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课可灵活运用“标题”展开教学
2015-09-10陈斯海
陈斯海
摘 要:摸索教法、实现高效课堂,是教师不懈努力的方向。在语文阅读课的各个环节中,灵活运用“标题”展开教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能有效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积极思维能力,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法。
关键词:高效课堂;教学环节;“标题”教学法
教无定法,教有得法。摸索教法、实现高效课堂,是教师不懈努力的方向。笔者在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运用“标题”展开教学,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现将它总结如下:
一、课堂导入:改写标题,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关系。有经验的教师很重视课堂的导入环节。好的课堂导入,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修改标题是一种有效的导课办法。在板书《小石潭记》时,我将标题误写成“小池塘记”。学生看了面面相觑,满脸的惊奇,随后又“切切察察”的小声议论起来。可以看出,学生对我修改标题是很疑惑的。我见状也不急着“纠错”,而是“固执”地说:“此时此刻,大家对我乱改标题肯定是很不理解的,而且期待我改正错误。可我暂时就不去改它了,我倒觉得这么改也可以。你们如果认为这么改不可以,那么请结合课下注解、借组工具书先把课文读懂,再思考、讨论一下,找出‘不可以的理由来。”“擅自修改标题,还说‘也可以?”为了推翻我的“也可以”,学生来劲了,朗读的朗读、讨论的讨论、翻资料的翻资料,大家很忙乱又很兴奋。可以看得出,我的“目的”达到了:在我的“误导”下学生带着无比的惊奇、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去探究文本、讨论问题。到后来,我从他们略带喜悦的脸上看到他们似乎找到了充足的推翻我的理由。我也不急于问结果,而是顺势提了几个问题:(1)你印象中的“小池塘”和“小石潭”各是什么样子的?它们有区别吗?区别在哪?(2)课文中介绍了“小石潭”的哪些方面?(3)课文介绍的”小石潭“有什么特点?它与我们通常所看到的”小池塘“有区别吗?区别在哪?因为有了先前的文本探究的基础,教师提出的这三个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通过讨论交流,最后形成了以下几种看法:(1)“小池塘”和“小石潭”都是蓄水的坑,但是“小池塘”一般是人工挖掘的,而“小石潭”则是更倾向于自然形成的:它形成于自然环境之中,“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足以说明小石潭处于比较偏远的自然环境之中。(2)它没有人工雕琢的痕迹,是自然形成的,它“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再说人工也没办法在“石头”里去挖掘一个大坑来。(3)它与池塘相比较,水更清澈“水尤清冽……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4)“池塘”的水通常是人工引来的,而“小石潭”的水源就是整条河流,“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也说明“小石潭”通常是因河水对河床的冲刷而自然形成的蓄水的大坑,它是处于河床之中。综上所述,标题改为“小池塘记”是“不可以”的。
我的篡改标题的做法最终被学生“否定”了,他们通过努力,最终取得了胜利!那得意的表情,足以证明这堂课的教学是很有效的。
这种教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标题问题法”,即将标题问题化,如前文所列举的事例(教师针对标题提出的几个问题激起兴趣、引发思考)。解题往往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可以广泛使用这种办法。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积极思维、大胆质疑的能力。当然将标题问题化,学生应是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文章内容提出多个“提问标题”,并对这些问题难易度或深浅度归纳排序。然后再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分析、解决问题。较简单的自主分析解决,较难的、有深度的引导讨论解决。
二、整体感知:设置小标题,理清文章脉络
