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工艺课模块化教学探究
2015-09-10郭永威
郭永威
一、服装工艺课模块教学法的理论认识
服装工艺是融合了服装量体、制图、打版、排料、裁剪、缝制、整烫、检验、包装等模块内容的一门综合学科,采用模块化教学,可以一一分解、循序渐进地学习,有利于知识系统的串联,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服装工艺课为什么要采用模块教学法
(一)更易整合教材内容,有的放矢训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笔者围绕制图制版基本技能模块,编制了模块教材训练内容,大大增强了训练效果。
模块(1)训练:基础款学习。包括裙、男女西裤、男女衬衫、两用衫、西服等基础款的量体、制图、打版、推版、排料、裁剪、缝制、整烫、检验、包装等一系列训练内容。
模块(2)训练:提高款学习。裙(直身裙、斜裙、波浪裙、裙裤)、裤(男西裤毛料精做)、衬衫(款型:紧身型、和体型、宽松型,与款型的关系及领型的变化:关门领、立领、荷叶领等;开门领如西装领、青果领等;披肩领及连领等,袖型:一片袖、两片袖、开衩与克夫等,与款型的关系及处理,衣身分割线的设计与结构处理,门襟的变化:在衣片的部位,造型的形状,下摆的变化等,分成小模块细化结构及工艺处理)、两用衫(猎装、夹克衫、西式马甲,在此基础上加入猎装口袋的结构设计与制作,夹克衫的螺纹、拉链的装饰设计与制作)、西服(男西装精做/毛呢)等提高款的量体、制图、打版、推版、排料、裁剪、缝制、整烫、检验等训练内容。
模块(3)训练:拓展款学习。在模块(2)的基础上与之对应的变化更深入:裙(在提高款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结构与工艺变化与处理的打褶裙、多片裙、分割裙及特殊结构时装裙)、裤(直筒裤、喇叭裤、锥形裤、牛仔裤及在此基础上通过结构分割、工艺装饰及立体剪裁处理的时装类款型)、衬衫、两用衫、西服等拓展款的量体、制图、打版、排料、裁剪、缝制、整烫、检验等训练内容。
通过基础款、提高款和拓展款三个模块的训练,绝大部分学生改变了现状,如老师教过的款式就会,没教过的不会,遇到稍微变化的款式不知如何下手,而是学会举一反三,也就是说,初步学会服装的结构、工艺设计。
(二)贯彻企业文化精神、培养职业意识的需要。
模块教学法能贯彻企业文化精神,创造一个近似企业的职业环境,实现严格的统一管理。因此,教师必须经常教育学生增强纪律的重要性及培养质量第一、顾客至上的意识,坚决杜绝非规范性的操作,使学生养成遵章守规的良好职业习惯。
(三)对校企合作的一种补充。
模块教学法促使学校改善专业实习模块设备条件,实习车间要尽可能地与现有大部分服装厂的车间设计保持一致。各种生产机器的摆放、工序流水的场地畅通,企业尽量和厂家“无缝对接”。
三、如何实施服装工艺模块教学法
实施服装工艺技能模块教学,笔者通过20年工艺教学研究,采用“三模块制”过关的方法,教学效果良好。
“模块一”是基本操作关,对刚入学的学生,在掌握高速缝纫机基本操作要领与保养维护常识后,进行0.1厘米、0.2厘米、0.5厘米、0.6厘米、1厘米等各种宽度的直线训练,再进行两平行线间辑连续“N”字形折线练习定点停车的车功。然后训练各种几何曲线,等控车能力稍熟练后,再进行一定量的缝型训练:如平缝、压缉缝、包缝等,以及局部件缝制训练如:开口袋、做领面、做袖克夫、装拉链等。
“模块二”是学习裙、裤、衬衫、两用衫、西服等的基础款、提高款、拓展款的量体、制图、打版、推版、排料、裁剪、缝制、整烫、检验、包装内容关,从制图到做成品,层层过关测试。
“模块三”是根据教学需要带学生直接到企业学习或到企业顶岗实习关,实习是教学的延伸,实习生队伍的稳定直接关系到招生、就业、校企合作等其他工作的有效开展,也与学校的整体发展、学校声誉和社会口碑的提升有很大的关系。为了让学生就业出口畅,笔者牵头与数家企业签订了校外实习基地、产学研结合协议合同,实习期满,双向选择就业,有效地杜绝“放羊式”校外实习现象,真正做到实习与就业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学苑大讲堂模块:《服装缝制工艺课教学心得》.《服装时报》,2008.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