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丽的谎言”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2015-09-10潘慧慧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5年11期
关键词:群文阅读议题教学设计

潘慧慧

[摘 要]群文阅读教学是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针对相同的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活动。“美丽的谎言”群文阅读教学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唯一的听众》《别饿坏了那匹马》等文章组成群文,引导学生通过比较、猜测、推论、印证等方法对这组文章进行探究性思考,让学生在获得系统性知识的同时提升阅读能力。

[关键词]群文阅读 教学设计 议题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1-006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阅读,引导学生梳理出《唯一的听众》《别饿坏了那匹马》这两篇课文在内容、结构上的共性。

2.借助学习单对重点段进行回顾品味,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老教授和残疾青年的美好心灵。

3.抓住同题材文章的共性速读课外选文《伟大的谎言》,训练学生迁移阅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

在比较阅读中提炼同题材文章的共性,在阅读实践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主题

师:《唯一的听众》和《别饿坏了那匹马》这两篇课文我们都已经学过了。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把两篇文章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相信大家会从中获得新的东西。《唯一的听众》中,老人的谎言是什么?《别饿坏了那匹马》中摆书摊的残疾青年,他的谎言又是什么?这两篇文章拥有一个共同的主题——美丽的谎言。(板书)

二、比较阅读,寻找共性

(一)感悟共同点A——善意的动机

1.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谈一谈:为什么这两个谎言都是“美丽”的。

2.教师小结:原来老人谎言背后是为了激励“我”好好地练琴;书摊主人谎言背后是为了能让“我”好好地看书。就这一点来说,他们的什么是一样的?(板书:善意的动机)

(二)感悟共同点B——会意的瞬间

1.提问:在围绕美丽的谎言展开具体情节时,你觉得这两篇课文在内容安排上还存在哪些共同点?用“■”标出相应段落。(板书:会意的瞬间)

2.多媒体出示,学生齐读。

“聋子?”妹妹惊叫起来,“聋子!多么荒唐!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你竟说她是聋子!”(选自《唯一的听众》)

可是迟了!我已经走进他家的后院,看见了一堆枯蔫焦黄的马草——这些日子我卖给他的所有的马草!那匹马呢?那匹香甜地吃着我的马草的马呢?(选自《别饿坏了那匹马》)

3.思考:这两段文字除了内容上有相似之处外,还有哪些共同点?

(1)表达的情感是一致的——震撼、惊讶。

(2)语言的形式是一致的——“?”“!”多次运用,重点词语反复出现。

(3)教师小结:两位作者之所以选用同样的语言形式,其目的都是为了表达主人公在真相呈现的瞬间,那份来自心灵深处的震撼。

(三)感悟共同点C——刻意的言行

1.提问:在说出谎言之后,在真相呈现之前,老教授与残疾青年的表现又有哪些共同之处,你能找到吗?这份对谎言的刻意掩饰,你能从文中哪些细节感受到?

2.学生交流后,动笔选择故事中的一个“我”写下自己内心的感动。

4.教师小结:这些神情、这些动作、这些语言在真相揭露之前,一切是那样的自然,可在真相揭露之后,被骗者才发现这一切原来都是对方刻意流露的,为的是能将谎言无痕地编织下去。(板书:刻意的言行)

三、迁移运用,阅读印证

1.以“美丽的谎言”为主题,引导学生交流相关的故事,使学生明白这类题材的文章往往都会包含这三个共同点。阅读时如能将关注的目光聚焦于此,就能快速高效地读懂同题材的其他文章。

2.引导学生默读课外选文《伟大的谎言》,将“善意的动机”“刻意的言行”“会意的瞬间”这三个词组作为批注语写在相关选段旁边,进行印证。

3.逐点呈现,重点交流“刻意的言行”这部分内容,引导学生抓住父亲的“微笑”“肯定的眼神”以及语言“我们有救了!放心……你速去速回……”等,感受父亲虽然口吐白沫奄奄一息,但话语依旧坚定,神情依旧慈祥。这一切都是父亲为了掩饰自己的谎言而刻意流露的。

四、紧扣主题,总结方法

师:多么伟大的父亲,多么伟大的父爱!同学们,透过这三篇课文我们看到了人间的真情。无论是亲情,还是友情,或是萍水相逢的情谊,因为真和善,让我们感受到了谎言的美丽,我们的心灵也因此倍感温暖。

阅读贵在得法。希望大家在平时的阅读中,也能像今天这样不断地比较、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拿相类似的文章印证自己的想法。这样,你一定可以成为阅读高手!

【板书】

美丽的谎言善意的动机刻意的言行真相的呈现温暖人心

(1)这是一对深山里的父子。父亲是个赤脚医生,他常教导儿子,做医生尤其讲求的是诚实,有时一句谎言可断送病人的生命。打儿子懂事时起,他就没见过父亲讲过半句谎言,父亲的每一句话,于他来说都是真理。

(2)12岁那年,父亲带着他进山采药。谁料就在第三天晚上,一场灾难向他们袭来:一场特大暴雨袭击了密林,然后又爆发了一场山洪,大水卷走了他们所有的生活用品,其中包括那具辨别方向的指南针。“我们还能走出密林吗?”儿子问父亲。父亲说:“能,当然能,虽然没有了指南针,但我们还可以看太阳、看北极星群的方向;饿了,我们可以采野果子吃。只要我们不失信心,就一定能走出去!”