写人记事的文章(特别是叙事散文),往往是由一系列大小事件构成反映一定主题思想的。引导学生在整体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概述各事件内容并拟写小标题,这有助于学生理清结构层次、整体把握文章、领会文章主旨。如教读《阿长与〈山海经〉》,教师可与课后“研讨与练习”一(“熟读课文,看看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情,重点写了什么……”)相结合。教师在引导明确这些问题后,可布置问题任务:根据课文内容,围绕阿长这个中心人物和“阿长与山海经”这一中心事件给文章拟写几个小题。标题可灵活多样,如以“阿长”为修饰语或主语:阿长的称呼,阿长喜欢“切切察察“的毛病,……或以“阿长”为中心语,如:身份低微的阿长,啰嗦的阿长,粗俗的阿长……有其他拟写方法的,教师都应给予鼓励,这是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绝佳途径。
这种拟写小标题的办法,也可引导学生运用到写作中去。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写作时得以快速确定主题、选材和谋篇布局,而且能使文章显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富有特点,给人以一目了然的印象。这种写作方法很适用于考试作文,教师平时应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训练。
三、课文探究:巧拟标题,过渡衔接自然流畅
教学过程是由各个教学环节组成的,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衔接得流畅与否,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教学效率的高低、质量的好坏。过渡衔接得好,教学节奏紧凑、学生注意力就较集中;也就有利于学生充分开展思维,不断地从“已知区”过渡到“最近发展区”,最终得以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当然,不同教学环节之间,各有不同的衔接办法,不同的教师也各有行之有效的处置方法,这充分体现了它的灵活性。在教读《芦花荡》时,笔者在处置“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故事情节后过渡到下一个环节(即引导学生探讨课后思考题第一题的第2小题课文中哪些内容表现了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时,采用了“拟写标题法”,效果良好。
在进行一番“长说短叙”(为有效地整体把握课文,引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利用勾画圈点的办法理清课文内容,并以自己的语言把这个故事讲出来,一是“添油加醋”式的详细地讲,二是“删繁就简”式的略讲,以达到熟练的把握文章内容)之后,学生基本把握了故事情节。为过渡衔接的需要,教师就引导讨论故事的主人公“老头子”其人。经过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出现最多的一个词是“英雄”,教师突然来了灵感:何不先引导学生给课文另拟个标题?这样学生很有兴趣、也很来劲。通过一番热烈的讨论,取得比较一致意见的是“抗日英雄老头子传奇”。有了这个标题,教师就顺理成章地提出了下一个问题:老头子的英雄性格体现在哪里?这样课堂教学就很自然地进入了下一个环节。
这个问题比预设的问题(即课后思考题第一题第2小题)覆盖面更广,讨论明确这个问题的答案,不仅包括了原先预设的问题,还包括了“老头子”的爱国抗日热情、爱憎分明的感情和他的智勇双全的英雄行为上。这样基本把“老头子”这一人物形象分析到位了。而且与前一个教学环节衔接得更好。学生因有了前面的学习铺垫,解决这个问题自然也就不太费事。教学效果比预想的要好。整节课自然流畅、重点突出。看来教师还是要边教学边思考的,只要灵活机智、因势利导,就有意外的收获。
四、回顾总结:重拟标题,巩固提高
一节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还体现在有效的结课环节上。它不仅能简要概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得以及时地复习巩固,更能够让学生“温故而知新”,从已掌握的知识基础上得以拓展提高。如七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孤独之旅》,讲述的是少年杜小康的故事:“少年杜小康,因家庭变故而失学,不得不随父亲去放鸭子,生活的艰难和精神的孤独压迫着他;同时也锤炼着他的身心。在一场暴风雨后,他觉得自己突然长大了、坚强了。”在师生的共同探究下,大家都整体了解了文章的故事情节,把握了人物形象和文章的主题思想。这时教师突然提问说:为了给这节课画上圆满的句号,我们给文章另拟个标题吧,你们看拟个什么标题比较合适?有了前面探究的基础,学生要完成这一任务并不难。通过一番回顾和思考,学生的心里都有自己的标题,形形色色、异彩纷呈,有的还很有水准,如“成长之旅”“成长经历”“心路历程”“心灵之旅”……
运用“标题”开展教学,充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能有效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大胆质疑、培养积极思维能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适用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可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