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渡江战役
2015-09-10孙加夫
孙加夫
新四军老战士。曾获独立自由奖章、三级解放勋章、独立功勋荣誉章和抗战胜利、淮海战役胜利、渡江战役胜利以及解放华北、华中、西南和西藏等纪念奖章。
在中国共产党英明领导下,我军于1949年进行了强渡长江的作战。这是一场规模巨大、全线突击、战绩辉煌、震惊中外的重大战役。当时我在十八军司令部从事机要工作。
1947年下半年我军进行了解放战争大反攻。各主力部队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控制地区,以运动战、阵地战的形式消灭敌人的大量有生力量。特别是于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发起了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共歼灭了国民党精锐部队154.5万人。以至于國民党在长江以北无力顽抗,只能龟缩到长江以南成线形防守。三大战役为我军集中优势兵力渡江作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淮海战役中,豫皖苏军区第4、6、7、8分区的武装部队配合中原野战军一纵队20旅成功阻击国民党王牌部队黄维兵团,为围歼敌军争取了时间,抓住了战机。军区独立旅(原新四军四师12旅)参加了围歼战斗,杀伤敌人4000多人。我所在的2分区机关部队全部投入战勤工作,冒着敌机的轰炸扫射昼夜忙碌,保证了战况的传递和作战意图的实施。
三大战役结束后,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军事斗争的需要,按照中央军委和毛主席的命令、指示,各野战部队进行了整编,扩充了人员。西北野战军改编为第一野战军,下辖两个兵团;中原野战军改编为第二野战军,下辖3个兵团;华东野战军改编为第三野战军,下辖4个兵团;东北野战军改编为第四野战军,下辖4个兵团;华北野战军下辖3个兵团,直属总部领导。
1949年2月,十八军在河南省鹿邑县吴台庙正式成立,隶属于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原中原野战军一纵队20旅编为52师,豫皖苏军区独立旅编为53师,从各分区抽调的3个主力团编为54师,连同军直属队6个营共2.9万人。他们系新四军发展而来,也是豫皖苏的子弟兵。
部队整编后相继在各个地区发动进攻,华北兵团和一野部队于4月24日至5月20日先后解放了华北西北各省区,占领了太原、西安等城市,对渡江战役起到了有力的支援作用。
为了争取全国各族人民解放,迎接新中国的成立,第二、三、四野战军100多万人于4月21日至5月27日先后强渡长江,顺利突破了国民党的守江防卫力量,并且乘胜前进解放了江南的大片土地,包括华中、华南、华东及大西南的部分地区。当时的作战部署是:二、三野战军于4月21日晨在西起九江湖口东至江阴长达500多公里的线上渡江作战,四野于5月3日在武汉以东团风至武穴100多公里段渡江作战。渡江部队很快占领了南京、上海、杭州、南昌、武汉、广州、南宁各大城市,鲜艳的红旗在南京城楼高高飘扬。
渡江西集团(即第二野战军)于4月23、24日在安徽省安庆以东枞阳镇附近3个渡口,按照52师、53师军直属队和54师的顺序渡江作战追击敌人。三支部队先后抵达江西殷家汇一线,然后取道祁门,休宁参加了湘赣战役,全歼了国民党保安部队第3旅、第5旅共4000多人,俘安徽省主席兼保安司令张义纯,同时歼灭国民党正规军第58军759团,俘副团长以下800余人,为取得渡江战役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在行动中,我和其他机要人员乘坐一支大型木船,身背密码本,荷枪实弹。下船时因没有跳板便涉水而行,冒着大雨,跑步前进。为了保证敌情通报的上呈下达,与友邻部队联络的通畅及作战命令的实施,我们必须利用部队休息的时间译写电报,没有桌凳就用背包代替,无暇顾及身上的伤痛和疲惫,为渡江战役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