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学生德育实效性思考
2015-09-10麻志龙
麻志龙
摘 要:新课标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师应该以课改为切入点,深入分析研究学校的德育现状,更新德育观念,探索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方法,以适应新时期学生成长、教育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新课标;德育观;实效性
我们的德育工作目前还需要在观念、方法、途径等方面做深层次思考,需要研究、探索,提高德育的实效性。这种探索的重心不在于实现工艺学上的某种技术转型,而是要唤醒学生道德成长主体的内在自觉,让学生在德育的实践中成为道德教育的主体、自我发展的主体,在德育实践中升华自己的品德。
一、把握德育实效性的科学内涵
什么是德育的实效性呢?“德育实效性是指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德育的实际运作对德育目标的实现程度。”“它既是指德育的内在效果,即德育能否顺利地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道德素质,又是指德育的外在效益,即通过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
二、学校德育工作现状及分析
1.学校德育工作现状
在教育实践中,一直困扰我们的是德育缺乏实效、缺乏魅力等问题,深层次的原因是德育定位不准、观念陈旧、价值取向偏移、德育目标与评价错位等。一位德育专家曾经对学校德育工作做过一次调查,结果如下:
①学校里什么工作最让教师头疼?67%的老师认为是德育工作,其次是教学工作,再次是后勤工作。
②学校里什么工作让你最不满意?54%的学生选择了德育工作,其次是后勤工作,再次是教学工作。
教师最难完成的工作也就是学生最不满意的工作,这就是德育工作的现状。最直观的是学生的知行脱节,如学生中说脏话,课桌的乱刻乱画,教室、廊道及校园里乱扔现象,对老师的教育因缺乏应有的尊重和理解而出现顶撞等等。
2.当前制约德育实效性的因素
(1)德育目标错位
长期以来,我国小学德育目标定位是使小学生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中学阶段则是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阶段则是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与校规校纪教育。而这样的德育目标价值取向过多地强调传递既定的道德规范知识,而忽视对学生基础德行、品格的培养。
(2)校园内外道德观念冲突日趋激烈
价值观多元、甚至多变的现实生活同校园主流价值引导的冲突,就是我们常说的5+2=0现象。
(3)德育方法理想化、简单化和形式主义倾向
长期以来,中学德育注重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给他们提供过理想化、完美化的生活环境。一旦他们步入社会,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会使一部分人猛醒,也会使部分学生产生心理失衡,并最终导致他们对学校德育的怀疑。
(4)德育工作缺乏与各学科教育的协调共查
在我们的工作中,班主任队伍和学生团队建设是受到重视的,但忽略了挖掘与发挥学科教学之德育功能。这种状况已造成学校德育丧失学科教育主阵地,使得德育效果难以彰显。
三、新课程下德育观的更新
新课程既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又强调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广阔的空间。在新课程背景下,班级教育如何体现新的要求、走进学生心灵、提高德育实效,班级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如何体现新课程观念、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发挥特定的育人功能,班主任怎样实现教育理念、行为、角色的转变。
1.“人本”的德育观
新课程的核心和宗旨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们认为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同样是一大基本任务。激发德育主体能动性,调动和发挥个体内部心理机制,才能达成教育引导的目标。
2.“生活”的德育观
一个人道德品质的高低关键在于其行为是否合乎伦理规范,合乎伦理规范的道德源于生活,也在生活中得到检验。因为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个生活中,不会有脱离生活的道德。因为:
第一,教材关注,反映了学生的现实生活,帮助学生学会处理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解决各种冲突与矛盾。
第二,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行为养成,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将知识、观念、理论的教学与活动、行为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优化学生的道德行为。
第三,新课程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生活实践,不断拓展生活领域,把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学会感悟生命的意义,学会过有道德、有意义的生活。
3.“整合”的德育观
品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陶冶人性,塑造健康的人格,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社会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有必要进行多方面的整合,如学科整合、资源整合等。在此,我重点谈谈学科整合。
4.“发展”的德育观
人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从幼年、少年、青年、中年到老年的整体发展系统,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德育目标和评价标准。从德育课程看,其内容由过去的政治、思想、道德教育,到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再到今天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就是在不断地充实和发展,时代的发展对未来人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德育内容也将不断得到更新和发展。
5.“关怀”的德育观
关怀伦理学是当代西方伦理学中的重要理论,与新课程精神相契合,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责任、情感以及相互关怀。以情优教,同时让学生学会关爱他人,给学生从事关怀实践的机会(如同伴互助、牵手弱势、志愿服务等等)。
在新课程背景下思考和追求德育实效,其核心在于强调教育作为生命整体的展开,以及师生间精神的交流、渗透和关照,在于强调教师怎样以我们的精神生命去创造学生的精神生命,从而使我们的教育处处闪耀着人性的光辉,真正体现出教育对生命的尊重和创造。
参考文献:
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