的教学方式会消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果只是一味地学习乐理知识学生会觉得音乐学习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就会丧失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因此,我们要延伸课堂教学,丰富教学内容,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体会音乐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例如,我们可以开展音乐表演或举办知识竞赛,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表现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首先让学生欣赏音乐,感受音乐中蕴含的思想情感,用自己的方式将乐曲表现出来,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能帮助学生理解音乐表达的情感,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意识,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总之,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老师要用音乐情感陶冶学生,用音乐美感感染学生,另外,我们还要明确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教学目标,完善课程体系,推进美育发展。要肩负起自己的责任,更新理念,调整心态,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等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王莉萍.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8).
[2]程琳.初中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J].神州,2013(35).
[3]白玮娜.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之我见[J].成功:教育,2013(4).
[4]吕金会.初中音乐教育体验与教学效果浅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