(3)从父亲的话中,儿子受到了鼓舞。父子俩上路了,他们从太阳的起落中,辨别方向。渴了,就喝一口山泉水;饿了,就啃一口野山楂;困了,就躺在厚厚的落叶上睡觉。

(4)然而,第四天晚上,又一场灾难向他们袭来:一条剧毒蛇偷袭了父亲,毒液迅速地弥漫了他的全身,他的口中吐出了白沫。看着奄奄一息的父亲,儿子绝望了,没有了父亲这个主心骨,他真不知何去何从。这时,密林下,一坪白色的小花映入了父親的眼帘。父亲微笑了,断断续续地说:“孩子,我们有救了!这是一种……叫还魂草的小花,是专门……医治剧毒蛇毒的,你出山去,找个医生,让他……带着金银花……速来救我……还魂草跟金银花捣在一起,可治……蛇毒……”看到儿子疑惑的眼光,父亲又说,“放心,这种蛇毒,3天之后,才会……死人,你速去速回……”看到父亲那么肯定的眼神,儿子深信不疑了。他采下几株“还魂草”,发狠地往密林外跑去。

(5)顺着父亲交代的落日的方向,两天后,儿子终于跑出了密林。母子俩一起,去镇上找了个医生。可医生只看了那“还魂草”一眼,就摇头说:“这只是一种无名的野萝卜花,根本不能解除任何毒性。金银花虽有解毒功用,但也只能解除菌毒,根本不能解除蛇毒啊!”可是母子俩不信,他们带上这两种药草,带着一群村人,按照父亲的“3天”期限重又赶回密林。

(6)此时父亲的尸体发出一股恶臭,早已死去多日。那个医生也去了,他看了看死尸紫黑的面容,摇摇头说:“这是中了剧毒眼镜蛇的毒气,3个时辰内必将暴毙而亡!孩子,你父亲是赤脚医生,他怎么会不知道呢?他是骗了你啊!”刹那间,儿子泪如泉涌。如果没有父亲这个谎言,他想他真的能走出密林吗?答案是,不能!他想他会一直陪在父亲的身边,因六神无主而困死密林。

(7)谁说谎言可怕?当谎言中融入一股濃浓的亲情时,谎言就会给人无穷的力量,就会变得十分伟大!

【反思与评析】

随着统整课程概念的推广,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尝试群文阅读教学活动,也就是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针对相同的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

这堂课以“美丽的谎言”为主题,选编了三篇文章,其中《唯一的听众》《别饿坏了那匹马》选自教材,《伟大的谎言》选自课外读物。在整个教学流程设计上,笔者遵循群文阅读教学最基本的教学策略,即通过比较、猜测、推论、印证等方法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探究性思考,让学生在获得系统性知识的同时提升阅读能力。

《唯一的听众》和《别饿坏了那匹马》这两篇文章具有很强的可比性。两篇课文都是以“美丽的谎言”为线索展开的,谎言的内容虽各不相同,但在谎言的背后,我们可以找出很多共同之处。如,这些谎言的编织者都有一个善意的动机,都是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为了圆谎,他们都刻意地流露言谈举止,让对方一直蒙在鼓里;在故事的结尾都安排了谎言被揭穿的一幕,都呈现了被骗者会意的瞬间,这一瞬间总能带给人们无限的感动。这三个共同点——“善意的动机”“刻意的言行”“会意的瞬间”,不仅仅存在于这两篇课文,还存在于类似的关于善意谎言的很多小说、故事当中。笔者在教学中始终紧扣这一类题材的共性,引导学生不断地比较、思考、概括提炼,最终学生所获取的系统化知识是原本单篇课文教学所无法实现的。

同时,笔者还有意识地设计阅读印证环节,别出心裁地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伟大的谎言》一文时,通过写批注的方式将这三个共同点呈现出来。这一系统化知识就这样悄然在阅读实践与交流体会中得到再一次强化。我们有理由相信学生在以后阅读类似题材的文章时,他们可以凭借着这一系统化的知识快速捕捉文章的重点,短平快地读懂故事内容。我想这一点应该是所有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最终的归宿点。

在这样的课堂上,我们可以发现,孩子们一直在忙碌地看书、思考、练笔、陈述,教师没有发起太多的讨论,没有对课堂结构进行过多的艺术加工。表面看,这样的课堂不够热闹,但不热闹并不代表没兴趣,不热闹并不代表没效果。这样的课堂对学生来说,它真正实现了语文课堂上的“多读”,真正实现了在阅读中学会阅读。教师的讲授、示范固然重要,但阅读经验是无法由他人替代的,一定是学生亲身操作、应用后内化成的。

群文阅读让课内大量阅读有了实施路径,它不但使教学内容更加饱满、鲜活,还将语文课堂教与学的方式变得灵活富有弹性。可以说,群文阅读将会成为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趋势。

(责编 韦 雄)

猜你喜欢

群文阅读议题教学设计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API China & PHARMPACK & SINOPHEX关注制药企业环保议题
例谈群文阅读教学的议题把握