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理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2015-09-10胡金娥
胡金娥
摘 要: 随着新课程课改的推进,人们对高中历史教师提出新的教学要求,强调在兼顾学生知识能力与过程方法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价值体验,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真正走进、融入课堂。高中历史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了解与传承中华文化。对此,新课程改革提出生活化教学理念的教学思想,强调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教材教学内容。本文分析与阐述了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内涵及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并结合教学实际探讨生活化教学理念在高中历史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关键词: 生活化 教学理念 高中历史 应用研究
所谓生活化教学理念,是在新课改教育教学背景下提出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充分利用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历史资源,将其同教学内容相结合,便于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将这一教学理念应用到高中历史教学中最主要的目的是基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社会经历丰富的历史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中学习历史知识,进一步丰厚他们的活动经验。可见,生活化教学理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它不仅能拓宽学生视野,丰富他们的生活阅历,而且能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怎样将生活化教学理念应用大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是每一位历史教师探索与追求的最终目的与方向。对此,笔者结合以往的课堂教学经验加以总结,提出建议,以期能够帮助高中历史教师将生活化教学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中。
一、设计生活化教学内容,拉近与历史的距离
历史虽然离我们的生活有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距离,但它们曾经是生活的组成部分。我们不能将历史复原,但可以在对历史学习中更加了解生活,进而服务于生活。高中历史教材往往具有抽象、难记忆的特点,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考虑到这一学习特点,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走进中华文化历史的长河,有助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达到提高全民族文化素养的目的。例如:教学《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时,教师可以先针对近代服饰的变化原因和背景进行简要介绍:便于人们的出行便捷,同时受西方服饰的影响,我国传统服饰逐渐由穿长袍马褂转变为穿西装戴领结的服饰。我国古代有许多保留下来的古代传统服饰实物,还有大量文字记载,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在网上收集有关清朝的长袍马褂与民国旗袍进行对比,让学生了解中国服饰的演变过程。还要使学生明白中山装造型的潜在含义,即三民主义、礼、义、廉、耻、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无权分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与传承中华民族文化。这种教学内容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利于学生理解与接受,也利于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动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高中历史不同于初中历史只是简单地识记基础知识,它对学生提出了更高要求,更注重对学生知识的把握与应用。对此,学生不能再将学习简单地认为是对知识的记忆,而是要深入掌握其发展规律与本质。这便要求学生进一步理解与掌握历史,但历史都是一些距离学生生活实际很远的事物,理解起来具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师可以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化教学情境,帮助学生了解与掌握教学内容。例如:执教《“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节时,由于战国时期形成的学术流派众多,且大多思想主张不尽相同,学生记忆起来具有的一定的难度容易混淆,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话剧情景表演再现历史,让不同的学生饰演不同的诸子文豪(按时代的先后顺序出场),让他们聚在一起来一场穿越时空的现实生活版的百家争鸣,用自己的思想主张说服其他各家。在扮演与辩论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加深了对“十教九流”的理解与记忆,进而有利于接下来的学习。通过创设生活化情境,学生不仅了解到了各大学派的思想主张,更培养了想象与思维的习惯。
三、运用生活化教学语言,引导学生历史学习
有相当部分的教师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时,为了彰显自己的专业能力,喜欢使用一些学术性与严谨性的课堂语言授课,殊不知这对于学生来讲如同阅读文献资料,平淡、无奇、枯燥且毫无生机,学生自然不愿意主动配合教师课堂教学。高中历史教师需要认识到,历史知识严谨性虽然很必要,然而,教学历史知识语言的生活化也非常重要,如果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使用一些生活化的教学语言,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自然就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历史学习兴趣。如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引用当下流行的网络语言或使用一些幽默诙谐的语言,同学生建立一种朋友关系,消除他们对于教师的惧怕感与恐惧感,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他们真正融入课堂教学中,以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水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历史学习由于年代久远而失去对其的兴趣,让他们体会到历史学习的乐趣,进而融入课堂教学中。
总之,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要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到历史知识学习中,让他们觉得历史学习是有益且有趣的,教师只有运用生活化教学理念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高中历史教师要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合理运用生活化教学理念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提升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娟.生活化教学理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2]樊磊.生活化教学理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才智,2015,05:19.
[3]童乐敏.生活化教学理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下),2015,09:5.
[4]颜茉莉.漫谈生活化教学理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5,5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